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小橋流水人家》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與教學目標的定位:
《小橋流水人家》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二組專題“月是故鄉明”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組課文表達的都是思鄉之情。這篇課文的作者開篇如詩的幾句話,勾勒出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寫意畫──小溪潺潺繞村莊、楊柳依依垂水面、水鳥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調美麗而纏綿;接著話題一轉,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的人們恬淡、閑適的生活情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無“鬧市”之亂耳,無“疲憊”之勞形,有如世外桃園;結尾直抒胸臆:“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色和生活,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同時對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有所領悟;二是通過朗讀課文,感受作者語言的清新、流暢,積累語言。
基于以上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認識本課中的6個生字,積累文中優美的詞句。
能力目標:(1)通過自讀自悟,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濃濃的思鄉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戀和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領悟作者表達思鄉感情的幾種表現方式。
二、教學設計理念:
“以生為本”、“以讀為本”,把閱讀教學活動視為寬松愉悅的 “讀書交流會”,提供充裕的課堂主動學習的條件。以學定教,順學而導,注重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學生、老師、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維度的對話互動中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整合。
三、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談話切入 想像揭題 激發興趣
1、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遠離故土的人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家鄉----始終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篇有關思念家鄉的課文。出示課題《小橋流水人家》。
2、看了這個題目,在你的腦海里會出現一幅怎樣的畫面呢?(生自由暢說)
3、欣賞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畫面,讀一讀充滿詩情畫意的題目。
4、激趣:作者的家鄉真的有如題目所說的這么富有詩情畫意嗎?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小橋流水人家”吧!
【設計意圖】: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并在此基礎上美讀題目,使學生在讀課文前就先進入詩一般的'美麗情境中,為學習課文作孕伏。然后設下懸念,充分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讓學生帶著極大的興趣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二)、梳理步驟 初讀課文 感知大意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平時學習這類課文有哪些步驟?(指名說)
師生一起梳理出閱讀步驟:
(1)讀準讀順;(2)讀思結合
(3)圈畫批注;(4)交流討論。
【設計意圖】:因為葉圣陶先生指出:略讀指導需要提綱挈領,學生自學前,梳理出富有彈性的學習步驟,減少自主學習的隨意性與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課文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交流體會后歸納:文章內容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思想感情。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思想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讀悟交融 順學而導 領悟寫法
1、小組學習,合作探究: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1)、 默讀課文,看看從哪些地方可以體會到?(要求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注。)
(2)、 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之后派出小組內中心發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3)、 根據學生發言,抓住重點句段,相機點撥,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設計意圖】:緊扣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參照“連接語”中的提示,讓學生運用自己的知識、能力、經驗,與文本對話,進行個性化解讀。通過默讀課文,展開想象,理解文字,體會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清新、流暢。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2、歸納表達感情的方法:
A、讓學生再讀讀下面三組句子。
第一組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
﹡那段日子,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像,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第二組
﹡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玻璃瓶里玩兒。
﹡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
第三組
﹡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終年潺潺地環繞引導村莊。溪的兩邊,種著幾棵垂柳,那長長的柔軟的柳枝,隨風飄動著。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兩三枝特別長的,垂在水面上,畫著粼粼的波紋。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
﹡有時,它只有細細的流泉,從石頭縫里穿過。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B、引導學生了解:
第一組句子是作者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愛。
第二組句子是通過回憶一件件童年趣事反映出自己思念家鄉的感情。
第三組句子是通過描寫家鄉的美麗景色表達了自己熱愛家鄉的感情。
C、小結作者表達感情的方式:
課文中,作者既有直接抒情表達思鄉之情的句子,也有通過描寫景色和回憶往事間接抒情表達思鄉的句子。看,感情原來可以這樣表達。直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4、質疑:課文最后寫的“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現在你們知道“那段日子”是指什么日子?“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哪些美好的印象了嗎?
讓學生感悟交流后明白 “那段日子”指童年在家鄉生活的那段時間。“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家鄉的美麗景色和童年玩耍的情景。
【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課文、領悟寫法,既讓學生知道課文寫什么、表達了什么,也讓學生明白作者是怎么寫的、怎么表達的,“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這將有利于學生在今后的閱讀寫作中進行遷移運用,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四)、布置作業,拓展升華
1、積累語言:
(1)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干涸、點綴、潮濕"等詞語。
(2)摘錄文中自己喜歡的優美句段,并盡量做到熟讀成誦。
2、請同學們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可以搜集有關自己家鄉的風土人情的圖片資料,也可以為家鄉作畫、作文,或者學唱“家鄉曲”、學跳“家鄉舞”、學燒“家鄉菜”等,來表達你對家鄉的熱愛。(為本單元主題活動“濃濃的鄉情”作準備。)
【設計意圖】:設置“作業超市”,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所長,展露自己的才華,在輕松愜意的活動中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四、板書設計:
8、小橋流水人家
景美: 小橋、流水、柳樹、野花、
事歡: ①捉魚、蝦、螃蟹
熱愛、思念家鄉 ②扔野花讓它順水漂
③摘茶葉、賞野花
生活安定 :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守望相助
【設計意圖】:這一板書,既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理解課文,指導背誦,又恰如其分地落實了教學的重點,直觀形象,條理清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上《小橋流水人家》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橋流水人家》說課稿范文11-29
《小橋流水人家》說課稿范例07-28
小學語文《小橋流水人家》說課稿04-01
小橋流水人家11-12
小橋流水人家10-17
小橋流水人家09-28
小橋流水人家上一句內容11-11
小橋流水人家作文12-21
小橋流水人家散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