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吆喝》說課稿
《吆喝》說課稿
說教學目標
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和關鍵。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情特點的分析,制定如下教學目標。預習課上我指導學生完成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感知并概括課文內容;識記并積累疑難字詞;品味形象描寫的語句,感受吆喝之美;形成待探究問題等預習任務。本節課為展示加反饋課,具體完成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把握文章獨特的結構特點,品味本文幽默生動的語言。
2、學習領悟作者組織材料的方法及寫作思路。
3、體會作者對舊時北京城吆喝的種類、內容、特點等不同方面的描述。
能力目標
以課文吆喝的類別及特點,聯系生活實際列舉體現這些特點的吆喝聲。
情感目標
感受北京城有特色的民風民俗,培養熱愛本土民俗文化的情感。
說教學過程
一、說導語
以傳統相聲《賣布頭》的錄音片段創設情景后,師滿懷激情地引入導入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師以學生感興趣的藝術形式及飽滿的熱情導入課文,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積極性一調動,就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說問題的設置
在本節課合作交流環節,共對上節課所形成的如下六個問題進行探究并進行展示作答:
1、作者在文中表現了哪兩類吆喝?并分別形象地用音樂知識中的哪兩個概念來形容?
2、請找出連接兩類吆喝的語句,并指出這些語句在結構上具有怎樣的作用?
3、課文主要表現的是哪一類吆喝?表現另一類吆喝的內容刪去,不是更重點突出了嗎?但作者為什么沒有這樣做?
4、作者通過敘寫一類吆喝來表現另一類吆喝,是哪種寫作手法的運用?你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還遇到過運用這種寫作手法的內容嗎?請舉出幾例。
5、表現不同吆喝聲的內容涉及3——末段,作者是如何分不同方面有序表現這些內容的?
6、課文6——末段共表現了多少種不同的吆喝聲?作者在第13段中把其中的兩種吆喝聲形象地概括為“合轍押韻”,請依此分別概括其余吆喝聲的特點?
之所以設計這6個問題,是因為它們體現了如下12個特點:
1、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問題設置有的放矢。
2、緊扣文本,立足學科知識的考查,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3、問題數目與班級學習小組數目一致,便于展示作答時各小組抽簽分配作答題目。
4、問題形成基于老師預設與學生發現相結合,貼近實際,尊重學生學習感受。
5、六個問題體現由對課文的整體分析到局部品評、由一般性語文知識的考查到體現題目的“吆喝”這一重點內容的研讀。
6、六個問題自然銜接,并為下一環節的問題分析做了很好的鋪墊。
7、注重學科之間的聯系,體現大語文的思想。如第1題讓學生聯系音樂學科中“器樂”、“聲樂”兩個概念認識不同種類的吆喝聲。
8、訓練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結構、善于抓住表達內容側重的能力。如第2題。
9、注重甄別與發現能力的培養,注重逆向思維能力的訓練。如第3題。
10、注重前后知識的連貫,注重語文知識的積累。如第4題。
11、培養學生能夠提綱挈領,結合課文內容梳理要點的方法。如第5題。
12、培養學生觸類旁通、把握特點,鍛煉語文素養的能力。如第6題。
三、說對小組合作交流環節及展示環節的方法指導
學習本課,采用語文課堂學習三步曲的方法。即1、問題驅動式研讀課文;2、承包合作式探討問題;3、隨機抽簽式展示作答。在上一環節帶著問題深入研讀課文的前提下,指導各小組在合作交流環節按“32字方針”的流程進行學習。這一操作流程可概括為:明確問題,分配承包——獨立思考,交流請教——逐題探討,共同提高——合作共贏,全部知曉。具體理解是這樣的:1、明確問題,分配承包。小組學科長把老師預設的問題首先明確,這便于小組各個成員對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能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對題目做初步的選擇。然后,小組長參考要完成的問題數量與小組人數,結合小組成員的學習程度,合理靈活地把問題分配承包給小組成員,共同參與,提高效率。2、獨立思考,交流請教。每位小組成員分到題目后,先用一定的時間獨立思考作答,由于存在各成員間的程度差異或分配題目的難易程度不同,個別小組成員分配的任務不一定能全部獨立完成,可在自己有初步的見解之后,向先作答完自己分配任務的同學請教交流,最終完成自己的分配任務。3、逐題探討,共同提高。小組長按題目的順序逐題讓每一位承包題目的同學說出自己的理解,各成員聆聽思考,若有異議則共同探討達成共識,最終確定各個問題的作答方法,并記錄在各自的筆記本上,作為所在小組對預設問題的共同理解。4、合作共贏,共同知曉。曾經聆聽一位知名的教育專家這樣形象地說過:競爭學習可用損人利己來形容,獨立思考是利己但不損人,既利人又利己的學習形式是合作探究,因此,最終在合作探討的前提下,優化每道問題的答案,達到所有預設問題的作答內容所有小組成員全部知曉。
