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演講稿(精選14篇)
演講稿以發表意見,表達觀點為主,是為演講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惜糧食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愛惜糧食演講稿 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二十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的祖國現在是多么的繁榮富強啊!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里,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么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也許他(她)家里很有錢,也許他們家里有的是糧食。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如果貧困山區的孩子們看見同學們這樣做一定會很心痛,并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倒去。其實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這樣也是一種節約。只要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我們的營養早餐,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愛惜糧食演講稿 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珍惜糧食”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給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不信,請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時饅頭四處亂扔,雪白的米飯撒滿地面,剩余的飯菜能到滿滿一垃圾桶。真是不忍目睹,那可都是勞動人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的成果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難道我們的思想覺悟還不如古人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的浪費糧食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多么驚人的浪費啊!古人尚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徹骨感受,我們就更應該從中領悟糧食的珍貴。你可知道,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土地資源有限,糧食作物有限,人口在增長,糧食越來越寶貴,它是人類生存生活生命之源泉,我們要愛惜糧食,把節約糧食看作生活中的大事,使勤儉節約成為每一個同學的良好品德。讓食堂里的桌子上、地面上、垃圾桶里不再有剩余飯菜的影子,看不到它們悲傷的身影,哭泣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建筑者,你們身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人們把你們比作雛鷹,是希望你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在祖國的大地上飛翔,建設美好的家園,千萬不能讓“饞”壓住你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迷住你們奮斗的方向。
同學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愛惜糧食演講稿 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你們吃了嗎?
我們古代的教育家孔夫子給后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這一句“吃了嗎”也是現在十分流行的問候語。可見,“吃”在老百姓心中多么重要。只是這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句“吃了嗎”也就顯得不合時宜了。但隨之而來的是,許多同學對糧食好像也越來越不在意。不信,請到食堂去看一看:就餐時饅頭四處亂扔,雪白的大米撒滿地面。“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難道我們的思想覺悟還不如古人么?
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么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折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小學五十萬元算,則可蓋四十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記,則可使七萬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看來,也的確該堵堵我們這張嘴上的漏洞了!
還有,我們許多同學都愛吃零食的壞習慣。課余飯后,在小賣部里總是人流涌動,熱鬧的場面蔚為壯觀。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出手大方,抱著一堆花花綠綠的零食令伙伴們眼饞不已;錢不多的也不甘落后,不怕打腫臉充胖子,寧可用掉生活費也要過過癮。這樣一來,一則影響了學習,上課時老掛著零食,身在曹營心在漢,又怎能搞好學習?二則容易養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
更令人慮的是,社會上的.請客風、送禮風也刮倒了我們的校園:手里有了一點錢就要請同學吃零食,否則就是不大方、小氣鬼;要是碰上誰的生日,精美的賀卡已不足表達心意,還要送上帶鎖的筆記本,有的為了顯示大方,故作瀟灑,宴請同學,開生日Prty……同學們,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花的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啊!難道我們回報他們的就僅僅是大把地消費嗎?
同學們,我們是未來的建設者,我們身上有沉甸甸的責任。人們把我們比作雛鷹,是希望我們能舒展理想的翅膀;人們把我們比作乳虎,是希望我們能睥睨四方。不能讓“饞”壓住我們稚嫩的羽翼,不能讓“奢”迷失我們奮斗的方向,我們腳下的路,還很長很長……
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珍惜每一寸光陰,用滿腔的熱情去擁抱生活。在這里,我祝大家在人生的途上一路順風!
謝謝大家!
