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9 04:24:3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浙江潮》是一篇古文,節選自南宋文學家周密的《觀潮》,文章用散文的形式繪聲繪色地描寫了錢塘江大潮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色。多場面描寫,如錢塘江大潮的壯觀,原文還有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和游泳健兒水中表演的精彩場面,以及觀潮時的盛大場面。描寫生動、形象、細致入微。而且通過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表現江潮的壯觀、江上活動及觀潮場面的盛大,寫得有形、有聲、有色。

  文后附了一篇現代文《觀潮》,文章通過對大潮到來之前,之中,之后的描寫,表現大潮的雄偉壯麗。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生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币虼,在教學中,采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合作學習,進行交流反饋。這既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

  《浙江潮》是一篇古文,同一篇現代文編排在一起,兩片文章在內容上有共同之處,所以讓學生對兩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通過閱讀現代文,疏通古文的文意,對于特別的難于理解的`名詞教師進行點撥指導。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6個生字,主動積累“吞天沃日、若隱若現、人山人海”等詞語。

  2、 背誦《浙江潮》,熟讀《觀潮》。

  3、 通過對比閱讀,領悟和學習文章結構嚴謹、語言精煉的特點。

  4、 體會文章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5、 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培養熱愛自然,親近的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古文文意。

  教學重點:

  通過對比閱讀,領悟和學習文章結構嚴謹、語言精煉的特點。

  體會文章的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和烘托渲染等方法的作用。

  學情分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李白在《將進酒》中說:“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中國有句俗語叫“水到東海不回頭!笨慑X塘江的水則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從東;靥四锛,她回來時,氣勢非凡,真是天下最雄偉壯觀的景象,從皇帝到平民百姓,都要先睹為快。(出示錢塘潮圖片或播放視頻)

  錢塘江觀潮,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的就有兩千多年,為宋朝時最盛,F在觀潮在浙江海寧,但在宋代,觀潮勝地卻在臨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南宋定都西安,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都要舉行觀潮盛典。迎潮前有水軍演習,潮到時又有吳地少年弄潮爭標表演,當日從宮廷到民間爭相觀看,萬人空巷,十分熱鬧。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南宋文學家周密的文章《浙江潮》

  二、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師:這是一篇古文,讀起來不像現代文那樣容易理解,現在請大家比較《觀潮》一篇文章自由讀。讀準字音。

  1.你能根據《觀潮》的描寫大體弄懂《浙江潮》的意思嗎?

  2.檢查生字.詞。

  3.指名讀浙江潮,思考:文章寫得是什么?

  疏通文意,大概了解文章內容。

  4.再次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

 、僮x一讀,想一想,為什么稱浙江潮為“天下之偉觀也”?作者是怎樣描寫浙江潮的?

  作者從形、聲、色、勢等方面描寫了大潮。

  形:僅如銀線等色:玉城雪嶺等

  聲:如雷霆勢:震撼激射

 、趯φn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并做標注。

 、畚恼轮杏昧四男┬揶o手法來寫浙江潮?(比喻、夸張)有什么作用?

  5.體會文章嚴謹的結構特點。

  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刪掉,它們有什么作用?

  三、交流匯報

  1.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生匯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

  學生交流

  2、學生交流有關資料,探究奇觀的成因

  這么雄偉的景象都是我們這些身在海邊的人所不曾看到的,你知道著雄偉壯麗的浙江潮的成因嗎?

  四、布置作業

  1、背誦《浙江潮》

  2、寫會本課生字,積累詞語。

  第二課時

  一、 導入

  我們上一節課共同學習了《浙江潮》一文,感受了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文章只用短短四句話,卻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壯觀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 檢查背誦《浙江潮》點面結合,隨機抽取。

  三、 自讀自學《觀潮》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現代散文《觀潮》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

  2、全班共同學習“潮來時”,課文4—5節。

  放映大潮到來時的食品資料,思考:潮來時有哪兩點給你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潮的聲大,浪高)學生自己讀4—5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寫潮來時的聲音”和“寫潮的樣子”的句子。

  潮聲:聲像什么?響聲怎么樣?千百萬輛坦克同時開動的響聲像什么?“悶雷”,“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潮形:一條白線拉長變粗白色城墻白色戰馬

  潮序:通過板書,你可以看出作者的觀察順序嗎?

