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育演講稿集錦6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演講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演講稿 篇1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同齡人中,我沒有靚麗的外表和時尚的服飾,但我是學生眼里最美最美的老師;我不想蒼白空洞的說我為教育事業做了些什么,但我敢說我15年來是一步一個腳印,以我的滿腔熱情無微不至地關愛我的學生。正是這份真誠的真摯的無私的深沉的愛,我教的孩子能快樂成長,我的教師生涯也充滿陽光和快樂。再多的辛苦勞累在孩子們純真的笑容之下煙消云散,無影無蹤!我喜歡這樣一首小詩:"有一首歌最為動人/那就是師德/有一種人生最為美麗/那就是教師/有一種風景最為雋永/那就是師魂/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我們擁有同一顆火熱的太陽/我們擁有同一片廣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們用愛撒播著希望……"當初,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在我日記本扉頁上的時候,"用愛撒播希望,用真誠對待學生"便成了我無言的承諾。
一句很簡單的話語,真的能夠影響一個人的一生嗎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它包含著濃濃的師愛。馬爾克姆·戴爾凱夫是一位職業作家。小時候是個很膽小害羞的孩子,沒有信心,沒有朋友。但是,老師布勞斯太太的一句評語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在一次作文中,老師給他的評語他永遠都忘不了——"寫得很好!"這句話極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潛力,找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從此,他開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實的一生,并且也熱情的鼓舞自己身邊的同事、朋友。"在我讀到這四個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是誰,也不知道將來我能做什么,"戴爾凱夫說,"直到讀了布勞斯太太的評語,我才找到了信心。那天回到家后,我又寫了一則小故事,這是我一直夢想著去做卻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之后,在讀書的業余時間,他又寫了許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帶到學校,交給布勞斯太太。而布勞斯老師對這些稚嫩的作品則給予了鼓舞人心的、嚴肅而又真誠的評價。"她所做的一切恰恰是當時的我所需要的。"戴爾凱夫說。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雖然沒有人能左右我們的命運,但是老師、朋友的一句重要的話語有時就如同人生的一顆啟明星,溫暖我們心靈的港灣,照亮我們前行的路程。優秀的教師就是一團火,一座豐碑。能給人以示范,給人以熱情,給人以動力。
我自己也遇到過很多鼓勵我的老師和朋友。小時候,我轉學到一個陌生的學校,特別自卑,但是班主任劉老師給了我熱情的幫助和真誠的關心,經常鼓勵我,說我是個聽話的好學生,是個很用功的學生,是個很有潛力的學生。就是在我中考之前沒有信心的時候也鼓勵我:"哀兵必勝!你會成功的!"結果我不負眾望,考了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還有很多家長朋友,都給我很多的鼓勵和很高的評價!"你是個優秀的老師!""你有一顆真誠的愛心!""我的孩子放在你的班里很放心!"我聽了真的非常欣慰和自豪!記得有人曾說過:"我曾想做一個偉人,但沒有成功;后來我又想做偉人的妻子,業已失敗;現在我想通了,我要做偉人的老師。"看著孩子們一撥一撥在涓涓細流的澆灌下健康成長,我由衷感受到為人師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誠無價的甜蜜。
所以我在和孩子們相處中,更多的是他們以熱情的鼓勵和殷切地期望!表揚他們的優點,贊美他們的閃光之處,用美好的語言激勵他們,用真善美的故事啟發他們,快樂洋溢在孩子們的臉上,幸福蕩漾在他們的心頭!
