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蘊含的深刻含義和強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過對文章的學習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懷和偉大精神,喚起學生對李大釗先生的崇敬之情。培養學生的民族責任感。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教學重點】
欣賞文章浩蕩雄奇之語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氣概。
【教學難點】
1.能理解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品味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說理。
【教學用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精心導入(5’)
(播放《國歌》的音樂,大屏幕投放《國歌》的歌詞)同學們,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非常熟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這首歌正如歌詞中所說的那樣,是在\'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創作的。她如戰鼓震撼了中國人的心,她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保;衛和建設自己的家園,克服重重困難,執著向前。偉大的革命家李大釗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國處在艱難的時候,創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樣也激勵著中國人努力沖破一切困難,奮勇向前。這文章的題目是《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5’)
1、如果別人要你向他們介紹我國的困難處境、我國的國民雄健的兩種情況時,那么你會怎么讀標題?(\'艱難的國運\'\'雄健的國民\'都重讀)j
2、如果要鼓勵你的同胞挺起胸來戰勝困難,那么你又怎么讀標題呢?哪個詞語該讀重音?(\'雄健的國民\'重讀)
3、我們再讀一次,將兩次讀得體會結合起來。
三、合作研討(14’)
1、下面我們來研究一下,國民為什么能雄健。先請大家朗讀課文。要求要準字音。比如:逼狹、亦復如是、濁流、魄勢、阻抑。
2、國民為什么能\'雄健\'?請同學們采集課文內容說話,這樣說:國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為他們……。國民靠什么雄健?
3、明確雄健精神的具體含義。(播放課件或小黑板)
4、選讀課文,選取你最喜歡的內容,讀給大家昕,并談談喜歡理由。(解決比喻運用的問題)
投影.
比喻 長江大河一民族生命進程
揚子江、黃河一一中華民族歷史進程-。
浩浩蕩蕩一一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
平原元際,一瀉萬里一中華民族歷史順利發展
曲折回環,崎嶇險阻一中華民族歷史所逢的艱難國運
長江、黃河穿沙漠,過山峽一一中華民族前進中的艱難斗爭
濁流滾滾,一瀉萬里一一中華民族的光明前程!
5、老師小結
:作者在通篇運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提出了用雄健精神戰勝困難。
(播放課件)這雄健精神是:在困難面前決不低頭,勇往直前。
四、朗讀體味(8’)
1、下面一個人讀一段,請五個學生讀。
2、四人小組討論,哪個同學讀的表達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鐘后,派代表發言。
3、分部朗讀:男、女各一名擔任領讀,讀第一段。第二段由全體女同學朗讀。男同學讀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輪讀。第五段由領讀來讀首句,后幾句由男女生合讀。
五、體驗反思(5’)
1、閱讀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說一說,大家好交流一下。
2、\'走到崎嶇的境界,愈是奇趣橫生,覺得在此奇絕壯絕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種冒險的美趣。\'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你體驗過這樣的美趣嗎?
同學之間可以交流;教師向學生提間,學生答;學生也可以向教師提問,形成研討交流的學習過程。
六、總結(1’)
同學們,每個國家,每個民族,乃至每個人在前進的道路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就是要靠雄健精神:沖破一切艱難險阻,像奔流不息的長江、黃河那樣勇往無前。
七、延伸作業(2’)
模仿課文,用比喻手法寫一段話,說一個道理。
【板書設計】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李大釗
(內容為文章中的比喻)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