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學設計

時間:2023-06-24 12:58:3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熱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熱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教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1

  【課前透視】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于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對于學生來講并不陌生,所以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創新活動的感性經驗和簡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使外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升華,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2、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故事導入: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播放錄音故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了解了課文大意。)

  2、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看看你能猜到謎底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板題)

  〖對話平臺

  一、自讀

  1、給學生充分地時間自由讀課文。同時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注意難點的字音。如:躁、災是平舌音;稼是第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等。

  3、讀書交流,鼓勵質疑。說說讀完課文你了解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對問題進行梳理、歸納、解答。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讀書質疑的良好習慣。教師有效地收集學生讀文后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程與走向。)

  二、識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11個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指認,交流識字的方法。

  2、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和詞語。(參見我會讀)。

  3、分組開火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秀小組,讀得不準的,請組內的同學幫助糾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沖、曬、池、浮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以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教師范寫。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以及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

  3、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四、談話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已經學到了什么或會干什么,接下來你們想做些什么呀?(學生自己說想干什么,學生可能說出以下的活動意向。)

  1、用學會的詞語說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讀課文,讀最喜歡的段落。

  3、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朗讀。小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學生讀文識字以后,充分尊重學生意愿,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扎實有效地學習。)

  五、匯報

  學生根據自主的學習活動,匯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感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詞。聽寫生字詞,然后說出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鞏固識字。同桌檢查寫字情況。

  2、指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思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么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么特點呀?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弄懂呢?

  2、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畫表格填寫、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

  (這樣的設計應該建立在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問啟思,討論探究閱讀理解的方法,充分發揮了閱讀主體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可能會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學習。)

  三、探究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四、展示

  1、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匯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問題。

  ⑴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⑵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第3自然節)

  ⑶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師可利用課件或錄像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認識和理解。組織評價各組的學習情況,特別注重對學生合作情況,創新方法及學習態度的評價。

  (充分相信學習,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自主學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作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合作學習及主動探究的意識。)

  五、談話

  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與危害?

  演讀:

  1、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和理解,練習感情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云與紅霞的美麗、可愛;用沉悶的語氣讀出云的沉甸甸;用輕而慢的語調讀出水的平靜、溫和;用稍強的語氣讀出水洶涌澎湃等。

  2、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變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組織學生分別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頭飾,表演課文內容。適當加上運用和表情。

  (從讀到說最后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于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能力。)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關于水的謎語

  1、好吃沒滋味,臟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2、太陽一曬我就變,火上一燒我也變。向上繚繞像青煙,遇冷結成小水點。

熱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聊天過程,能清楚講述事情過程,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

  2.認真傾聽,能抓住同學發言的要點,進行補充或者爭辯。

  3.交流時尊重、理解對方,引導關注時事,感受聊天樂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直奔主題,打開話題

  1.調查引導:有多少學生喜歡聊天?希望每位學生都積極投入到聊天中,到下課的時候,可能對聊天會有更深的體會。

  2.打開話題:知道什么是熱門話題嗎?近段時間,在我們的學校、家庭、社區里發生了什么事情?在國際國內有哪些新聞?回憶回憶,四人小組聊聊,每組為大家推薦一個話題。

  3.梳理話題:用一兩句話把推薦的話題講清楚。其他同學如果發現不是熱門話題,及時提出商討。

  二、選一話題,習得方法

  從學生推薦的熱門話題中,選擇一個大家都熟悉和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全班一起聊天。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發現:要想聊得深入,聊得痛快,就得搞清楚話題的內容,然后圍繞話題,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同時要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積極地進行補充或者爭辯,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三、組內交流,全班分享

  1.四人小組共同選定一個話題,深入地聊一聊。然后商量商量:以什么方式將聊天的內容跟全班分享?可以是一個同學講述小組聊的內容,也可以幾個同學合作展示,各組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

  2.各小組自愿與全班分享話題。主要是兩方面內容:一是匯報小組聊的內容,二是傾聽大家意見,可以組織全班同學繼續聊聊。

  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一邊聊一邊留心:自己覺得哪位同學在哪一方面表現好,或者想給哪位同學提點建議,聊完后就直接對同學說。應該引導學生關注怎樣把話題引向不同方面的探討,關注口語交際的能力,比如,說話自信,說得清楚,用詞恰當,語言美,尊重他人,注重禮儀。

  四、總結好處,練習表達

  1.引導學生回味聊天有哪些好處?此處應特別關照不太喜歡聊天的同學的感受。

  2.引導學生用一句話把聊天的好處連起來說說。學生能用上“既……又……”“不僅……而且……”“能……能……還能……”等等說話。

  3.鼓勵孩子有空的時候,多和他人聊天,會受益很多。

熱門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重點詞、句的理解與翻譯。

  2.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品析句子,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簡短的文言文游記。文章情思如水,汩汩而流,語句清新,描寫月色如詩如畫,語言凝練含蓄,饒有余味,言簡意賅,比喻精當,情景交融,內涵豐富,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需要學生好好體會其中的美麗之處。