我曾經講過麗娜的故事,麗娜是個一生下來就裂唇的可憐的孩子!她肯定:除了家里人,沒有人會愛她。二年級時,麗娜進了老師倫納德夫人的班級。老師長得很美,每一個孩子都喜歡她、尊敬她。但麗娜覺得沒有一個人比她更愛倫納德夫人。因為這里有個不一般的緣故——低年級同學每年都有一次耳語測試:孩子們依次走到教室門邊,用右手捂著右耳,然后老師在講臺上輕輕說一句話,再由那個孩子把話復述一遍。可麗娜的左耳先天失聰,幾乎聽不見任何聲音。她不愿把這事說出來,以免被人嘲笑。早在幼兒園時,麗娜就發現沒人注意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而只注意你重復的話對不對,所以,每次測驗時,麗娜都假裝用手捂住了耳朵。這次同往常一樣,麗娜又是最后一個。她心想:老師會說什么呢以前,老師一般會說"天是藍色的"或者"你有沒有一雙新鞋"等。終于輪到麗娜了。她把左耳對著倫納德老師,同時,用右手緊緊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抬起一點,這樣就足以聽清老師的話了。她靜靜地等待著,然后,倫納德老師說了一句話,這句話仿佛是一束溫暖的陽光直射她的心田,撫慰了她那顆受傷的心,這句話改變了她對人生的看法。這位美麗而親切的老師輕輕地說:"我希望你是我女兒!"這短短的一句話,給了一個常受嘲弄的殘疾兒童以震撼內心的巨大的歡樂和生活的勇氣,麗娜從此不再孤獨,不再自卑;因為她知道自己最愛的老師也愛自己!烏申斯基說:"教師是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每一個孩子都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對每一個孩子我們都應該耐心、細心。對于每一個孩子我們都應對他們充滿希望,真誠地愛著他們,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女兒或者兒子,把濃濃的師愛化作每一個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會有更多的奇跡和驚喜。人生因為事業才顯示生命價值。我沒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壯語,我將繼續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寶貴的時間,真真切切地愛著所有的學生,踏踏實實地做著該做的工作,這,就是我的平凡人生平凡路。套用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作為我的結束語——一個好老師的生命是應當這樣渡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碌碌無為而悔恨,也不因誤人子弟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驕傲地說:我把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獻給了孩子。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2
大家好!
五十余年前,在白山村那排低矮的教室里,一個大學預科的地主女兒高攀了一個目不識丁的,成分極好的放牛漢。于是,她就成了我的奶奶。
四年后,她放下了手中的那根教鞭,訣別嗷嗷待哺的孩子,獨自下去尋她戰死沙場的國軍團長哥哥了。
三十余年前,同在那排低矮的教室里,一個高考無門的學生從村支書手中接過了我奶奶的那根教鞭,一邊領著薪水,一邊掙著工分。
四年后,他在隔壁的教室里領回了一個女教師,于是,她就成了我的媽媽。接著,我便呱呱墜落在那間教室里,由于奶奶的早去,我在四十天后,便只能安靜的睡在教室角落處的那個蘿筐里。
十年前,當那個習慣了都市的繁華心比天高的80后,無奈的回到了那個鄉村,承續了父輩的事業。當現實的陽光照進夢想的窗,我只能選擇平凡。
四年后。我照樣在隔壁的那間教室里找到了我的妻。
也許,這就是輪回。這就是宿命。
當黃金潮肆虐的掠過校園橘紅色的天空時,我望著西垂的落日,在心里許下一個平凡的愿望——
既然我們無法走出平凡,那我們倒不如在平凡之中尋找它之所以平凡的緣由;既然我們無法逃離現實,何不把平凡當成一種事業,讓它洗去職業的塵埃,在未來的某一天熠熠閃光呢?