各小組是否對所有問題都做了徹底探討,是否每位小組成員對每一道題目的作答都有充分的了解,第三步的隨機抽簽式檢測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檢測采用落實到組,具體到人的策略,先用標有題目序號的卡片抽取各小組要展示的題目,再隨機抽取各小組成員的組內序號,確定作答該問題的同學。也可隨機抽取一個數字,各小組成員組內序號為該數字的,均為本節課問題展示的作答同學,然后結合待展示同學所在的小組序號隨機抽取題目序號,作為各小組作答同學要完成的問題(較之前者,這種方法更為公平)。展示作答同學作答后,允許由其他小組同學進行評價和補充作答,并最終由老師優化并明確正確的作答方法,比照各小組的作答質量,給予恰當的積分量化。
四、說穿插鞏固環節的設置
學生的思維是有限的,通過這一環節,讓每個學生的思想互相交流、學習,借鑒別人的長處,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在這一環節中,老師主要管理好學生,讓課堂有實效,避免出現“濫竽充數”的現象。
五、說反饋檢測環節題目的'設置及設計意圖
本環節讓各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對以下兩個問題的作答:
1、依文中不同吆喝聲的特點,舉出生活中體現相應特點的吆喝聲。
2、課文第10段開頭寫道,“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現在郟縣文化局擬在文化路上開發“民俗文化一條街”作為旅游發展項目。請你為此設計一句廣告詞來進行宣傳。
第一個問題意在體現“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學習語文應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這一理念,設計第2個問題用以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六、說反饋檢測環節任務完成的方法指導
《教師教學用書》之“教學建議”之“三、開展活動”項指出:本文內容貼近生活,生動有趣。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本文之后,可以開展一些活動加深學生對吆喝的認識和興趣。例如,可以要求學生編寫“劇本”,把各種吆喝融入到劇情當中;可以要求學生仿寫相聲,直接模仿各種“吆喝”,使學生在歡笑聲中深切體會到吆喝的韻味;還可以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吆喝”的種類,研究“吆喝”的規律、特點及其價值,探討“吆喝”聲中所包含的民風民俗等。
畢竟學生的生活體驗有限,教師可在預習課上展示自己搜集的相關素材,以老師率先垂范的引領作用,供學生參考,啟發激勵學生的創作,或調動學生參與表演的激情。
我在預習課上給出了如下提示:
一、課文第11自然段第一句說:“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所以也得變著法兒吸引顧客。”因此,生活中的廣告詞也是吆喝,同學們也可以進行搜集并歸類評價,概括特點。
二、本地生活中的吆喝
雞腿大蔥(形象描寫)
金絲小棗,吃一口甜掉牙(巧用夸張這一修辭)
頂花帶刺的嫩黃瓜(突出新鮮這一賣點)
沖天器火上天炮(巧用夸張這一修辭)
跳樓價(巧用夸張這一修辭)
稻花香豆奶(烘托渲染)
哈密瓜脆皮(烘托渲染)
二、數來寶表演
甲:打竹板,響連聲,
叫聲老板您是聽:
冢頭又名小上海,
有的賣來有的買,
咱家開的是飯店,
主要經營饸饹面,
饸饹條長又長,
又敗火來又清涼,
常吃饸饹身體好,
開胃明目又健腦,
您守法經營信譽好,
工商稅務都不來找,
叫聲老板您別惱,
給倆兒小錢就不打擾。
乙:(扮演饸饹店老板):
今個說哩真是好,
這錢我卻給不了,
說哩雖然聽著中,
老板我有錢不如買棵蔥,
你年紀輕輕去打工,
勞有所獲其樂融。
三、小品構思設計
甲:全國形勢一片大好,
各地公司成立不少,
我這門面雖然挺小,
服務質量您都知曉,
那就是一個字:好!
本人,中國吆喝發展有限公司老板。公司今天正式營業,大家向我祝賀。(拍手鼓掌)
乙:扮一老板摸樣,挾一皮包做愁眉苦臉狀上。訴說自己身為房地產公司老板,投入大筆資金蓋好樓房后卻買者寥寥的苦惱。偶見剛開業的吆喝公司,就進門求教。
甲:聯系生活中現代人追求原生態的消費觀念,說服其不僅要突出樓房堅固,也應突出原生態這一賣點。可參考語句如下:
山野菜,農家飯,
散養的雞子柴雞下的蛋,
新鄭的紅棗中牟的大蒜,
開封的灌湯包子郟縣的饸饹面,
你把天下名吃都吃遍,
最不能忘記的是,
媽媽親手做的那碗手搟面,
樓房講究有綠地草坪,
不僅要抗八點一級地震,
還要住在繁華路段。
四、廣告詞設計:中原之行哪里去,請到民俗一條街。
【八年級語文《吆喝》說課稿】相關文章:
《吆喝》的語文說課稿03-30
《吆喝》說課稿08-24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吆喝說課稿12-06
《吆喝》優秀說課稿08-17
八年級語文《吆喝》ppt04-03
八年級語文《吆喝》教案03-03
八年級語文下冊《吆喝》教案04-29
八年級語文《吆喝》教學設計05-06
八年級下冊語文《吆喝》教學設計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