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時間:2024-01-06 07:27:09 六年級下冊 我要投稿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1

  《千年夢圓在今朝》

  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魅麗、慘重、魄力、積勞成疾、風華正茂”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增強民族自豪感。

  3、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

  1、了解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千年夢圓的經過。

  2、體會中國航天人團結合作、默默奉獻、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科學精神。教學難點:

  學習在具體的事實描述中說明道理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質疑引入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激情導入。

  20xx年10月15日上午9點,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飛船被送上太空。這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一瞬間的改變,一瞬間的飛躍,實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想。

  2、啟發表達。

  同學們,看著這壯觀的一幕,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生自由發言)

  3、出示課文題目,質疑問難。

  現在讓我們跨越歷史的長河,沿著時間的隧道,乘上時空飛船,一起去追尋數千年的飛天夢。(板書課文題目:千年夢圓在今朝)一起讀課文題目。說說你從課文題目中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生質疑:千年的“夢”是指什么?“圓”是什么意思?千年的“夢”是怎么圓的?為什么說千年的“夢”今朝圓了?)

  二、自主學習,初讀感知

  1、學習提示: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思考提出的問題。

  (2)認讀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詞典,聯系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2、出示詞語:

  瑰麗嘗試火箭捆綁慘重穿越振奮規模協作精細概括評價魄力嫦娥奔月炎黃子孫積勞成疾風華正茂

  (1)指名認讀。

  (2)交流不理解的詞語,自由選一個詞語說話。

  (3)學生齊讀。

  3、通過讀文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4、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中國人為了飛離地球、遨游太空進行了不斷努力,最終成功的事。)

  三、深入挖掘,研讀感悟

  (一)出示探究提示:

  1、默讀課文思考:這數千年的中華飛天夢是怎樣變成現實的?(提示:古人→萬戶→??)人們都做了哪些努力呢?

  2、找一找,畫一畫,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做好批注。

  (二)學生交流匯報:

  1、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愿望

  2、萬戶的火箭飛行──大膽的嘗試

  (1)從萬戶乘坐火箭飛天的事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中國古代人們已經開始嘗試飛天的夢想了。他勇于實踐的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2)萬戶的火箭飛行是以失敗告終,那么炎黃子孫放棄了這飛天夢想了嗎?出示句子:盡管遭受了無數失敗,付出了慘重代價,堅定而執著的炎黃子孫卻始終沒有放棄飛離地球的努力。

  這句話有幾層意思?

  (兩層意思,一方面承接上文,用萬戶火箭飛行的失敗說明中華民族在追求遨游太空的夢想過程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遭遇了很多的失敗和挫折;另一方面開啟下文,說明中華民族并沒有因為失敗放棄飛天的夢想,而始終堅定執著,不斷努力。)

  3、人造衛星的發射──突破性進展

  4、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艱苦的努力

  (1)載人航天工程是怎樣的工程?

  出示句子: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復雜、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紀重點工程。

  (三個“最”字可以體會到這項工程難度是非常大的,從中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決心非常堅定。“跨世紀重點工程”可以看出這項工程是非常重要的。)

  (2)為了實現飛天的夢想,為了完成這跨世紀的重點工程,工作者們都做了哪些努力?

  ①出示句子:為了順利完成這項工程,一百一十多個單位直接承擔了研制、建設和發射任務,而參與這項工程的協作單位,則多達三千多個。

  (“一百一十多個單位”“三千多個”這兩個龐大的數字可以看出這項工程是非常復雜的。中國人民是非常團結的。)

  ②出示句子:實驗的精細與艱難,要求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夜以繼日地苦戰攻關。

  (“夜以繼日”這個詞語讓我們看到了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和解放軍官兵的苦戰情景,體現出他們忘我的工作精神。)

  ③出示句子:有的人為了工作的及時、方便,將鋪蓋搬到了工廠車間;有的人積勞成疾,幾次住進了醫院;有的年輕人雖風華正茂卻華發早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與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長逝??

