通過研究性學習,拓展了知識面,拓寬了學習視野,提高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下面是由語文迷網整理的研究性學習個人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選擇。
第1篇:研究性學習個人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高中生,身上肩負著升大學的重任,成天總是與題,與課本打交道,于是總想:我們學了這些知識,卻沒有深入實踐中運用,不知所學知識的實用價值。而且有時我們也會反思:難道我們學習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嗎?真正的素質教育并不在于考試才是唯一的素質和能力的測評手段,實踐應該才是最好的明證。如果等將來出身社會才來證明自己的話,也許許多人都有太多的悲哀和遺憾,所以我們何不從現在起,就隨時檢驗自身,這是一種警鐘,也是催發我們上進的號角。有時我真想和許多同學一樣大聲疾呼:“我們不需要做考試的機器!”
幸運的是在教育行政部門的倡導和關注下,我們學校也很重視學生素質的提高,能力的培養,并將這些計劃付諸行動,鼓勵、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同學們都得到了培養自己能力和挖掘自身潛能的機會。在英語老師何老師的倡議和指導下,我和同學們都踴躍報名參加這次校本課程課題研究活動。
在何老師的指導和建議下,我們自己很快自選了研究課題,是有關中西方文化習俗的對比研究,因為我們覺得這個選題比較貼近新教材,而且能培養我們的文化意識,提高我們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所以課題組成員對此課題都感興趣。我們原以為搞好這個校本課程課題研究活動是很容易的,不過是進行幾次訪談,查查資料罷了。但我們想錯了,在研究過程中我們才發現自己的能力有多差,才發現自己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有哪些知識還沒有掌握牢,這些能力和知識的欠缺使我們走了不少的彎路。就如那次我們采訪外籍教師,事前我們把采訪必備的所有東西都準備好了,到了采訪地點正要提問時,大家卻手忙腳亂,不小心把話筒給弄壞了,害得好心的外教費了好大力氣才把它修好。當時一位同學悄悄對我說:“唉!這一天外教肯定很難忘嘍!”其實,在消除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后,我們很快進入了角色,語言也不那么遲鈍了。
采訪外籍教師是訓練我們在面對陌生人,面對跨文化交際中對語言交流有一定障礙時的應對能力和心理素質培養,也是個訓練英語口語的機會,所以一開始我們難免跟他們閑扯。事后回想what we spoke English,我發現有那么多的錯誤,而且這些錯誤是我們平時做題時決不容許犯,也決不可能犯的。比如在采訪交流中我時不時把“he”說成“she”,把“her”說成“his”,也不知當時外教是怎樣竭盡全力忍住不笑出聲的。
而且通過這種實踐活動,我們真正懂得了創新教育的重要意義,真正做到了“不唯書、不唯師”,主動自覺地去探索、去發現、去學習,幫助我們樹立了自信,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人人都有無限的創造潛能,書本上所學的東西通過實踐的驗證,更能體現其價值,更能激發我們的學習動力和熱情。而且在這次課題研究活動中,在何老師的精心指導下,我們不管是對本民族母語文化作了些了解,了解了許多以前書本從未學到的人文知識,也包括目的語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和人文現象。它們涉及有本學科知識,也涉及一些跨學科知識,比如文學、語言學、歷史學、民俗學等。比如:《周禮》、《儀禮》與《禮記》中一些句子“虛坐盡后,食坐盡前!薄ⅰ笆持疗穑峡推,讓食不唾。” 、“降等,執食興辭。主人興辭于客,然后客坐!、“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進,殽之序,遍祭之! 這是我們以前在一般的語文課本的古文中也難得見到的材料,我們請教了指導老師和語文老師。這個研究過程使我們既了解了我們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甚至也擴大和豐富了我們的語言知識,增強了我們跨學科研究的能力。在研究過程中我們不斷吸納新知識,更新知識層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而且建立了新型的師生關系,在親身經歷中了解了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都說學到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并且我們共同認識到:知識是基礎,實踐是過程,培養能力是目的。所以,知識+實踐=能力。
第2篇:研究性學習個人心得體會
這次的英語研究性小組我參加了《品味英語原聲電影,提高英語聽說能力》。我們在研究過程進行了許多活動。不斷的查找資料,總結論述。剛開始我們是以查資料為主,后期慢慢開始去討論、整理資料;也有征求老師意見,老師與我們探討了一些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還提供了若干個優秀的電影讓我們研究、學習。之后大家一起集合所有的材料,再整理材料,使所收集的材料更加系統化,更有條理性,更能與主題相符合。
在研究中我們投入大量精力,但是我們覺得不管研究會不會成功都不是很重要,因為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已經盡了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制作,去完善,最重要的是過程,大家一起努力、奮斗的過程。雖說在研究過程中也遇到了許多的困難,也想過要放棄,但最終大家還是咬咬牙堅持了下來。
在研究的過程中,由于有許多疑難和質疑,因而往返于老師的辦公室成了家常便飯。在此也不得不感慨一下啊。雖說如此,但心中的收獲卻遠遠超過了辛苦,甜甜的……
第3篇:研究性學習個人心得體會
看了許多電影,覺得英語原聲電影是個不錯的選擇。這也是促使我加入《品味英語原聲電影,提高英語聽說能力》的英語研究性小組的原因之一。
電影本身就是一種很貼近人們生活的事物,自然而然的,英語原聲電影也能夠減少人們對英語這門語言的陌生感覺,建立通過電影提高英語的想法。同時這也不外乎是另類的一種積累詞匯的途徑之一。越想越覺得用這種方法學習英語真是非常的不錯,很想趕快看看研究后的成果,以及自身的變化。這,是促使我加入這個英語小組的原因之二。
不過在研究過程中,遇到瓶頸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總覺得自己好像老了好幾歲了。在研究過程中,我覺得最難把握的,最不夠的就是時間了。一方面想“學業有成”,另一方面又想搞好研究性學習活動。不管怎么算,都覺得那時間就像下雨一樣,“嘩啦嘩啦”唰的就溜走了。這樣兩頭忙,真是讓我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我時刻激勵著自己,熬過去,廣闊的天空在等著你,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