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抓好擴大就業、穩定就業的同時,就業援助工作還存在著管理粗放、服務針對性不強、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下面是語文迷小編跟大家分享的2017年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總結,歡迎大家閱讀!
【2017年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總結1】
根據《關于做好XX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的通知》(勞社部函〔XX〕250號)精神,##省在元旦、春節期間認真開展了以“實現就業,穩定就業,我們真情相助”為主題,以就業困難對象和“零就業家庭”人員為重點,以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補貼為載體的再就業援助活動。本次活動重點突出,服務到位,成效明顯。現將主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 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浙江勞動保障廳領導高度重視XX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專題作了研究部署。一是完善了組織領導,成立了由分管廳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并明確了各項活動職能處室和聯系人。二是大力組織和開展“二法一規定”的學習和宣傳活動,通過電視、報紙、廣播、信息欄等各種媒體,采用專版、專題宣傳、分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加強宣傳,營造輿論氛圍。三是對全省就業服務專項活動作了部署安排,及時下發了《關于開展XX年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的通知》(浙勞社就[XX]10號),要求各地圍繞深入貫徹黨的xx大和省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以宣傳實施《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和《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為重點,加強領導,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確保成效。
根據省廳的統一部署,各地把今年的就業援助活動,與貫徹實施《就業促進法》、《勞動合同法》和《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緊密結合,與當地“兩節”期間送溫暖辦實事活動緊密結合,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機構,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到全省就業困難人員家庭,集中開展了走訪慰問活動。據不完全統計,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共發放政策宣傳資料27.75萬份,走訪下崗失業人員特困家庭 1.81萬戶,簽訂服務協議1.83份,2.5萬人接受了就業援助,其中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44萬人,使13.22萬人享受了社保補貼,落實社保補貼金額2.3億,營造了全社會都來關心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
二、 突出重點,落實政策
根據浙江省實際,總結往年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的經驗,今年全省的就業援助活動,把城鎮“零就業家庭”和農村低保家庭勞動力及其他需幫助就業的困難人員列為重點對象,全面開展了對這三類就業困難人員“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補貼”的“四送”援助活動。如寧波市開展了以“強化就業服務、落實就業政策、保持就業穩定”為目標的援助活動,采取多種措施,全面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使每一位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都能得到就業再就業政策的扶持。活動期間,全市共發放社保補貼和用工補助1.04億,有4.5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扶持,享受政策的企業達1.42萬家。杭州市為減輕就業困難人員生活壓力,解決其就業不穩定問題,鼓勵就業困難人員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簡化各類補貼申報手續。援助月期間,其有15265人享受了社保補貼,落實社保補貼金額達2861.9萬元。舟山市對歷年來建立的就業困難人員臺帳進行核實和完善,積極與用人單位聯系,使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活動月期間落實社保補貼1461人。
三、 分類扶持,注重實效
為切實解決就業困難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今年援助月期間,全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結合當地黨委政府對生活困難家庭送溫暖活動,根據就業困難人員的不同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一是舉辦各類招聘活動。如省勞動保障廳和杭州市聯合舉辦了大型人力資源交流大會,組織340家單位進場招聘,共提供就業崗位9183個,應聘15119人,達成意向3931人,較去年提高4個百分點。湖州市一方面抓好市內5場人力資源交流大會,665家規模以上企業,共提供28870個就業崗位;另一方面,為幫助部分企業解決“招工難”問題,組織14家企業帶著767個崗位赴外省參加春季人力資源交流大會。溫州市也舉辦了專場人才交流大會,65家單位進場招聘,907人前來求職應聘,達成就業意向534人。二是開展技能培訓,以培訓促就業。