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撈月亮》教學設計
《撈月亮》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下面是由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撈月亮》教學設計,歡迎閱讀!
一、復習鞏固知識:
1、讓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附咱倒另伸
2、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讀詞語:(教師出示卡片)
3、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小猴子不動腦筋,看見井里月亮的影子后,以為月亮掉到井里了,就叫了起來,別的猴子也不動腦筋,跟著叫了起來,他們到井里去撈月亮,結果月亮好好的掛在天上。)
二、學習:
1、學生根據學習提示進行自學,教師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一起學習。
投影打出學習提示:
1)自己默讀課文,在書中標出自然段。
2)想一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與同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2、指名讀課文,而后說出每個自然段的意思。有不同意見大家進行交流。
師生共同歸納問題:猴子為什么要到井里撈月亮?
他們是怎樣撈月亮的?
他們撈到月亮了嗎?
……
3、重點學習一至四自然段:
1)學生小聲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組織好語言,做好發言的`準備。
2)學生間開展交流:(在交流時:先讀出有關的語句,而后說明自己讀懂的地方。)
教師參與以下幾個地方的交流:
1)糟啦,糟啦!月亮掉到井里了”體會小猴子為什么這樣叫?
2)誰跟著叫起來了?后來呢?
3)進行比較:猴子叫起來的這四節中,哪些話是相同的?哪些詞語不同?進一步加深體會。
板書:
4)指導學生朗讀:
a 與同桌一起分角色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在哪應加重語氣,結合有關語句談自己的想法。
b 聽配樂朗讀,結合自己讀書情況找出問題。
c 師生間分角色讀書,大家進行評議。
4、五至七自然段:
1)讓學生默讀,在讀書的過程中標出不懂的問題。
2)在小組內交流,組長負責分工。
a先交流各自的問題。
b小組內解決問題。體現學生間的互動學習。
c提出共性的問題,參加全班交流。
(讓學生親手制作教具,使學生的思維更活躍。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猴子的圖片,標上:小猴子、大猴子、老猴子及一群猴子,然后邊讀書邊粘貼,知道哪個猴子在上哪個猴子在下。)
三、開展交流活動:
1、通過讀這個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2、啟發想像:
1)老猴子抬頭一看,喘著氣說了什么?
2)小猴子、大猴子及一群猴子會怎么想?怎么說呢?
(這些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談,展開豐富的想象。)
四、總結:
井里有月亮的影子,猴子們以為月亮掉到井里了,他們就想辦法,依次倒掛起來,想把
月亮撈上來,因為井里是月亮的影子,所以結果什么也沒有撈到,月亮仍然在天上。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要知道遇到事情一定要動腦筋,多思考,要做好調查研究,不要別人怎么說就怎么說。
五、布置作業 :
1、聽寫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給這篇課文續加結尾(選做)。
【二年級上冊《撈月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二年級語文《撈月亮》教學設計03-25
人教版二年級上《撈月亮》教學設計12-19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撈月亮的習題05-09
一下語文《撈月亮》優秀教學設計05-12
人教版二上《撈月亮》教學設計12-19
二年級上冊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4-03
二年級上冊《秋天》教學設計11-13
小學課文《撈月亮》教案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