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閱讀教學設計(共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群文閱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2、用說明文的知識解讀說明文
3、能寫作簡單的說明文
學習重點和難點:
用說明文的知識解讀說明文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用你所知道的表達方式提問,引出說明文這種文體。
二、講解說明文的相關知識,包括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的分類、說明對象,說
明順序,說明方法和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等。
三、快速瀏覽課文《你一定會聽見的》《牧鵝散記》《大自然的語言》《長河落日扁》,根據前面所講的有關說明文的知識,解讀這幾篇文章。
1、這幾篇說明文的類別分別是什么?除《牧鵝散記》是事物說明文外,其余三篇文章都是闡述事理的說明文。
2、說明對象
《你一定會聽見的》的說明對象是聲音,《牧鵝散記》的說明對象是鵝,《大自然的語言》的說明對象是物候或物候現象,《長河落日扁》的說明對象是落日。
3、說明順序
明確這幾篇文章的說明順序
4、說明方法
從這幾篇文章中分別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并找出例句。
5、說明文語言
這幾篇文章哪些句子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并找出例句,分析其作用。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選作一題)
1、仿照《母鵝散記》寫一篇介紹動物生活習性的.小短文。
2、仿照《你一定會聽見的》前三段的寫法,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你心中的聲音。
教學后記:
由于初次進行群文閱讀,學生對這種教學方法不太習慣,所以上起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順利,學生學習起來效果也不是很好,今后還需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2
“動物世界”教學設計
本組的專題是“動物”,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四種動物,這樣的整體安排,讓孩子們走進動物世界,了解動物的特點,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從而增強愛護動物的責任意識。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課文內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作者的表達方法,在不斷運用中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教學內容】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課文《白鵝》、《白公鵝》、《貓》、《母雞》。
2.《麻雀》、《鸕鶿》、《天鵝》。
【教學重點】
1.了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進一步領會不同作者的表達方法,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
2.在閱讀中受到不同情感的感染與熏陶,深化對動物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圖片,你們還認識它們嗎?
2.師: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動物,動物的可愛與調皮常常能讓我們心情愉悅,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動物世界,再次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板書題目
二、主題回顧
1、 同學們,從第四組的課文中,你都了解了動物的哪些特點?《白鵝》高傲;《白公鵝》派頭十足;《貓》古怪、可愛; 《母雞》慈愛;
三、交流閱讀記錄卡
1、(出示課件)過渡:這節課我們用畫知識樹的方法,進一步認識更多作家筆下的動物。昨天老師要求同學們重點閱讀了三篇并填寫好《同步閱讀卡片》,請同學拿出記錄卡,我們一起來交流大家的閱讀情況,看看大家對這些動物的認識是怎樣的'?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麻雀》:勇敢、慈愛
《鸕鶿》:守紀
《天鵝》:美麗
四、片段分享與精彩賞析
過渡:每個人的閱讀感受是不一樣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你最喜歡哪些句子?為什么?
1、《麻雀》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提示:可以從修辭方法上來回答。
回答句式:我喜歡____,因為它使用 ____修辭方法,寫出了____.
2、《鸕鶿》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3、《天鵝》一文中,你最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
指名回答,教師總結(出示課件)全班齊讀
五、主題拓展
1、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都具有什么特點呢?
回答句式:我喜歡____,因為它____.(指名說)
2、師小結
動物是如此的可愛、美麗、慈愛,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增強愛護動物的責任意識,讓我們的世界處處充滿愛。
六、好書推薦:
1、《再被狐貍騙一次》
2、《鳥奴》
七、作業
設計兩條保護動物的宣傳標語。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3
主題:《母愛無形》
組文:《慈母情深》《秋天的懷念》 《母親的蒲公英》《血色母愛》 執教教師:陳世凱
單位:金沙縣第二小學 時間:20xx年11月25日
課題:母愛無形
教學目標:
1.通過快速默讀、瀏覽、跳讀、品讀交流與分享等方式感受不同的母愛表達形式;
2.通過群文閱讀訓練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
3.學習通過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外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準備:1.群文組合;2.教學PPT。
學情分析:
五年級部分學生已經養成了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具備一定的快速閱讀能力,能抓住文章的重點句段體會文章表達的感情。本堂課的教學旨在培養學生多文本對比閱讀的.意識,通過綜合對比感受母愛的各種形式,體會母愛可能平淡無奇,可能動人心魄;可能平靜如水,可能洶涌澎湃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主題
1. 出示溫馨的一家人圖片,學生說說感受創設情境。
2. 以“父愛如山,母愛似水”引入課題。板書課題。
二.范文引路,指導學法
1. 指名說說課文《慈母情深》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 分享自己最受感動的句段,談談字里行間中母愛表現在哪里?教師相機板書關鍵詞語:母愛是( )。
3. 小結:課文通過任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動作的描寫表達感情。
三.明確要求,分組閱讀
1.根據之前的學習方法出示閱讀要求,指名讀,明確;
2.學生分組閱讀,教師深入進行個別輔導,了解學情,及時調控。
四.交流分享,感受母愛無形
1.指名分享讀書收獲:
(1)主要講了什么事情?
。2)哪些句段最令我感動,為什么?
(3)作者怎樣表現這種母愛的?
2. 總結:母愛本無形,也許平凡的讓人不察覺,也許偉大的感動天地。它就流淌在字里行間,在媽媽的舉手投足之間。需要我們好好去品味,去感受。
五.詩歌欣賞 推薦閱讀
1.欣賞《游子吟》 流行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
2.推薦閱讀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4
【教材說明】
本組教材是圍繞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這一專題編排的。在《語文》課本上安排了4篇課文:《稱贊》、《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從現在開始》。結合本學段孩子的特點,我選擇了《稱贊》、《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真正的朋友》《朋友》《螢火蟲找朋友》六篇文章組成一組群文進行教學,著意從“真正的朋友”這一話題入手,讓學生初步學習同一話題下的一組文章的閱讀方法,領悟內容,學會在生活中與他人相處的技能,如何牢固自己與朋友之間的友誼?紤]到二年級的孩子識字水平有限,閱讀能力也不高的具體學情,我把課文《稱贊》、《藍色的樹葉》和《紙船和風箏》作為導入,通過故事內容的回憶,引出“真正的朋友”這一話題,小結三篇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初步明白:真正的朋友應該學會真誠的贊美對方;真正的朋友應該在需要幫助時及時幫助對方;真正的朋友還應該學會寬容、諒解對方。通過這一話題的分析,讓學生帶著這樣的認識,閱讀資料,整理分析,學會在生活中尋找真正的朋友,并學會與朋友相處的方法。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在教學本組教材時,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發揮其整合的優勢。每個教學
環節,都有意識地突出本組專題。因為是二年級的學生,如果完全按照“群文閱讀”的.模式開展,學生在一節課內根本就不能完成指定的閱讀量,所以,我用學生學過的課文作為“群文”的一部分,引出議題,重點讓學生學習在議題的指導下,自主發現的閱讀方式。這樣的處理,既鞏固溫習了課內知識,并讓知識一體化,又調動了學生課外自主閱讀的積極性,發揮這些故事對學生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課堂上給學生搭設“自讀自悟”的展示平臺,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交流課外閱讀感受,探討自主閱讀過程中的困惑。
【教學內容】
1、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課文:《稱贊》、《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
2、課外閱讀文章《真正的朋友》《朋友》《螢火蟲找朋友》
【教學重點】
1、對“朋友”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樹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2、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分析身邊的朋友,自查自己與人相處時的行為,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及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教具準備】
1、多媒體課件(ppt附后)
2、閱讀材料單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能來給你們上課,我非常高興。先來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李楊,你們可以叫我——李老師。現在,你們已經認識了我,而我也知道你們是二年級班的孩子。那就讓我們從這節課開始成為朋友,好嗎?
朋友——一個讓人感到溫暖的詞語。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
朋友,困難時,離不開幫助我們的朋友;悲傷時,離不開安慰我們的朋友;高興時,離不開與我同樂的朋友??這節課,就讓我們以“朋友”為話題,走進課文,體會什么是“朋友”,該怎樣與朋友相處?