技能單一或沒有技能,是當前絕大部分下崗失業人員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援助月期間,杭州市組織各區、縣(市)開展以“技能培訓進村社”、本地農民技能培訓班等為主題的各種活動,加強對就業困難人員的技能培訓,落實培訓補貼,努力做到促進就業與穩定就業相互依托,素質就業與開發崗位同進并舉。援助月期間,共組織1348名就業困難人員參加培訓,落實1865人的培訓補貼。嘉興市在對困難人員進行了“五清”(失業原因清,家庭狀況清,思想動態清,技能特長清,就業愿望清)摸底調查的基礎上,重點向有創業能力援助對象,提供創業培訓、開業指導、小額貸款“一條龍”服務,保證培訓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同時根據勞動力市場需求和就業困難人員培訓愿望,分別開設了縫紉工、保潔、保安、計算機操作員、家政、廚師、美容美發、家電維修等20多個培訓項目,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促進他們盡快實現再就業。據統計,援助月期間,全省共組織8065名就業困難人員參加培訓,落實培訓補貼9003萬元。三是開發就業崗位,強化援助機制。各地充分發揮街道、社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作用,在前一階段開發“三保”等公益性崗位的基礎上,進一步開發“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務、配送服務、保健服務)和“三管”(物業管理、車輛管理、公共管理)等崗位,就近就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寧波市結合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積極開展“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活動,為解決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就業困難群體家庭的實際問題,鼓勵失業人員積極就業,千方百計為他們提供就業崗位,免費開展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嘉興市緊緊圍繞企業用工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實際需求,努力做好就業崗位開發工作,重點開發適合大齡就業困難人員的崗位,并通過有效的形式,幫助他們實現再就業。對新開發公益崗位安置的大齡就業困難對象,及時兌現社保補貼。舟山市通過分發調查表、深入企業等形式了解散、用人單位的用工需求,著重挖掘企業中適合“4050”人員的崗位。據統計,援助月活動期間,全省共幫助24430名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其中公益性崗位就業9202人,援助零就業家庭184戶,幫助其中209人實現就業。
這次 “就業援助月”活動,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工作重點,并針對就業困難人員的不同特點,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幫扶活動,不僅在全社會營造了關心和支持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良好氛圍,也為建立和完善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幫助更多的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穩定就業奠定了基礎。
【2017年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總結2】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困難人員和殘疾登記失業人員的就業援助,推動落實就業援助月活動,溪湖社區于1月份開展以“落實援助責任,提供就業崗位”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 高度重視,統一思想。
就業困難人員是就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人民生活的基本權利和切身利益。“再就業援助活動”是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民心工程,社區高度重視,組織社區工作人員認真學習了《關于開展就業援助月活動的通知》,在思想上形成合力,確保就業援助活動順利開展。
二、 深入基層,強化宣傳
為了確保援助月活動取得實效,社區充分利用就業失業登記證辦理平臺,深入走訪轄區就業困難人員家庭,廣泛宣傳介紹就業困難人員登記認定條件和本次援助活動具體內容。走訪聯系周邊有招聘意愿的企業單位,做好統計匯總及總結工作。
三、 政策到位,完善服務
溪湖社區暫時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勞動能力并處于失業狀態的人員以及長期失業人員、戒毒康復人員和刑滿釋放人員等。但為了方便日后工作,社區建立就業困難人群登記臺帳,確保日后有就業困難人群能第一時間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就業政策咨詢和職業指導等。通過援助月活動,逐一落實每一位領取失業金的居民,對于靈活就業的人員,將周邊企業招工信息向他們提供,便于他們參加社會保險,落實社會保險補貼。
四、 建立制度,確保長效
在建立幫扶責任制度方面,依托社區就業失業工作服務平臺,開展服務進門,一對一幫扶,送崗位上門、送政策上門等多種形式的援助行動,將每一位援助對象的幫扶工作落實到位。在建立援助機制方面,加大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的落實和檢查力度,確保各項就業扶持政策落實到位,同時通過動員轄區各方力量,統籌兼顧,多管齊下,為就業困難對象提供全方位的就業援助。
五、 活動成果
本次就業援助月活動,社區開展一次就業援助招聘會,在7家企業提供的10個崗位中,有保育員、電工和保潔員等崗位收到居民的歡迎,均聯系用工單位,進行面試。援助月活動雖是短期的,但就業援助政策和服務是長效的,溪湖社區將持續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援助活動。
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