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5篇[推薦]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不同物品印紋嘗試實驗,引導同學,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
2、利用敲印的表示手法,使同學對由于底面不平而發生印紋的美觀從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學習操作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同學是否能簡單地運用敲印的方法組織畫面。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同學和教師一起收集自然界中外表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課前教師收集一些運用拓印方法進行畫面肌理創作的作品。
二、導入新課:
教師事先準備好四個小組用的顏料:紅、黃、藍、綠。(分別用臉盆放著)找兩名同學衣著鞋子蘸上顏料后在地上鋪著的白紙上走,讓同學觀察紙上出現了什么?為什么有的鞋印花紋清晰有的鞋印花紋不清晰?
同學總結:因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三、講授新課:
1、發展階段:
讓同學用自身的小手蘸上顏料后敲印以和用各類擁有紋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同學仔細觀察、探究,從而找出發生紋理的.原因。
2、利用印紋制作畫面時要注意色彩的協調、疏密的布置(可以是沒有具體物象的)。
3、利用紙片的重疊制作圖章時,先剪出圖形的外輪廓,再剪出圖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隨后粘貼,要注意紙片厚薄的變化(厚薄明顯的地方線條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圖案在圖章中要構圖豐滿,從而發生豐富的圖案形象。
四、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五、同學評價作品,小結。
六、課后拓展:
1、用印紋和彩紙剪貼來組織畫面,譬如:用葉脈敲印出草叢,配上彩紙剪貼的蝴蝶,可以發生另一種作品的效果。
2、對印出的紋理進行聯想,看看能成為什么……然后再通過簡單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創作。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2
一課時
教學目標:1、通過不同物品印紋嘗試實驗,引導學生,養成善于觀察的習慣。
2、利用敲印的表現手法,使學生對由于底面不平而產生印紋的美觀從而感受形式美感。
3、學習操作方法,培養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學生是否能簡單地運用敲印的方法組織畫面。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準備:學生和教師一起收集自然界中表面粗糙、有凹凸的物件。
2、課前教師收集一些運用拓印方法進行畫面肌理創作的作品。
二、導入新課:
教師事先準備好四個小組用的顏料:紅、黃、藍、綠。(分別用臉盆放著)找兩名學生穿著鞋子蘸上顏料后在地上鋪著的白紙上走,讓學生觀察紙上出現了什么?為什么有的鞋印花紋清晰有的鞋印花紋不清晰?
學生:因為鞋底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三、講授新課:
1、發展階段:
讓學生用自己的小手蘸上顏料后敲印以及用各類擁有紋理的物品敲印,提醒學生仔細觀察、探究,從而找出產生紋理的原因。
2、利用印紋制作畫面時要注意色彩的.協調、疏密的安排(可以是沒有具體物象的)。
3、利用紙片的重疊制作圖章時,先剪出圖形的外輪廓,再剪出圖形中所需的小部件,隨后粘貼,要注意紙片厚薄的變化(厚薄明顯的地方線條光滑而清晰),最后注意圖案在圖章中要構圖飽滿,從而產生豐富的圖案形象。
四、小組合作,教師指導。
五、學生作品。
六、課后拓展:
1、用印紋和彩紙剪貼來組織畫面,譬如:用葉脈敲印出草叢,配上彩紙剪貼的蝴蝶,可以產生另一種作品的效果。
2、對印出的紋理進行聯想,看看能成為什么……然后再通過簡單的添加,完成作品的創作。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用手、樹葉等有紋理的物體初步進行印紋練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
2.體驗造型樂趣并獲得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手、樹葉等印紋創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識地進行畫面組織。
教具準備:
全開白紙、水粉顏料(統一分配)、不同樹葉、圖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邊聽輕音樂)。
二、導入:
1.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心來發現手上的紋理,教師用手沾上顏料,往白紙上一印,出現漂亮的手紋,導入課題:美麗的`印紋(板書具有紋理的字)。
2.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白紙,讓全班學生沾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上臺按印。讓學生體驗印的樂趣,并讓學生簡單地表述自己手上紋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讓學生討論并說說除了手可以印出紋理以外,還可用什么東西來印。
三、布置作業:
分小組合作,用手、樹葉、瓶蓋等進行印紋練習。
要求:
1.團結合作。
2.注意衛生。
3.比比哪組印得最美麗。
四、學生練習,教師進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
五、展示每組作業,引導觀摩,讓學生談談觀摩感受,并表達出來。
六、配樂播放各種美麗的印紋,學生整理衛生,結束本節課。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發現、認識生活中表面凹凸不平,帶有紋樣的一些物品。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
2.學習運用“紙蓋物”——干印法,拓印出美麗的印紋畫并添畫成獨特的造型。培養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
3.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體驗創造美的學習活動的快樂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學重點:
學習拓印中干印的簡單步驟及操作方法。
感受印紋的肌理,用印紋畫添畫組合成新的造型。
教學難點:
印紋的清晰度,添畫造型獨特有創意。
教學準備:
樹葉。白紙。油畫棒或蠟筆。
教學過程:
上課!同學們好!請坐。
一、導入
(打開PPT)請同學們翻開課本P10。下面老師給1分鐘時間請同學們看看白板上放的圖片,再聯系自己書本里的內容。開動腦筋想一想,課本出現的蓮藕,樹葉都被用來干什么了?
哪位小朋友回到老師剛才的問題,?蓮藕跟樹葉都被用來做什么了?
