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目標和教材簡說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飄帶舞、馬蹄、禮貌、拘束、羞澀、摔跤、偏西、天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二自然段。
3、感受內(nèi)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激發(fā)了解西部的興趣。
4、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課文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學習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課文簡說:
這篇散文,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風光,那馬上迎客、把酒聯(lián)歡、依依話別的動人情景,那純樸、熱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難以忘懷。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訪問內(nèi)蒙古大草原時的所見、所聞、所感,并通過這些所見、所聞、所感,贊美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和民族之間的團結。
本文層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先描寫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寫草原迎客場面和草原聯(lián)歡的情形。作者移步換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簡明有力、含義豐富的詩句結束。全文安排有序,脈絡清楚,銜接緊密,推進自然。課文寫景語言優(yōu)美,善于運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動貼切,同時又不失純樸簡練,生動感人。三是情景交融,無論是描寫自然風光還是主客相見、聯(lián)歡、惜別,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
本文作為“走進西部”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熱愛和對民族團結的贊頌之情;二是在閱讀中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并積累語言;三是走進西部,通過這一篇課文的學習,引發(fā)學生對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對西部探討的興趣。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隨著作家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xiàn)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教學難點一是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二是通過學習此文,引起認識西部,了解西部的興趣。
【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目標和教材簡說】相關文章:
《我們的民族小學》教材簡說12-15
《語文園地三》教材簡說和教學建議12-21
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反思02-06
誰有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的教學設計?03-29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反思06-02
五年級下冊語文《草原》教案01-26
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學案10-03
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計劃05-29
人教版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