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

時間:2023-12-21 18:47:5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1

  課題

躺在波浪上看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獨立學會要求掌握的10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大體懂得生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死海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突破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的特點以及給游人們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體會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學情分析

  教學準備

  生字卡,小黑板

  課時劃分

  2課時

  課題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獨立學會要求掌握的10個生字,會認8個生字;能讀準字音,大體懂得生詞的

  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死海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略世界不同的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熱

  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突破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的特點以及給游人們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體會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學過程

  教 學 活 動

  設計調整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初讀課文

  1.同學們,你們相信嗎?人躺在海上不但不會沉下去,反而可以看書、喝咖啡。

  2.學生質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喝咖啡呢?著是什么

  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教師相機板書課題,齊讀課

  題。

  3.根據下列要求初讀課文:

  ⑴讀準每個字的讀音,讀通課文

  ⑵遇到不動的詞查字典

  ⑶思考:這篇課主要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學習生字

  2.抽讀生字卡。重點指導。

  3.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的字音讀準了沒有?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4.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死海名字的來歷、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的`緣由、在死海游泳的親身感受

  5.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A為什麼說海底是寧靜的而有聲音呢?

  B為什麼說海底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C海底有哪些金屬?為什麼有豐富的礦產?

  6.梳理學生的疑問,確定學習目標

  三、學習生字

  1.出示要學習的生字

  2.范寫“跡、幻”

  3.學生自己書寫

  課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幫助學生加深對死海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領略世界不同的自

  然風光,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突破點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死海的特點以及給游人們所帶來的樂趣。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查找有關死海的資料,體會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學過程

  教 學 活 動

  設計調整

  一、導入

  為什麼在死海里,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而不會下沉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死海吧!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讀懂了些什么?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幾遍,把有關句子做上記號。

  2.交流反饋:

  3.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學生學習課文

  ⑴第三段:死海名字的來歷

  結合句子解決下面兩個要點:

  ①看到死海美麗、奇異的景象。指導學生朗讀,讀出死海的奇異之美。

  ②死海名字的來歷。扣住課文中的數字理解死海含鹽量的高。

  ⑵第四段:人能躺在死海上看書的原因

  結合第三段死海含鹽量高驚進行理解

  ⑶第六——九段 在死海游泳的親身感受

  引導學生感受死海所創造的奇跡——浮力的,能把人浮起來。

  指導學生通過以下句子進行理解,并指導朗讀:

  ①“濕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浮起來,象托浮著一片樹葉。”

  ②細浪在我耳邊細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

  ③不料,收腿時卻遇到了強勁的浮力,收不回來,身體一歪,一股苦澀的咸水立刻涌入口中,眼睛也澀地生疼。

  ⑷死海是如此的神奇,就讓我們再一次去游覽這美麗又奇異的死海吧!

  齊讀課文,邊讀邊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⑸生交流反饋

  三、擴展思維:

  死海是如此的神奇而美麗,它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地方等著我們去尋找呢,課下大家可以搜集有關死海的資料進行交流和學習,相信大家一定會看到死海等神奇的一面!

  板書設計

  躺在波浪上看書

  死海名字的來歷、

  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的緣由、

  在死海游泳的親身感受

  作業設計

  教學反思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通過自主學習自由討論

  理解課文內容

  積累語言材料進行說話訓練

  掌握一個科學知識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并明確本課要求

  1出示課題我躺在波浪上讀書

  明確要求同時板書

  二、學習課文,自主學習、自由討論

  根據課題提出問題

  根據學生提的問題進行綜合,在黑板上出示。

  學生自讀課文

  挑選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在小組里交流。

  三、學生自由選擇問題回答,老師根據學生想要解答的問題進行指導。

  指導孩子們通過不斷地讀課文來理解內容。

  1、在回答死海名稱由來時,指導朗讀。

  A讀一讀

  B背一背

  C交流

  2、在解答在死海上讀書的感受時,進行說話訓練。

  A讀出書上的語句,并積累。

  B看圖來介紹

  3、在回答為什么人能躺在死海上讀書時,通過實驗揭示道理。

  A實驗演示結合書加以解釋

  B找到書上的'相應內容

  C運用書上的語言來解釋實驗

  四、歸納問題,進行練習

  1、歸納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

  2、提供句式,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死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正因為死海中含鹽量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真讓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全班交流

  五、總結課文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閱讀中能自主識字。借助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積累詞語“從容”、“戛然而止”、“溫潤”、“絮語”、“拾級而下”。

  2、了解“死海”的特點,并能簡要復述。。

  3、了解課文敘述重點,體會作者愉快的感受。

  重點難點:

  1、了解“死海”的特點,并能簡要復述。。

  2、了解課文敘述重點,體會作者愉快的感受。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教師:你相信嗎?有一位作者曾經躺在波浪上看書,也就是直接在起伏澎湃的波濤上,從容地看一本雜志。(引用第1節。)