愛惜糧食演講稿 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文明用餐。說到愛惜糧食,相信很多同學就會想起一首古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和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就是李紳的《憫農》,他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倍加珍惜。今天,我也想把兩位名人節約糧食的故事說給大家聽。
第一位說的是明朝皇帝朱元璋,這位布衣天子在打江山和坐江山時,規定自家的餐桌上每日上的`是三菜一湯再加一碗白米飯。就是在他生日的晚宴上,其岳母自作主張多加了幾道菜,也得到他的批評,席間小孩灑了幾粒米,他瞪著眼睛,自己以身作則夾起掉了的米粒,并吃掉。他說: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第二位是一代偉人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周總理向來飲食清淡,每餐一葷一素,吃剩的飯菜,要留到下餐再吃,從不浪費一米,一片菜葉。總理吃完飯,總會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把飯湯吃干凈,最后才把菜葉吃掉。吃飯時,偶爾掉在桌上一顆飯粒,馬上拾起來吃掉。
這個學期學校為了同學們的身體健康,規定一天三餐到學校食堂吃基本餐,這是學校增加了工作,特別是食堂阿姨們,起早貪黑,他們為的是什么,就是我們同學們的身體健康著想。同學們如果飯不夠吃可以叫食堂阿姨加一點飯,但是,看看我們食堂的餐廳里,各種浪費糧食的現象依然比比皆是。有的同學很是挑食,飯菜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還有同學甚至有的菜一口都每吃。浪費現象觸目驚心。而與之鮮明對比的是,最新報告顯示,全球每6秒鐘就有一名兒童因饑餓死去。同學們,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再說,我們的同學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更要注重合理的的營養吸收。那就從今天開始,做一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學生吧!另外,在文明就餐上老師還要提醒大家幾點:
1、安靜
包括進餐廳,排隊領打飯過程不說笑,不打鬧,吃完后安靜離開。
2、有秩序
排隊進就餐,學校值日老師要嚴格要求。對紀律不好、插隊的同學要求處理教育。同學們也要敢于向值日老師揭發插隊的同學
3、衛生
保持地面、石桌整潔。食堂邊的周圍和石桌經常有飯菜,吃剩的一定要倒到指定的飯桶,不能隨便亂倒或者碗里有剩飯菜就去水槽洗碗。
本周星期天,學校召開了學生會會議,對學生會干部進行了培訓,學校希望學生會積極發揮管理、督促作用。今后學生會會進一步參與學校的管理。到時三餐也許有學生會干部在維持秩序。
最后,希望我們全體同學能共同努力做到愛惜糧食,文明用餐。
愛惜糧食演講稿 5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我是四(1)班的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文明用餐》。
同學們,在講到愛惜糧食,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鋤禾》這首古詩。這首古詩就是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我們愛惜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愛惜糧食了嗎?在學校食堂,每天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晚餐。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并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
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愛惜糧食開始吧!其實愛惜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厭食。無論是在家里爸爸媽媽給我們做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都是有利于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文明就餐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就餐,不大聲喧嘩、打鬧,不端著飯盒奔跑走動,防止相互碰撞或燙傷;就餐時細嚼慢咽,有助消化,也不含飯說話,以免發生意外。在就餐結束后半小時內不跑或者進行劇烈運動。愛護餐具,并把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同時要尊重工作人員,對他們為大家的服務表示感謝。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愛惜糧食演講稿 6
各位在座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你們知道你們每天的“盤中餐”是哪里來的嗎?米飯是由大米制成的,而大米則來源于水稻。而水稻的種植、生長、加工過程極為復雜而艱辛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整個過程吧!