于是,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尋找平凡,體味平凡,也努力的踐行著平凡。
八年前,當我第一次走進公開課的課堂里,我依然選擇平凡,但內心深處卻無法平靜。
我――做了一個導演。一個帳下巨星云集的導演。
淡淡的鄉愁如淡淡的'風,輕輕拂過孩子們稚嫩的面容。
我――做了一個導演。一個躊躇滿志的導演。我要將這群巨星好好的捏合。去打造一場史詩般的演出。一個完美的課堂。我自已為是的上著課。
鄉愁,是一張小小的船票。孩子,你讀這句時要有梁朝偉一樣憂郁的眼神;
鄉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孩子,你讀這句時要有劉德華一樣深情的眼神;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孩子,你讀這句時要有李連杰一樣堅毅的眼神。
我不斷的說著,你要,你要,你要·····
我――確實做了一個導演。一個――導――演。但我忘了自己是一個教者。
于時,我失敗了,在那次全縣首屆現代課堂大賽中,我只拿了一個二等獎。
四年前,當我再次走進公開課的課堂里。我依然選擇平凡,但內心深處卻無法平靜。
我――再做了一個導演。一個帳下巨星云集的導演。
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我――做了一個導演。一個躊躇滿志的導演。我要將這群巨星好好的捏合。去打造一場史詩般的演出。一個完美的課堂。這次,我想我做得到。
但不同的是,我沒有再說:你要,你要。
而是給了他們一片海洋,網絡的海洋,讓這些魚兒倘佯。巨星就是巨星,他們時而堅毅如子龍;時而馳騁如的盧;時面多智如孔明;時而精準如黃忠。
他們潸然于諸葛孔明的赤膽忠心;他們焦急于蜀中無將的內憂外患;他們也憤懣于后主阿斗的樂不思蜀。
這次,我所講授的出師表一課僥幸獲到了第一名,并作為唯一一個鄉村教師參加內江市的大賽,再次僥幸勝出。
我恍然大悟。新課程標準下的教師不是導演。正如這個職業,只能選擇平凡,平凡是躬行。平凡是寬容。平凡是尊重。平凡是細心。平凡是耐心。平凡是愛心。
教師將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發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漸漸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巧在如何幫助學生設計正確的學習線路,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完成教學活動。
教育是一個繁瑣的話題,教育故事也如同一篇散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題材廣博,方法迥異,但不變的是教育的內核——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為了孩子。因此,我的教育故事,也是你的教育故事,更是我們大家的教育故事。故事雖散文,情感卻挺詩歌。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3
同學們: 大家好!
滿懷著喜悅的心情,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同學們又將投入到新學期的緊張學習生活中來,我們全體教師誠摯地歡迎大家回到校園。同學們,新學期我們每一位老師都懷著企盼期待著你們,希望你們文明有序、自覺自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時時認真刻苦學習。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用自己的言行,讓老師們由衷地感到你們懂事了。
過去的一學期,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我們在文明禮貌、學習成績、學校紀律、安全衛生、飯堂紀律等方面取得了較大進步,這些進步的取得是全體同學們刻苦鉆研、勤奮學習的結果,更是老師們用心血和汗水為同學們鋪墊成功之路的結果,它必將鼓舞我們滿懷信心地迎接新學期的開始。俗話說:“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新學期開學了,我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滿懷信心走向成功。在這里,我向同學們提議:
第一、樹立一個信心:我能我行
自信心對我們的學習很重要。我們讀書學習,需要有決心、有信心、有毅力、有行動。在這兒送大家三句話:“相信自己,我能成功!鼓勵自己,天天成功!超越自己,一定成功!”
第二、創設一個環境:文明有序
每個同學是學校的縮影,每個學生都代表著學校的形象及風貌,同學們要做到語言文明:不罵人、不說臟話,校園內、教室內、飯堂內不大聲喧嘩;行為文明:上下樓梯講規則,操場上、樓梯上、走廊上不猛跑,在校園內、教室內、校門口以及其它公共場合不亂丟雜物;在校外不進網吧、不打游戲;在校尊敬老師、在家尊重父母。做一個熱愛學校、熱愛班集體、遵紀守法、誠實守信、文明禮貌、學習成績不斷進步的好學生。
第三、培養一個習慣:自覺自律