【設計理念:通過談話揭示本節課的主題,營造讀書交流的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主題回顧
1、在我們課本的第五單元,也寫了關于朋友的故事,他們
是誰呢?我先來考考大家。(ppt展示)。
對,他們分別是:小刺猬——小獾、李麗——林園園、松鼠
——小熊,他們出自第五單元的課文《稱贊》、《藍色的樹葉》、《紙船和風箏》。
同學們說得真準確,看來課文學得很認真。那我們現在就來
回憶一下這三篇課文的主要內容,用簡短的詞語來概括它們的主題。
2、生根據課文自由回答。
3、根據生的回答情況,引導生概括課文的主題。
《稱贊》──真心贊美;
《藍色的樹葉》──互幫互助;
《紙船和風箏》──寬容諒解
同學們理解得很好,通過這幾篇課文,我們知道了,什么才
是真正的朋友,學生練習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稱贊》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應該會真心地贊美對方; 《藍色的樹葉》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應該互幫互助; 《紙船和風箏》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真正的朋友應該學會寬容諒解對方。
【設計理念:本環節旨在通過回憶課文內容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提煉出共同的主題,并引導學生學會總結、概括。】
三、課外閱讀
生活中,我們身邊都不缺少朋友,一個、兩個甚至更多個,但誰是我們真正的朋友呢?學了這些課文,我想同學們一定已經有了一把衡量好朋友的“尺子”,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把“尺子”一起再來找尋真正的朋友。
1、打開資料,閱讀資料里的故事,要讀通順,理解故事主要內容。
2、邊讀邊按照“閱讀指南”上的方法進行批注或勾畫。(ppt)
3、交流匯報:(練習用下面的句式回答:)
我從《》這個故事中體會到了真正的朋友應該 。
【板書設計】
真正的朋友
課 內 課 外
會真心稱贊 會用行動幫助,而不是說大話
會互幫互助 會記住朋友的好,忘記朋友的傷害 會原諒對方 會真心替朋友著想,及時幫助朋友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5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學生在自讀自悟中體會課文內容,在相互交流中加深理解,明晰故事情節和人物細節刻畫之間的重要關系,在不斷運用中提升學生語文能力。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小學生已經能夠通過速讀簡單理解文章中角色的情緒,從語文學習來看,學生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選文分析】
本次以“讀出角色的情緒”為主題的文章出自--群文閱讀新語文讀本(四年級下),共安排五篇文章,分別如下:
《放寒假嘍》鄭春華
《成績單》【法】勒內.戈西尼 《“大白兔”糖紙》殷健靈 《妹妹跌倒了》王淑芬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明】吳承恩
【教學目標】
1、能夠用以前所學的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的文章,來體會故事情節和人物刻畫的細節之間有重要的關系。 2、能夠抓住文章中的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內心的情感。 3、通過通讀文章,概括出表現人物情緒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故事情節和人物刻畫的細節之間有著重要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議題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角色”是什么意思嗎?(幻燈片1) 生:故事中的人物或主角。 生:電視劇中的人物。
師:書籍或電視劇中的人物就是“角色”。
師:同學們知道角色是什么了,我還想問問同學們“情緒又是什么呢?”
生1:發生好的事情就會感到快樂。 生2:發生不好的事情就會感到悲傷。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好,那看在同學們這么積極的回答老師問題的份上我們做一個游戲好嗎? 生:好
師:同學們想不想做游戲? 生:想(伴有興奮的情緒體驗) 師:那大家高不高興?
生:高興。(伴有激動的情緒體驗)
師:好了,我們的游戲結束了。(伴有驚訝、疑問等情緒體驗) 生:。∈裁囱剑。ò橛杏憛、反感的情緒體驗) 師:游戲就是“我問你答”呀! 生:哎!(伴有失望的情緒體驗)
師:好啦!其實是老師小小的調皮了一下,和同學們開了一個玩笑啦!真正的游戲其實是“演員我最大”(伴有高興的情緒體驗)
(幻燈片2)
師:“演員我最大”游戲規則:老師說出具體情境,同學們根據老師講述的情境做出相應的情緒反應。 如:
情景一、中了五百萬的大獎(哇哦!。。。。; 情境二、今天的家庭作業是抄寫今天考試的試卷(哎); 情景三、今天學校的廁所都不能使用(什么???????); 情境四、今天沒有家庭作業(耶耶耶。。。
師:看來同學們都玩得非常的開心,大家剛才在老師和你們開的一個小玩笑里以及在游戲中所產生的各種心情就叫做情緒。高興、快樂、激動、悲傷、焦慮、煩躁等等都叫做情緒。大家明白了嗎? (幻燈片3)
生:明白了(學生親身體驗到情緒,通過玩笑、游戲使得隱形的情緒變得具有真實性,學生更容易理解)
本環節設計意圖:在師生互動環節過程中,間接的引導學生體驗各種情緒的產生,能直接的感受到情緒的真實存在性。通過情緒小游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性。 二、學習五篇文章
師:非常好,接下來進入今天的群文閱讀天堂,一起來看看我們的`主題是“讀出角色的情緒”(幻燈片4) 生:讀出角色的情緒
師:同學們請打開群文閱讀課本第2頁,一起來看看本次群文閱讀主
題下的文章一共有五篇(幻燈片5),同學們速讀以下文章,建議大家采取小組學習的方法,每一位同學負責一篇文章,最后綜合大家的意見,討論交流一下。(在速讀前講清楚速讀要求、速讀紀律。在學生速讀時教師在教室巡回指導。本次速讀采用小組學習法) 本環節設計意圖:意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合作中體驗團體的重要性。
速讀要求(幻燈片6):用筆勾出文章中描寫人物情緒的句子,在便條紙上寫出描寫人物情緒的詞語。
師:同學們的速讀時間已經結束了,我們一起來完成剛才提出的要求。 還記得剛才的提出的要求嗎? 生:記得
師:回憶一下,是什么呢?
生:在閱讀時用筆勾畫出文章中描寫人物情緒的句子或詞語。 師:真棒,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文章中對人物情緒的刻畫,找一找文章的作者在文中都是怎么樣來描寫人物的情緒的。當然這些刻畫包括語言、動作、神態上的。請同學們找一找,回憶一下。 解決一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幻燈片7)
勾出的表現人物情緒反應的句子,并說說能夠形容此處人物情緒的詞語。
1、馬鳴加得意地說:“本學生馬鳴加,明天起放寒假啦!” 情緒分析:興奮、期待、愉快、高興、快樂、激動………
2、下課鈴響了以后,我們都沒像平時那樣一窩蜂似的擠出校門,而是磨磨蹭蹭、心事重重地往外走,誰也不說話。
情緒分析:沮喪、郁悶、害怕、擔心、不知所措、緊張……… 問題二:(幻燈片8)
這幾篇文章中最強烈的情緒是什么?用自己寫下的詞語概括,并說一說故事中的哪些事情引起了這些情緒。
興奮(文一);沮喪(文二);激動、滿足(文三);委屈(文五)……… 問題三:(幻燈片9)
如果故事中的人物沒有那樣的情緒反應,他們會說什么樣的話?會做什么樣的事?故事情節又會怎樣發展?如果你在同樣情況下,會不會有相同的情緒反應?你又會怎樣處理?
例如:文章二中科豆拿到成績單后他的情緒反應是( ),如果他沒有( ),他會說( ),又會做( )。如果你在遇到和科豆同樣情況下,會不會有相同的情緒反應?你又會怎樣處理? 問題四:(幻燈片10)
將剛才總結的所有詞語分成幾大類,并說一說每組詞語所表達情緒的共同點。
喜:興奮、期待、愉快、高興、快樂、激動、感動、滿足 怒:憤怒、氣惱
哀:沮喪、郁悶、傷心、委屈、失望 懼:害怕、擔心、不知所措、緊張 問題五:(幻燈片11)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設計
本組教材是以真情為專題安排教學內容的。小說《窮人》贊美了窮苦漁民桑娜與丈夫的美好心靈!秳e餓壞了那匹馬》則謳歌了一群普通的群眾,特別是殘疾青年的美好心靈!段ㄒ坏穆牨姟繁憩F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用心靈去傾聽》展現了一位普通的問訊處的工作人員,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們帶來快樂與幸福的事情。課文中的這些人物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人間真情。而《同步閱讀》安排的幾篇文章也都是從不同角度贊揚了人間的真情。單元整合、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旨在讓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同時,能體會真情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感動,樹立講誠心、動真情、樂意用自己的愛心去幫助別人的風尚。
教學內容:
人教課標版教材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課文:《窮人》《別餓壞了那匹馬》《唯一的聽眾》《用心靈去傾聽》。
人教版《同步閱讀》教材:《大冒險》《教師節的康乃馨》《媽媽哭泣的那一天》《爸爸的新鞋》。
教學重點:
從本單元的真情故事情景中熏陶情感、發展思維。
分享孩子同步閱讀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等,為學生有效同步閱讀奠定基礎。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群文略讀記錄表。
教學具體環節
一、導入談話:
孩子們,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是一輪暖陽,溫暖我們那顆潮濕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我們心頭的不悅;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我們人生的道路……今天,讓我們一起用畫知識樹的方法一起來感悟這足以溫暖我們每個人心靈的人間真情。(出示課件知識樹和樹干里的“情暖人間”幾個字)相信孩子們會用精彩的閱讀展示,讓這棵大樹長出茂盛的枝葉,結出豐碩的果實。
二、主題回顧
在第三單元的四個真情故事中,什么樣的情感溫暖了你的心?