  “遠處”,“過了一會兒”、“水天相接”、“向前移動”、“再近些”、“越來越近”。

  3、錢塘大潮聲巨大、浪罕見令人又驚又喜,使人驚心動魄。讓我們一起有感情朗讀“潮來時”這一部分。

  四、對比較閱讀《浙江潮》和《觀潮》

  教師范讀《浙江潮》指名朗讀《觀潮》,思考,這兩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只要說出一個是古文,語言很簡練,一個是現代文,描寫細致即可。

  五、寫作指導

  1、這兩篇文章用到了一些相同的寫景的辦法。比如說比喻、夸張;渲染烘托等。讀文章,感受這些方法的。

  2、片段練習《課間一瞥》

  六、布置作業

  查閱關于錢江潮的各類資料,進行研究學習,收集關于錢江潮的古代詩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使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通過細致的文本閱讀,幫助學生感悟課文內容,學習抓住關鍵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學會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分析問題、處理問題。

  教學重點:抓住關鍵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理解課文,最后領略到換個角度看問題,所

  得的結果不一樣這個道理。

  教學準備:重點段落、句子分析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 情景導入

  出示牛和鵝的圖片,學生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二、 研讀課本

  1、讓學生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疑問。(作者為什么怕鵝?為什么又不怕了?怕鵝的表現?)圍繞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學習。

  2、首先來解決作者為什么怕鵝,怕鵝的表現,這兩個問題。(閱讀文章1—4自然段,邊讀邊畫,說說)

  3、后來作者改變了自己的看法,學生認真讀5—11自然段,在小組內說說到底什么事讓作者改變了想法。(生讀書,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內互說)

  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課件出示:孩子們大喊了一聲,急急逃跑。這使鵝追的更快了。我嚇得腿也軟了,更跑不快。這時,帶頭的那只老雄鵝就“啪嗒啪嗒”地跑了過來,“吭,吭”地趕上我,“吭,吭”地張開嘴,一口就咬住了我當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亂中,我的書包掉了,鞋子也弄脫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鵝要吃我了!鵝要咬死我了!”(指名讀這段話,學生自己讀讀,談體會,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主動展示讀)

  4、我們害怕鵝,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課件出示他飛快地走了過來,一把握住鵝的長脖子。鵝用腳爪劃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氣是那么大,他輕輕地把鵝提了起來。老雄鵝害怕了,好不容易掙脫束縛,張開翅膀,連飛帶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這一下,別的鵝也怕了,紛紛張開翅膀,跳進池里,逃命了。(自己讀讀,畫出描寫鵝動作的詞語,能從中體會到什么?抓住重點詞語談體會,帶著體會到的感情朗讀課文,自讀,齊讀,展示讀)

  5、不可一世的老雄鵝被金奎叔趕跑了,金奎數對作者說了什么?(讀11、12自然段,畫出有關的句子)。

  對金奎叔的話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課件出示:金奎叔說:“讓他這樣看好了!可是它要是憑這點來欺負人,哪咱們可不答應,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記著,下次可別在怕它們了!保ㄗx讀、討論、發言)

  6、作者的看法和同學的很相似,課件出示:它雖然把我們看得比它小,可我們實在比它強呀!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前者是從鵝的角度看人,后者是從人的角度看鵝?创挛锏慕嵌群统霭l點不同,所得的結果就是不一樣的`。

  三、 拓展延伸

  1、 課件出示一則故事,學生猜哲學家對老太太說了什么。(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闡述的道理)

  2、學生結合實際談談這篇課文對自己的啟發

  四、總結

  五、布置作業:寫寫同學之間發生的不愉快的事,學習完這篇文章之后你會怎樣來處理。

  《牛和鵝》教學反思

  《牛和鵝》是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角度”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記敘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鵝追趕,后來在金奎叔的幫助下趕走了鵝,再不怕鵝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強,是一篇語言生動、童趣十足、又蘊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寫“我”被鵝追趕這一部分時,作者將鵝的神氣十足、膽大妄為,以及“我”的狼狽不堪、慌忙逃竄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的細致刻畫,通過對鵝的動作的傳神描寫活靈活現地展現在讀者面前。最后,告訴我們看待周圍的事物,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

  第二課時在處理重點詞句的引導方面,我抓住“掙脫”“連飛帶跳”“落”等詞語讓讓學生感受鵝的害怕以及“飛快”“提”“握住”等詞語感受金奎叔對鵝的不害怕,并采用多形式的朗讀內化詞語加深體會。在此環節教學中我應該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

  在處理重點句子時,引導學生深刻領會金奎叔的話,通過理解金奎叔的話,領會文章蘊藏的道理:角度不同,結果不同。最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對這個道理的理解。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采用多種形式搜集材料,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鼓勵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鼓勵學生積累詞語和名言警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自主學習:

  1、我會讀這些詞語和句子。

  2、我發現這些字詞容易讀錯。

  3、我要做摘錄筆記,記住好詞好句。

  4、我會仿寫句子。

  5、我積累了很多成語。

  交流合作

  1、大聲讀詞語,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一會兒和學習伙伴交流。

  2、對學:互讀詞語,正音。我要把不理解的詞語和對子交流。

  3、群學:

