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單元目標檢測卷·第五單元
一、語言積累運用及表達(28分)
1、給加點字注音。(3分)
憔悴 寒顫 粼粼
2、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shà 時 nüè 殺 dǎo 告 chāi 散
3、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運用無誤的一項是( )(3分)
A、我吃驚他能夠這樣苦心孤詣地做完作業。
B、作者提出的這個題目令人恍然大悟。
C、我們平時形影不離,是最好的朋友。
D、你們只有平時認真學習,才能滿不在乎地對待各種考核。
4、下面這段話的橫線上,能與上下文恰當地銜接的是( )(3分)
故鄉與游子,這似乎是一首永遠也唱不完的歌。心理學家分析,人自離開母體,來到這個紛繁擾攘的世界,便有一種回歸母體的沖動,每遇到挫折、痛苦與煩惱,回歸母體便成為一種本能的心理反映。 ,而故鄉則是這種回歸沖動的曲折反映。
A、因而,母親與故鄉成為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
B、因而,母親成了保護神的代名詞
C、因而,母親時常成為作家、藝術家歌頌的對象
D、因而,母親永遠意味著親切與溫暖
5、默寫:(4分)
(1)謝太傅寒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 。”兄女曰:“ 。”
(2)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 。
6、有時當父母的往往喜歡這樣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這句話說得既節省又含蓄,不進,其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體會。(4分)
⑴假如你是“自家的孩子”,定會知道父母要說的是:
⑵假如你是“人家的孩子”,聽到別人的父母這樣的話,你理解他的言外之意是:
7、友誼是社會中最真誠的人際關系的反映,請寫出三句有關友誼的格言嗎?(3分)
8、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入適當的語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4分)
愛心是春風,它右以播撒盎然的生機;愛心是 , ;愛心是 , 。
二、文言文閱讀(11分)
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9、解釋加點的詞語:(3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10、翻譯句子。(3分)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1、本文選自__________________,這本書是南朝劉宋___________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2分)
12、元方的話為什么能讓友人感到慚愧?(3分)
三、現代文閱讀(31分)
(一)閱讀《風箏》選段,完成13-16題。(13分)
然而我的懲罰終于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后,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爾看到了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游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于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地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于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啊。”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輕松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兒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的時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松了吧。
“有過這樣的事嗎?”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么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么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
我還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13、“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指的是哪一幕?(3分)
14、第一段中加點的字“不幸”可以換成“有幸”嗎?為什么?(3分)
15、小兄弟記不起這件事,可“我”為什么“心只得沉重著”?(3分)
16、對于學生上網玩游戲,說法也是不一的,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題。(1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