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精品教案設計
【導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課時計劃】
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 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盡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 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 題。
(2)同桌之間 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點撥引導,達到啟發思維的目的。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1.同學們,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讀一本好書就好比吃上一頓美味佳肴。那么,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與感受呢?
(學生放開談讀書的經歷與體會,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適當的激勵與點評。)
二、聯系生活談感受,由生活走向文本,激發學生閱讀樂趣。
2.剛才,同學們談得非常好,老師也感受到了 你們讀書的樂趣。是啊!讀書能使人奮進,使人進步,讀書也是一個人生命的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小女孩,非常喜歡讀書,竟然去“竊書”。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竊讀記》。
自學互研 生成新知
步驟一 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生難字詞
(1)字音
汗涔涔(cén) 尷尬(gān gà) 狼狽(bèi)
眾目睽 睽(uí) 貪婪(lán) 煞有介事(shà)
饑腸轆轆(lù) 踉踉蹌蹌(liàng qiàng)
(2)詞義
汗涔涔:流汗的`樣子。
尷尬:處境困難,不好處理。
眾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視著。睽睽,形容注視的樣子。
煞有介事:好像真 有這回事似的。煞,極,很。
貪婪:這里形容“我”渴求知識而不知道滿足。
饑腸轆轆:形容非常饑餓。轆轆,形容肚子餓時發出的聲音。
踉踉蹌蹌:走路不穩的樣子。
慘淡:悲慘凄涼。
2.作者名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含英,臺灣苗栗人,作家。代表作為短篇小說集《城南舊事》。
步驟二 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熟讀課文,理清課文記敘的線索
(1)學習一篇課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讀,讀懂意思,讀出味道。下面,就讓我們反復地讀一讀吧!
(2)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3)讓學生概括地說說課文是怎么記敘“我”竊讀的經歷與感受的。
(4)整理課文記敘的線索:
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進店門——打開書 閱讀——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學法指導一:
針對步驟二中的理清線索
尋找線索的方法:
線索的類型:
人物、物品、事件的發展、情感變化、時間的變化、地點的轉移等。
記敘性的的線索一般為人或物或事件的發展;寫景類的線索一般為地點的轉移或時間的變化;敘事抒情類的線索一般為情感變化。
一篇也可能有兩條線(明線和暗線)。
尋找線索的方法:
①分析標題。
②注意文中反復出現的詞句。
③結合線索的類型分析。
④如果是感情線索,則注意文中表達感情變化的詞語。
學法指導二:
針對步驟三中的交流自己的感動
把握情感“四法”:
①聯系主旨,把握情感態度。
②結合關鍵語句,確定情感態度。
③抓住景物特征,體會情感態度。
④結合人物描寫,分析情感態度。
步驟三 重點精讀,局部探究。
1.默讀5-10自然段。體會“我”竊讀的滋味,交流自己的感動。
(要求學生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動,然后,自主交流,師生對話,聯系生活,關注體驗。)
(1)“害怕書 店老板發現”是什么滋味?
【交流點撥】作者讀書,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她的時候竊讀,因為是竊讀,所以當人少了,她就會丟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其他書店。這種奔波的滋味也不好受。
(2)“把自己隱藏起來”是什么滋味?
【交流點撥】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確實挺累。還貼在一個大人身邊,躲來躲去的,這種讀書的滋味有些不好受。
(3)“趕上天下雨”是什么滋味?
【交流點撥】為了讀書,卻慶幸下雨,并且希望越大越好,還裝著皺眉頭,望街頭。這樣的竊讀方式 令人感動。
(4)“餓得饑腸轆轆”是什么滋味?
【交流點撥】作者讀書太餓了,太累了,腰酸了, 腿疼了,腳也麻了。一直站兩個多小時,收獲很多,也付出很多。
(5)“日光燈亮起來”是什么滋味?
【交流點撥】作者什么 也沒吃,卻咽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心里非常高興。
(6)“我走出書店時”是什么滋味?
【交流點撥】身體上很疲憊了,她卻感到渾身輕松,說明她讀完書后非常的高興和滿足。
2.聯系生活實踐說說“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交流點撥】“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步驟四 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總結寫法
作者讀書如此癡迷,值得我們學習,課文語言生動,心理活動描寫細膩傳神值得我們借鑒。
(1)生動形象的比喻。如:一頁,兩頁,我如饑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把“我”比喻成一匹瘦狼,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自己對知識的 渴望。
(2)貼切傳神的心理活動描寫。如:從頭來,再數一遍。啊!它在這里,原來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我慶幸它居然沒有被賣出去,仍四平八穩地躺在書架上,等候我的光臨。這段話寫出了“我”找書的心理歷程,先是焦急,再是喜悅。
2.拓展延伸
課外搜集有關書或讀書方法的名言詩句。
①書讀百遍,其義自見。②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③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④書如朋友,讀一本好書就像 和一個高尚的朋友談話。
板書設計
課文線索:放學后——邊走邊想——跨過店門——打開門閱讀
情感發展:恐懼被發現——饑餓難耐——放回書架——走出書店
交流展示 生成能力
步驟一 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步驟二 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步驟三 重點精讀,局部探究。
步驟四 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見學生用書。
課后反思 查漏補缺
這節課的成功之外在于:不足之處在于:
【竊讀記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竊讀記的教案設計04-19
《竊讀記》教案設計09-25
《竊讀記》教學與教案設計04-14
竊讀記優秀教案設計04-17
《竊讀記》的教學教案設計04-18
《竊讀記》優秀教案設計04-18
竊讀記教案設計參考04-20
竊讀記教學教案設計04-15
語文《竊讀記》教案設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