1.《窮人》:樂于助人;《別餓壞了那匹馬》:善解人意;
2.《唯一的聽眾》:鼓勵成長;《用心靈去傾聽》:用心傾聽。
三、閱讀概覽
1.(過渡):在同步閱讀教材中,也選編了八篇以真情為主題的文章,我們重點閱讀了四篇《大冒險》《教師節的康乃馨》《媽媽哭泣的那一天》《爸爸的新鞋》。前幾天,老師已經布置讓同學們進行了認真的閱讀,并且填寫了《群文略讀記錄表》。請小組相互交流,看看你們的閱讀體會是不是一樣?可以讀一讀,再討論討論。
2.剛才老師看了看,同學們填寫得都很認真,說明讀書很用心,下面我們就來匯報一下這四篇文章又是怎樣的人間真情溫暖和感動了我們?
《大冒險》──信守承諾
《教師節的康乃馨》──尊師愛生
《媽媽哭泣的那一天》──母子情深
《爸爸的新鞋》──相親相愛
3.孩子們讀書都非常的認真,也很仔細,我們再來看看這顆知識樹,從這顆感動的樹上,我們看到了“樂于助人、善解人意、鼓勵成長、用心傾聽、信守承諾、尊師愛生、母子情深、相親相愛都是人間真情。
片段分享與精彩賞析:
4.在這些感人的文章中,一定有些段落或句子打動了你的心?請你找出來先給大家讀一讀,再說一說為什么讓你感動?我們一起來分享分享,在你讀之前,你應該邀請大家把書翻到哪篇文章的哪個地方,要把它說清楚。
教學預設:
《大冒險》:
“聽小豆豆的語氣,仿佛自己是泰明的姐姐。泰明很擔心地看了看腳手架,又看了看滿頭大汗的`小豆豆。這時候,泰明的身上也被汗水濕透了,他抬起頭來看了看大樹。然后下定決心,抬腿向第一級邁去!
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你愿意再來讀一讀,和大家分享分享嗎?
但是泰明已經非常信任小豆豆,而小豆豆在此刻,也拼命努力著!
。1)質疑:孩子們聽了他的交流,有什么問題?
。2)交流:泰明為什么會這樣信任小豆豆?
《教師節的康乃馨》:
“中年婦女和小男孩拎著花籃走了。這一籃康乃鑫,對于女教師恐怕是她一生中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了。對于我,也是一生中插得最好的花籃,因為它在我的心靈中已鑄成一籃真善美的花!”
質疑:女教師收到的花是誰送給她的?這個小男孩什么地方打動了你?
(討論)什么樣的花才是真善美的花?
《媽媽哭泣的那一天》:
“此時此刻,我第一次理解到母親的天性是這樣的敏感,她永遠是我的母親,然而,她同時還是一個人。一個與我一樣會有恐懼、痛苦和失敗的人。我感到了她的苦楚,就像當我在她的懷抱里尋求慰藉時,她一定曾千百次地感受過我的苦悶一樣!薄坝捎诳匆娝粫r的軟弱,我不僅學會了尊重她的堅強,而且,自身的一些潛在的力量也被激發和挖掘出來!
感情朗讀
質疑:這段文字帶給你怎樣的震撼?
討論:這篇文章是否讓你學會了更理解和尊重母親?今后你要怎樣對母親?
《爸爸的新鞋》
探究點:我為什么沒有買鞋而給爸爸買了雙新鞋?
(引導學生發現,特別是故事中對爸爸鞋的細節描寫以及“我”前后的思想變化,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和體會)
5.孩子們讀得非常精彩,討論得也很熱烈,你們不但把自己讀文章的感受與我們分享了,而且還把文中的人物又帶到了我們的心里。讓我們再一次為故事中的人而感動著,被這人間樸實純真的真情溫暖著。
四、主題拓展
1.今天我們復習了這個單元學習的內容,重點分享了同步閱讀上的四篇文章,通過畫知識樹的方法把情暖人間這個主題呈現了出來,瞧,知識樹現在已經是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了,而其實真情無處不在,孩子們回想一下,在你生活中看見、聽到或者是自己親身經歷了怎樣的真情故事,把它分享給我們?(《愛的奉獻》音樂循環播放,直至課堂結束)
2.學生講述真情故事
3.聽了大家講的故事,我們能感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正向我們走來。是啊,在我們的生活中,真情無處不在,我們無時不刻不徜徉在真情的海洋里,相信通過今天這堂課的學習,孩子們一定對真情有了更深的體會,請孩子們用“真情是什么?真情是──”來寫一句你感觸最深的話。(學生交流時教師根據學生精彩的回答相機板書,把學生的回答組合成一首小詩)
──師生齊讀詩,課堂在深情的朗讀中結束。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真情是什么?
真情是……
板書設計:
真情
真情在身邊
用愛去回報
真情暖人間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7
本組的專題是“神話傳說”,圍繞這一專題,教材選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風格的神話。這樣的整體安排,讓孩子們走進神奇的神話世界,體會神話故事的情趣盎然與奇妙,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感受神話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點。
【設計理念】
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上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教學內容】
1.人教部編版教材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課文《盤古開天地》、《精衛填海》、《普羅米修斯》、《女媧補天》。
2.同步群文閱讀《后羿射日》、《神筆馬良》、《女媧造人》
【教學目標】
1. 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感受神話的神奇,古人豐富的想象力。
2. 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合作等方式,學習神話故事,概括故事內容。
3. 引導學生閱讀神話故事掌握不同的閱讀方法。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在神話描寫的美好情景中熏陶情感,發展思維。
2.理解神話內容,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教學難點】
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力。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談話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組圖片,你們還認識他們嗎?
2.師:看來大家都非常喜歡神話故事,它那動人的故事情節、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美好的情境,讓我們感受真、善、美,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神奇的神話世界,去感受神話的魅力吧!
板書題目 神奇的神話世界
二、主題回顧
1、 同學們,從第四組的課文中,你分別感受到了什么? 《盤古開天地》無私奉獻、勇于開拓、堅持不懈、頂天立地《精衛填海》堅強不屈、鍥而不舍《普羅米修斯》勇敢、極富同情心、堅持正義、不畏強權《女媧補天》勇敢、善良、甘于奉獻。
2、學了這些課文,我們對神話有所了解,那么什么是神話,它有哪些特點呢?(出示課件)
神話是古代勞動人民對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不能正確的解釋而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故事。故事充滿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能力。
三、學習粗讀,了解大體內容
今天這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更多的神話故事,一起去認識那些故事里的神仙英雄!
。ㄒ唬⿴熃榻B粗淺閱讀法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篇神話故事,假如讓你在幾分鐘內讀完它們,你覺得難不難?(很難)那你會用什么方法來讀呢?(讀好的片段、或讀好的一兩篇……)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見解,很不錯!老師這里有一些快速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這個難題。一起來看看(PPT展示粗讀)
2. 什么是粗讀呢?(板書粗讀)(指名回答)(這位同學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錯!)
師介紹粗讀:所謂粗讀,是指用極快的速度閱讀一篇文章,對文章內容有大致的了解。
我們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來粗略地閱讀一篇文章(PPT展示粗讀的`方法):在有限時間內、不逗留、不倒退、用“指針”(指名回答:這些方法都是什么意思呢?) 在有限時間內:很短時間
不逗留:不停留,一直往下讀
不倒退:不倒回去讀
用“指針”:用手指指著文字,帶動眼睛來讀
(二)生運用粗淺閱讀法,在規定時間內自讀神話故事:《后羿射日》、《神筆馬良》、《女媧造人》。
這些方法你們都學會了嗎?(學會了!)那老師可要來考考大家了!現在請同學們用最快的時間讀完這三個故事(PPT出示《神筆馬良》《女媧造人》 《后羿射日》),注意,用上老師說的這些方法,開始。(師巡視,指導)
。ㄈ┳x書檢測
文章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后羿射日》:十個太陽一起出現在人間,農作物枯死,水源干枯,后羿為了天下的百姓,就射下了9個,最后只剩下一個太陽。
《神筆馬良》:馬良酷愛畫畫,得到神筆后,幫助百姓以及如何懲治官員。
《女媧造人》:女媧之前用泥土創造人類,后來用藤條揮灑的辦法更快的創造了人類,還讓人們自己繁衍后代
(四)通過粗讀,我們大致了解了這幾篇神話的情節。通過粗讀,我們認識了故事中人物,他們分別是誰呀?(生答:后羿、馬良、女媧)他們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引導:神奇)
四、運用精讀,感悟神話特點
。ㄒ唬┬〗M合作:精讀一篇神話故事,找出故事中人物的神奇之處,練讀并感悟神奇。
要想感受這些神話的神奇,感受這些神人的神奇,我們就不能只是簡單粗略地讀,而是要細細地品讀。因此,老師要教給大家第二種讀書方法——精讀(PPT出示精讀)。
什么是精讀呢?(板書精讀)(指名回答)精讀,就是與粗讀相反的讀書方法。它指的是深入鉆研文章的內容,以求對文章內容有全面透徹的理解。
現在,請大家選擇其中的一篇進行精讀,細細地品讀故事中人物的神奇之處。
。ǘ﹨R報交流,感悟神奇
1.《后羿射日》
。1)為什么射日?