播種。農民伯伯要在稻田(泡在水的土地)里撒下種子,播種時要提防水中的生物誤傷(如蛇、水蛭等),并要每天關注育苗田里的水溫、水質,確保秧苗的茁壯成長。
分苗。當秧苗長出有十余厘米時,需把它拔出、分散重新栽種到更大面積的秧田中,并講究行距間隔的分開,使其有充足的生長空間,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寬。不能使用農業機械化的稻田,需要人工彎著腰,用手一根接一根的把秧苗插到稻田里,這種勞作方式延續了千百年,就是常見的插秧場景。
鋤草。秧苗長到一定的高度,需要把其他雜草拔除。在烈日的照曬,秧田好似一個大蒸籠,農民伯伯彎著腰,一根一根的把雜草拔除,汗水順著胳膊、臉頰一滴一滴的.滴入田中,正是“汗滴禾下土”,每一顆稻穗都是一滴一滴汗水培育出來的。
收割。收割是最農忙的時節,要趕在好天氣,及時的把成熟的麥穗收割起來,收割時還要小心稻谷麥芒割傷,收割下的谷子還要打谷、碾殼把米粒和谷殼分開,才是能食用的米粒。
同學們,以上就是我們天天餐桌上最普通米飯的原材料———米粒的整個生產過程,中間農民伯伯要撒下多少辛勤的汗水。可是另一方面,據統計,全球每年在糧食的浪費上面就價值2億多美元,是個多么龐大的數量呀,中國的耕地只占全球的7%,卻有23%的人口需要養活,農民伯伯一年的收獲,難道我們就忍心這樣把它倒進垃圾桶?中華文化歷來就有勤為儉的傳統美德,就是指不要鋪張浪費,如果你體驗了這種糧食種植的艱辛過程,更要從每天的餐桌做起,珍惜每一粒來之不易的糧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們一起從自己做起,勤儉節約,愛惜糧食,尊重別人的勞動就是尊重自己,傳承中華勤儉好美德,做中華好市民,謝謝。
愛惜糧食演講稿 7
各位老師,各位小朋友:
早上好!
秋風在我們身邊蕩漾,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新一周的學習和生活。讓輕松愉快的學習伴隨我們成材,讓甜蜜的生活伴隨著我們健康成長。
建國70多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小朋友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的'確,節約一粒米沒有什么實際意義,但它卻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素質。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請各位小朋友想一想,在家,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小朋友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發展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我們小朋友們深思。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周恩來總理一貫反對鋪張浪費。他吃米飯時,一粒米也不肯浪費,偶爾灑到桌子上一粒米也一定要撿起來放到嘴里。我們應該向周總理學習。
小朋友們,珍惜糧食就是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在校園蔚然成風,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為建設文明和諧校園作出應有貢獻。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愛惜糧食演講稿 8
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很高興能夠在這里為大家帶來愛惜糧食的演講。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是我在是《朱子家訓》中看到的一句話,起初我并不了解這句話的含義,通過查閱資料,我知道是要我們不要鋪張浪費,勤儉節約——一碗粥、一粒米,都應該常常想到它們來得不容易,農民伯伯花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看到一段短短的絲線,我們也應該想到它們的獲得花費了多少時間和力氣。
爺爺跟我常說,以前他們吃的都是高粱面,又硬又干的饅頭,從地里挖出來的小土豆,能夠吃上白面,白米,就是非常幸福的事了。可是看看現在,漢堡,薯條,大魚大肉,這么多的美味佳肴都滿足不了我們,我們還如此任性,不珍惜糧食。
對我們而言,吃飯已不再是一個問題,沒飯吃、吃不飽飯的事已成了遙遠的故事,那是爺爺和父親的故事了。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隨之生活中的.浪費現象也增加了:賓館、飯店里,許多高檔飯菜被倒進下水道;垃圾桶、廢品袋中,躺著整個的面包、整盒的餅干……學校食堂地面或桌面上的白米飯是誰的“杰作”,吃了幾口的饅頭又是誰扔的?也許有同學會想,這些飯菜是我自己花錢買的,我想怎樣處置就怎樣處置,與他人何干?我們先捫心自問,父母賺錢容易嗎?我們倒掉的是父母的心血和愛啊!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節約每一粒糧食,抵制和反對浪費糧食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風尚。現在地球上還有許多人仍處于饑餓之中,我們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居安思危,愛惜糧食,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愛惜糧食演講稿 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來自二年級四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愛惜糧食,拒絕浪費》。
我們都曾學過這樣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如今人們的生活比以前更富裕,餐桌上的菜肴也更多樣,人們過起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漸漸的就會忘記以前人們勞作的辛苦,慢慢的,鋪張浪費幾乎成了現代人的標配。在酒足飯飽之后,餐桌上總是會剩下不少食物。如果人人都這樣的話,這樣富足的生活還會持續多久呢?