  (從“積勞成疾”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出工作人員為了研究,長期勞累,幾次住進醫院。可能還沒有康復就又投入到工作當中去了。

  從“風華正茂”“華發早生”可以看出他們本應是人生中最好的時光,卻長出了白發,他們付出了太多。

  從“猝然長逝”這個詞語可以體會到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中國航天人為了

  實現飛天的夢想不惜付出僅有的一次生命,他們太偉大了。

  從這個排比句可以體會到為了實現夢想,航天人放棄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忘我地工作,默默奉獻的精神。板書:默默奉獻)

  5、“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巨大的成功

  (1)隨著“神舟五號”的飛天,全世界都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

  (2)孩子們,楊利偉在走下飛船接受采訪的時候用三句話概括了他21小時的太空旅行,這三句話你們找到了嗎?

  出示句子:飛船飛行正常。我自我感覺良好。我為祖國驕傲。

  (3)楊利偉在告訴我們什么?

  (三)情感升華

  1、提升感悟:“神舟五號”的成功航天飛行,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已經成為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這是許多單位和工作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

  這么多單位和工作人員要完成同一件事,需要的是什么精神?(勇于實踐、不懈努力、團結合作、默默奉獻。)

  2、小結:是啊,為了“神舟五號”,有多少人忘我工作,默默奉獻,他們付出的是時間、是智慧,甚至是——生命。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2

  《藏戲》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鼻祖、曠野、隨心所欲”等詞語和優美語句。

  2.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默讀,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通過網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信息;藏戲面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黑格爾的話: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志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戲劇是一個民族開化的民族生活的產物。

  ——黑格爾

  2.中華民族戲曲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有據可考的就有275個劇種。你知道哪些劇種呢?下面我們來聽幾段戲曲,看看你能不能說出他們分別是什么劇種?(課件播放,學生猜一猜他們分別是什么劇種。)

  3.你能說說戲曲表演有些什么共同的特點嗎?

  4.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了解的這個劇種啊,有著600多年的歷史,比國粹京劇還早400多年,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戲(板書課題,齊讀),跟其他劇種相比,藏戲有著怎樣的表演特色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5.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讓我們先來讀讀學習提示,想一想這段話告訴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了解藏戲?(根據回答板書:形成、特色)

  二、讀文,理清思路

  1.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后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2.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

  3.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特色。

  讀后交流、梳理:4-7段講的是藏戲的形成,8-20段講的是藏戲的藝術特色。

  4.藏戲同其他劇種相比,獨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5.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畫出相關語句。(戴著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演三五天還沒有結束。)

  三、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一)讀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1.指名讀前三自然段。

  2.這三個都是什么句?回憶一下反問句的作用,那么作者連用三個排比式的`反問句,想強調什么?又想表達強烈的什么感情呢?再讀讀句子,看誰能讀出

  問號背后的東西?

  (強調藏戲的特點,表達強烈的民族的自豪感。)

  3、就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情感再讀一讀這三個句子。

  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二)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

  1.課文哪幾段具體描寫了這三個特點?

  2.默讀8—20小節,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2.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看圖片,結合具體的面具,體會藏戲的面具不但每一種顏色都有它的象征意義,顏色和形狀還非常地夸張。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這在戲曲表演中是多么獨特的現象啊,難怪作者一開始就這么贊嘆——齊讀課文第1句。

  4.自由讀17和18自然段,想想不需要舞臺的藏戲簡陋到什么程度?從那里體會到?結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和那些以精美的舞臺與華麗的燈光做背景的其他戲曲比起來,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為背景,不要幕布,不要燈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鈸為伴奏,在觀眾團團圍坐下席地而唱的藏戲顯得多么質樸、多么大氣、多么豪邁啊!齊讀17、18小節。難怪作者會這么贊嘆—齊讀課文第二句話。

  5.自由讀19、20小節,你還了解到藏戲的什么特點?

  6.沒有舞臺,席地而唱,演出時戴著面具,一部戲一唱就是三五天,這在戲曲表演中是多么獨特、多么稀有啊,難怪作者開篇就用了三個排比反問句來表達心中強烈的贊嘆和自豪之情(齊讀1—3小節)

  四、了解藏戲的形成

  這么獨具特色的藏戲是怎么形成的呢?這里面還有一個美麗感人的傳說故事呢,(板書:傳說)請大家自由讀讀4—7小節。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3

  《跟祖父學詩》

  教學目標:

  1.學習課后生字,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條理,回答課后問題。體會文中流露出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體會作者與祖父之間的親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激發對詩歌的學習和研究興趣。

  3.學習作者直白而富有童趣的表達,體會作者圍繞中心選取典型材料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條理,回答課后思考題,體會文中流露的童真和學詩的樂趣。激發對古詩的學習興趣。體會作者選取典型材料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初讀全文,讀準生字。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條理,體會小作者的童真與可愛,體會作者在學詩過程中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誦文章一至十段。

  一.導入新課:

  不管學習什么東西,都要經歷一個過程。有時這個過程是非常有趣的。我們的作家蕭紅把自己小時候學古詩的故事寫了出來。很有趣。看看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感覺呢?