“大地被太陽烤的發了白,莊稼曬枯了,河水蒸干了,人們只好躲進山洞,一步也不敢邁出來!薄笆畟太陽在天空中走來走去,地上的森林、房屋烤得快要著了火。”后羿是天上的一位勇士,他看到人們在烈日下苦苦煎熬,非常難過。
師過渡:無論我們怎么勸,太陽們仍舊在空中得意的玩耍著,就連人們的首領堯懇求太陽們離開,對于頑劣的太陽們也是無濟于事的。這時候,英雄后羿出現了,他看到人們在烈日下苦苦煎熬非常難過。一心想把太陽們射下來。
。2)、你從“難過”一詞體會出了什么?(后羿關心百姓、一心為民除害、心地善良、)
(3)、他是怎么射日的?
如:“立刻”,說明后羿射日的急切心情和射箭速度之快! “應聲、又快又準、一個個”突出表現后羿射箭技術高超。
師:“嗖——嗖——”,轉眼間,九個太陽被射下,為了讓太陽繼續給人間帶來光明和溫暖,堯阻止了后羿射掉最后一個太陽,這樣,大地恢復了正常。
。4)大地恢復了正常是什么樣子?
。ㄓ懈呔纳椒澹瑳坝康暮恿鳎艿纳,鮮艷的花草…….”)
。5)后羿是一個怎樣的形象?
關心百姓 一心為民除害
心地善良 箭術高超。
2.《神筆馬良》
。1).馬良用神筆畫了什么? 為什么要畫? 一只公雞 得到筆,高興 一頭耕牛 幫助老農拉犁 一扇門 和窮人逃走 一匹快馬 騎馬跑遠 水車 幫助人們灌溉 大海,金山,大船,風 懲罰大官
(2)馬良怎樣用神筆懲罰大官的?
馬良假裝給大官畫畫,先畫(大海),然后畫(金山),接著畫(大船),最后畫(風),用妙計懲罰了貪婪的大官。
(3)從馬良所做的這些事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善良正直 不為強權 樂于助人
3.《女媧造人》:
。1)女媧為什么要造人?
。2)女媧用什么造人?黃泥
。3)女媧是怎樣造人的?先用黃泥揉成團造人
(4)怎樣造更多的人?用藤條在泥潭里一揮,濺落的泥點就成了人
。5)怎樣才能使他們繼續生存下去呢?
把那些小人兒分為男女,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后代。
。6)女媧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呢?我們要學習她什么精神?
是一個勤勞、智慧、仁愛、偉大的女神形象,要學習她敢于創新,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拓展閱讀,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通過粗讀與精讀兩種讀書方法,欣賞了三篇神奇的神話故事,認識了具有超能力的神人。其實,在中國,神話故事的歷史十分悠久,每一個故事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神話人物。
在這里,老師向大家推薦幾本神話故事書(PPT出示:中國神話故事、古代神話故事、希臘神話故事),它們可以滿足你對神話故事的無窮幻想,希望同學多看神話、多讀神話,相信你一定可以感受到神話的美麗與神奇!下課!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8
一、單元教學導語
第一單元主題為“青春激揚”,共設置了3課,每課的篇目數量不同,實行群文教學!肚邎@春8226;長沙》這首詞單篇構成第一課;《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紅燭》《峨日朵雪峰之側》《致云雀》四首中外現代詩組成第二課,其中《峨》與《致》這兩首為自讀課文;兩篇小說《百合花》《哦,香雪》組成第三課。按文體來看,第一單元就是由詩歌和小說組成的。
按課文內容來看,《沁園春8226;長沙》抒發了無產階級革命家昂揚向上的青春激情、雄視天下的凌云壯志。《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是郭沫若詩集《女神》中的代表作,表達“五四”時期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紅燭》是聞一多同名詩集的序詩,贊美了紅燭點亮世界的奉獻精神,具有當時的時代新意!抖肴斩溲┓逯畟取穭撟饔1962年,詩人受到時代、社會等因素影響后創作了這首蘊含謙卑而強勁生命力量的詩作!吨略迫浮肥怯娙搜┤R的抒情詩代表作,熱情贊頌了象征歡樂、光明、美麗的云雀!栋俸匣ā穼憫馉幠甏幻锩娙说臓奚,《哦,香雪》寫改革開放初期山村少女對現代生活的向往。本單元的詩歌、小說所表現的不同青春情懷,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其學習落腳點在學生對標各時代不同的青春情懷后,產生了對當下青春文化的理解,對自己青春人生的認識,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和人生理想的確立。
本單元承擔學習任務群5“文學閱讀與寫作”,該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閱讀古今中外詩歌、散文、小說、劇本等不同體裁的優秀文學作品,使學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體驗情感的過程中提升文學欣賞能力,并嘗試文學寫作,撰寫文學評論,借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
本單元的設計主題是“時代浪潮下的青春抒情”,圍繞“青春”“時代”“抒情”“文體”“手法”這些關鍵詞來設計教學。
二、單元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和作者創作詩歌的心境,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豐富自我的青春情懷。
2.勾勒詩歌抒情主人公形象,解讀意象具體內涵,學習基本朗誦技巧,嘗試以吟誦理解與表達詩歌的青春情懷。
3.品讀多樣化的抒情方式及語言風格,鑒賞效果的差異,理解詩歌風格的影響因素。
4、把握小說敘述和描寫的特點。體會小說細節描寫的魅力;理解人物形象的共生共長性,感受動人的青春之美。
5.賞析嚴肅主題宏大敘事下的女性表達,品味詩化小說的語言,體會小說的理解文學表達的個性化與多樣性。
6.細品本單元作品情感的動人之處,思考“青春的價值”;運用意象和抒情方式,寫一首青春之詩。
三、單元情境與任務
情境及任務一:學校決定為高一新生設計出版一冊名為《青春宣言》的詩歌小集,選編同學們寫的詩歌和教材中的部分詩歌。請你參與詩集的設計與編寫,完成相應讀寫任務。
情境及任務二:電影《百合花》上映已近40年,青年電影制片廠決定在忠于原著的基礎上重拍《百合花》,現在要做相關的拍攝和宣傳工作。
說明:本單元以情境及任務一為主,情境及任務二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詩化小說中的“詩意元素”,思考青春價值,這是為繼續完成任務一“寫一首青春之詩”做準備,算是任務一的子任務。
四、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教學設計共五課:
課前:檢閱資料,填寫表格及寫導讀小語
第一課:繪與思——抒情形象的感知與揣摩(2課時)
第二課:含與露——詩心詩性下的抒情方式(2課時)
第三課:個與群——小說的形象塑造及細節描寫(2課時)
第四課:細與美——宏大敘事的詩化表達(2課時)
第五課:讀與寫——原創入冊與測評(2課時)
課前:時代、青春與詩
【活動1】查閱資料,填寫表格創作年份,創作年齡,詩人經歷,抒情主人公觀察點,創作原因,創作心境。
【活動2】寫導讀
給首先入選的五首詩歌編寫一段導讀小語。導讀小語可包括詩歌創作的時代背景,詩人當時的經歷等。
第一課:
繪與思——抒情形象的感知與揣摩
任務一
為詩集制作書簽,里面包含人像和物象畫。
【活動1】繪人逆志
若要根據詩歌文本為其各配一幅人物畫,請你任選其一,用幾句話描述畫中的人物特征,并附上繪制意圖。提示:人物特征可包括年齡氣質、神態外貌、行為動作等。
1.教師分享《沁園春8226;長沙》示例,供學生參考:
個體畫:一位英姿勃勃的年輕革命家,微蹙眉頭,背著雙手,在小島上卓然獨立,遠眺湘江波濤。
群像畫:十七八歲的少年同學三五成群,幾位佇立江畔談天,或手勢飛揚,或擊節贊嘆。幾位在江中鳧水,或俯首奮力前游,或仰頭開懷大笑。
繪制意圖:展現一代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派、改造舊世界以及在新時代的大潮中,乘風破浪,激流勇進,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前途的立誓振興中華的革命青年形象。
2.學生分享作品。同學之間相互點評,共同優化創作意圖與畫面內容的表述。言之有理即可。下例供參考:
《立在地球邊上放號》
個體畫:一個約莫二三十歲的青年巨人,濃眉大眼,有著異于常人的魁梧身形,邁開雙腳立于地球邊上,仰首吹奏著號角。
創作意圖:展現一位代表激情與力量的新青年,激情澎湃地吹響著摧毀一切舊思想、舊文化、舊事物的號角,吹響著催生一切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號角。