學業進步,貴在自覺。我們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培養自己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同學們要自覺自律,時時處處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及班級公約,每天保證睡眠時間,自覺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第四、創立一種學風:認真刻苦
新學期開始,各班要創立一種優良的學習風氣。凡事從“認真”開始,認認真真學習,認認真真上課,認認真真地完成每一次作業。學業成功的過程離不開勤奮和刻苦。“天才出于勤奮”,“書山有路勤為勁,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些格言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同學們,新學期我們每一位教師在關注著你們。今天我們要將新學期視為一個新的起點,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學期的學習中來。遵守學校規章制度,尊敬老師,刻苦學習,熱愛勞動,關心他人,善于合作,以優異的成績展現全新的自我。
一首詩題為《播種》的小詩寫到:播種信念,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
最后預祝同學們在新的學期學習進步、走向成功!謝謝。
教育演講稿 篇4
“曾經有個心愿
生命中有把遮風擋雨的傘。
在有雨的日子,
心便有了陪伴。
我踏著匆忙的腳步,
停泊在一個叫“學校”的港灣。
我們一起迎接晨曦,揮手落日,
從此,生命的篇章里
每天都寫滿了深深的眷戀。
春華秋實,歲歲年年
我們用雙手托起祖國的明天。”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在座的各位朋友:
在這稻桂飄香的美好時節里,在這舉國上下共同歡慶祖國六十華誕的喜慶時刻,此時此刻,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要把自己創作的這首小詩送給偉大的祖國,送給在座的朋友,也把它送給我的同行——教育戰線上的每一名工作者。
我叫孫玉萍,來自于民主小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致公一身,廉潔一生》。
今天站在這個演講臺上,我深深地感受到身上的責任和義務。作為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們不是時代的脊梁,但我們的同事為時代的發展同樣貢獻力量;我們不是發展的先鋒,但我們的同事卻在背后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不求名望。我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績,更沒有指手劃腳的權威。但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們,用清貧的一生培養出了無數棟梁之材,為祖國的輝煌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教育戰線上沒有驚天地泣鬼神那樣的事跡,但是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發生在我的同事們身上的故事卻也同樣可歌可泣:
朱有春,是我們市河西鄉四興小學的一位年輕女教師。
春天,朱有春和新婚不久的丈夫放棄了條件優越的河西鄉中心小學,主動請纓到距離八面通鎮一百一十里地的沒有教師愿意去的四興小學。他們夫妻成了這所學校里唯一的教師。此時,風雨飄搖中的四興小學很破舊,低矮的坯瓦房,墻體上的泥都要掉光了,門窗四處透風,好幾處窗框掉下來,全校只有3個學生。面對這種境況,她沒有氣餒,心想:這所老校舍太破舊了,實在需要好好的修一修了。可是維修的費用從哪兒出呢?怎么辦才好呢?徹夜難眠之后,她決定,用自己微薄的積蓄維修校舍,從此,她和丈夫就成了這所小學的教師兼勤雜工,維修校舍自己動手,打掃衛生親歷親為,同時為了讓家長了解他們扎根在這里的決心,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學校,朱有春和丈夫把新婚的全部家當都拉到了學校,經過沒日沒夜的“奮戰”,四興小學煥然一新,讓來校的學生和家長都對學校充滿了向往和信心,鄉親們都親切地稱這所學校為“大山里的夫妻學校”。
看到老師在這里安家了,學生漸漸的多了起來,由原來的3個學生變為22個學生,拋棄土地被迫外出打工的那幾家也都搬回來了。當聽到山村孩子一聲聲質樸的“老師好”,看到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朱有春的青春熱情燃燒起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他們把課程開全、課時開滿,她和丈夫每天循環教授語文、數學、英語等九門課程,一天要上七節課。課間還要給學前班的孩子把尿、擦屁股。為了能讓孩子上微機課,她和丈夫又辭去了原來的燒爐工,每天早晨給學校生爐子,節省下來的經費給學校買了一臺電腦。讓大山里的孩子同樣享受了優質教育。
