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1】
教學本課我從引導學生品析人物語言描寫,體味人物神態的描寫入手,采用學導式教學法,重在一個“學”字,貴在一個“導”字,以發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索能力,全面發展學生智力。全文教學分為初探性引讀,深究性引讀,內化性引讀三個階段,安排自學、討論、精講、演練四個環節。如精講環節,我著重讓學生體味李大釗說的兩句話。
1、“小孩家知道什么!”
2、父親堅決地對母親說:“不是常對你說嗎?我是不能輕易離開北京的……”抓住“堅決”“常”“輕易”“什么時候”展開教學,體會人物神態描寫時,我著重抓住描寫李大釗面對敵人沉著、冷靜的兩句話,品析“慣有”“嚴峻”這兩個詞說明了什么?
通過以上教學設計,學生體會到了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情,英勇無畏的精神,但是如果我能緊扣文章的中心詞語“信心”一詞,展開教學,這樣對于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會更有幫助。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2】
對小學生而言,合作學習既是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又是小學生健康心理的表現。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師。”心理學家肯定地指出:不會合作就沒有成功。因此,培養小學生正確地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
凡事都得有個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組合作學習也是一樣的,得給學生一個規則,按照規則來進行操作,這樣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一般是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難以獨自完成的。本節課我就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討論“課文講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就要求各小組成員先獨自思考,能找出幾件事就幾件事,找不出的,然后以小組合作討論,由各小組匯報員向班上匯報。這樣得出來的結果是人人參與得出來的。這樣既激發了同學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又鍛煉了同學們獨立思考與合作的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不僅是一個組織者、旁觀者,而且還是一個參與者,只有這樣才能更加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有了老師的參與,才使學生克服畏懼心理,使膽小的同學愿意與同學交談與老師交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揮的作用非常大,它是一種便于操作、效果較好的課堂教學方式。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恰當地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人人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合作、參與,使一貫說教的語文教學課堂活躍起來,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
《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反思【3】
《十六年前的回憶》是李大釗的女兒李星華寫的,全文通過回憶李大釗十六年前從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和被害后四部分來刻畫李大釗通知的偉大,整節課通過兩個課時的學習,學生從中深深的感受到了李大釗的偉大。
第一課時著重在了解李大釗,了解時代背景,從而理清文章的思路,但是因為學生對當時的歷史背景的了解的有限性,導致自己預設的知識留下了一個小尾巴,如:對文章第一部分的品讀不到位。第二課時主要是對文章的進一步分析與學習,整節課進行的很順利,學生感悟的也很好,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表述總是差一點點才能夠達到理想狀態,這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更加的注意并側重對學生這一方面的培養。還有一個遺憾的地方就是在后面對于本課的寫作方法的指導上還是有些牽著學生往前走的意思,不是讓學生自己從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雖然學生能夠掌握并能熟練的運用這一知識,但是還是覺得自學成果會更好。
總之,這一節課進行的很順利,學生和教師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默契,但是遺憾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練習還是有些少,這樣總是讓孩子們有一種好像語文課就是一味的分析課文,分析內容,而沒有得到更多知識方面的鍛煉。
更多相關文章:
2.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下冊《作文上的紅雙圈》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