 。1)組類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詞語,全班討論。

  (3)討論:與方法有關的成語。

  展示激勵

  積累展示:我要把自己積累的詞句和成語讀給大家聽。

  書寫展示:我要把這些詞工整的抄下來。

  達標測評:

  1、我會聽寫這些詞語。

  2、我會背誦并書寫成語。

  第二課時

  自主學習:

  1、我會讀古詩。

  我發現這些字詞容易讀錯。我會仿寫句子。

  交流合作:大聲讀古詩,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一會兒和對子交流。

  對學:互讀古詩,正音。我要把不理解的地方和對子交流。

  群學:

  (1)組類交流對詞語的理解。

 。2)提出不大理解的地方,全班討論。

  (3)討論:詩句的意思。作者的情感。

  展示激勵:

  積累展示:我要把自己積累的詞句讀給大家聽。朗讀展示:我要融進自己的感受,感情讀讀這兩首詩。書寫展示:我要把這兩首詩工整的抄下來。達標測評:

  我會背誦古詩。我會默寫古詩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學要求

  1.了解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培養熱愛科學的興趣。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繪有鯨呼氣時噴水的掛圖一張。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板書課題。

  1.同學們聽說過或見過鯨嗎?誰能簡單說說你對鯨的了解?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講的就是有關鯨的知識。板書:鯨

  二、檢查預習。

  1.指名依次按自然段讀課文。

  2.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是否讀準了生字的音。

  3.“預習”要求把講鯨由于環境變化而逐漸發生變化的句子畫下來,你畫的是哪個句子?

  三、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

  1.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有關鯨的知識?

  (①鯨是很大的動物;②鯨是哺乳動物,鯨的進化過程;③鯨的種類;④鯨的生活習性。)

  2.課文可以分幾段?(四段)應該怎樣分段?

  四、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出示繪有鯨的外形的掛圖。

  2.思考并討論:課文用了哪些方法說明鯨是很大的動物?

  (舉數字;和很大的動物——象進行比較;用鯨的舌頭和十幾頭肥豬進行比較;用鯨張開嘴時可以幾個人坐在里面看書的形象化說法。)

  3.小結。

  作者抓住鯨非常大的這個特點,并運用了舉數字、做比較、舉例子等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討論:(1)鯨是魚類還是哺乳動物,為什么?(2)鯨是怎樣由在陸地生活逐步適應在海洋生活的?(著重引導理解什么叫哺乳動物,“鰭”的意思是什么,鯨的后肢為什么會退化,課文的第一段為什么用“一頭”而不用“一條”。)

  六、小結。鯨的外觀像魚,其實是哺乳動物,這又是鯨的一個明顯的特點。七、作業。

  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第一、二段。說說這兩段分別講了鯨的什么特點。

  二、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

  三、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第四段。

  2.思考:課文是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生活習性的?(從吃食、呼吸、睡覺、繁殖生長等四個方面來講的。)

  3.齊讀介紹鯨魚吃什么和怎樣吃食物的自然段。

  討論:

  (1)課文介紹了哪幾種鯨?它們分別吃什么,怎么吃?

  (2)體會三種鯨吃食物的方法、過程,從而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準確。

  4.默讀介紹鯨呼吸的自然段。討論:

  (1)鯨是怎樣呼吸的?最明顯的特點是什么?

  (2)為什么說“有經驗的漁民根據水柱的形狀,就可以判斷鯨的種類和大小”?

  5.指名讀介紹鯨睡覺的自然段。

  (1)討論:鯨睡覺最明顯的特點是什么?

  (聚在一起、圍成一圈、浮在海面上。)

  (2)用筆把鯨睡覺的樣子畫一畫。(可請兩位同學到黑板前來畫,其他同學在書上畫。)

  6.齊讀介紹鯨繁殖生長的自然段。

  討論:

  鯨的繁殖生長有哪些特點?

  (胎生、幼鯨靠吃母奶、長得很快、壽命很長。)

  四、小結。

  1.指名分段讀全文。

  2.討論。

  (1)課文中哪些地方用列舉數字的方法加以說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①表示體重、身長的數字,突出鯨是很大動物的特點;②表示食物重量的數字,突出了鯨的食量大、吃很快的特點;③其他數字,突出了鯨大、生長快、壽命長的特點。)(2)從課文哪些地方知道鯨是哺乳動物?(用肺呼吸、胎生、幼鯨吃母奶。)

  五、指導朗讀。

  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六、識記生字的字形。

  “獲”,不要丟掉右下半部的一點;“濾”,右上方是一豎一橫,不要

  七、布置作業。

  1.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兩遍。

  2.把課文讀幾遍。

  3.預習《蟋蟀的住宅》。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初步了解課文的結構,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太陽的幾個特點和太陽和地球及人類的密切關系。

  教學難點: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準備:課前查找太陽的相關資料,用一句話描述太陽。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

  1、謎語:一個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2、指名猜(師板書:太陽)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檢查預習的情況。

  讀生字,讀詞語。指導重點生字的寫法,正音。

  2、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些內容?用簡短的話概括。

  3、根據課文敘述的內容,你能把課文分成幾大部分?主要講什么?(指名回答)板書:特點

  三、學習太陽的特點。

  1.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

  (指名一學生扮演太陽公公)"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高。現在,你們對我了解清楚了嗎?"

