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

發布時間:2017-10-19  編輯:林儀 手機版

  《語文園地四》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韻語,發現形聲字的特點,認讀6個生字。

  2、讀記成語或詞組;練習使用標點符號“?。!”,感知三種句式的語氣;看圖寫幾句話;正確、流利地讀一則故事,培養自主識字和朗讀的能力。

  3、完成口語交際《應該聽誰的》。

  4、交流自主識字成果和經驗;啟發學生在學習本組課文的基礎上,自己講個動腦筋的故事。

  《語文園地四》教學反思

  眾所周知,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培養入學兒童觀察客觀事物的一個橋梁和憑借,是培養兒童提高認識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良好途徑。面對單幅圖或多幅圖,能寫上幾句話或寫一段話,并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滔滔的江河就是發源于這涓涓的細流,看圖寫話可以說是小學作文教學的一項基本功。

  那么,低年級看圖寫話該如何有效實施呢?

  首先,必須明確教學目標。我們不妨先來看看《語文課程標準》對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是如何表述的: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3.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這樣的學段目標定位當然是比較模糊的,稍作具體化的話,我認為應該是:1-2年級寫話重在“有興趣”,核心任務是“寫自己想說的話”,做到“能寫幾句互為關聯話,用上課文中學到的或在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有內容”。

  其次,應該是如何教學的問題了。今天,鄭老師所教學的內容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的一部分,課文圖片畫的是是老師帶著學生們在動物園里觀看千姿百態的猴子。這是小學生第一次進行看圖寫話訓練,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寫話正是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第一次學習看圖寫話,學生當然害怕,老師也頭疼,所以鄭老師特別緊張,也特別重視,就怕上砸了。

  根據課標的學段目標要求、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我們給本課制定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看懂畫面內容,并大膽展開想象;

  2.教學生初步學習用時間、人物、地點、事件的“四要素”基本要求完整地說話,并試著寫下來;

  3.在寫話的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主動觀察、樂于表達的欲望,對看圖寫話產生興趣。

  教學重點:看懂畫面內容,說、寫完整話。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抓住猴子的動作、表情,展開合理的想象。

  下面結合這節課,就看圖寫話談談我的看法。

  一、變靜為動,促進敢說愛說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所以老師所起的作用就是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變消極、被動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

  低年級學生天真可愛,愛說好動。平時幾個人在一起總是爭搶著說個不停,可進入課堂以后,出于愛面子怕說不好,他們就變得不敢說,不愛說了。老師的愛,是啟迪學生心靈的金鑰匙。只有在老師充滿愛的“激勵”下學生才會充滿信心,積極表述。在導入環節,鄭老師就追隨愛的腳步,創設了老師帶同學們游動物園的情境,先后參觀了“水族館”、“蝴蝶谷”、“鳥語林”,最后來到最有趣的“猴園”。

  這樣的情境創設中,自然引發了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喚醒,因為現在的孩子哪個沒有玩過動物園?這樣,學生仿佛真的來到動物園里看到了真的猴子。于是,課文的畫面就不是靜止的了,仿佛會活了起來,畫中的猴子已經能說話、會動作,甚至也有自己的思想了。此時,學生已不僅僅是在看圖,而是在動物園中,來到猴子身邊,主動地,投入的欣賞猴子,并享受著猴子所帶給他們的樂趣了。面對生活中見過的喜歡的猴子,他們自然格外興奮,也自然格外想跟它說話了。