朱有春老師常說,“教師一分鐘的愛心就可能換來學生一生的幸福,即使自己付出點又算得了什么呢?”有人羨慕教師工作的神圣,可朱有春卻飽嘗了為人師為人母的艱辛。作為老師,朱有春對學生付出的太多太多了:為母親患了癌癥的學生輔導功課,照顧父母在外打工學生的生活起居,將突發闌尾炎的學生背到醫院……再苦、再累,她從不曾退縮、放棄。然而作為母親,朱有春對剛出生的孩子又有著太多的虧欠:有多少次,孩子躺在尿濕的被上哇哇大哭;有多少次,孩子因為無人照顧,兩條小腿在被子外面被凍得發紫;又有多少次,怕孩子摔倒,她用小繩把孩子的腰系在了炕頭……哪一個母親面對這樣的情形不會心碎,而這些她幾乎每天都要面對。再心疼、再不舍,她依然無法去做稱職的媽媽。
朱有春夫妻七年來一直堅持在邊遠山區學校任教,歷經的艱難困苦舉不勝數。他們沒有什么驚人的壯舉,只是盡到了一個教師應盡的責任與義務。她甘守清貧,無私奉獻,她將自己的青春遍灑山區無怨無悔。
在我們民主校園里也有許多“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教師。我們都還清楚地記得,就在一年前,楊鈺瑩老師的父親因身患重癥住進了醫院。她的媽媽每天承受著巨大的悲痛在醫院照料。因操勞過度,身體也一度亮起了紅燈。楊鈺瑩抹去淚水,成了家中的頂梁柱。然而工作與親情難兩全,病危的父親需要她,班級的五十多個孩子也離不開她。她也曾一度想放棄,放棄那些與她朝夕相處了兩年的孩子們。可對學生的那份深深的愛又讓她難以割舍。于是客運站就常見她奔走于兩地的身影。為了不耽誤給學生上課,她擠掉了吃飯的時間,為了照顧病床上親愛的爸爸,她舍棄了睡覺的時間······父親臨終前一周,轉院回到了八面通。看著已消瘦得令人不忍看下去的父親,她痛徹心扉。雖然明知道父親時日不多了,自己能陪伴父親的時間不多了,但她還是咬著牙每日早上從醫院來到學校上班,等學生放學又趕到了醫院,替換身體極度虛弱的媽媽照顧爸爸。多少天啊,她日夜無眠,跟時間賽跑,她要跟時間爭奪:爭奪給學生上課的時間,爭奪為父親盡孝的時間,爭奪那全家人相依相偎的短暫時光……
然而,縱然她有萬般不舍,這個世界上最疼她的爸爸還是離她而去了……面對著陰陽相隔的爸爸,她泣不成聲,淚流滿面。她好悔啊,悔的是自己沒能多陪伴爸爸,沒能讓慈愛的父親多享受天倫之樂。但她知道,爸爸在九泉之下會理解她的。因為,她的爸爸也是在教育戰線上奮戰了一生的老兵!教育事業,本來就是犧牲者的事業。教師身上背負著傷痛,腳下是閃光的淚水,身后卻是成才的林木。這也許僅僅就是一種態度,一種堅定和一顆執著的心吧!
其實發生在教育戰線上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了。每當我們面對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睛時,就仿佛置身于燦爛的星空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里,我們找到了真、善、美,找到了事業與金錢的位置。找到了為人師表,廉潔從教的決心。我們,雖然渺小,但我們的脊梁支撐的卻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雖然平凡,但我們的雙手托舉的卻是明天的太陽。我們不可能名垂青史,可是我們樹起了萬世師表,無邊的師魂;我們將用自己的行動和生命的痕跡去詮釋“致公一身,廉潔一生”。
教育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是來自的,很高興能參加這次的演講,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讓生命因教育事業而閃光!
教師是一個光榮而又神圣的職業。在教育干線這個大集體中,有許多優秀的教師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鮮花,沒有掌聲,日復一日地重復著自己的工作,卻把飽滿的熱情和豐富的知識奉獻給學生……恰恰是他們無聲而堅韌的行動,讓我懂得了什么是教師的職業道德。
說到這里,我的思緒回到了我剛參加工作的那段時期,我認識了一位特殊學校的女教師,她每一天都會早早的在校門口迎接她的聾啞學生們,有時候她還把孩子帶她自己家,待這些聾啞學生如自己的孩子,她全身心撲在學生們的身上上卻顧不了自己的小家,自己孩子需要照顧她總是沒有時間,家庭的事情全部也由家里親人代管。面對自己親生孩子的委屈,家人的埋怨,這位老師感到了任教以來從未有過的壓力和無助。怎么辦?如果沒有責任感、沒有敬業奉獻的職業道德,她完全可以“袖手旁觀”。但是,如果她要管就意味著加倍付出與奉獻,經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人民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促使這位老師堅定信念,迎難而上。付出迎來了回報,奇跡發生了,終于,有一天,有幾個同學能喊出她平時教他們喊的“媽媽”。媽媽,聽到孩子們還不是很清楚的發音,她的眼淚禁不住涌了上來,是啊,對一名老師來說,有什么事是能夠比幫助和見證孩子們的成長更幸福的呢?出于感動,同時也為了當一名好老師,我曾經向她請教:“您是怎樣把這些聾啞學生教好的?”她半開玩笑地答道:“你把學生看作自己的子女,就能教好了”。當時的我并不怎樣理解他說的含義,隨著時間的推移,如今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份量---那就是愛生如子,大愛無疆,這也是我們人民教師應追求的職業道德。