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暑假周記四篇
在暑假多么有趣的一天啊!開心又快樂,其實開心快樂很簡單,只要你去發現、去創造,開心快樂隨時都在你身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暑假周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初二暑假周記一
今年的暑假里最有趣的事,要數我過生日那天發生的事了。
我請了和我一起在陽光下快樂成長的的表弟、表妹、堂哥、堂姐……
那天上午,家里來了許多客人。我和幾乎和我同齡的人商量著上午怎么玩。我們大家最后商量出去烤燒烤。我們把土豆、茄子、羊肉、食物都帶頂樓。到了頂樓,我們就開始分工了,表弟、堂姐、表妹負責找燒火的材料,我、堂哥、堂妹負責烤東西。
表弟、表妹真的很不懂事,把別人門前的“福”字啊,對聯啊,反正別人貼在門上的東西都拿來燒,害得被鄰居臭罵了一頓。堂姐最有經驗,把家里的舊報紙拿來,還把煤炭摔成一小塊一小塊拿到頂樓上,再找了一個燒烤架帶上頂樓,然后就教表弟、表妹怎么燒火。表弟、表妹可頑皮了,把兩根來歷不清的木棍上面包上紙,點上火,當作火炬一樣拿著跑。堂姐一個人在那里升火,人都變成“花貓”了。
堂姐把火升起來了,我們可就忙了。開始,我們三個人是各自一會兒忙這樣,一會兒忙那樣。這時堂哥說這種方法不科學,叫堂妹負責把食物放在燒烤架上,叫我負責放調料,他自己負責給食物翻身。
大概過了10分鐘,茄子燒熟了,我給他們每人發了一串。不知道那時是我們大家餓了還是胃上出了毛病,竟然覺得好吃。沒想到我們第一次烤的燒烤居然好吃。后來我們又烤了土豆、羊肉、青椒。土豆最難烤,烤了很久還是硬的,于是我們就耐著性子烤了好久好久,最后終于把土豆烤熟了。
怎么樣,這事兒很有趣吧!
初二暑假周記二
每年的暑假我都會去外婆家住一段時間。一方面是因為外婆孤身一人在鄉下很孤獨,我和弟弟得去陪陪她。另一方面鄉下的夏天比城里涼爽,我想度過一個不那么炎熱的夏天。
今天我和弟弟在外婆家的院子里做游戲,突然間聽到了母雞咯咯咯的聲音。我和弟弟立即好奇的向雞籠跑去。我快速地把手伸向雞籠。我摸到了一個熱乎乎的東西。我原先以為是一個白花花的雞蛋,沒想到雞蛋上面沾滿了雞屎。我差點丟掉了手里的雞蛋。
我連忙把雞蛋拿到水池里去沖洗干凈,經過我的一番打理后,雞蛋煥然一新:而弟弟因為偷懶,沒有洗雞蛋。這時,我美滋滋地想:我這個蛋肯定是最漂亮的。接著外婆說:“今天早上外婆給你們煎荷包蛋吃。”我就把前幾天和弟弟撿來的雞蛋拿了出來,先把弟弟撿來的那個蛋往碗邊一敲,鮮紅的蛋黃和透亮的蛋清一下子都盛到了碗里,還沒有燒熟就激起我的食欲。我又把那個漂亮的'雞蛋往碗邊一敲時,一股臭氣撲鼻而來。弟弟捂著鼻子,大聲吼道:“臭死了,臭死了!”我納悶了:“這怎么回事啊?為什么弟弟的蛋沒壞?”而我的蛋卻——弟弟聽見了,也奇怪了說:“我們再做一次實驗吧。”我覺得弟弟倒是很聰明呢!說干就干,我們又找來兩個同時生出的雞蛋,還像前一次那樣子,將其中一個蛋洗干凈,再把另一個蛋和洗過的蛋一起放在盤子里。最后,在盤子上蓋一塊干凈的布。
當你用水洗雞蛋時,便把這層膠體物質洗掉了。這下子,小洞洞就像打破了玻璃的窗子一樣,危害人類健康的——細菌長驅進入,雞蛋很快就壞了。而沒有洗過的雞蛋,膠體物質沒有洗掉就不會進細菌,保存的時間便很長。看了資料,我和弟弟恍然大悟。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科學,讓我們一起留心觀察,勇敢地去探索吧!
初二暑假周記三
經歷了殘酷的末考以后,便迎來了快樂的暑假。
那種雨后見彩虹的感覺,真好!平時緊迫的學習生活壓得我喘不過氣來。使我不得不放下那刀光劍影的小說,不能再做Jay最瘋狂的Fans。以前的死黨們大多都各奔東西,尋找各自的夢。已經很久沒在一起了……
雖然說書中自有黃金屋,為了夢想不得不好好地投入學習,但卻也失去了不少快樂,心里難免有些遺憾。
放假了,天都由我作主!一定要痛快的享受!激情如酷暑般狂熱,火辣!
