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3個生字,會寫9個認識的字,學會多音字“嚼”。能正確、流利、有感
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四個片斷中,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
會作者童年時對駱駝的喜愛,感受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3.背誦喜歡的段落。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小說《城南舊事》。
教學重難點
能從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通過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
之情。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走近林海音。
1.時光悄悄流逝,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你還記得小時候哪些有趣的事呢?
過渡:剛才大家談了很多小時候有意思的事。一個人,一件玩具,一次游戲,都能夠喚起我們對童年的記憶,這些記憶將成為我們一生的財富和珍藏。板書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這里是什么喚起了作者對童年的回憶呢?
2.讀題。這個題目與我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什么不同?
3.老師讀題,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這畫面多么充滿詩情畫意。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在她腦海中久久難以忘懷的畫面吧。再讀課題。
4.“冬陽下的駱駝隊”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關于作者林海音我們已不再陌生,我們曾在上學期學過她的作品《竊讀記》,在那里我們看到了一個酷愛讀書的林海音。在這里,林海音女士要向我們展示什么呢?
5.知道了作者,了解了寫作背景,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課文,請讀讀課后資料袋,說說你從中讀懂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然后想一想,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1)學詞:咀嚼 慢慢地嚼 倒嚼
(2)交流:板書:學咀嚼 談鈴鐺 想剪毛 問去處
2.讀讀小標題,你發現了什么?
(寫的都是關于駱駝的事,看起來寫的事情很多,卻都是圍繞著駱駝隊來寫的。駱駝隊給作者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作者借助駱駝隊來表現自己童年的生活。)
3.再讀課文,覺得最好玩,最有趣,最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深入閱讀,品悟童年。
1.看圖,說說這是作者童年時看到的哪個情景?(看駱駝咀嚼)請找到這一段,大聲地讀一讀,想想你體會到了什么?
2.指名讀這一段,談談讀了這段后的印象。
預設:
(1)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想一想,你小時候有沒有看東西看呆的時候呢?你們能想象得到當時的神情嗎?一個“呆”字,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英子?再指名讀這句話。
(2)那樣丑的臉,那樣長的牙,那樣安靜的態度。
這個排比句讓我們感覺駱駝的臉真的很丑,它的牙真的很長,它的態度真的很安靜。師朗讀,讀出對駱駝的厭惡之情,說說,這樣讀對不對?
(3)它們咀嚼的時候,上牙和下牙交錯地磨來磨去,大鼻孔里冒著熱氣,白沫子沾在胡須上。
指名讀,從朗讀中,我們不但感覺到了駱駝是在慢慢地嚼,還能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3.我們讀書的時候,也應該像駱駝一樣,靜下心來,仔細地閱讀,慢慢地體會,這也叫咀嚼。讓我們也像駱駝一樣咀嚼一下課文。
請三位同學分句朗讀課文,你有什么新的發現嗎?作者觀察仔細,寫得條理清楚,讀起來顯得格外自然、親切,讓我們產生身臨其境地感覺。我們平時寫作時也應做到這樣。
4.齊讀這段話。背一背。
5.同學們,這是發生在作者五歲時的事情。請你想一想,當她長大時,還會不會再去學駱駝咀嚼呢?正如文章結尾所寫(齊讀)“夏天過去,秋天過去,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童年卻一去不還了。冬陽底下學駱駝咀嚼的傻事,我也不會再做了。”
四、作業:
1.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誦。
2.仿照第四自然段寫寫自己觀察小動物的一個場面。
第二課時
一、復習。
課文回憶了哪幾個片斷?背背第四自然段。
二.繼續品讀,感悟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