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羽毛》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教材簡析:
《誰的羽毛》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童話。課文采用擬人的手法講述小烏龜撿到了一片漂亮的羽毛,并想把它交還給失主的故事。這篇童話富有兒童情趣,通俗易懂,貼近孩子的生活,有利于孩子的朗讀和理解。
設計理念:
1、創設感情朗讀的情境。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時間短,但在新鮮有趣的環境中,孩子們卻能學習得興趣盎然。因此,我力求借助電腦動畫等手段,把學生帶進課文的情境,激發學生感情朗讀的愿望。
2、搭建感情朗讀的平臺。為了讓孩子們能在課堂上感受到朗讀的快樂,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在學生有了感情朗讀的愿望之后,我在教學中力求為孩子們搭建有感情朗讀的平臺。
3、活化朗讀訓練的方式。“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課程標準對于一、二年級學生的要求。孩子朗讀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自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配音、表演等多種形式,實現朗讀訓練方式的`活化。
教學目標:
1、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采取分角色、配音、表演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生的朗讀,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2、引導學生理解童話內容,體會小烏龜堅持不懈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冷冷地”、“急切”等重點詞語,根據詞語提示語指導朗讀。
2、創設情境,并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讀。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頭飾等
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一、師生交流,揭示課題。
1、老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指導讀課題,強調“誰”的讀音。
3、貼小動物圖標。
二、復習詞語,鞏固識字。
用課件出示詞語,復習鞏固識字。
三、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1、指導小烏龜和小猴子的對話。
(1)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練習讀準對話的語氣。
(3)學生三人一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學生練習給動畫配音。
2、指導小烏龜和大犀牛的對話。
(1)學生觀看本小節的動畫短片。
(2)學生仿照動畫片上的語氣練習讀這一自然段。
(3)學生分角色朗讀。
3、指導小烏龜和豹子的對話
(1)找一名學生讀課文。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練習讀對話。
(3)學生練習表演這一部分。
(4)學生表演
4、指導小烏龜和貓頭鷹的對話。
(1)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
(2)學生按照提示語讀對話。
四、續編故事,擴展思維。
小烏龜扛著鴕鳥的羽毛,愉快地向鴕鳥家走去。到了鴕鳥家,小烏龜會怎么說?大鴕鳥又會說什么呢?請你想一想,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五、總結:
同學們,小烏龜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于找到了羽毛的主人,讓我們為它送上熱烈的掌聲吧!
【《誰的羽毛》教學設計第二課時】相關文章:
假如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15
《鯨》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22
《貓》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8
燕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7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28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29
《坐井觀天》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04
《天窗》教學設計第二課時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