《紅燭》
個體畫:一位瘦削而挺拔的青年,眉頭緊蹙,眼含深思,抿著嘴角,向前方張開懷抱,
創作意圖:抒情主人公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毫不顧惜個人的得失榮辱有著極其偉大崇高的獻身精神想象是通過紅燭的意象展現出來的。
3.探討與延伸:
(1)比較二詩人物畫的描述文字,前者與詩歌文本有更為直接固定的聯系,后者的處理則相對更為自由,師生探討原因。
預設:更相比較《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盡管《紅燭》情感充沛,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不那么顯露,而是與紅燭的形象相融合。
。2)引入聞一多“三美”理論,為學生介紹其中的“繪畫美”——形象、畫面與色彩。除了形象之外,畫面與色彩更在詩歌意境的塑造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活動2】繪象曉情
每一個鮮活的人物離不開具體的多彩的畫面,為了更加鮮明地突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思。請緊貼詩歌文本,為你的人物畫添加3個或以上其他元素,填寫下表完成你的構思。
在學生作品的分享過程中,以師生對話的方式,鑒賞詩歌“繪畫美”背后的藝術特色:或以對比突出特征,或借襯托渲染畫面。畫面和情緒是不可分割的,色彩的對比暗示了情緒的對比,色彩的'反復渲染推動了情緒的生發。拓展材料:聞一多先生《色彩》。
【活動3】繪己明心
若要為獨屬于自己的青春構思一首抒情詩,你會如何設定自己在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又將選擇哪些意象作為你的襯托?參考活動1、2的成果,或立足于現實生活,或立足于理想未來,設定獨屬于自己的青春畫像。
【活動4】共繪詩集
小組內部共同分享活動1、2、3的成果。組內每位同學以其為創作素材,任選兩首詩歌,為其中一首繪制插畫頁,為另一首打造一枚小書簽。
第二課:
含與露——詩心詩性下的抒情方式
任務二
學習詩歌誦讀,為朗誦自己的詩做準備。
魏泰在《臨漢隱居詩話》中說:“詩者述事以寄情,事貴詳,情貴隱,及乎感會于心,則情見于詞,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將盛氣直述,更無余味,則感人也淺,烏能使其不知手舞足蹈;又況厚人倫,美教化,動天地,感鬼神乎?”魏泰的說法,你贊同嗎?情感的表達,含蓄與直露,孰優孰劣,抑或本無優劣之分?本次任務將著重探究詩歌表達含蓄與直露的相關話題。
【活動1】緣情明技
從自己喜歡的角度出發,在任務一學習的基礎上,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三首詩歌的情感變化及其表達技巧。
【《沁園春8226;長沙》 示例】
【《紅燭》 示例】
【活動2】明技析理
1. 改一改——請試著讓《立在地球邊上放號》這一詩歌的情感表達更加含蓄些。
【詩歌修改示例】
白云空中怒涌,
壯麗的北冰洋晴景。
太平洋提起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滾滾洪濤,不斷的毀壞、創造、努力。
力的繪畫、舞蹈、音樂、詩歌、律呂。
2.想一想——詩歌哪些表達的改動讓能詩歌的情感的呈現更加含蓄。
【詞語、句式、修辭、標點等】
3.析一析——朗讀修改前后的詩歌,賞析兩首詩歌表達效果的差異,品味原詩歌抒情“惠特曼式”抒情的特色。
【詩歌抒情特色示例】
。1)運用疊詞“啊啊”,直抒胸臆,抒寫對“力”的贊嘆,增強藝術感染力。運用了“無數”“無限”等具有夸張特性的詞語,讓情感的抒發更加力度和廣度。
。2)句式自由,節奏鮮明。不受束縛的自由句式,具有極為鮮明、強烈的節奏感。長短句式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自由、奔放沒有約束。
(3)嘆號的使用,使得情感的抒發更具力度。
(4)運用排比的句式,反映了“五四”時期人民那種奮起直追、高揚個性、改變國家現狀的強烈愿望,具有振聾發聵的藝術力量。運用“力喲!力喲!"這一反復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力”的呼喚,也就是對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的呼喚。用三個“不斷”,形容巨人力量之大,無堅不摧,新思想、新文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毀著舊思想、舊文化、舊事物。
4.比一比——詩歌《紅燭》與詩歌《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表達的含蓄與直露在意象、表現手法、思維方式、給人留下的主體印象和感受等方面的呈現。
。1)“紅燭”這一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古典含蓄之美,而白云、太平洋、洪濤等闊達的意象更便于情感的外放。
。2)《紅燭》中詩人用隱喻的筆法、反問的方式描寫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內心所涌現的矛盾、痛苦和掙扎。顯得含蓄深沉!读⒃诘厍蜻吷戏盘枴贩磸汀⑴疟鹊仁址ū阌谇楦械膰姳《。
。3)《紅燭》中呈現的冷靜思索,自我否定、頓悟求索的思維特性更容易以含蓄的方式傳達,而激揚、呼告的方式更適合直露的表達。
。4)深沉、克制、堅毅的主體印象讓情感表達更為含蓄,宏偉、強力、壯麗、熾熱的主體印象更契合直接表達情感的方式。
5.探一探——請查閱相關資料談談詩人的生活經歷、個性特質、時代原因、創作主張等對抒情方式選擇的影響。
郭沫若:
時代原因:
“五四”時期所提倡的人的解放, 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實現對自我的解放、對個性的解放, 這才是真正徹底的人的解放。真正徹底的 “自我解放 ”就首先必須在思想意識上徹底破除一切世俗的規范和禁忌, 讓自我意志能處在一個十分自由的狀態和空間, 即無拘無束, 任情任性的全新境界。郭沫若的創作遵從自我內心的最真實的感受,對新詩的執著,對祖國情感的執著。
個人氣質:
、僭谖业哪X子里,郭老永遠是精神飽滿、生氣勃勃、意氣風發、豪情滿懷的!谒砩希藗兛吹搅藨鹗、詩人和雄辯家,智慧、才能、氣魄、熱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我同郭老接觸多年,印象最深的是他非常真誠,他談話、寫文章沒有半點虛假!徒(作家、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诠蠠崆樘拱祝覀兯朴H切的父兄;他博學多才,思想縱橫馳騁,他是我們尊敬的老師;而他又那樣的正義凜然,挺身在前,他又是我們景仰的革命者!遣┐缶畹膶W者,如科學、史學、考古……他的成就是世界矚目的。在科學上他是冷靜的,在文學上他是熱烈的。—— 曹禺(劇作家,1988年任中國文聯執行主席)
大家眼中的郭沫若豪情滿懷、正義熱烈。如此氣質的詩人也較易選擇熱烈直接抒情的方式。
留學經歷:
1913年到日本留學,到他 1919 年創作《立在地球邊上放號》時,他已經應該是一個成熟的青年了。但他多年處身于日本國, 并沒有直接地感受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熱潮,而天生的浪漫氣質和想象才能使他的詩歌恰合了時代的潮流,發前人與時人之所未發而成為時代的代言人。
聞一多
生活經歷:
于郭沫若不同,生于1899年的聞一多,1913年雖然進入了美國化的清華學校讀書求學,應該說在這所留美的預備學校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文化,但他畢竟還是在國內,思想上傾向于中國的文化,情感上更一度陶醉于中國文化。
個人特質:
聞一多沒有郭沫若那樣的狂放,而更趨于內斂,自我精神多往文化的深厚處發展,少年時就被譽之為“東方老憨”。所以《紅燭》不如《立在地球邊上放號》的雄壯激越和氣勢磅礴,但比《立在地球邊上放號》要深沉厚重和凝煉曲折,熱情有余但浪漫不足。
詩歌創作追求:
聞一多主張“理性節制情感”,主張的“三美”原則,繪畫美要體現出中國象形文字的視覺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畫面感),要講究音節和韻律美。要有節的勻稱和句的整齊。這樣的創作主張更適合含蓄的抒情方式。
【活動3】理明情誦
“含”與“露”的靈動交錯,為詩歌吟誦構筑了繽紛底色。《呂氏春秋》曾言“凡音者,產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則蕩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內”,看似個性化的朗誦離不開對詩歌情感基調的把握。情感基調明確,而吟誦之技巧亦有共性處。請根據示例,制作朗誦腳本,真情朗誦。