如今,世界上仍然有很多人在忍受著饑餓。比起他們,我們很幸福。民以食為天,而我們現在卻將食物丟之棄之。在桃李園,每周的午餐菜單,都是經過營養師精心調配的,每天都不重樣,可是即使就是這樣的午餐,依然存在浪費,有不愿意吃的,有吃飯慢的',也有吃了幾口就倒掉的。同學們,當你們將飯菜倒掉的時候,可曾想過那些仍然處于饑寒交迫中的人們,他們連飽餐一頓都是奢侈,而我們卻在這里大肆的浪費,我們是不是該自我反省一下呢?
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它的宗旨是喚起全世界對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的高度重視。同學們,試想一下,當我們提高了對食物的重視程度,還會去鋪張浪費嗎?一個人的浪費或許微不足道,但是當全校,全市,乃至于全國的人民都開始了鋪張浪費,還會微不足道嗎?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不妨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點滴做起,從珍惜一粒米開始。只要我們都行動起來,面對浪費說不,看到別人浪費的行為去制止,我想我們的糧食也會更好的發揮它的作用,讓更多的人免受饑餓的痛苦,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愛惜糧食演講稿 10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想必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話“人是鐵飯是鋼”,沒錯,食物是我們生存下去的基礎保障,如今我們隨處可見的標語“珍惜糧食,人人有責”,但是我們不如問問自己,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是否做到了呢?所以這便是我今天的演講題目《珍惜糧食,從你我做起》。
我們都知道的那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可知道我們所吃的米面瓜果蔬菜都是農民伯伯們辛苦勞作的成果,為了種植出這些糧食,他們大多的時候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是因為他們我們才能夠見到如此豐富食物。我們從小就學習,要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那么如今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每一份糧食,不讓農民伯伯們寒心。
糧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條件,珍惜糧食業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在我們享受溫飽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在如今的生活中也仍然會有人面臨吃不飽飯的問題,我們所浪費的,或許都是他們觸之不及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自己珍惜糧食的意識,作為擁有現如今幸福生活的我們,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品質,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或許我們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我們都能夠團結起來,那這份力量就是無窮大的,所以對于珍惜糧食,我做出以下幾點提議:
1、培養珍惜糧食的意識。
2、在食堂吃飯時,吃多少打多少。
3、如果不確定是否愛吃,可以先買小份的。
4、在看到浪費食物的行為時,進行善意的提醒。
同學們我們能夠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萬萬不能忘記背后的人們,我們在向著更加美好的明天發展,我們也在不斷的健全自己的人格,而這每一件小事,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所以我們一定不能夠不在意,當我們將美德變成一種習慣,這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們總說自己的行為造成不了什么影響,但是我更希望大家能夠從全局的角度出發,我們共同生存于此,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節約糧食,從你我做起!謝謝大家!