我又可以捧起我曾經至愛的小說,如饑如渴,被故事里的情節感動,激奮,逗樂……好佩服作者的智慧:寫盡人生百態,人性的善惡,生活的哲理,人生的意義。情感是那樣的豐富,故事是那樣的逼真,觀之如身臨其境,妙哉!
早聽說Jay的處男作電影《頭文字D》將在暑假公演,大好良機怎容錯過,當然是第一時間去搶購,然后盡情欣賞偶像超酷的飄移和他浪漫而又遺憾的戀情“陪”他度過一個豐富多彩的暑假。酷透了!
放假了,當然少不了和闊別已久的死黨們好好聚一聚!俗話都說:士別三日,理當刮目相看。果然一點兒也不假。看,個個都變得高大威猛,英俊瀟灑,以前大手大腳的“粗魯漢”,現在都成了風度翩翩的紳士了。也許是環境所逼吧。還有,他們球技的突飛猛進更是令人大吃一驚呵。這些小子,不簡單啊!
世間萬物在變,只有我們的友誼永不變!天涯和海角,今天或以后,空間與時間只能更拉近我們之間心的距離!
業精于勤,荒于嬉。玩的痛快,學得有勁。學與玩完美的結合,沒有象學校那枯燥無味的學習,而是開學的學,感覺多好!沒有束縛卻還有不變的壓力:高二了,高考還遠嗎壓力就是動力,玩得瘋狂而不放縱。
知了也睡了,安靜地睡了。忙碌之余,享受這寧靜的夏天,那迷人的夏夜,享受快樂的每一天。連老天都為我驕傲,陪我度過一個完美的暑假,快樂的暑假。
我的暑假—充實,快樂!生活平凡而美麗!
初二暑假周記四
暑假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但是我每天都待在家里,然而我的心卻早已飄飛到九霄云外去了。前兩天中午我坐在飯桌前吃飯,然而我的眼睛去一直盯著窗外自由飛翔的鳥兒。
我的媽媽像是看明白了我的心思。周末媽媽在雙休便告訴了我一個消息,那便是要帶我去北京天安門玩兒。我欣喜若狂地看著媽媽,雙手激動地搖著她的身體,不停地問:真的嗎真的嗎。我和媽媽跟著旅行團來到了天安門。這次旅行的收獲不僅僅只有旅行的這段體驗,更多的是這期間獲得的知識。
在經過門洞時,聽到有的導游讓游客去摸門釘,說是可以去病得子,很靈驗,很多游客都這樣摸著城門的門釘走進去,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回家后,就查了查關于門釘的歷史。查閱后才知道,原來這些漂亮的門釘也有那么多的講究。這門上的門釘是從什么時候出現的?摸過之后真的可以去病得子嗎?門釘,古代俗稱“浮漚釘”,最早出現于隋唐時期。最初是由于門的構造所需要,在木板和穿帶部位釘上鐵釘來防止門板散。但由于鐵釘釘帽露在門表面很不美觀,為了美觀,將釘帽作成泡頭形狀,由結構而變為裝飾之物。門釘豎成行,圓圓的凸起起,和厚重的大門相稱很壯觀。
最初,關于門釘的數量沒有太多規定。九為最大陽數,故宮門釘除東華門例,都為縱橫九路門釘,每扇門為九九八十一顆門釘。東華門為縱八橫九七十二顆門釘。門釘不僅有其建筑上的功用、和森嚴的等級制度,還有著民俗文化的內涵。最重要的民俗活動為正月十六摸門釘,摸一摸門釘,可去病得子。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祈免災咎,……暗中舉手摸城門釘,一摸中者,以為吉兆。”可以想見,一群婦女在歡樂笑語中摸門釘,極富生活情趣。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記,正月十五前后摸釘兒,婦女們“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曰摸釘兒”。摸門燈的習俗,隱含著生殖崇拜的遺風,無子的婦女們爭相摸著門釘,希望生個大胖兒子。
小小的門釘,原為固定門板的鐵釘,經過裝飾后慢慢成為等級的象征,經婦人一摸,又摸出了民俗信仰的光環來,像一條潺潺的細流,流入門文化的主流中。
【初二暑假周記四篇】相關文章:
有關暑假周記11-23
初二軍訓周記08-31
初二開學第二周周記02-24
暑假周記范文15篇02-23
暑假的周記10篇09-09
暑假樂趣周記300字08-24
初二生周記200字02-24
暑假周記200字小學大全09-29
初一暑假周記15篇09-13
暑假開學周記(精選7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