1.學習朗誦符號的具體作用。
∕ 短暫停頓。
∥ 較長時間的停頓,換氣。
字(著重號) 表示重音,讀的時候飽滿有力。
字(波浪線) 表示輕聲,讀的時候聲音放慢、放低。
< 漸強讀的時候聲音逐漸增大、增強。
> 漸弱讀的時候聲音逐漸變小、減弱。
⌒ 連音,讀的時候要連貫而迅速。
↗ 上揚音,表示由低平轉為高昂。
↘ 下沉音,表示由高昂轉為低平。
— 尾音拉長。
2.可參考老師提供的朗誦腳本,動情地朗誦《沁園春·長沙》。
《沁園春·長沙》朗誦腳本(參考)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3. 可參考《沁園春·長沙》的朗誦腳本的形式,另選擇本單元一首打動你們的詩篇,當堂小組合作討論,為其量身打造一份朗誦腳本,加入詩集。通過合誦或獨誦的形式當堂演繹,注意情感的節制與放縱。課后請錄制音頻,并收集其他詩歌你欣賞的名家朗誦,打包上傳網盤,將音頻分享地址附注在詩集中。
第三課:
個與群——小說形象塑造及細節描寫
任務三
忠于原著的電影《百合花》重拍制作已經基本結束,導演組正為上映做預熱工作。他們打算剪輯電影預告片,設計電影海報,并為它們設計標語。
【課前】
【活動1】概述小說情節
情節是我們了解、分析小說的基礎,請你用簡要的語言概述小說故事的全貌。
1946年中秋,我,一個文工團的女兵被臨時分派到前沿包扎所幫忙,一個小通訊員負責護送我。一路上,通過趕路、閑聊,我對他的認識不斷更新。到達包扎所后,我主動請纓去向老百姓借被子,邀請他幫忙。在一個結婚剛三天的新媳婦那里,他借被子遭遇失敗,在我的勸說、幫忙之下,新媳婦把結婚用的新的百合花被子借給了我們。后來,小通訊員與我告別,回歸前線部隊,新媳婦到包扎所來幫忙。在前線戰爭接近尾聲的時候,包扎所里送來了一位特殊的重傷員——那個小通訊員,他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我和新媳婦悲痛萬分,新媳婦為他擦拭了身體,縫補了衣服破洞,獻出了自己的新被子,并親自為這位青年人蓋上。
【活動2】全文鏡頭分割
下發表格,合作完成。
綜合考慮地點和情節,把全文鏡頭分割如下:
( 1-3 )分派任務——( 4-7 )一路“競走”——(8-23)對面閑聊
。24-25)主動請纓——(26-29)勸說返回——(30-33)借到被子
。34-39)想還被子——(40-41)通訊員告別——(42)新媳婦到來
。43-45)思念家鄉——(46-48)發起總攻——(49-50)照顧傷員
(51-57)通訊員犧牲
【課堂教學】
【活動1】推薦鏡頭
忠于原著的電影《百合花》重拍制作已經基本結束,導演組正為上映做預熱工作。他們打算剪輯電影預告片,請作為原著愛好者的你向導演組推薦1個(或者1組)人物鏡頭(細節)入片,并闡述理由。
要求:根據課前全文鏡頭分割,小組展開合作探究,小組長負責匯總意見,并推薦一人匯報交流。
。ㄔO計意圖,體會小說細節描寫在推動小說情節發展和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分析概括小說人物形象。)
幾組貫串的細節:
兩次寫通訊員槍筒里插的樹枝和野花
兩次寫給“我”開飯的兩個饅頭
三次寫新媳婦的印有百合花的被子
四次寫衣服上被門鉤撕破的衣洞
新媳婦前后兩次分別為傷員和小通訊員擦拭身體的不同反應
這些細節不僅推動作品情節的發展,而且使人物個性鮮明,血肉豐滿。
人物形象概括:(學生不一定全部提到,不求全面)
小通訊員:憨厚靦腆,單純質樸而又內心溫暖,關心他人;身處戰爭的硝煙之中,而又熱愛生活,充滿朝氣;理想信念純粹,不畏犧牲奉獻
新媳婦:俊俏嫻靜,善良純真,內心通透,深明大義,關切他人
“我”:青春文藝,向往美好,觀察細致,感情細膩,積極熱情,關心他人
文藝評論家李準說: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
生動的細節描寫,造就了形象鮮明、各具特色的一群美好的青年形象,這樣的鏡頭才能吸引觀眾的眼球,攫住觀眾的心靈。
【活動2】海報C位之爭
導演組還要設計一張電影海報,但是為“小通訊員”“新媳婦”“我”三個人物誰應該占據海報的C位而爭論不下,請作為原著愛好者的你來發表意見。
要求:小組展開合作探究,小組長負責匯總意見,并推薦一人匯報交流。
。ㄔO計意圖,理解小說人物的共生共長性,以及對小說主題探究的深化。學生更多的應該會提小通訊員或者新媳婦,教師可以適時引導和帶領學生去體會“我”在小說中的特質和作用。分析過程中可以與《哦,香雪》的人物關系進行對比。)
小通訊員:質樸、青春、美好,在殘酷的戰火中,為挽救戰友而勇于犧牲自我,是小說著重塑造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青年英雄。
新媳婦:與小通訊員有很多相似之處,質樸、青春、美好,深明大義,支持革命,深化主題,生動體現了“軍民魚水深情”。
“我”:“我”是小說中唯一一個貫串全文,并且著墨最多的人物,“我”不僅是故事的敘述者、見證者,也是故事的參與者。“我”有感情細膩、向往美好、積極熱情、關心他人等美好的青春特點,“我”與小通訊員和新媳婦之間互相影響,共生美好,是作品主題的共生者。小說通過三個美好鮮活的青年形象,展示了戰爭的殘酷與和平的珍貴,也贊美了戰火硝煙中同志之間、軍民之間純潔美好的感情。
“我”對小通訊員的影響:
當我站起來要走的時候,我看見他摘了帽子,偷偷地在用毛巾拭汗。
走不幾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掛包里掏了一陣,摸出兩個饅頭,朝我揚了揚,順手放在路邊石頭上,說:“給你開飯啦!”說完就腳不點地的走了。
我叫他帶我去看看。但他執拗地低著頭,像釘在地上似的,不肯挪步,我走近他,低聲地把群眾影響的話對他說了。他聽了,果然就松松爽爽地帶我走了。
“我們不了解情況,把人家結婚被子也借來了,多不合適呀!……”我忍不住想給他開個玩笑,便故作嚴肅地說:“是呀!也許她為了這條被子,在做姑娘時,不知起早熬夜,多干了多少零活,才積起了做被子的錢,或許她曾為了這條花被,睡不著覺呢。可是還有人罵她死封建!
他聽到這里,突然站住腳,呆了一會,說:“那!……那我們送回去吧!”
“已經借來了,再送回去,倒叫她多心。”我看他那副認真、為難的樣子,又好笑,又覺得可愛。不知怎么的,我已從心底愛上了這個傻呼呼的小同鄉。
他聽我這么說,也似乎有理,考慮了一下,便下了決心似的說:“好,算了。用了給她好好洗洗。”他決定以后,就把我抱著的被子,統統抓過去,左一條、右一條的披掛在自己肩上,大踏步地走了。
“我”對新媳婦的影響:
我說完了,她看看我,看看通訊員,好像在掂量我剛才那些話的斤兩。半晌,她轉身進去抱被子了。
那些婦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開手來,大家都要搶著去燒鍋,特別是那新媳婦。我跟她說了半天,她才紅了臉,同意了。
思考:如果導演組重拍《哦,香雪》,他們設計海報時有類似的苦惱嗎?
沒有。小說《哦,香雪》主人公毫無爭議,一定是香雪,其他人物都是香雪的襯托對象。
而在《百合花》中,“小通訊員”“新媳婦”“我”三個人物互相溫暖,共生共長,共同閃耀著青春美好的人性,成為人們在艱難、黑暗時期度過困難的精神力量,所以三個青年都是主角沒有主次之分。
【活動3】征集標語
導演組公開為預告片和海報征集一句標語,請你積極投稿。
要求:標語要從小說人物、情節、主題等角度概括作品,推薦電影。
。ㄔO計意圖:提煉提升理解,小結評價課堂。)
《百合花》,一首飄揚在戰火硝煙中的青春協奏曲。
《百合花》,一張戰爭年代的青春合照。
……
【課后作業】
自讀《哦,香雪》,通過分析細節描寫,賞析小說人物,體悟小說主題,感受不同年代的青春之美。
第四課:
細與美——宏大敘事的詩化表達
任務四
重拍經典電影《百合花》進行中,為讓觀眾了解故事背景,請在片頭擬寫一段旁白,同時為取得煽情效果,請選取適合做抒情性長鏡頭的語言片段擬寫一段電影腳本。
學習資源:《百合花》《哦,香雪》原聲電影片段及文本、《“敘事介入”與電影旁白》(朱巖)、《論電影藝術語言——旁白的作用》秦勉、《;百合花>——女性視角下對人性與革命戰爭的獨特理解》(邸青青)。
【活動1】寫片頭旁白
重拍經典電影《百合花》,為了讓觀眾了解故事背景,導演組請你為《百合花》寫一段旁白,置于片頭。
教學環節:
、賹懸粚。請學生擬寫旁白并展示點評,明確電影旁白的作用。
明確一:電影旁白的作用
交待故事背景
表達人物內心情感
確定敘述故事風格
明確二:旁白擬寫的評價標準
與原作貼合的程度層級ABCD
語言的表現力層級ABCD
、诜忠环帧U垖W生根據敘述人稱的不同為旁白分類。
明確:
類型1:以作者的第三人稱視角敘述
類型2:以劇中人物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
③比一比。請學生比較兩種不同敘述視角的優劣。
明確:
以作者的第三人稱視角敘述:偏客觀,有利于展現故事全貌。
以劇中人物的第一人稱視角敘述:偏主觀,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
、芟胍幌。你覺得《百合花》更適合哪種敘述視角的旁白?《哦,香雪》呢?