愛惜糧食演講稿 11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初二(2)班的xxx。今天我要發言的主題是《世界糧食日,節糧在良時》。
本周三10月16日是第39個世界糧食日,也是世界各國政府圍繞糧食浪費,發展糧食和農業生產舉行紀念活動的重要日子。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浪費嗎?浪費,指在生產和生活中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不合理使用的一種行為和現象。比如我們在學校時,每天吃午飯時,是不是有浪費行為,比如添了飯卻沒有吃完,盒中仍有許多剩飯剩菜,偷偷地把它們倒進垃圾桶里,再放好飯盒,或者沒有吃完就直接放好飯盒,這些行為都屬于浪費。或許有人不以為然,那么,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我們國家、乃至全世界浪費和受餓的情況。
全國每年浪費食物總量折合糧食約500億公斤,相當于全國糧食總產量的`近十分之一,而世界上還有很多兒童連飯都吃不飽,面臨著營養不良、蛋白質能量缺乏帶來的各種疾病,在發展中國家,因為饑餓和疾病,幾乎每15個兒童中就有一人活不過5歲,每年約有50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于營養不良和相關疾病。
在了解了這些數據以后,你們對平時因不想吃或不喜歡吃而隨意處置的那些食物,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了吧。你隨意浪費的這些糧食,在有些人眼中,便是他們最珍貴的東西。
我倡議,每一位同學都給自己立下個約定——學校午餐光盤行動,杜絕浪費從我做起。要有“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的契約精神,在此我呼吁同學們從每一餐做起,養成節約糧食的良好風尚。
當然作為一名學生,同樣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衛生知識,比如:
1、購買食物時,要注意有無生產廠家、生產日期、食品原料的成分、是否過保質期,不能購買三無產品。
2、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
3、不到校園周邊購買無證攤販處的食物,減少食物中毒的隱患。
同學們,生命的美好從健康做起,身體的健康從食品安全做起!我今天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愛惜糧食演講稿 1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想代表陽光。雨露。清風來稱贊我們的糧食,我也想代表大米。小麥。泉水來歌頌我們的勞動者。糧食對于人類來說,是維持生活和生命的重要資源,我們人類在生產糧食的道路上飛速發展。直至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了非常多元的飲食生活。只要一走到街上,各種樣式的面食小吃,各種花樣的果汁飲品,還有變著法子的餐飲文化。這些都是我們日新月異的生活里非常常見的一部分了。時代的發展提升了我們的生活品質,但與此同時也會面臨一些問題的產生。隨著大家生活品質的提高,我們對糧食的追求越來越大,我們對飲食文化也有更高的期待。而在這個中間,浪費成為了最大的問題。餐桌上的光盤行動愈來愈少,我們每個人對糧食的重視也減輕了不少。即使這是在一個新的時代,但是我們對糧食,依舊是需要去尊重和認真對待的因為每一顆糧食,必然都是一份汗水鑄造的以前我的奶奶總喜歡跟我說這樣的一個故事,那個時代的人們吃不飽,只能去挖樹皮吃,也有好多人因為糧食缺乏而失去了生命。以前大家一起吃大鍋飯,有時候在大家都吃完之后,總有人會去鍋上挖一挖鍋巴。有時候能吃上一塊鍋巴算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絕大部分的時間里,鍋上是沒有任何一滴糧食的剩余的只有吃過苦的人才知道,缺少糧食的痛苦是多么大。到了現在,奶奶還是保存著那樣的一個習慣,那就是一個雞蛋是最昂貴的至今還有很多老人一直保存著出門給你雞蛋的習慣,因為對于那個時代而言,雞蛋就是一個寶貝到不能再寶貝的東西。但對于現今來說,雞蛋已經是非常常見的一種食物了,大量的生產,讓雞蛋成為了顯而易見的食物,做法也是非常的.豐富。
即使我們的物質非常的豐富了,但我們不容忘記的,是前一輩人在糧食方面所吃的苦。杜絕浪費,是對前輩最好的尊重,也是對糧食的尊重,更是對那些勞作者最大的敬重。希望大家今后外出用餐的時候適可而止,切不可鋪張浪費,勤儉節約是我們的本質文化,也是我們需要一直繼承的文明。
讓我們一起在今后的日子里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吧。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做起,珍惜每一顆食物,就像珍惜每一滴水一樣,讓這個地球,讓我們的社會和生活發展的越來越美好吧!
愛惜糧食演講稿 13
親愛的同學們: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過將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掉?是否將飯菜吃幾口就倒掉一天中午,我們到某學校餐廳調查中發現:
就餐總人數:302人
每人就餐標準量:0.35千克
有浪費現象的人數:149人
人數占總人數比率:浪費1/2飯菜量33人11%
浪費1/3飯菜量:116人38%
占總人數比率:49%
浪費總量:約19千克
在就餐總人數中平均11位同學就有1位要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1/3碗飯菜的同學更多。不一會兒,泔水桶就裝滿了。看著滿桶滿桶的剩菜剩飯,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糧食真的是這么充足嗎?目前在東南亞地區和撒蛤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糧食供給是一個大問題。人口增長快,貧窮人口多,土地退化嚴重,城市化迅速,買不起進口糧食,有許多兒童因饑餓導致營養不良或死亡。《全球環境展望》中說,在XX年一年中,有30多個國家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全球每4秒鐘大約有1人死亡!
