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書相伴的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實社會中,演講稿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與書相伴的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與書相伴的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度過了歡樂祥和的元旦佳節,我們又回到了美麗的校園,為期一個月的學校第二屆讀書節即將落下帷幕。回顧讀書節,我們在書香中快樂前行:各班組建了圖書角,午間成為了同學們遨游書海的幸福時光;同學們自己動手布置我們的教室,讓教室煥然一新,書香怡人;同學們用自己靈巧的手、聰慧的心辦出了一張張漂亮的手抄報,繪出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制作出一個個精美的書簽,享受著成功的樂趣;“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主題中隊會上,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表演了精彩的節目;在“慶祖國華誕頌中華經典做博學少年”詩詞誦讀比賽中,同學們聲情并茂、激情飛揚,一聲聲,一句句,感人肺腑……總而言之,在這一個月中,同學們親近書本,喜愛讀書,學會讀書,逐漸養成熱愛書籍,博覽群書的好習慣,真正體會到了“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的滋味,享受到了讀書的快樂;在這一個月中,每個同學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在讀書節活動中同學們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時也獲得了成功的樂趣;在這一個月里,同學們增長了知識,拓寬了視野,也學會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讀書讓我們茁壯成長!
“讓書香飄滿校園,讓知識照亮人生”的讀書節口號還在耳邊回響,第二屆讀書節活動卻要結束了。你是否感到有些遺憾?是啊!遺憾讀書節去得太匆匆,遺憾我們不能在節日里更久地體驗讀書的快樂。然而我從大家依依不舍的眼神里讀懂了你們的心思,我分明能夠感覺到你們已經愛上了讀書,愛上了那個色彩斑斕的讀書架,愛上了教室里的讀書角,更愛上了與書相伴的每一天。同學們,雖然讀書節快要閉幕了,但是我們讀書的熱情還滿溢在我們整個三小校園里,朗朗的讀書聲融于美麗的校園中,讓人心曠神怡!
同學們,書是我們的好朋友、好老師,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本好書,會讓我們受益良多,讓我們多讀書,與智者對話,與經典同行,共同打造書香校園吧!我們努力著,引領閱讀文化;我們期待著,書海中走出奇跡;我們期盼著,閱讀幸福一生。
與書相伴的演講稿2
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人的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送給一代又一代。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我們只有通過讀書,不斷地給自己 “充電”,才能擁有源源不斷的“活水”,給自己和學生的雙重成長以堅實的保證。
今天站在這里,我不想用那些華麗的詞藻去描述讀書的美好和意義,只想與大家一起分享一下關于我讀書的一些故事。
談起讀書,真是羞于開口,因為在大學和參加工作的前三年很少讀書,很是后悔浪費掉的光陰,匆匆而無為,為錯過了大學圖書館的豐富藏書而扼腕。不過還好,自從新的領導班子成立以來,我們學校刮起了一股書香之風,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我讀的第一本教育書籍是陶繼新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我要感謝這本書,因為書中有很多經典案例,同時也講述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必須擁有精深的專業功底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論修養。它就像一道閃電,劈開了我僵直困頓的教師生涯,照亮了我專業成長的前行之旅,點燃了我尋找職業幸福感的心靈火炬,同時也激起了我對讀書的熱望。