  引導提出:"我只知道太陽的三個特點是:遠、大、熱,但它遠、大、熱到什么程度并沒有說清楚,所以我覺得太陽公公說的話不清楚。(師進行鼓勵,進入下一環節。)

  2.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三個特點寫清楚的,找出每一段的重點句。

  3.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并分為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果,想學習"遠"的分為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為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為一組。

  4.匯報。

  (1)學習"遠"的學生匯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師引導理解: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三千五百年,飛--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發現()里面填的是數字,通過數字具體說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了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

  師板書:列數字

  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還運用了寫傳說故事的方法。"

  (2)學習"大"的學生匯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

  師用圖畫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么?

  這時學生頓時領悟了,大聲說道:"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進行鼓勵,并進行小結: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3)學習"熱"的學生匯報: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我們一起動手算一算。

  片刻,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這時有學生強調:是估計,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

  師進行鼓勵: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說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說明太陽“熱”的特點還用了什么方法?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

  “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边@里也有一種說明方法,你能試著說出來嗎?學生可能會說出比喻,可以適時指出,在說明文中,這應該叫打比方。

  5、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

  四、自讀課文,合作探究

  1.學生自讀課文第二部分。

  2.小組交流:根據平時觀察所得和書上提供的資料,說說太陽與我們人類關系怎么密切。

  3.交流匯報。生展示:

 。1)課件出示“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和樹木才能發芽,長葉,開花,結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保▌又参镄枰枺

  “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穿的棉、麻、毛絲,都和太陽有密切的關系!保ㄈ祟惿钚枰枺

  (2)自然現象的形成離不開太陽

  (3)“太陽光有殺菌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師總結“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生齊讀課文第八自然段

  五、歸納整理

  今天我們學習了課文《太陽》,它介紹了太陽的幾個特點以及太陽與人類的關系。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與地球的關系十分密切。

  六、課文拓展。

  假如你是太陽你將怎樣向大家介紹自己,讓人們都了解你呢?寫一篇小短文。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詩句

  2、體會情感,有感情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感受詩中美景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學生背誦《游園不值》

  師:我們上節課學了《游園不值》,這首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現在我們來看看夏天在詩人的的眼里是怎樣的?(讀全詩)

  二、學習新課

  1、解決生字(學生自己解決)

  瀲滟:與水有關,所以是三點水。亦:也。西子:西施。相宜:合適。

  2、介紹作者

  3、師:生字、詞你們都懂了,現在自己試著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意思說一下,然后小組之間互相說。

  4、舉手發言(大概意思:天晴的時候,湖中波光粼粼,很美麗;下雨的時候水霧迷茫,山色奇妙。我要把西湖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

  5、引導學生理解題目(飲:喝酒。湖:西湖。初晴后雨:雨過天晴)

  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

  6、師:這首詩是寫(作者雨過天晴在西湖上喝酒看到的景色),這四句詩都寫了西湖的美景(學生糾正:不是)

  師:同學們怎么說不是呢?

  (前兩句是寫景色,后兩句不是)

  師:有些同學知道了前兩句是寫景色,后兩句不是;現在小組交流,每句詩各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寫呢?

  (后兩句詩寫了拿西湖來比作西施了,不管是淡妝還是濃抹都很合適。西湖的景色很美,西施也很美。)

  師:作者每見過西施,西施當時也沒有站在湖邊給作者作比較,那作者怎么對他們進行比較呢?

  (通過發揮自己的'想象,并且比喻恰當)

  這樣想象和比喻,西湖就(顯得更美了)

  師:西湖就顯得更美了,那現在同學們自己想象西湖的美,這么美的景色,我們一起來體驗。(學生根據自己想象的美來讀詩句,體驗美。老師指導和范讀。)

  7、背誦全詩

【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3-26

語文五年級教學設計04-08

語文五年級教學設計(精選)09-27

語文五年級教學設計08-14

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3-28

五年級語文《莫高窟》教學設計04-06

五年級語文白楊教學設計04-26

五年級語文《景陽岡》教學設計12-12

五年級語文《松鼠》教學設計04-20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3-27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色吊丝亚洲中文字幕 | 日本精品二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色婷婷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HS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