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六上《白兔和月亮》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08  編輯:梁飛藝 手機版

  教學目的:

  1、了解有關寓言的知識,掌握寓言的文體特點,激發學生對寓言的閱讀興趣。

  2、通過教師的一系列問題設計,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探究寓意。

  3 、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得失之患”,樹立正確的得失觀。

  教學重點:

  品味語言,探究寓意。

  教學難點:

  對“得失之患”的理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預習要求:

  1、生字詞。

  2、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3、了解寓言的相關知識。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人的一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關于人生,每個人經歷和感悟都各不相同,記錄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前面我們學習的有詩歌、散文,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另一種體裁 ------寓言。請同學們看屏幕,你從這個畫面想到了哪則寓言,這則寓言揭示了什么道理?說起寓言,同學知道那些寓言故事呢?這些寓言故事分別揭示了怎樣的道理?是啊,正如作家嚴文井所說,寓言就像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取出的東西卻很豐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著名哲學家周國平的《人生寓言》第一則《白兔與月亮》。(2分鐘)

  整體感知,走近寓言。(10分鐘)

  (一)檢查預習:(2分鐘)

  1、字詞。

  2、作者。

  3、關于寓言。

  (二)自主學習,同桌互助。3分鐘自由讀課文,獨立思考,5分鐘同桌交流。

  1、《白兔與月亮》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速讀,要求:捕捉重要信息,能復述故事情節。)

  (有一只白兔是賞月的行家,每天夜晚都要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于是諸神之王就宣布月亮歸屬于她。可從此以后,她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整日患得患失,最后她請求諸神之王撤消了那個慷慨的決定。)

  2、故事情節有哪兩次轉折變化? 白兔賞月心態及表現前后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3、這則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三、問題探究,深入寓言。

  四人小組討論完成:(10分鐘)

  1、白兔為什么請求諸神之王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這說明了什么?

  白兔悟出一個道理,擁有巨大的財富并非好事,反而使她生出無窮的得失之患,令她緊張不安,失去了生活的樂趣。這說明了她慧心未泯。

  2、白兔得月后是什么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若白兔得到的是青草會有得失之患嗎?天空得到了月亮會有得失之患嗎?

  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必然”的說法過于武斷。白兔雖是賞月之才,但她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得到月亮這樣的非分之財,因此產生得失之患理所當然。如果白兔得到的是一把青草,就不會有這樣的“得失之患”

  會不會產生得失之患應該從兩方面分析,一是得到的財富是否巨大,二是自己是否有能力保護它。通常情況下,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巨大財富,是很難不產生得失之患的。

  4、寓言提到了人類有什么意義?

  人類慧心已泯,總以為擁有就是幸福,無論如何也不肯放棄既得利益的。這句話對人類有諷刺意義。

  品味語言,寓言之美。(10分鐘)

  本文有些語句寫得優美,有些字詞用得精準。

  例如:(1)從前的閑適心情一掃而光了,腦中只繃著一個念頭……

  “閑適心情”呼應前文的哪一句?“繃” 換成“充滿”是不是更好?

  (不好。“繃”形象地表現了她的緊張不安,“險象迭生”,有“無窮的得失之患”。)

  (2)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精美處有二。一句式對稱,有整齊勻稱之美,又有節奏和諧之美;二是生動形象地展示出此時白兔輕松自由、不受功利驅使的心態美,蘊含著作者提倡一種審美的人生態度。

  2、你喜歡文中哪些句子?舉例說明

  學生可舉:

  (1)“她愛大自然的美,尤愛皎潔的月色。”

  此句運用了遞進關系的句式,不僅具體表明白兔“獨具審美的智慧”,更表明白兔愛月亮。

  (2)“她牢牢盯著月亮,就像財主盯著自己的金窖。”這兩個“盯”能換成“看”嗎?為什么?

  (不能。“盯”表現出緊張不安,惟恐失去的神情和心理。“看”沒有這種表現力。)

  (3)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在她的眼里,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險象迭生,勾起了無窮的得失之患。”(運用對偶,句式很對稱,語言也很精練、用了很多成語,富有文采,還運用了對比,刻畫出了白兔面對月的陰晴圓缺患得患失的心態。

  五、課堂練習(5分鐘)

  填空:

  有一只白兔獨具審美的 。

  她愛大自然的美,尤愛 的月色。

  或是 地嬉戲,或是 地賞月。

  月的陰晴圓缺無不各具 。

  從前的閑適心情 了。

  腦中只 著一個念頭:“這是我的月亮!”

  她牢牢 著月亮,就像財主 著自己的金窖。

  ,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 ,仿佛遭了搶劫。

  月的陰晴圓缺不再各具風韻,反倒 ,勾起了無窮的 。

  我們的主人公畢竟 。

  六、拓展反思,寓言生活。(3分鐘)

  1、你是否有過患得患失的現象?原因是什么?

  2、是啊,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感受。好事可以變成壞事,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如果單從占有的角度看,“沒有得到”的失意痛苦和“已得到”的患得患失都是不幸的。英國作家蕭伯納有句名言“人生中有兩大不幸,一是沒有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二是得到他心愛的東西。”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以創造、審美的角度來看這“未得”與“已得”,是否別有一番情趣呢?下面請你將蕭伯納的這句名言進行改寫,然后送給你的朋友。

  (人生有兩大幸福:一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追求、去創造;而是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待你去回味、去珍惜。)

  結束語:寓言的確像個魔袋,我們今天從這個魔袋中取出了比魔袋還要大得多的東西。寓言又像一座橋梁,帶領著我們走到思想的彼岸;寓言還像一把鑰匙,引著你走進神奇的世界。如你想知道魔袋里還有哪些東西,請大家課后去預習《人生寓言》另一則《落難的王子》,還可以讀讀《伊索寓言》,你一定能從寓言這個小小的魔袋中得到一些受益無窮人生真諦!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中文字幕综合网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亚洲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香蕉欧美在线最新版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