蘇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給教師的建議》中疾呼:“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取決于此。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一個只教眼前書而不廣泛閱讀的教師是不可思議的。勤奮地讀書學習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一個熱愛讀書的人必然會涵養出一種超越常人的獨特的文化氣質和儒雅風度。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僅僅讀一兩本書是不夠的,是什么再次給了我讀書的熱望呢?談起這個問題,應是在去年我生病的那段時間,與其焦慮自己的不幸,還不如捧起書去尋找生命的美好。于是在這段時間里我又讀了很多教育理論和人生哲學書籍,比如說:讀李振村的《為什么是撫松》這本書,尤其喜歡撫松的這一教育理念:只要人好,世界就好。讀常麗華的《教室,在書信中飛翔》讓我明白了:老師即課程!一位心中始終裝著自己學生的卓越老師本身,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課程!讀倪萍的《姥姥語錄》給了我這樣的力量:只要不倒,啥都能過去;自己倒了,誰也扶不起你......從那以后,讀書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在有意無意地積累著我的財富。我認為,不讀書便無以做教師,而做一個真正的優秀教師,知識的寬度將最終決定達到的高度。
我現在正在讀柴靜的《看見》這本書,雖然柴靜從事的是新聞行業,但是,她的成長經歷,卻給我們的成長以許多啟示和引領。保持個性,努力成長。不論是在畢業之后的初踏社會,還是到了萬人矚目的中央電視臺,她都表現了自己強烈的個性。在名師面前不服輸。在央視高人陳虻面前,柴靜卻一直以自己“小清新”的個性來面對他的調教,常常惹得陳虻哭笑不得。哲人一樣的陳虻沒有給她一個籠子,只告訴哪里是她的天空。然后,他會在“高一厘米”處隨時敲打著她這個有個性的“網球”: “別當了主持人就不是人了。”“練練她。”“成功的人不能幸福。”……她在新的環境中憑借他倔強的`個性,沒有忘記用自己的腦子來思考,沒有忘記用自己的眼睛來看見。這些,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寶貴的財富。
在不斷學習、自我完善的過程中,我從一個剛走上講臺縮手縮腳的新教師成長為一個有教學自信、樂于與學生一起分享成長快樂的教師。雖然不能說,讀書學習是我生活中唯一的快樂,但我可以說,讀書改變了我的生活,帶給了我成長的喜悅!
讀書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激情的人。生活需要激情,教學更需要激情。惟有對教學、對學生滿懷熱愛,才能保持一以貫之的激情,讓自己的課堂充滿生機,充滿活力。
讀書讓我認識到,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美國著名作家弗格森說:“每個人都守著一扇只能從內開啟的改變之門,不論動之以情或曉之以理,我們都不能替別人打開這扇門。”教師的成長之門只能由教師自己打開,別人是無能為力的。讓我們自己打開書本,打開自己的成長之門,讓讀書伴我們走向人生發展的最高境界吧!下面有一句話與大家一起共勉,這是前些天我在看青歌賽中學習到的:關閉心靈,我們的心胸就是這么狹窄,打開心靈,我們將擁有世界的無限美好。我們也可以這樣說,只教書不讀書,我們的思想就是這么狹窄;打開心靈博覽群書,我們會擁有世界的無限美好。
與書相伴的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是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成長與書相伴》
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書可以治愚。"高爾基說:”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兩彈一星元勛”錢三強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而我要說:“書是我的良師益友,我的成長與書作伴。”
懵懂時,書是我的啟蒙老師。“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不知道,在我牙牙學語時,媽媽教會的第一首古詩,就是漢語言的精華;我也不知道,獨自玩耍時,隨手拿起媽媽桌前的《詩經》、《楚辭》,就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我更不知道,好記易學的《百家姓》就是出自于中華的傳統文化。后來,在老師那里,我知道了詩詞歌賦的對仗工整,詞采艷麗;知道了古風古韻的情思格律,仄起平收;知道了論語的和諧自然,淡泊、清靜。
我終于明白,媽媽,為什么在我懵懂的世界里便播下經典的種子;老師,為什么在我學習的路上讓我們又誦讀又實踐。
時光流逝,書漸漸成了我的精神導師。從“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我懂得了知恩圖報;從“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我樹立了遠大志向;從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擁有了責任與擔當。
當我遇到挫折,灰心沮喪時,陸游的“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我學會了豁達與樂觀;當我在集體活動中,因小事,和同學爭執、鬧別扭時,《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讓我學會了團結與合作;當我對別人求全責備,甚至心生抱怨時,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懂得了理解和欣賞。