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猶記得當初踏上這個工作崗位的時候,我的心情非常激動,有一種豪情萬丈的激情,充斥在胸懷,隨著歲月的變遷,這份激情直至今日也無法消退,反而在長久的工作,愈演愈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每當我踏上這三尺講臺時,我常常在思索師者的真諦,每當看著講臺下那些求知若渴的學子們,我又深知我們教師身負的職責與重任,授其業解其惑,修其身傳其道,不僅僅是教師的自豪與光榮,更是對教師自我的嚴格要求,如何真正履行好身上的這副責任與使命,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從弱小的樹苗變成挺拔的大樹,正如當代教育名師李希貴老師說言:“教育是塑造心靈的藝術,教育的偉大、神圣在此,教育的艱難也在此。”作為塑造心靈的藝術家,我深知要提高藝術造詣,唯有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我認為“修吾身”是我們應該首先去奮斗的方向。
說實話,教師的崗位是平凡的,這里沒有燦爛的鮮花,這里沒有歡聲雷動的掌聲,這里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每天面對的是三尺講臺、可愛的學生以及課本,來自于學校的壓力、考核的壓力、家庭方方面面的壓力有時很容易產生一種倦怠感。但是仔細的想想,在苦、累、煩的背后,教師職業的那份神圣,社會給予的那份尊重,學生眼中飽含的那種渴望和純真,不有時也有欣慰、甜蜜的體味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才知道那塊黑板,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這是對教師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地真實寫照,我努力實踐著。
謝謝大家!
教育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代表:
大家好!
今天,非常高興能站在這里演講,競選招生辦科員的職位。此時此刻,我衷心感謝教育局機關領導及招生辦的同事們對我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我競爭招生辦科員的優勢有:
一、本人熱愛本職工作,有高度的事業心和獻身精神,有“敢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工作態度和精神。從教18年來,我經歷了鄉鎮中學、區屬學校的工作,并在領導干部城鄉交流中再次走進鄉鎮學校,無論是教學還是管理,我都立足于本職,本著為學生發展負責,為老師教學服務的思想,兢兢業業的干好本職工作,并以自己理想的成績向學校、老師和家長匯報,本人先后被評為區先進教育工作者、區優秀教師等。
二、本人熟悉招生辦工作,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本人在18年的工作中,先后在學校教務處、工會、專業部、掛職副校長等不同職位工作,工作中親身經歷了各種類型的學校及自學考試的中工作,并多次在其中負主要責任,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獨當一面的管理能力。
三、本人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熟悉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在教學期間,本人對于新課程改革等相關教育理念學習深入,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同時,還具體負責過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學工作,并獲得區信息化先進集體稱號,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有獨到的研究,能較好的服務于招生辦的各項工作,在招生、考試的各個工作環節,能不斷創新提高電子信息化程度。 四、本人對自己要求嚴格,具有較為深厚的人格優勢。多年來,我始終奉行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工作作風,與領導與同事和睦相處,熱心服務集體、服務他人,在群眾中有較高的威信,工作成績也因此而較為出色。本人曾連續六年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等級。
基于上述優勢,我競選招生辦科員這一崗位。
如果競選成功,這是大家對我工作的認可,我覺得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職責,更是一種信任。為了履行好這一職責,我將努力做到: 一、學習、學習,再學習,把學習作為立身之本。努力做到:講政治、懂政策、精業務、盡責任、守紀……
【有關教育演講稿集錦6篇】相關文章:
有關勵志教育的演講稿三篇09-16
有關勵志教育的演講稿4篇09-15
有關勵志教育的演講稿3篇09-15
有關勵志演講稿集錦5篇03-15
勵志教育演講稿05-20
教育敘事演講稿04-08
有關勵志演講稿模板集錦九篇03-14
有關青春勵志演講稿(集錦8篇)01-13
勵志教育敘事演講稿10-26
高中勵志教育演講稿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