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想:
本篇以回憶一位能夠因材施教的韓老師對我的語言才能的形成產生的巨大影響,抒發了作者對老師的感謝、感激之情。我設計師生協作通過兩課時完成。本課教學目的主要落實如下幾點:
1、繼續培養學生自覺總結字詞的習慣。
2、進一步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能抓住重點材料透析中心的能力。
3、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4、熏陶學生感悟生活,形成尊師愛師的人文素養。
注:
1、2通過第一課時完成
3、4通過第二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常規訓練:一個學生背一篇歌頌老師的文章
二、檢測預習字詞,反饋自學情況
三、了解作者導入新課
四、課文研討:
(一)指名一生讀文章,其他同學概述“韓老師教我敢說話”的過程。
(二)這一過程于文章中體現在哪些段落(2—6段)
(三)具體敘述韓老師教我敢于說話體現在哪些段落(2—4段),每一段落寫的什么事?
2段:老師支持我當班長
3段:老師幫助我演講
4段:老師鼓勵我演戲
每一段落是怎樣具體體現韓老師的幫助、鼓勵的、我有了哪些變化?讀每一段找到相關的語句。
(四)5、6兩段刪掉可不可以,為什么?(小組討論、多角度發言)
①敢于說話的影響的延伸,深化教師的鼓勵、支持
②情節的完整
③詳略得當
(五)老師對我的幫助、影響這一過程是按什么順序組織在一起的?
表層:時間順序
深層:邏輯順序(影響由小而大)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檢測了角了大家的預習狀況,希望互相學習,盡快培養起自學能力。通過感知課文內容,初步具備為中心服務如何剪材的思維品質。
板書設計:
韓老師教我敢說話
張志公
小學 敢說話 (詳)
初、高中 能說話 感謝
大學 (略) 感激
參加工作 會說話 老師
第 二 課 時
教學過程:
一、知、能遷移
5分鐘準備一個口語表達片段,仿效本課的寫法,講述一位在小學時在某一方面對你產生深刻影響力的老師。
二、愛師絮語。 引發學生感司生活、尊師愛師
1、師背誦一首小詩,點燃學生創作熱情
2、生仿效老師創作的格式,抒發愛師之情(3分鐘準備)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訓練了大家敢于發言的勇氣,并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初步走上了敢于創作的道路,希望大家培養敢說敢寫的意識和能力。
四、作業:
修改你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