從清朝康熙年間大學士張英的“六尺巷”的故事,到蜀國宰相蔣琬的“宰相肚里能撐船”,我知道寬容大度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從漢朝管寧與華歆割席分坐的故事,到“管鮑之交,我知道了怎樣選擇真正的朋友,好朋友之間要相互信任;從匡衡的“鑿壁偷光”、劉康的“囊螢映雪”,到司馬光的“警枕”、董仲舒的“三年不窺園”,我知道了學習要珍惜時間,勤奮刻苦。
讀書不僅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更讓我擁有了自信與快樂。因為喜歡讀書,精彩紛呈的語文課堂,總是我施展才華的好地方。當老師提問“花有重開日”的下一句時,我會脫口而出“人無再少年”。不得不令其他同學瞠目結舌。當老師問,有沒有人讀過《愛的教育》并且能復述下來時,我驕傲的舉起了手,講完之后,老師的目光充滿了贊賞,這讓毫不起眼的我嘗到了讀書的甜頭兒。“腹有詩書氣自華”,每當自己的作文作為范文在全班誦讀的時候,心里就會涌起一股無法言喻的自豪。
也正因為從小喜歡誦讀經典,我便和其他同齡的孩子有了幾分不同。當同學們在下課盡情嬉戲的時候,我會捧著一本散發油墨香味的書靜靜的讀著;當他們因為一件小事而爭得面紅耳赤時,我會笑著去勸慰他們;當他們因為誤解而埋怨指責我時,我會一笑置之;當他們有了困難而需要幫助時,我會挺身而出,毫不猶豫。當村里的孩子們聚精會神地守在熒屏前時,我會神游于故事中的精彩世界而流連忘返。
與書相伴的演講稿4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們又聚集在一起,又一次談起讀書的話題,又一次凝眸書籍的美麗,分享讀書的快樂,我更深感此次讀書活動的意義之大。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與書相伴,其樂無窮》。
自書香校園活動開展以來,全體師生掀起了讀書熱潮,不僅學校推薦的書目讀,手邊的各種書籍也自然地進入我們的生活。無論是讀書節的活動,博客的撰寫,還是平時間的交談,我總能感受到大家對書籍的熱愛,“讀書熱”成了我校一道獨特景觀。縷縷書香傳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讀書小明星、書香教師、書香家庭、書香班級,層出不窮。我從每個人的身上,感受到了大家的提升和變化。
瀏覽于書海,經歷一次次的心靈洗滌,一次次的思維拓寬,心里也常常掠過一絲溫柔的感動。相信那是一種外人無法體會到的樂趣!是一種不真正進入讀書狀態絕不會有的陶醉!那種流淌情感,洋溢智慧的生命是永遠不能復制和替代的。在一本本好書中,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一次次拓展……
受《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點撥,我的教學思想和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如果說這100條建議猶如百花齊放,我則像蜜蜂一樣從中吸吮了不少蜜汁,僅僅從其中一朵花中就能汲取到豐富的營養,受益匪淺。
走進《第56號教室的奇跡》里,我認識了一位令學生最親近、家長最信賴的好教師——雷夫·艾斯奎斯,他創造了轟動全美的教育奇跡,把一批批的孩子變成了“愛學習的天使”,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我深知,所有奇跡皆源于他的智慧和力量——“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在這里,我領略了教育的最高境界,更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拜讀著《陶行知文集》,汲取著陶先生“教學合一”的精髓,反思著自己的課堂教學,在不斷的感悟中我深知,作為老師,更要關注孩子的情感發展,因材施教,并能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把愛灑向學生,才能培養真正的人才。
觀看著《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生動的表達,讓我真實地走進了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讓我感到“巴學園”不是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幸福溫馨的大家庭。在這里,每一種知識的傳授,每一種技能的培養,每一種意識的滲透,都是潛移默化的,這樣反而讓孩子們終生難忘。在這里,我領悟了教育的真諦,也不斷地實踐于自己的教學工作中。
是讀書,指導著我的工作,給予了我教學工作的智慧,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與書相伴,真是如交良師益友,受益無窮,亦樂趣無窮。讀書之樂,樂在讀書!讀書之樂,樂在交流!希望各位老師借著學校大力倡導讀書的這股春風,多讀書,讀好書,做一位自信的教育者來實現真正的教育境界!
【與書相伴的演講稿】相關文章:
與挫折相伴初三作文03-30
與詩詞相伴的日子作文600字04-25
那些年與你相伴作文700字10-03
真心相伴打一字07-29
有你相伴作文800字04-22
有你相伴,我不孤單12-24
有花相伴的生活真好初一作文09-04
嗜書與賣書的名人故事07-26
品味人生,佳飲相伴-初一-議論文01-08
安全與責任演講稿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