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太空生活趣事多
● 教學目標
1. 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 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了解新科技的興趣。
●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生字卡片、上網查尋有關太空方面的常識,作簡單了解。
2.學生準備:制作各種形狀的生字,涂上喜歡的顏色,查閱太空生活的資料。
● 教學重點:會讀生字和詞語,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
● 教學難點:發揮想象,設計新穎獨特的太空生活用品。
● 教學課時:2課時。
● 教學過程:
出示圖片
欣賞、演示神六發射的精彩圖片。
一、談話揭題
1、還記得一年級時學過的課文《地球爺爺的手》,這雙手會讓成熟的蘋果落到地上,會讓我們穩穩地站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假如人類坐上宇宙飛船,離開了地球爺爺的手,將會發生什么情況?
2、出示句子:物體在太空中失去了重量,就叫失重。
3、揭題:在失重的太空中生活一定非常有趣?今天的課文就向我們介紹,一齊讀:太空生活趣事多。
二、初讀課文,觸摸文本。
1、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課文;②給課文標上小節號;③思考:由于失重,太空中會出現哪些有趣的現象?
2、檢查:
詞語:
必須 安穩 漂浮 特殊 普通 綁在
舒服 杯子 咳嗽 設計
塑料杯 淋浴器 稍一使勁
三、隨文識字,朗讀品味。
(一)由于失重,在太空中會出現哪些有趣的現象?
交流:
▲句子一:在宇宙飛船里,站著睡覺和躺著睡覺一樣舒服,不過,要想睡一個安穩覺,宇航員必須把自己綁在睡袋里,不然,翻一個身,就會飄到別處去了。
1、指導學生讀準“舒服、必須、綁”
2、什么樣的覺是安穩覺呀?
3、要睡一個安穩覺,宇航員必須怎么做呢?你看到過這樣睡覺嗎?有趣嗎?試一試,讀出有趣的感覺來。
4、翻一個身就會飄到別處去了,多有意思呀,我們一起來讀讀。
5、還有別的有趣的事嗎?
▲句子二:在宇宙飛船里洗澡可不是件容易事,從噴頭噴出的水總是漂浮在空中。
指名讀——自己讀——指名讀
▲句子三:喝水的時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過來,水也會往下流。
1、想象一下, 如果把杯子倒過來,會發生什么情況?
2、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3、這是因為——相機出示:在宇宙飛船里,水失去了重量。
▲句子四:在宇宙飛船里走路更有趣。人稍一使勁就會飄到空中去,咳嗽一聲就有可能后退幾步,為了能平穩地走路,宇航員必須穿鞋底帶鉤的鞋子,好牢牢地鉤住帶網格的地板。
1、這里藏著幾個難讀的詞,相信不會難倒孩子們,自己試試。
相機正音“稍一使勁、咳嗽”。
觀察咳嗽的字型,你發現了什么?
2、整句話你能讀通了嗎?誰來試試?
3、是的,咳嗽一聲——會后退好幾步;
打個噴嚏——會后退好幾步;
用手打一下墻——會后退好幾步;
用腳蹬一下地呢——也會后退好幾步。
4、讓我們一起來把這句有趣的話讀讀吧。
5、出示前面四句話,師小結:
同學們,由于失重,宇航員睡覺必須綁在睡袋里,由于失重,宇航員洗澡噴出的水總是漂浮在空中,由于失重,宇航員喝水時,水不會往下流,由于失重,宇航員走路時必須穿鞋低帶鉤的鞋子,這些失重現象我們看來非常有趣,但卻給宇航員叔叔帶來了許多不便。
(二)過渡: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科學家為他們設計了哪些特殊的生活用品呢?請你到課文中去找一找,劃一劃,你能用幾個詞來說說嗎?
1、老師把孩子們說的打了出來。
出示:有綁帶的睡袋 帶吸管的塑料杯
特殊的淋浴器 帶鉤的鞋子
2、這些用品非常的 “特殊”,特殊的反義詞是——?
3、宇航員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他們是怎樣使用這些特殊的生活用品的?
4、拓展訓練:
(1)師:為了能平穩地走路,宇航員必須穿鞋底帶鉤的鞋子,好牢牢地鉤住帶網格的地板。不然 。
(2)誰能像老師這樣用為了…不然…這樣的句式來說說,自己練練吧。
為了( ),宇航員必須( ),不然( )。
四、觀看太空生活錄象。
1、孩子們,遨游太空是人類一直夢寐以求的想法,在一代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國神舟五號、神舟六號飛船已兩次成功載人遨游了太空。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下我國第一位登入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叔叔在太空中的生活片段。
2、觀看楊利偉吃東西的錄象。
3、孩子們,學習了課文,看了錄象,你對太空生活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你們的問題稀奇古怪,老師不可能全部都回答出來,那怎么辦呢?
如果想探索更多的宇宙奧秘,老師推薦大家可以進入“中國太空網”游覽,相信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五、指導書寫“必 須”。
《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介紹太空生活的科普性文章,介紹了宇航員在宇宙飛船里怎樣睡覺、喝水、走路和洗澡。在準備這節課的時候,我考慮把文章的教學重點放在學法的指導和興趣的培養上,至于朗讀指導并沒有做更高的要求。
備好課后,整體思路是先引領同學們學習第一小部分,即宇航員在太空中怎樣睡覺。然后總結學習方法,同桌或者小組自助合作學習剩余的部分——宇航員在宇宙飛船里怎樣喝水、走路和洗澡。體現一個學習方法的指導過程。然后后出示我在網上收集到的宇航員生活中的圖片,因為課文沒有介紹宇航員怎樣吃飯,特意收集的是宇航員怎樣在太空中吃飯的圖片。目的是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進行說話練習,整體思路看起來清晰,自然,無懈可擊。
但是上課結束后,卻感覺很差勁,首先因為自己在備課的時候沒有把朗讀指導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讀書,整節課讀書的時間少,指導句子的朗讀蒼白無力;其次,學法指導缺乏一個“扶”的過程,在指導學生學完第一部分以后,應該有個“扶”著學習第二部分的過程,畢竟孩子們還小,學習能力還不是很高,結果導致學生學完第一部分以后接著學習其余部分,明顯力不從心,再加上他們自制能力差,學習效果特別不好,有的學生說話,有的學生不動,還有的學生干脆玩了起來……
從這節課上,我想到了很多。畢竟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是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人,這就要求我們要充分考慮他們的需求特點,而不應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想當然,這樣只會南轅北轍,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