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演講稿五分鐘
演講稿要想引人注目,那得經典才行,下面是經典演講稿五分鐘,歡迎參考閱讀!
【篇一:五分鐘演講稿】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首先祝大家教師節快樂!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的教師情結》。
教師,是多么神圣的字眼。曾經有很多類似于“臘俱成灰淚始干”的千古絕唱歌頌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無尚。我是一個平凡的年輕人,回想自己走過的二十多個風風雨雨,我發現原來自己平凡的足跡有著深深的教師情結。
小時候,老師是我最崇拜的偶像。在我的文章里,常常出現“粉筆的灰塵染白了老師的雙鬢,換來的是我們的茁壯成長”。這些文字應該是心靈最深處對教師的認知和理解吧!每當有人問我的理想是什么的時候,我都會自豪的回答:“做一名老師,語文老師!笔獠恢,這個回答影響著我,讓我一直向這一理想努力。
高中畢業,我毫不猶豫地在自己的志愿中填上了師范學院。進入這所學校讓我離自己的理想再近了一大步。努力學習,積極大膽組織各項活動,只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為人師表,怎么可以讓自己停下學習的腳步呢?只有自己具備豐富的知識,閃光的人格魅力,我才能感染我的學生,教育他們。
在大學生活即將劃上句號的時候,新苗來到了我們身邊。深刻地記得黃董和唐總在學院招聘時的場景。仔細傾聽唐總對新苗所組織的大型國際交流活動“金紫荊大聯歡”和“中國兒童文化年”的介紹,我被深深地吸引。從前的我從來不曾聽說有著這樣一個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行業,更不明白原來教育可以通過交流的方式得到升華!我被震撼了,更被這種偉大的事業而感染。這種交流事業不是比光榮的人民教師更加具有前瞻性和引領性嗎?人民教師旨在傳道授業解惑,而將教育升華、將中國教育的成果即文化藝術帶出國門,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教育,了解中國的文化,這是多么讓人振奮的事業!
我慶幸自己參加了那場招聘,因為它改變了我的人生,我順利地進入了新苗這個大家庭。進入新苗我才發現,這個朝陽的事業并不象自己想象的那么光鮮,那么簡單。因為前瞻性,所以不能被所有的團隊所接受;因為將交流學習與旅游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做交流專家的同時還得做導游;因為我的稚嫩與年輕,所以我無法用自己的付出讓新苗馬上有實質性的收獲……我是一名宣傳企劃專名,但是我從未忘記自己國際文化交流專家的身份。我盡著自己的每一份力量,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對國際文化交流事業有所促進。當所有的同事都在操作國際交流活動時,我則在思考怎樣以獨特的視角對我們所做的偉大事業進行推廣和宣傳。很多時候,學生都不會知道劉老師是誰,但是在自己的崗位上,我得到了不一樣的回報。學生收獲了,進步了,我感到欣慰。我感到自己的理想得到了超越!
今天是教師節。從去年開始,這個特殊的節日成為了我自己的節日。第一次過教師節,心中激動,波瀾起伏。而今天這第二個教師節,心中更多的是對這份事業認知的沉淀。這是一個極力和提醒我們的節日。它告戒我們,作為教師,作為國際交流專家,我們需要堅持不懈的毅力、支持以恒的努力、永不停止的開拓、廣而高知的推廣。我們需要付出太多,但是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大膽往前走,我的教師情結也將在這份事業中成為永恒!
謝謝大家!
【篇二:五分鐘演講稿】
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早上好!
炎炎夏日仿佛還在昨天,而轉眼間我們就即將迎來金秋十月。時間總是這么飛快地溜走。我想起了一些學生在剛剛過完中秋小長假后就開始為國慶長假倒計時了。是啊,愉快的假期總是令人向往,繁重而略顯枯燥的學習往往讓我們厭倦,特別是對于一些在學習上還有困難的同學來說更是如此。我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國慶長假中,有一些同學雖然早早訂好了計劃,但是,長假過后,我們中的很多人還是會兩手空空地回到這個校園!覀兛偸窃诓煌5刂贫ㄓ媱潱坌牟看慰傁胫匦麻_始,迎頭趕上,而事實上,我們的惰性卻總是讓很多大好的時光就這么悄悄溜走。
假期將至,在今天這個愉快的早晨,我不想說那些令大家掃興的話,但是,有時真話就是這么直率,因為現實就是現實,我們可以掩耳盜鈴,但是各種考驗卻不因我們的逃避而消失。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有很多人,在進校的時候分數確實比一些名校的學生低了一點,但這種差距是有限的。而三年讀下來,這種差距不僅沒有縮短,反而越拉越大,大到最后連追趕的勇氣都沒有,大到連追趕的想法都沒有。
一個短暫的假期,你過得充實還是頹廢,或許不能對你的命運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但我們要知道,差距就是這樣積累的。有的人無所事事,不僅沒有休息好,還因為沉迷于各種游戲和娛樂,把自己弄得很疲憊。而有的人總是會合理安排,在享受假期的同時,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把很多時間用來給自己充電,查漏補缺。后者才是智者的行為。成功只是屬于那種能堅持的人,屬于那些不隨大流,有著獨立思想和行動的人。別人休閑、娛樂、放松的時候,也就是那些未來的成功者奮起直追的大好時機。
我并不是不讓大家休息,而是希望我們能珍惜時間和機會,F在是我們人生中最美好的`年華,是一個人讀書學習的黃金時間,在充實中度過,在奮斗中度過,有所作為,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這不是什么大道理,而只是一種簡單而明智的生活態度。
從這一周開始,我將帶領我的高二(1)班的同學們學習一部勵志書籍,美國杰出的企業家、作家奧格·曼狄諾的的名著——羊皮卷,《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在這部曾經激勵過無數年輕人,暢銷世界各國達兩千萬本的作品中,關于時間,關于奮斗,關于信心與堅持的至理名言比比皆是。在今天晨會講話的最后,我想和在場所有的同學們一起分享《羊皮卷》第十二章《假如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中的幾句,和大家共勉。請全體同學安靜地、認真地傾聽,并在心里隨我一起默默誦讀: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要如何利用這最后、最寶貴的一天呢?我要把一天的時間珍藏好,不讓一分一秒的時間滴漏。
時光會倒流嗎?我可以糾正昨天的錯誤嗎?我能拂平昨日的創傷嗎?我能比昨天年輕嗎?