明確:
更適合第三人稱:更有利于對故事背景的講述,更加客觀,具有整體性。
更適合第一人稱:更有利于對人物形象的描 繪,原作文本就是第一人稱。
、蒉q一辯。你覺得電影旁白的視角選擇是否需要與文本敘述視角一致?
明確:第三人稱旁白更靈活,無論原文是何種人稱,都可以用第三人稱旁白;而第一人稱旁白具有局限性,只能用于原文是第一人稱的作品。
、尥谝煌。為什么第一人稱會具有局限性?
明確:第一人稱往往身在其中,隨著故事的推進而發展,其所知道的非常有限,約等于讀者所知道的內容,而第三人稱往往屬于“全知者”,站在上帝的角度俯瞰整個故事。因此如果原文已經是全知的上帝視角了,那么旁白還是有限視角的話,就失去了旁白交待故事背景的意義了。
小結:
第一人稱敘述往往是有限視角,真實親切,拉近與讀者距離,留給讀者想象空間,如《百合花》;第三人稱敘述往往是全知視角,客觀靈活,拉開與讀者距離,有利于展現人物群像,如《哦,香雪》。有限視角與全知視角是現代小說與古典小說的分野。
【活動2】寫抒情鏡頭拍攝腳本
重拍經典電影《百合花》,導演組需要拍攝一組抒情性的特寫鏡頭,請從原文中找到適合做抒情性長鏡頭的語言片段,擬寫一段拍攝腳本。
教學環節:
①找一找。請學生圈畫《百合花》中適合拍攝抒情性特寫鏡頭的語言片段
明確:
1.第3、第10段的清新細膩的景物描寫
2.槍筒上的野菊花
3.中秋節夜晚的回憶
4.新媳婦捧著百合花被子眼中晶瑩
、谧x一讀。請學生讀一讀所找到的句子,讀出細膩,讀出優美,教師點評。
、蹖懸粚。請學生結合圈畫的文字,仿照示例,寫一段視頻拍攝腳本。
、茉u一評。學生互評拍攝腳本。
評價角度:1.與原作語言及人物的貼合程度 2.特寫鏡頭的抒情性及感染力程度
、菡撘徽。探討細膩的抒情性特寫鏡頭是否會破壞戰爭語境的嚴肅性。
明確:
《百合花》是一部戰爭題材的作品,與當時的主流傾向相反,作者沒有描繪炮火紛飛的場景,沒有塑造高大威武的英雄形象,而是流連于戰場的邊際,通過清新細膩的細節描寫,譜出了一曲“沒有愛情的愛情牧歌”。在普遍追求嚴肅、宏大的文學敘述風格的年代,這樣的作品就像一縷清風,譜寫出那個年代的人情美于人性美。
⑥聯一聯。比較《百合花》和《哦,香雪》在敘事視角選擇上的共性——在解放戰爭和改革開放等宏大主題背景下的詩化表達。
明確:
《百合花》的詩化表達:
1.弱化戰爭背景,專注情感描寫
2.以女性體驗為本位,疏離主流敘事傾向
3.用細膩化的細節描寫,弘揚人性的美好
《哦,香雪》的詩化表達:
1.回避重大社會矛盾,切入女性人物的情感世界
2.通過詩情畫意的語言,塑造青春之美
3.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刻畫淳樸的心靈
小結:
茹志鵑在《百合花》上的創作成就,不只是在其小說語言的優美上,更重要的是她沖破了傳統觀念的抒情桎梏,不再著眼于叱咤風云的、形象高大的英雄人物,而是開始在作品中以女性視角去關注革命戰爭大背景下的普通群眾,以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人物內心情感,發掘普通人物對戰爭的獨特理解及獨特情感體驗。以特有的詩化的表達,輕輕撥動讀者的心弦。
在文學的藝術長廊里,從來就沒有約定俗成的固步自封,我們更期待多樣化及個性化的表達出現在文學的視野中,也期待同學們能以更加廣闊寬容的眼光去看待文學作品,去理解和挖掘作品背后內在的美學價值!
【學習評價】
1.旁白擬寫的評價層級。
2.拍攝腳本的完成質量。
第五課:
讀與寫——原創入冊與測評
任務五
思考“青春的價值”,寫一首青春之詩,匯編詩集。
【課前】
1.學生已完成兩篇小說、五首詩歌的學習。
2.調查問卷:
①本單元詩歌、小說學習的困惑;
、谌绻屇銓懯自,你存在哪些困難呢?
《尚書8226;堯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
《毛詩序》:“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隨著“志”的含義擴大,往往情志并提,情成為文學作品表達的重心。按文學體裁來分,文學作品分為敘事類、抒情類、戲劇類,詩歌是表達抒情的最典型文體。
【活動1】體驗青春
1.如果有機會實地體驗一種青春情懷或它的一瞬,你選擇本單元哪首詩歌?為什么?
2.詩中哪些詞句最能承載這種情懷或情緒?
《沁園春》: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壯麗景象、激情語詞
《紅燭》:燒、淚流。殉道者形象。
……
設計說明:
、僦苏撌溃哼m時補充相關背景,幫助學生理解每一種情懷或情緒有它產生的原因,動人的感情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也源于詩歌內部語境。
、诤诵闹螅阂皇自娍傆凶钔怀龅囊恍┫螅何锛幼、細節……學生的生活、閱讀體驗不同決定了他們的感知差異。本環節,讓他們按著自己的“感知特點”確定表達情感最有力的“象”,為最后的寫作環節做鋪墊。
小結:
觸動不同人心弦的“深情”具有哪些特質呢?情感滲透性強,意象凸顯(超常、反常、陌生感……)
【活動2】叩問青春
1.本單元的詩歌、小說都具有強烈的抒情氣息,這一股股情思主要源于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你如果要尋找一位青春導師,最認可本單元的哪一位抒情主人公?請說說原因。
2.本單元作品所抒發的青春情懷是否有觸動你的地方?請從你最有感觸的一點出發,與同學就“青春的價值”這一話題展開討論。
小結:
抒情主人公所抒發的情思引人共鳴。詩歌是情感的藝術,它必須真切動人,而優質的詩歌,其情感能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產生心靈的回響。華茲華斯說“詩起于經過在沉靜中回味來的情緒”。抒情者的情感特征是詩歌創作的動力之源,是詩歌的美學魅力所在,是一首詩區別于另一首詩的本質特征。正是詩歌的情感,讓詩歌獲得了持久的生命力。
【活動3】選擇抒情手段
“修辭立其誠。真誠是作文,也是做人最起碼的條件和基本的要求。”——葉嘉瑩《說詩講稿》
真誠,是情感總人心弦的本質,是果實的內核。
過渡:然而,許多時候,許多人,其情真,其意切,但表情達意時卻索然無味。情感在抒發時遇到了什么障礙呢?
1.出示課前調查結果表格+柱狀圖。
2.選擇本單元1-2首詩歌,結合第3頁、第7頁的“學習提示”進行賞讀討論:這些不同時代的經典詩作在充分傳達“情感”上給我們哪些啟發?
【要求】
、倜鞔_該詩情感基調。圈劃該詩在“學習提示”中的關鍵詞。
、卺槍﹃P鍵詞,提問1-2個“如何有效傳情達意”的問題。
、垩凶x、討論,解決問題。
范例:《沁園春》
、偈惆l昂揚向上的青春激情,表達雄視天下的凌云壯志。關鍵詞:意象、意境、煉字選詞
②提問:本詩的意象如何做到活潑靈動?如何達到已經的豐盈深邃?如何學習本詩選詞煉字的精妙?
