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字的音、形、義
2.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童話的夸張和想象手法。
(二)能力訓練點
提高看圖概括能力,想象能力,討論能力,辯論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從語言、神態、心理等描寫中,概括人物性格特征。
2、從討論和辯論中,感受生動的故事情節。
教學重難點
1、 從語言、神態、心理等描寫中,概括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
2、 看圖概括故事情節的能力。
3、 引導學生對問題的討論和辯論的能力。
4、 童話的夸張和想象手法。
教學設想
1、 采用多媒體教學,讓教學內容更直觀、形象。
2、 教師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和辯論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中外歷史上封建統治者昏庸無能、驕奢淫逸、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例子不鮮見,請同學舉個例子。(例如,唐玄宗寵愛楊貴妃導致“安史之亂”。)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丹麥著名的童話家安徒生創作的、揭露19世紀初丹麥丑惡而黑暗的社會現實的童話《皇帝的新裝》。
2.寫作背景
18世紀末19世紀初,丹麥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封建統治階級則窮奢(shē)極欲,揮霍無度。面對這樣的現實,安徒生根據西班牙的民間故事改編,創作了本文,揭露了貴族階層的阿(ē)諛(yú)奉承和虛偽透頂,深刻地解剖了當時的社會的病狀。
3.了解作者
指導學生結合提示掌握要點。安徒生,丹麥人,世界著名兒童文學作家。你讀過他的什么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鴨》等)。
二、檢查拼音字詞掌握情況
檢查拼音字詞掌握情況:
1、填寫加下劃線的字的讀音,并注意字的寫法。
炫耀( )稱職( )滑稽( )陛下( )
頭銜( )駭人聽聞( ) 欽差大臣( )
隨聲附和( )圈定( )御聘( )
2、解釋詞語。
稱 職:能夠勝任所擔當的職務。
駭人聽聞:使人聽了非常震驚。
隨聲附和:別人說什么自已也跟著說什么,形容毫無主見,一味盲從。
不可救藥:比喻人或事物已壞到無法挽救。
三、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畫面的內容,以便了解故事的情節
小結:剛才同學們通過概括故事情節,整體感知了課文.
幾個圖展示了愛新裝(1)、做新裝(2、7)、看新裝(3、4、5、6、8)、展新裝(9、10、11、12)的過程。
四、上當受騙的人是誰?
皇帝 老大臣 大臣 騎士 老百姓
五、分析皇帝、老大臣、大臣的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
可以看出他們愚蠢、虛偽而又自欺欺人的共性特征。
六、合作探究(四人小組討論)
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裝”面前,老大臣、“另外一位誠實的官員”,甚至皇帝都不敢說真話,老百姓一開始也不敢說真話。從文中找出能說明這個問題的語句,想一想他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明確:能說明這個問題的語句是:
任何不稱職的或是愚蠢得不可就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原因是:
老大臣、“另外一位誠實的官員”: 怕別人說自己愚蠢,更怕丟了烏紗帽。
皇帝:怕別人說自己愚蠢,也怕丟了王位。
老百姓:怕人嘲笑愚蠢; 怕招殺身之禍。
七、為什么小孩會講真話?(討論)
天真大膽,無所顧忌,直言不諱
八、課堂小結
• 這節課主要通過講述圖片內容感知課文,以及通過人物的語言、心理、動作等描寫分析了人物的愚蠢、虛偽而又自欺欺人的共性特征。
九、布置作業
思考課后練習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