不能!過去的永遠過去了,我不再去想它。
我該怎么辦?忘記昨天,也不要癡想明天。
這是我僅有的一天,是現實的永恒。我像被赦免死刑的囚犯,用喜悅的淚水擁抱新生的太陽。我舉起雙手,感謝這無與倫比的一天。
生命只有一次,而人生也不過是時間的累積。我若讓今天的時光白白流逝,就等于毀掉人生最后一頁。因此,我珍惜今天的一分一秒,因為它們將一去不復返。我無法把今天存入銀行,明天再來取用。時間像風一樣不可捕捉。每一分一秒,我要用雙手捧住,用愛心撫摸,因為它們如此寶貴。我無法計算時間的價值,它們是無價之寶!
我憎恨那些浪費時間的行為。我要摧毀拖延的習性。我要以真誠埋葬懷疑,用信心驅逐恐懼。我不聽閑話,不游手好閑,不與不務正業的人來往。我終于醒悟到,若是懶惰,無異于從我所愛之人手中竊取食物和衣裳。我不是賊,我有愛心,今天是我最后的機會,我要證明我的愛心和偉大。
如果這是我的末日,那么它就是不朽的紀念日。我把它當成最美好的日子。我要把每分每秒化為甘露,一口一口,細細品嘗,滿懷感激。我要每一分鐘都有價值。我要加倍努力,直到精疲力竭。即使這樣,我還要繼續努力。今天的每一分鐘都勝過昨天的每一小時,最后的也是最好的。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如果不是的話,我要跪倒在上蒼面前,深深致謝!
謝謝大家!
【篇三:五分鐘演講稿】
1999年,我讀小學三年級,那一年剛好是新概念作文大賽第一屆舉辦年。隨后,我從大我幾歲的學長那邊借到了那一本集結出版的作文集。那個下午,我推掉了朋友的邀約,忘記了寫老師布置的作文,一整個午后就捧著這一本書在讀,當然以我當時的閱讀水平,只是霧里看花似懂非懂。但這并不妨礙我,至少我看出來了這些作文突破了老師平常所講的寫作的基本格式及方法。再大幾歲之后,我才知道原來那是《萌芽》雜志社聯合幾所著名大學所舉辦的作文大賽。意在不拘一格的選拔人才,而這一批參賽者當中不失主辦方所望,出現了韓寒、郭敬明這些后來為世人所熟知的80年代作家。從一開始的不被主流文學接受,到十年之后變為主流文學,這是一個艱難的成長過程。
這件事對我印象極其深刻。第二天,我因為沒有按時交上三年級的第一篇作文《難忘的一件事》,而被老師罰掃了一整個星期的地板。當時的我忿忿不平了很久。那時候總感覺自己有什么話要說卻說不出來。就在最近我看到一篇小短文后,才終于釋懷。開始漸漸明白我耿耿于懷的是什么。那篇短文是這么寫的:
老和尚問正在掃地的小和尚:“地掃的怎么樣了!
小和尚說:“師傅,樹葉一直掉,無論怎么掃都掃不掉!
老和尚說:“你記住,我要你掃的不是地之垢,而是要你掃心之塵!
長久以來忿忿不平的不是沒有交一篇作文而被罰掃地一星期,我耿耿于懷的其實是,當作為三年級學生的我們還在循規蹈矩的按老師的要求來寫作文的時候,大我們六歲,正讀高一的韓寒這一輩人,已經有了獨立意思,開始突破體制的窠臼,尋求個性的自我解放。到現在,我身邊的人,至少是我,都還在努力著活的有自我個性。這便是我的心之塵。
我們就像是一管牙膏,剛出生的時候,生命像剛買回來的牙膏,飽滿豐富,個性鮮明。隨著年齡的增加,我們那些鮮明的個性開始像牙膏那樣被擠出來,擠到剩下最后扁扁的一個空管子,一無是處。擠牙膏的那個人,便是中國的教育體制。培養出了大量的庸才。中國一直不缺乏抨擊教育體制避短的學者,他們的說辭也是深入體制骨髓。我的學識有限,也怕被人冠以“憤青”的口號,談了點自己的見解后,是時候點到為止了。
最后用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小說名著《雙城記》里的一段話,來結束我這一部分的演講。
“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這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
這是信任的年代,也是懷疑的年代;這是光明的季節,也是黑暗的季節;
這是希望的春天,也是失望的冬天;我們的前途無量,同時又感到希望渺茫;
我們一齊奔向天堂,我們全都走向另一個方向……”
【經典演講稿五分鐘】相關文章:
演講稿:班級團結的演講稿05-22
演講稿:班級團結的演講稿05-22
演講稿讓青春無悔演講稿04-10
有關教師的演講稿_演講稿08-13
演講稿10-10
演講稿05-06
演講稿05-27
演講稿12-02
演講稿01-31
演講稿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