、坌〗M討論解決。如意象的活潑靈動,是因為選擇的意象多“動態”,又有大背景與小物象的組合,物態又多求極致。契合毛澤東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抒情意圖。
預設:以解決“傳情的障礙”這個問題為指向,學生按照閱讀提示重新深入詩歌,大致會從選材構思、選詞用字、修辭、意象等路徑進入找到對個人有啟發的寫詩方法。
抒情手段與藝術技巧:抒情手段、意象、意境、用典、構思、修辭(擬人、比喻、借代、夸張、)、表達方式(對比、象征、以動寫靜、小中見大、虛實結合、襯托、托物言志等)。
小結:
影響文學作品“抒情”效果
、偈闱橹魅斯
、谇楦畜w驗
、凼闱槭侄
【活動4】那就寫首詩
請以《哦,香雪》為題,寫一首短詩。選擇小說某個富有抒情味的片段,融入你的體驗與思考,10行以內。
【要求】
、俅_立抒情主人公及形象、特色(你、香 雪、臺兒溝、列車……)
、诖_定抒情基調/情思
、圻x取傳情達意的“象”
、苓\用抒情手段
【活動5】為我寫詩
請為獨屬于自己的青春寫一首抒情詩,或立足于現實生活,或立足于理想未來,抒發你的青春情懷。
【要求】
、俅_立抒情主人公及形象、特色
②確定抒情基調/情思
、圻x取傳情達意的“象”
、苓\用抒情手段
【活動6】測評
1.寫完詩歌后,組內成員交換閱讀,使用“寫作評價表”評價彼此的詩。
評價量表項目:
2.全班交流:朗誦優秀詩歌
【活動7】入冊
各小組推薦2-3首所寫的詩歌入詩集。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9
【選材說明】
人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上冊第五組
【本組說明】
本組群文是以魯迅先生為專題安排教學內容!渡倌觊c土》通過“我”的回憶,刻畫了一個見識豐富而又活潑可愛、聰明能干、機智勇敢的農村少年——閏土的形象,反映了“我”與他兒時短暫而又真摯的友誼以及對他的懷念之情。《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通過回憶伯父魯迅先生的幾件事以及他給我的教誨,反映了他憎惡舊社會,同情和關懷勞動人民的`性格特征,贊揚了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優秀品質,同時又表達了作者對魯迅先生的無比懷念、敬愛與敬仰之情!兑幻妗纷髡呋貞浀氖撬哪昵暗耐,寫成于魯迅逝世的當月。在以小見大中,表現出魯迅先生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表達了作者思念和敬仰魯迅之情!队械娜恕愤@首詩是臧克家1949年11月1日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寫的,這首詩通過反動派勢力與魯迅先生截然相反的對比,批判了那些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統治者和壓迫者,熱情歌頌了魯迅先生為人民無私奉獻的可貴精神,并號召人們做真正的有價值的并且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人,做一個像魯迅先生一樣的人。
【學情分析】
我班學生為藏族學生,盡管已是高年級學生,但語言障礙仍是語文教學中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表現在“學會難、表達難”兩方面。由于地處邊遠,受條件限制,學生收集學習材料較難,教材是最主要的知識來源,同步閱讀材料均需要教師收集和復印。平時學習,師生已習慣于逐篇講解,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自主學習較少,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對師生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嘗試。為了順利完成群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任務,必須安排充分的群文預習時間。
【設計理念】
1.基于學情分析,本設計以“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策略為指導,以主題整合單元,以群文拓展主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認識魯迅、了解魯迅,走進魯迅,感受魯迅的高尚品質,培養學生無私奉獻,關心弱勢的道德品質。
2.以群文閱讀的記錄表的形式,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形成,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時空、教學方法的全面開放,使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相互滲透,有機整合。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10
工作單位:設計人:
聯系電話:郵箱:
姓名年級七年級議題腹有詩書氣自華——前賢志學的故事
選文篇目及來源
1.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15課:《孫權勸學》
2.《師曠論學》(選自《說苑》)
3.《周處》(選自《世說新語》)
4.《曾國藩與小偷》(民間流傳)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受學習給人們帶來的轉變,激發對勸學及學習的思考,從而更加努力學習。
2.學習在故事中悟出道理的方法,培養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
難點
1.對勸學方法及學習的認識。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思辯、感悟、語言表達及綜合分析的能力
教學步驟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它能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從而提高大家的閱讀能力。這種方式叫“群文閱讀”(板書)。群文閱讀簡單的講,就是把一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通過閱讀這些文章,在閱讀中發展自己的觀點,進而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最通俗的說法,就是一堂課里讀多篇文章。
二、閱讀研討
。ㄒ唬╅喿x《孫權勸學》,小組討論,找關鍵句,講悟出的關于“學習”的道理。
我們在第一單元認識了一個從“指物作詩立就”到“泯然眾人矣”的`人,他叫?生補充。如果當時方仲永身邊的鄰居、親戚或朋友中,但凡有一個人能夠站出來提醒他應該學習,那么他的結局將會改寫。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一位遇到了“伯樂”的“千里馬”。默讀《孫權勸學》。
生答,師小結:
《孫權勸學》的啟示:
。1)不能因為事情繁忙就放棄學習,堅持讀書是有益的。
。2)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廣泛涉獵就會學有所成。
(3)不但自己要學好,還要催動附近的人也要學習,讓社會也一起進步。
(4)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
(5)與《傷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ǘ╅喿x《師曠論學》,小組討論,找關鍵句,講悟出的關于“學習”的道理。
在勸別人學習的時候,有人會說:“我的年齡已經這么大了,就不用學習
了吧!”下面我們來看一段已經七十歲的晉平公與師曠的對話。默讀《師曠論學》。有人認為師曠其實是在勸學,故其名應為《師曠勸學》,所以此段有兩個名字。
生答,師小結:
《師曠論學》的啟示:
。1)人生學無止境,“老而好學”雖比不上“少而好學”和“壯而好學”,但總比不好學好,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要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受益終身。
。2)如果想立志學習就應該從當下開始,這樣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學到老。年紀性別和成功無關,只要有目標、有恒心、有決心,一定能成功。
。ㄈ╅喿x《周處》,小組討論,找關鍵句,講悟出的道理。
在《師曠論學》中我們知道了學不學習與年齡無關,那么,對于一個惡霸來說,學習是否也有用呢?默讀《周處》。
生答,師小結:
《周處》的啟示:
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ㄋ模╅喿x《曾國藩與小偷》,小組討論,找關鍵句,講悟出的道理。
當我們在勸有點同學讀書的時候,他們會說:“唉,我天生就不是讀書的材料,記性也不好!蹦敲,我們來看下一個故事。默讀《曾國藩與小偷》。
生答,師小結:
《曾國藩與小偷》的啟示:
小偷很聰明,但他最終還是一個小偷;曾國藩很笨,卻在中國的歷史上刻
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正是憑自己的努力,彌補了其他方面的缺陷,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
有句話說“聰明反被聰明誤”,小偷再聰明如果不選擇改變自己的生活也終究是個小偷,但是如果一個人能夠勵志向前并且走正路,哪怕他再蠢笨,只要他努力并且毫不氣餒,他也將終成大器。所以說再聰明的人沒有走正確的人生道路終究也不會有成就。從而也看出了學習的重要性。
三、過濾、小結
在每一篇文章的閱讀中,我們都能獲取到很多的信息,懂得很多道理。但群文閱讀是在這眾多的信息中提取一個點來進行閱讀。如:在《孫權勸學》中,我們明白了“只要發奮學習,就能積學修業,學有所成”;在《師曠論學》中,我們讀懂了“終身學習,受益終身”;在《周處》中我們知道了“學習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在《曾國藩與小偷》中,我們更是看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故從今天的四個故事中,我們認識到了“學習”的作用,反思自己是否更應好好學習呢?
四、拓展練習(任選一題完成)
1.根據方仲永“世隸耕”“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于邑人,不使學”的情況,給他的父親寫幾句勸學的話。
2.給身邊找種種借口不想學習的同學寫幾句勸學的話。
五、課堂小結
這堂課我們認識了“群文閱讀”這種新的閱讀方式,學習了通過關鍵句悟道理的方法,也學會了勸學,還明白了很多道理,尤其是“學習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夠做到終身學習,用知識來改變命運。
板書設計:
腹有詩書
氣自華
《孫權勸學》奮發學習
積學修業《師曠論學》
終身學習
受益終身
《周處》
學習改變命運
《曾國藩與小偷》
學習造就人生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 篇11
一、研讀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培養學生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傾聽別人意見的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文中動物的做法,感受到動物之間的親情,進而感受父母對自己的關懷、愛護,激發學生回報父母的情感。
2、透過文中人物的善良,從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的內容及意義。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與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二、研讀準備
教師:教學PPT文本
學生:文具盒水彩筆
三、研讀活動
(一)歌曲導入(獨唱《一個真實的故事》,教師由歌曲過度到教學中。)
(二)學習《金色的腳印》
1、我會想我會讀
PPT出示“思考問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邊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同時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課文哪些語句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愛?
2、交流分享
。1)抽生回答兩個問題。(板書)
(2)你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愛的?(抽生回答,PPT出示精彩語段,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小結:(凸顯主題“愛,讓靈性綻放”)
(三)學習選文
1、我會讀 (PPT出示“閱讀要求”) 【范學一篇選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瀏覽課文,想想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邊讀邊勾畫出讓你感動的語句,同時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課文哪些語句能體現出他們之間的愛?
2、小組選學選文,學后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收獲。
3、我會做 做一份“讀書卡” 或者“閱讀海報”。
4、回報展示選學成果。
5、在展示中,小組成員補充閱讀中的勾畫的能體現“愛”的語段。(全班視情況朗讀)
(6、交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 待定)
四、課堂小結
1、背景音樂情感升華。
2、PPT推薦課外閱讀篇目。
2、課結束分享對聯。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03-18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經典】11-11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必備)09-06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15篇【薦】10-13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14篇(合集)11-11
(優)群文閱讀教學設計15篇08-13
群文閱讀教學設計15篇(必備)10-13
《情暖人間》群文閱讀教學設計-教學設計07-13
中學群文閱讀教學設計一等獎12-26
群文閱讀的教學設計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