  教學設想:

  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相結合,教師作一般性的引導。在課堂上要通過朗讀的多種方式,理清文章內容,把握重難點。在理解語句的基礎上讓學生翻寫成優美的散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夜深人靜、皓月當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灑落大地,一切都像籠著輕紗,若隱若現,連堅實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動的云煙。面對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門欣賞一番?今天我們來學習蘇軾的一篇文章《記成天寺夜游》,看看蘇軾在美麗的月色中會發出怎樣的人生感慨。

  二、整體感知文段

  1.給學生放范讀,根據范讀,糾正自己的讀音,確定朗讀節奏。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同桌之間互聽,交流。

  3.請學生給大家讀一遍,師生一起點評,全班齊讀課文。

  4.質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提出,同學解答,全班共同關注、探討。

  戶:門;遂:于是;蓋:大概;但:只是;耳:語氣詞

  5.放音樂《二泉映月》,請同學朗讀描寫月色的文段,其他同學品味月色描寫,試用自己的話復述出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三、合作探究

  1.作者為什么想著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戶外?

  一方面作者被貶,心情郁悶,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為月色很美,想去賞月

  2.作者是如何描寫月色的?(去一去關鍵詞,品修辭)

  繪景:月色-積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橫把"如"、"蓋……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無改變?變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如臨其境

  3.月夜圖有什么特點?給人怎樣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潔、空靈、清麗、淡雅

  在"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后加上"叢中蛙鳴起伏,空中流螢飛舞,寺中人語喧嘩,院外狗吠連綿。"一段話,好不好?不好。改變了原文明凈幽閑,清麗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5.文章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貶官的悲涼、落寞,賞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達觀

  四、小結:

  《記承天寺夜游》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五、能力擴展:

  一切景語皆情語,看圖寫景抒情。

  六、板書設計:

熱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激發習作的興趣,增強習作的自信心。

  2、能按照一定順序寫清楚熱門話題的內容,寫清自己的感受。

  3、學會修改自己的習作。

  教學重點

  能按照一定順序寫清楚熱門話題討論的內容,寫清自己的.感受。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目標

  1、積極動腦思考,愿意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與大家分享。

  2、能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并能針對同學們的發言內容做出自己的評價。

  教學重點

  討論的話題引導學生,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說清楚,并寫下來。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熱門話題嗎?就是大家對某一話題都很感興趣。北京申奧、“神五”升入太空、節約能源等等都是一段時間內人們經常討論的熱門話題。我們少年兒童有哪些感興趣的話題呢?這節課老師就要帶領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感興趣的事。

  二、討論話題。

  1、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發生許許多多有意思的事。有很多事,是大家都很關心的。那么,同學們最關心哪些事呢?

  2、組內討論。

  小組內,同學們先說說自己最關心的話題,然后組內同學一起來說一說有哪些話題是自己最關心的。同學一起補充這個話題,盡量把這個話題說清楚、明白。

  3、同學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每個小組挑選一到兩個大家公認的熱門話題拿到全班討論。要求代表小組發言的同學聲音響亮、語言流暢、富有吸引力,提出的話題不僅是本組認可的熱門問題,同時也能成為班級同學們喜歡的問題。這樣就能調動大部分同學參與討論的積極性。

  4、寫作。

  選擇自己喜歡的熱點問題,并把聽同學們討論時想到的和對熱門話題的感想寫下來。

熱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引起探索自然界奧秘的興趣。

  2.通過對本課重點段的教學,進行句與句之間聯系的訓練。

  3.學會本課生字、詞,讀準多音字“參”,會用“普通”和“物產豐富”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了解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

  2.指導學生理解3、4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教學設計

  (一)激情導入。

  1.讓學生看錄相。

  2.說說你看到的大海深處是什么樣兒的?

  (二)抓重點句,了解特點。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2.讓學生思考,文中哪句話概括介紹了海底世界的特點?

  3.指讀有關句子:

  “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4.這句話著重介紹了海底哪些方面的特點?

  (兩方面特點: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

  (三)粗讀課文,理清思路。

  1.學生自讀課文,并根據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特點,在文中找出相應的段落。

  2.指名回答,課堂討論。

  通過討論讓學生弄清文中2、3自然段側重講海底世界景色奇異。4、5、6自然段側重講海底物產豐富。

  3.引導學生回顧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

  (1)思——問題。

  (2)畫——重點句。

  (3)找——重點詞語。

  (4)說——自己對內容的理解、感受。

  (四)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指名讀第1段,問:課文先提出了一個什么問題?(大海深處是怎么樣的?)

  2.學習2、3自然段,理解海底景色奇異。

  1)指讀第2自然段。思考:海底有風浪嗎?有光嗎?