社會糧食狀況令人心痛,這么多的人因饑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節約糧食值得我們深思。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從現在做起,以實際行動開展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在此,我們提出幾條建議:
1、珍惜糧食,適量定餐,防止剩餐,減少浪費。
2、不攀比,以節約為榮,浪費為恥。
3、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4、看到浪費現象勇敢地起來制止,盡力減少浪費。
5、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
6、不偏食,不挑食。
7、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假設有剩余的要帶回家。
8、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的現象。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我們都是社會的主人,生活在這個大家庭中,就要用心去保護它,關心它,讓我們同心協力,做勤儉節約風氣的傳播者,實踐者和示范者,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參與到節約行動中來,讓節約榮耀、浪費可恥的觀念在社會上蔚然成風,讓節約引領風氣,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奉獻!
愛惜糧食演講稿 1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不浪費,減少餐廚垃圾少交費》。
老師們、同學們,你們知道我校每天產生多少餐廚垃圾嗎?學校每年需要為此支付多少餐廚垃圾清運費用嗎?僅棗莊路校區,每天就產生1920余升餐廚垃圾,用240升的大號垃圾桶裝滿8桶之多,每桶餐廚垃圾清運費88元,每年支付9.5萬余元,且垃圾數量有逐漸增多之勢,可見,在第39個世界糧食日即將到來之際,提倡“愛惜糧食不浪費,減少餐廚垃圾少交費”已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是勢在必行,我們必須從源頭抓起,從我做起,從每一頓飯做起。
目前,我們確實不愁吃,但就我國的偏遠山區來說,還存在著許多不能像我們一樣想吃啥就吃啥的學生,要在2030年實現全人類無饑餓的奮斗目標,任務依然艱巨,因此,讓所有人吃得飽,實現零饑餓是我們每個建平實驗人都應自覺肩負起的一份責任。
為了響應“行動造就未來健康飲食,實現零饑餓”的主題活動,也為了全面落實李百艷校長用父母心辦教育的思想,真正實現讓學生吃得飽,吃得好,本學期開始,學校要求學生午餐每天都有老師陪,并且真正做到了師生同餐。
為了把“愛惜糧食不浪費,減少餐廚垃圾少交費”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此,我還想給大家一些建議:
1、養成愛惜糧食的意識。吃飯時以光盤為榮,力爭做到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費,把餐盤內飯菜吃干凈不倒剩飯剩菜。希望挑食、浪費的現象一天天減少,也希望教師餐廳的剩飯剩菜也越來越少,形成以節約糧食為榮,以浪費糧食為恥的新風尚。
2、養成敢于管理的意識。看到別人有浪費的.現象,敢于主動提醒或指出,做個節約糧食、減少餐廚垃圾的有心人、踐行者。
3、養成自覺宣傳的意識。自覺做個小小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后果。讓所有人都加入到節約糧食的行列中來。
同學們,愛惜糧食不浪費是一種美德,減少餐廚垃圾少交費是一種責任,我們要讓這種美德和責任變為一種自覺,成為一種習慣,“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成為我們的自覺行動。
【愛惜糧食演講稿】相關文章:
愛惜糧食的標語07-29
愛惜糧食的作文05-16
愛惜糧食作文04-21
愛惜糧食的優秀日記03-30
愛惜糧食作文(優選)01-03
愛惜糧食的標語【熱】09-24
愛惜糧食宣傳標語07-25
愛惜糧食活動策劃方案10-20
愛惜糧食作文33篇10-09
愛惜糧食作文(10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