  二.指名讀全文:

  1.聽聽生字的音發準了沒有。

  2.把你覺得有趣的地方找出來。

  3.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

  三.全班交流:

  1、交流有趣的句子。讀一讀。

  2、提出問題。

  3.讀了這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思考:我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你覺得作者經歷了哪些過程?

  (跟著祖父念,基本上就是亂叫。然后讀的好聽的詩就喜歡讀,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最后學詩意也是胡猜亂想,流露出童真非常可愛)

  五.細讀文章1----10段:

  1.最初作者是怎樣和祖父學詩的?誰能描繪一下作者學詩的情形呢?

  2.體會一下“房蓋被你抬走了”是什么意思?

  3.請同學分角色有感情的將這部分讀一讀。也可以講講你的體會。

  六,課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文章后半部分,體會作者在學習自己喜歡的詩和學習詩意時的有趣與天真,感受作者的童真與可愛。學習作者選取典型材料寫作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上節課內容:

  作者開始學習是出于好奇和好玩,我們看看她是怎樣學的呢?哦,原來是在祖父口口相傳中學習的,她的`學習方法就是亂喊亂叫,也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二,那么作者學習也很挑剔,有喜歡念的也有不喜歡念的,看看她喜歡念什么詩?為什么喜歡呢?

  1.指名讀11—17段。

  2.作者喜歡什么詩?我們也來念念。(指名讀)你們喜歡嗎?

  3.下面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為什么喜歡呢?

  (原來是字音好聽,還有發音很好玩)你們讀到這里有什么感受?

  (作者通過這個事例寫出了孩童的天真可愛,非常有趣)

  4.誰有感情的把這部分讀一讀?(教師指導朗誦)

  三.讀到一定的時候,就有新的要求了。祖父開始講意思。那么小作者明白了詩歌的意思嗎?

  指名讀最后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小作者完全沒有理解意思。只是想著吃的,和憑感覺判斷)這一部分更深入的表現出作者的天真可愛。特別是與爺爺的對話顯得非常真實,非常有趣。誰能讀出這種感情呢?

  指名分角色朗誦。教師指導,反復朗誦。

  四.學完了作者學詩的經歷,你覺得真實嗎,有趣嗎?談談你學詩的體會吧?

  (全班交流)

  五.作者圍繞學古詩選取哪些典型事例呢?總結一下。

  小結:文章選取的材料都是為中心服務的,選擇的材料要生動,要準確的表達中心,這樣才能使文章內容集中,表達意思明確。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4

  《離別的禮物》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的線索和四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2.學習本文人物描寫的方法;

  3.學習彼得從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

  課前準備:借助“自讀引導”,要求學生自主學習本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同學們,當別人贈送你有意義的禮物時,你會作永恒的紀念;當友人作別時,贈送的禮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但也有一種特殊的禮物,往往會引起人的傷心。今天我們來學習弗·達爾寫的一篇小說,題目是《離別的禮物》,看看這其中的禮物屬于哪一種。

  二、檢查學生預習的情況:

  (一)生字詞:(展示投影片,要求學生注音、釋義)

  1、慳吝( )

  2、喋喋不休()

  3、尷尬( )( )

  4、戛然而止()

  (二)根據小說的三要素,要求學生回答下列問題(展示投影片中的思考題)

  1、小說中寫了幾個人?(彼得、爺爺、爸爸、那個女人)

  2、根據故事情節,課文應分為幾個部分?

  (1)1-8節:寫離別的前夜,彼得和爺爺在一起;

  (2)9-21節:寫彼得的爸爸和那個女人回來,彼得巧妙地教訓了那個女人。

  3、構成全文故事情節的線索是什么?(一條毛毯)

  三、新授:

  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指出課文的具體內容)

  彼得:敬老、懂事、聰明(5、15、16、18節)

  人物爺爺:寬厚、慈愛(2、4、8、17節)

  爸爸:孝順、軟弱(12、21節)

  那個女人:慳吝、刻薄(12、21節)

  2、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求舉例、說明)

  語言、心理、神態、肖像、動作

  3、歸納全文的`主題:

  本文圍繞彼得的為什么要送走爺爺的問題,通過不同人物對一條毛毯的態度,展開了善良與邪惡的沖突,提出了一個敬老的社會問題,對不敬老人的行為作了無情的譴責。

  四、質疑:

  若學生在質疑中沒有涉及下列問題,則老師補充提出:

  1.第1節中寫月色很好,為什么彼得和爺爺無心欣賞月色?