  2、板書課題:《X20、我躺在波浪上讀書》。 (學生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感覺非常新奇、新鮮。)

  二、學習課文第2——6節,了解死海的特點。

  1、教師:讓我們快速走進課文,去看一看課文第2——6節。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點? (學生讀課文第2——6節,并交流。)

  2、教師相機指導學習。

  特點一:地勢低。理解為什么稱死海為“世界的肚臍”?(因為從安曼到死海,要下降1300多米!安曼是一座平均海拔近千米的山城,而死海則低于海平面394米,是世界陸地最低的地方,所以號稱“世界的肚臍”。)根據這一段文字讓學生畫示意圖加深理解。

  特點二:含鹽量高。理解為什么稱死海為“沉沒的海”以及死海得名的原因。(①水面上沒有帆影,沒有海鷗,也沒有一只其他的水鳥。練習用“沒有,,,,沒有,,,,也沒有,,,,”.......

  的`句式來說一句話。②水中含鹽量特別高,達33%,竟高于一般海水的九倍!任何生物都不能在這樣的水中生存,“死海”因此得名。③劃出描寫死海景色的句子,指導朗讀,讀出美感。〈A、我發現腳下的海水在輕輕地涌動,泛出一種奇特的光暈,五顏六色,像彩虹似的變幻。B、我蹲下去,在水底撈了一把,撈上來的細沙中,混著些白色透明的小顆粒。〉)

  三、學習課文第7——12節,體會“確是一件難得的快事”。

  1、教師:小組學習,思考:①作者在文末說:“能在死海里游泳,確是一件難得的快事!”你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是一件“快事”?②作者喝到了“苦澀的咸水”,眼睛也被“澀得生疼”,為什么還說“確是一件難得的快事”呢?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讀課文第7——12節,并交流。)

  2、教師相機指導學習。

  問題一:溫潤的水把我整個身體托浮起來,像托浮著一片樹葉。我只須保持著身體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樣舒服自在。細浪在我的耳畔絮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我幾乎想在這溫潤的、搖晃的“床”上睡一覺了!同時,理解“溫潤”、“絮語”兩個詞語。并且,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讀出作者當時那種愜意、舒適的感覺。

  問題二:因為能躺在波浪上看書恐怕只有在死海這里才能發生,這是作者以前所沒有體會到的美好事情,所以即使后來不小心遭了點罪也心甘情愿。

  四、課后小結。

  本文作者記敘了自己游覽死海的所見、所聞、所感,同時穿插介紹了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的別稱——“世界的肚臍”;死海名字的由來,使讀者對死海的情況、具體的景象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懂得死海創造奇跡的緣由,并體會作者游覽死海的快樂。

  2.繼續學習確定課文重點的方法,并選用恰當的方法確定本文重點。

  3.復述我躺在波浪上讀書的內容。

  4.了解死海的神奇,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奧秘的好奇心。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的重點段落,理解重點語句,體驗死海所帶來的奇特。

  教學難點: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復述課文重點內容。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收集有關死海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語段積累,新課導入

  1.仔細聽,把老師朗讀的一句話記錄下來。

  2.導入新課。

  3.死海簡介。

  二、運用方法,確定重點

  1.復習確定課文重點內容的方法。

  2.這篇課文的重點是什么?你是怎么確定的?

  (1)主人陪同我游覽著名的死海。()

  (2)死海含鹽量高,浮力大,人能躺在水面上。()

  (3)死海含鹽量很高,生物難以生存。()

  (4)死海是陸地上最低的`地方。()

  三、精讀課文,把握重點

  1.輕聲朗讀5-12節,想想作者感受到了什么?用直線劃出有關的語句。

  2.出示句子:這天游人不多,他們都坐在岸邊的陽傘的陰影里,觀賞著這沉默的海。

  (1)理解沉默的意思。

  (2)朗讀。

  (3)問題:死海真的沉默嗎?

  (4)實驗演示。

  3.出示句子:細浪在我的耳畔絮語,微風拂面而過,明晃晃的陽光從藍得透明的晴空灑下來。

  (1)理解絮語的意思。

  (2)朗讀。

  我這時睡著了,可這時死海給作者開了一個玩笑,是什么呢?

  (3)復述我躺在水面上讀書、拍照的有關內容。

  (4)說話練習:來到這神奇的死海,我忍不住,我覺得。

  4.小結。

  四、讀寫結合,拓展延伸。

  1.仿寫生活中的一個情景。

  2.課外書中尋找一則世界趣聞。

【《我躺在波浪上讀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原上》教學設計06-24

波浪的造句03-08

躺在懷里07-07

波浪怎么造句03-09

躺在床上08-28

《草原上》教學設計(精選10篇)09-16

圯上敬履教學設計01-17

六上語文教學設計11-18

波浪聲聲鼓浪嶼作文07-18

人教版五上語文教學設計02-19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乱码精品网站观看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亚洲自拍r级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一区 | 亚洲A级片中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