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精】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通過“交流平臺”的學習,引導學生繼續感受課文中巧妙的對話和風趣的語言。
2、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嘗試感受選段中語言的風趣,并試著照樣子寫一寫。
3、通過“書寫提示”的學習,引導學生了解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嘗試著欣賞書法。
4、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和積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啟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繼續感受課文中巧妙的對話和風趣的語言,并試著仿寫風趣的語言片段;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和積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試著仿寫風趣的語言片段;了解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的“顏體”,嘗試著欣賞書法;通過“日積月累”的學習,理解和積累文言文名句,受到啟發。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設計意圖
導入
(18)分鐘一、學習“交流平臺”。
1、出示問題: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你感受到單元課文語言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2、小組交流。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引導,評議并小結:本單元課文的語言很有特點,有的是通過巧妙的對話來講述故事,有的敘述的語言很風趣。
4、【出示課件2】《楊氏之子》中句子。
此是君家果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小組交流:從這段話你感受到什么?
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楊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對話,利用姓氏的特點做文章,一個問得巧,一個答得妙。
5、【出示課件3】
①拿筆的時候,……他消受的機會最多。
②他永遠不受外物沖撞,所以曲線優美,處處顯示著養尊處優的幸福。
③舞蹈演員的手指不是常作蘭花狀嗎?這兩根手指正是這朵“蘭花”中最優美的兩瓣。
④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小組交流:從以上句段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引導:【出示課件5】
教師小結:《手指》一課,作者用風趣的語言,展現了五個性格各異的手指形象,讓我們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人。
6、【出示課件6】
不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小組交流: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句話講出了科學事業發展過程中的某些真實情況,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過這樣的遭遇;“我”用幽默與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此事的看法。)
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評議,相機小結:費奧多羅夫被老師誤會的時候,用自我調侃的語言來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
引導學生借助學過的課文中的語句,了解巧妙的對話和風趣幽默的語言,降低了教和學的難度,激發了學習興趣。
新課
教學
(?22?)分鐘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一)體會下面句子表達的特點,再選擇一種情景說一說。
1、讀一讀,找規律。
【出示課件8】
他身高最高,無名指、食指貼身左右,像關公左右的關平、周倉,一文一武,片刻不離。
(1)小組交流:讀一讀,看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關公和周倉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歷史人物,民間傳說中,他們都以關羽護衛的形象出現,作者運用恰當的比喻,讓我們由手指聯想到了人,三指的關系描述的相當傳神。
【出示課件9】
這個體操運動員的動作真靈巧,她在高低杠上的表演就像猴子在樹林間攀援、穿行。
(1)小組交流:讀一讀,看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把體操運動員比作猴子,把體操運動員的動作比作猴子攀援、爬行,生動、形象、逼真地描繪了運動員動作的靈巧。
2、練一練,學運用。
(1)從“游子回到家鄉、雨點落在窗戶玻璃上、云朵在天上飄蕩”中選一種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說一說。
(2)學生自由練說。
(3)小組合作,互相評議。
(3)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指導并小結:
(二)讀一讀,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的,再照樣子寫一段話。
1、讀一讀,找規律。【出示課件10】
但在五指中,……叫他撳門鈴。
(1)小組交流:在這段話中,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的?
(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采用擬人和排比的寫法,以舉例的方式寫出了大拇指的吃苦耐勞,讓人似乎看到了一個做什么事都愿意出力的無名英雄,再以對比的方式寫出了它踏實、忠誠卻不好大喜功。
2、練一練,學運用。
(1)學生獨立完成照樣子寫句子。
(2)小組合作,互相評議,交流修改。
(2)小組派代表作匯報發言,教師相機小結。
三、學習“書寫提示”。
1、談話激趣: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是楷書四大家之一。他的楷書具有恢宏雄壯、大氣磅礴的特點。人們常說的“顏筋柳骨”,就是形容他的書法筋肉豐滿、渾厚有力。《顏勤禮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2、學生欣賞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局部)拓書。
3、小組交流“顏體”的特點。
4、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小結:
(1)了解《顏勤禮碑》。【出示課件11】
(2)簡介顏真卿。【出示課件12】
①人物簡介: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祖籍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唐代名臣、書法家。
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后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后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并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并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
②主要作品:
楷書有《多寶塔感應碑》《東方朔畫像碑》《顏勤禮碑》《顏氏家廟碑》,行書有《爭座位稿》,書跡有《自書告身》《祭侄季明文稿》,等等。
四、學習“日積月累”。
1、出示名言警句。【出示課件13】
(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論語》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5)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
2、練習朗讀。
(1)師范讀,學生跟讀。
(2)互相交流識記生字。
(3)自由朗讀。
3、交流理解。
(1)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①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出處】《論語·里仁》
②譯文:君子能夠領悟的是道義,小人能夠領悟的是利益。
③具體含義:指認為君子與小人價值指向不同,道德高尚者只需曉以大義,而品質低劣者只能動之以利害。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計其利害。
(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
①出自《論語·述而》
②譯文: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①出自《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②示例:“多行不義必自斃”,這是有史以來的天經地義。(郭沫若《武則天》第四幕)
(4)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
①此句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②譯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開始。
(5)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子語類》
①出自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
②意思是:人如果有了羞恥之心,有些不該做的事情就能夠不去做了。
4、熟讀成誦。
【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03-19
人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0篇)02-21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作文01-24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口語交際八》教學設計人教課標版01-16
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作文02-29
三年級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01-18
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教學設計《語文園地八》03-24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復習要點總結06-13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作文(通用43篇)05-31
五年級下冊語文第八單元作文(通用44篇)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