  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動交待了什么信息?

  3.作者寫這篇小說的用意是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樣的態度?

  五、積累感悟:

  重點突出要孝敬老人,并要求學生聯系自己平時對長輩的態度,談談如何尊敬長輩?

  六、課堂訓練(附課堂練習)

  七、總結(檢查教學目標的達成)

  八、布置作業:完成書后的作業題。

六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教案5

  《夏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9個生字。積累好詞佳句。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對生命世界的熱愛。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積累本課生詞,并學會運用。

  2、通過充分的讀,不同形式的讀,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及蘊含的意境美。

  3、畫出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世界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能結合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對自然、對世界、對生命的熱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夏日的午后你們曾經到大自然中去嗎?去觀察過什么呢?你們有什么收獲嗎?(全班交流)

  2、師:每個人的心里,都珍藏著許許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羅蘭的心里,夏天的中午會有什么特別的經歷呢?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全文:

  1.請同學們輕聲自由讀全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反饋難讀的生字詞。

  3.同學們,當我們在讀這篇課文的時候,一定有一幅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在你眼前出現。請同學們再次走入課文,靜靜地讀一讀,在作者描寫的畫面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說說你的感受。

  (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你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什么?請把相關的自然段讀一讀。

  三.理清文章條理。

  1.同學們,一幅幅畫面是那么生動、可愛,讓我們印象深刻。同學們,夏日的午后,人們往往容易困倦,可是作者呢?他對于午睡是一個什么樣的態度?請快速瀏覽課文,勾畫出相關的句子。

  2.生反饋:“從小,我就逃避午睡。”

  3.作者逃避午睡,相關的句子在文章中反復出現了幾次,請找出來。想一想,這種感受分別是作者在什么時候所產生的?

  4.根據學生的回答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

  第一部分(1-14)“我”逃避午睡,享受那充滿生命快樂的后花園的精彩。

  第二部分(15-17)成年后,“我”仍逃避午睡,牽掛窗外的自然。

  第三部分(18)逃避午睡,是因為“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過渡:羅蘭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優美流暢;羅蘭的童年如美麗的畫卷,賞來心情舒暢。讓我們走入作者的童年,去感受作者在午后的快樂生活吧!

  四.指名讀文章1—3段:

  1.兒時的作者是怎樣逃避午睡,跑到園子去的?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文章的1——3自然段,勾畫出相關的詞句。

  2.學生反饋:

  重點句子的賞析:

  “母親總是逼著我午睡,而我,卻常常在母親睡著以后,悄悄地爬起來,輕輕地邁過那一尺高的門檻,經過開著荷花的院子,打開通往后花園的小門,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

  A勾畫出這段話中表示動作的詞語。

  B注意作者描寫的動作的疊詞的運用,再現作者逃避午睡時的動作及神態。

  (悄悄爬,輕輕邁,經過,打開,享受)

  C指導朗讀。

  D第三段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是下文的總起)

  五、課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認真讀書,抓住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很好!兒時的作者雖然逃避午睡,可也樂趣無窮。當他悄悄地走到院子里,享受到怎樣的快樂?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學習內容: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的作者雖然逃避午睡,可也樂趣無窮。他到底獲得了哪些快樂呢?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抓住情趣,賞析畫面。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4——11自然段,你印象最深刻的畫面是什么呢?從作者的文字背后你讀到了怎樣的情趣?快拿起手中的筆,勾畫一下。

  2.學生反饋:(在此部分的反饋時,教師要把握住訓練的重點,詳講“野花圖”“戲蟻圖”和“菜園趣”,而對于其它的畫面則通過以讀帶想的方式略處理。)

  A“野花圖“片斷精讀:

  “五顏六色的野花,紅的、白的、粉的、藍的、紫的,還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藍一半紅的。你簡直樹不清它們有多少種顏色!這些花在微風中搖動著,帶著孩子似的嬌羞。”