  (2)指名回答后,出示重點句。

  “海面上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3)課堂討論:“依然”是什么意思?讓學生將句中“依然”換成一個與它意思相近的詞,使句子意思不變。

  “依然”指依照原來的樣子。經過討論,句中“依然”一詞,可換成與它相近的“仍然”,句義不變。用這樣近義詞替換的方式,讓學生從中理解大海很深很深、當海面波濤澎湃的時候,海底卻同原來一樣寧靜。

  (4)海底有光嗎?回答這一問題時教師讀有關句子,讓學生從中找出重點詞“卻”,然后展開討論:“卻”在這句話中起什么作用?

  經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卻”在句中有轉折連接的作用,說明黑中有亮。

  2).學習第3自然段。

  讓學生運用學習一段話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1)思。想一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2)指讀句子,并分別說句意。

  (3)出示句子:

  “海底是否沒有一點聲音呢?”

  讓學生討論:“是否”是什么意思?將“是否”換成另外一個詞語,使句意不變。“是否”是“是不是”的意思,讓學生采用換詞語的方式理解句義。

  3.學生自讀3~5句。想想這幾句話是圍繞哪句話中的哪個詞語講的?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經過討論,讓學生弄明白這三句話是圍繞著第2句“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這句話的意思講的。

  (1)指讀重點句,理解詞語。

  (2)什么是“竊竊私語”?

  (“竊竊”形容聲音細小。“竊竊私語”指背著人輕輕地交談。本課是比喻海底動物發出輕微的聲音。)

  (3)讓學生用動作演示“竊竊私語”。

  (4)作者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作者用這個詞語賦予動物以人的行為,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

  (5)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

  (文中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這一排比句式具體描寫動物發出的聲音,同時用“蜜蜂、小鳥、小狗”的叫聲來比喻海底動物的叫聲,這些都是孩子們熟悉的事物,特別能引起兒童的情趣。講課時,可采用有感情地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加深理解。)

  (6)海底的動物只有這幾種聲音嗎?省略號在這里表示什么?

  (省略號在這里表示還有許多種動物的聲音。)

  (7)教師讀句子:

  “它們吃東西的時候發出一種聲音,行進的時候發出另一種聲音,遇到危險還會發出警報。”

  提問: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各種動物還會根據情況的變化而變換自己的聲音。)

  (8)指讀這段話,并小結這段話表述的內容:靜中有聲。(奇特)

  (9)小結學法:學習這段話我們主要抓住了什么?

  讓學生明白,要弄懂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就必須注意抓重點句中的重點詞語。

  (10)讓學生自己說說海底景色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黑中有亮、靜中有聲)

  4.用上面的學法自學課文4至6自然段,理解海底世界物產豐富。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海底有哪幾類物產?文中分別寫了些什么?

  (1)指名回答,教師依照學生的回答板書。

  5.學習第4自然段。

  (1)指讀課文,想想這段話有幾句?每句話是什么意思?

  (本段共有五句話。第1句講“海底的動物,已經知道的大約有三萬多種,它們各有各的活動方法。”后四句分別介紹了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和貝類的活動方式。)

  (2)“已經知道”這四個字說明了什么?

  (說明海底動物不只是三萬多種,還有很多很多,只不過現在還沒有發現。)

  (3)第1句與2至6同之間是什么關系?

  (先總述后分述。)

  (4)你是怎么知道的?

  (從“各有各的活動方法”這一概括詞語中看出來的。)

  (6)填空后指讀句子,體會作者用了哪些表現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有些貝類自己不動,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這句話作者給貝類賦予了人格化的描寫,使它們更加可愛、動人。)

  6.指讀5、6自然段。

  (1)課文怎樣介紹海底植物色彩的?

  (2)指讀有關句子,找出其中的連接詞語。

  (“有……有……還有……”作者用這樣的排比句式描寫海底植物的色彩多種多樣。)

  (3)讓學生找最有特點的植物。

  (最大的、最小的)

  (4)海底有豐富的礦產,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陸地上蘊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屬。”稀有金屬是很寶貴的礦產資源。在陸地上蘊藏都很少,但海底也有這種稀有金屬,說明海底有豐富的物產。)

  (5)課文中描寫植物和礦產的時候,為什么只寫這幾種?

  (讓學生體會作者抓最突出的特點描寫的方法,同時說明海底豐富的物產中也包含著“奇異”。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是分不開的。)

  (五)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六)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談話激趣。

  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了解到海底世界是如此美麗多彩,景色如此奇異,物產如此豐富。想象一下,假如你來到海底,你要做些什么?

  以此深化和延伸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去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經典教學設計06-22

童話教學設計11-04

《勇氣》教學設計04-02

《做客》教學設計11-25

《蟬》教學設計01-17

bpmf教學設計01-15

貓教學設計11-26

《XYZ》教學設計12-10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01-15

尊嚴教學設計11-2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日本v欧美v综合v | 亚洲人碰在线视频 | 青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首页 |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 | 免费国产免费色色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