  二、指導看圖,引導有序觀察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礎。就是指導學生學會觀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觀察是一個知覺、思維、語言相結合的智力活動過程,觀察是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能力的發展是思維、表達能力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看圖說話之前只有經過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會在大腦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學會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就等于交給學生一把認識世界的金鑰匙。但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觀察能力是十分欠缺的,他們看到一幅圖往往毫無頭緒,不知該如何下手,可以說無目的、無順序。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在旁邊好好引導,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首先引導他們看圖要有順序,或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遠到近,從近到遠;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或從中間到四周,對畫面所表達的主要內容先有一個整體性的了解。再從畫面中人物的表情、動作,推測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還要觀察周圍環境,弄清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學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圖或多幅圖畫變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事物。如這節課上,鄭老師先讓學生遠遠地觀察整幅圖片,再讓學生用放大鏡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觀察,讓學生明白觀察圖片應如何才能做到仔細有效,循序漸進,先看整體,再看重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觀察、說話,老師設計了如下幾個問題來引導學生觀察:1.我們現在站在假山邊,遠遠地欣賞這群猴子,這些猴子都在干什么?2.你最喜歡哪只猴子?3.假山最上面的猴子在干什么?她看到什么?想到什么?4.兩只猴子躲在假山下說著悄悄話,它們說些什么?這樣引導,無疑為學生的觀察提供了路徑,學生順著這樣的路徑,自然可以看得有條不紊了。如果經常這樣訓練,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感悟到,原來看圖寫話是要按一定的順序來觀察的,而不是愛看哪就看哪。

  三、啟發聯想,豐富思維空間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學生在觀察后,還是把話寫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沒有發揮想象力的作用。“想想”,一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二是指想象。其中,想象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只是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借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象,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思維。圖上的內容是平面的,靜止的,只是描繪出了人物的動作、表情,而與之相關的人物的語言和心理卻無法體現出來。只有聯系平常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使圖中的事物動起來,使他們有動作、有語言、有思想,才能使畫面內容豐富充實。比如這幅圖,那只坐在山頂上的猴子,它一手拿著蘋果,一手抱著膝蓋,從它的動作和神情看,它可能在想些什么?還有,兩只猴子躲在假山下相向而視,仿佛在說著悄悄話,它們可能會說些什么?這些問題有時也許只是給學生一些提示,但就是這一點提示,可能就激發了學生的想象力,打開了學生的思路,讓學生有話可說。

  四、練習說說,培養表達能力

  有了想象,就不等于就能夠把話說好、寫好。這是因為低年級學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強,善于模仿,好提問題,喜愛表達,思維形象具體,具體表達卻容易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多會前言不達后語或是重復羅唆,有時帶有語病。因此,就需要教師細致、耐心地指導甚至示范。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引導學生:(1)要求說得有頭有尾,要遵循一定順序;(2)要有基本內容,不要丟掉重點;(3)鼓勵在語言表達上有獨到之外的學生,表揚他們說得細,說得好。具體到本節課的教學,為了讓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說清楚,本著由易到難的原則,教師先后出示了如下句式:1.假山上的猴子真( )呀!它們有的( ),有的( ),還有的( );2.__________(誰)_____________(什么時候)來到______________(什么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干什么)。在觀察后進行這樣的句式訓練,無疑給他們提供了說話的拐杖,對低年級孩子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從這節課的情況看,正是由于教師得力的指導,學生才能把所見所想說得那么順利而完整。

  五、敦促動筆,鞏固引導效果

  看圖寫話,顧名思義就是看了圖就要寫,因此,引導學生把圖畫的內容和想象的內容說出來還不夠,還得要求寫在本子上。從要求上說,低年級的寫話要注意兩點:1.把話寫完整。這是寫話的最基本要求,從第一次寫話訓練就得教給學生如何把話說完整、寫完整,什么樣的話是不完整的。因為,低年級寫話是為中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如果連話都說得不完整,如何能寫好一段話、一篇文呢。在具體操作上,就要教給學生說完整話的方法,即把握住時間、地點、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話寫完整;2.把話寫清楚。如果說一年級重在把話寫完整的訓練,那么,到了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寫完整話的能力,其觀察、想象能力都有了發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清楚上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寫與主要情節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等,還要抓住這些動作、神情猜測、判斷人物可能說什么,想些什么。如果畫面上有幾個人物,還要注意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系,并想象他們的所做所思,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在這節課上,抓住重點來寫這個環節鄭老師把它安排在突出的位置上。不僅看圖指導時體現重點,而且還緊緊抓牢學生“寫”的環節以及講評環節,寫前送詞給學生,減輕難度,指引方向,講評時再抓重點詞,鞏固學法的指導,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是扎實有效的。


相關推薦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性爱片在线播放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五月综合网免费在线视频 | 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