  ①指名讀句子,說說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引導:如果用我們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們的鼻子去聞……如果用我們的耳朵去聽……)

  ②你們是一群會讀書的孩子,能夠將優美的文字還原到具體的生活情境之中。

  ③如果能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情感,這讀書的能力又上了一層。請大家說說自己體會到的情感。

  預設:學生抓住描寫顏色的詞語和擬人的句子體會作者快樂的心情。

  ④如果能把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讀表現出來,讀書的能力更上了一層。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B“戲蟻圖”片斷精讀:

  “我并不欣賞它們那細瘦的模樣,但我欣賞它們的動作,沉著、迅速而有規律。有時,我也擔心它們會迷路,當我看見一只螞蟻走得太遠的時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輕輕地撥回來。我不知道這樣是否會擾亂了它的工作,耽誤了它完成任務。”

  ①讀這段話,思考:這段話寫了什么?(“我”觀看地上的螞蟻。)

  ②根據上個片斷的學習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螞蟻的忙碌和“我”與之親近的情景。

  ③讀出作者看螞蟻時的那種專注和逗螞蟻的樂趣。

  C“菜園趣“片斷精讀:

  “花園的左邊是菜園,種著剛從泥土里鉆出來的小蔥和被一個無形的嘴吹得

  越來越肥胖的茄子。可愛的大南瓜,笑呵呵地躺在地上,享受著園中這一片寧靜”①你讀詩,眼前出現了什么畫卷?

  ②你愛這寧靜的菜園嗎?用你的聲音表達出來

  ③作者呢?他愛嗎?那個詞讓你深切的感受到了這種情感?(板書:享受)

  ④讓我一起享受寧靜的夏午吧!全班齊讀。

  3.重點朗讀,體會情感。

  歌德曾說,會讀書的人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紙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紙的背后。出示句子:“小時候的夏日中午,總是這樣過去,我從不厭倦那充滿生命快樂的花園。”

  ①聯系上文理解“充滿著生命快樂的花園”。

  ②用相近的詞語來替換“總是”、“從不厭倦”,說說能從中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③聯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

  ④讀句子,讀出童年的“我”對快樂的追求,對生命的熱愛。

  三、品讀文章15——18自然段,感受作者成年后對午睡的態度。

  1.成年后的作者仍不放棄對午后風光的享受。此時的作者又是看到怎樣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感受呢?指名讀15段。

  2.你從中體會到什么?(體會到作者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能讀出來嗎?

  3.是啊,在這樣的午后,作者在享受著這樣美麗的景致,難怪他會說出這樣的句子:(出示句子:“花醒著,草木醒著,風醒著,我也醒著,在夏午的陽光里。”)

  ①讀句子,說說這個句子中你最喜歡哪個字?(醒)

  ②說說喜歡的理由。

  ③你們對這三個“醒”的描述勾勒出了一幅充滿生命快樂的畫面,那么“我也醒著”又是什么意思呢?

  ④“我也醒著”,這個“醒”的意思是說作者不僅“人”醒著,他的“心”也醒著。你們看,一個看似普通的“醒”字,在羅蘭的筆下竟然運用得這么神奇,把她的情感表達得如此真切,多么讓人贊嘆!來,讓我們讀讀這個充滿夏日詩意的句子。

  4.有感情的自由讀最后三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看到作者和大自然都睜大眼睛,共享這美妙時刻。他們似乎心靈相通,他們彼此欣賞。)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了吧。齊讀最后一段。指名有感情的讀最后一段。

  四.全文小結:

  夏日午后,也許會讓你感到疲倦,可是作者卻在這午后感受到了別樣的美麗。真好。我想,只要有一顆平靜的心,你也會享受到生命的美麗!

  五.課后練習

  1.摘抄文中的優美文字,積累幾個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讀一讀《夏午》的原文,你對羅蘭寫這篇文章一定會有更深的感受。利用班級讀書會的時間,與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讀書感悟。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案01-05

六年級下冊語文的教案12-24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02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翅雀》教案08-26

六年級下冊語文《藏戲》教案02-21

六年級語文下冊人教版的教案11-28

六年級語文下冊復習教案11-29

六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06

語文六年級復習教案下冊10-12

語文六年級下冊人教版教案12-05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性开放国产精品按摩Av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欧美v日韩v亚洲v最新在线 | 一本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天天看片影院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