(總結學生答案。)蓮藕直接用來沾顏料印在了紙上。樹葉被紙蓋著用蠟筆涂出了樹葉的圖案。
(轉入本課主題。)其實這兩張方式都屬于一種繪畫的技巧——拓印。
(板書:拓印)
那什么是拓印呢?拓印其實是一種最普通最古老的紙上的印刷方法。
二、新課授予
那么老師要發問了,什么樣的東西才能用來拓印呢?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他們跟書本里的樹葉,硬幣,蓮藕等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表面粗糙,凹凸不平。所以粗糙的東西才可以用來做拓印。
請同學們想一想,說一說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粗糙的實物?
(播放PPT竹籃等圖片)
1.介紹拓印的兩種方法
好,那么接下來我們就看一看拓印都有哪幾種方法。
(播放視頻)
視頻我們看完了,同學們告訴老師視頻中介紹了多少種拓印的方法?
一共是兩種拓印方法。其中用手指沾顏料印到紙上的那一種跟書本里用蓮藕印的方式是一樣的。我們稱它為——濕印法。
(板書:濕印法)
跟書本中一樣是用樹葉印出來的叫——干印法。
(板書:干印法)
那么由于我們學校里條件有限,小朋友們容易打潑顏料,我們這一節課就主要學習一下干印法。
2.教師示范一
下面就要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做,學一學干印法到底是怎么印出來的。
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作業本還有樹葉。
(打開投影儀,準備紙、樹葉開始邊講解邊示范)
首先,請同學們打開你們的本子,選空白的一頁。
然后,跟著老師,把你們的樹葉放到這一頁紙的下面。
接著把紙蓋好。我們就可以看到紙的下面透出的樹葉的形狀。
都做好這一步了嗎?
(簡單巡堂檢查)
接下來,我們用油畫棒或者蠟筆,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順著樹葉的形狀。開始輕輕的涂抹。注意,涂抹時候筆不要立起來。盡量放倒,與本子持平。
(簡單巡堂檢查)
3.欣賞作品我們來看一下,別人拓印出來的作品。
(播放PPT展示作品。)
小朋友們是不是可以看到,別人拓印出來的不單單是印紋那么簡單?
那么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我們剛才拓印出來樹葉的形狀添畫成更有趣的作品。
4.教師示范二
(打開投影儀,繼續示范)
下面同學們先看一看再動手,看看老師把我們剛才的樹葉添畫成什么了?
(示范添畫——老鼠)
三、課堂作業
下面的時間,就交給同學們。對自己拓印出來的樹葉進行添改。動作快的同學也可以重新拓印一張,再添畫。
(教師巡堂,指導,并抽取優秀作品點評)
四、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拓印中干印的簡單步驟及方法,同學們可以回家后,運用這個方法,去拓印一些別的表面粗糙的物品,然后添畫成有趣的作品。
我們這節課就到這里。
下課后請小組長收齊本組作業。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用手、樹葉等有紋理的物體初步進行印紋練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
2.體驗造型樂趣并獲得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手、樹葉等印紋創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識地進行畫面組織。
教具準備:
全開白紙、水粉顏料(統一分配)、不同樹葉、圖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邊聽輕音樂)。
二、導入:
1.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心來發現手上的紋理,教師用手沾上顏料,往白紙上一印,出現漂亮的手紋,導入課題:美麗的印紋(板書具有紋理的字)。
2.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白紙,讓全班學生沾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上臺按印。讓學生體驗印的樂趣,并讓學生簡單地表述自己手上紋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3.讓學生討論并說說除了手可以印出紋理以外,還可用什么東西來印。
三、布置作業:
分小組合作,用手、樹葉、瓶蓋等進行印紋練習。
要求:1.團結合作。2.注意衛生。3.比比哪組印得最美麗。
四、學生練習,教師進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
五、展示每組作業,引導觀摩,讓學生談談觀摩感受,并表達出來。
六、配樂播放各種美麗的印紋,學生整理衛生,結束本節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在上一節課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使學生學會自制圖章,進行拓印,學習形式美的原理和感受造型的樂趣。
2.提高動手能力,培養創造性和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刻制圖章的技巧及拓印的方法,讓他們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具準備:
橡皮擦、地瓜、水粉顏料、刻刀、圖例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讓學生唱一唱,準備上課。
二、引導欣賞用圖章拓印的作品。
(一)欣賞用圖章拓印的'作品,感受用圖章拓印的藝術美,并說出自己的感受。
(二)學生思考:
1.看到的印紋與上一節課的有什么不一樣?
2.這是怎樣產生的?
三、教師出示幾枚圖章,引導觀察并請幾位學生上臺沾上顏料印上,看看出現了什么,激發刻制圖章的愿望。
四、示范刻制圖章,強調難點和安全。
1.在橡皮擦或地瓜切片上畫出圖形。
2.沿著描繪好的圖形把不需要之處刻去。
五、指導拓印:
1.把圖章沾上各種顏色進行拓印。
2.用排列或重疊等各種方法拓印,發揮想象力,印出一張有意思的畫。
六、學生練習。
七、教師進行實際指導。
八、展示作業,引導觀摩。
讓學生表達觀摩同學作品的感受。
九、小結。
十、整理、打掃衛生。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11-18
《美麗花園》教學設計06-21
《美麗的小路》教學設計06-27
美麗的公雞教學設計04-15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設計04-20
《美麗的顏色》教學設計10-17
美麗的紋樣教學設計01-11
美麗的眼睛教學設計07-18
美麗的田園教學設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