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 注冊

江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

時間:2017-08-24 編輯:劉敏 手機版

  江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1

  1、經歷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過程,掌握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2、進一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知識遷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組織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比、怎樣想的,把生活經驗上升為數學認識。

  教學難點: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了解家人的年齡,誰來匯報一下?(指名說)

  2、剛才×××小朋友說他爸爸是36歲,爺爺是63歲,那么你們知道誰的年齡大嗎?

  3、要比較年齡的大小也就是比較數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

  二、合作學習,探索新知

  1、出示掛圖,教師講述故事: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潮水退去以后,沙灘上露出了美麗的貝殼。一會兒,小松鼠、大白兔都撿了一籃貝殼。小松鼠數了數說:“我撿了38個貝殼。”大白兔數了數說:“我撿了46個。”小松鼠說:“我撿得多。”大白兔說:“我撿得多。”到底誰撿得多呢?你能給他們當一下裁判嗎?

  2、小松鼠、大白兔到底誰撿得多呢?為什么?請你把想法告訴你同桌的小朋友。

  3、全班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表揚說得對的小朋友。

  4、指出:比較兩個小動物誰撿得多,也就是比較38與46的大小。(板書:46○38)在比較兩個數的大小時,可以用多種方法。兩個數的大小關系可以用學過的數學符號表示,誰來寫一寫?

  5、指名板書后讀一讀。

  6、試一試(出示計數器)

  (1)看著計數器把數寫出來。(53、56;100、98)

  (2)這兩組數我們能比較它們的大小嗎?(學生在書上完成)

  (3)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小結學生比較兩個數大小的方法。

  三、組織練習,深化提高

  1、“想想做做”第2、3題

  2、“想想做做”第4題

  (1)小組中每人寫出1個個位是6的兩位數,比一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去掉重復的,排一排。說說個位上是6的兩位數一共有幾個?是哪幾個?

  (2)小組中每人寫出1個十位上是6的兩位數,比比哪個最大,哪個最小?

  3、“想想做做”第5題

  (1)看圖,兔媽媽給小兔照了3張照片,猜猜各是什么季節?各個季節的溫度也不同,看了計溫的溫度計,老師寫出了3個表示氣溫的數:2度、20度、35度。

  (2)你能用符號表示3個數的大小關系嗎?

  4、“想想做做”第6題:獨立完成,同桌檢查。

  5、寫數游戲:學生隨意寫一個數。

  (1)以小組為單位從小到大排一排。

  (2)比30大比60小的數站起來排隊。

  (3)個位是7的數站起來排隊。

  (4)大于60的數站起來排隊。

  四、全課總結

  今天的數學課你學得開心嗎?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

  比較數的大小

  教學掛圖

  53﹤5646﹥38100﹥98

  江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2

  教學內容:

  11~20各數的認識

  指導思想:

  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質疑問難成為課堂的主旋律。

  與理論依據:

  學具與多媒體課件穿插使用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中既發展個性,又培養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使學生掌握20以內的大小和11—20各數的說法和寫法。這部分的學習內容在整個數的學習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內數的認識的延續,又是100以內乃至更大的數的認識的基礎,同時又為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做好準備。本課是在學生能正確教出11—20各數并會讀數的基本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通過數小棒,使學生認識數位,進一步認識11—20各數的組成,學會11—20各數的寫法,這樣的安排符合學生的認識特點,重點突出。

  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喜歡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童話故事。學生的學習要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或其他的數學活動,使所學的新知識不斷內化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一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會數數到20,也已經認識11-20的數,知道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能夠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1到20的物體個數,知道這些數的組成(一個十和幾個一),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感知十進制。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將數學與生活進行聯系的應用意識。

  3、情感目標:進行遵守交通規則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識教育,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且從中品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11-20各數。

  教學難點:

  數字個位與十位的組成、分析與理解。

  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鞏固延伸

  四、全課總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計數器、小方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問題

  師:老師這里有一幅圖片,你們看看,認識嗎?

  演示教師帶著學生過馬路圖

  生1:是我們在過馬路。

  生2:放學了,老師帶我們過馬路。

  師:對,就是你們。隊伍排得可真整齊。我們學校的門口就是一條馬路,車來車往,小朋友們上學時也要和老師帶著時一樣,過馬路要走人行道,并做到一停,二望,三通過。既遵守了交通規則又安全。

  2、觀察:圖中有什么?有多少?

  3、導入新課:生活中常常會碰到物體個數超過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景中學習數學,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讓學生數一數,讓教師明確學生對新知識的已有水平。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進行教學。只有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才能確定哪些知識應當重點輔導,哪些可以略講甚至不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數數

  ①老師這里有一些小棒,請你猜一猜多少根?

  ②指名來數一數;

  ③你猜對了嗎?

  ④探索有什么好主意可以讓自己和別人一下子看出小棒有多少根?

  ⑤集體交流:總結出好方法。

  ⑥數出10根小棒,十個一是( ),捆成一捆,一個十是( )。 接著數到20根,同桌互數,指名數。

  ⑦怎樣才能一眼就看出下面物體有多少。

  設計意圖:通過猜測根數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猜測意識,并在具體的情境中把握數的大小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通過圈10,為以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的湊10法作準備。

  2、數的組成

  擺小棒,說說是十幾,這個數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①指名說11

  ②、添上1根,同桌互說后交流。

  ③、13-18各數任選一個跟同桌說一說,再交流。

  ④擺19說一說再添一根有幾個十是幾根。

  設計意圖:當前的教學改革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的數學學習方式,在這里,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直觀、形象的學習材料,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激發學生尋找好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

  3、數的順序

  ①看直尺上的數,從0讀到10,再從10讀到20

  ②提問:13的后面是多少?16的前面是多少?11比13大還是小? 17比14大還是小?你發現了什么?

  ③指名數數,從七數到十三,從十二數到二十,從十八倒數到九。

  ④P87 練習十四,連一連,看看會有什么驚喜?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數,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數,知道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通過讓學生把1--20各數連起來,學生既可以從大到小連,也可以從小到大連,為學生提供了探索空間,真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三、鞏固延伸

  1、在我們的身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十幾來表示?

  2、比一比誰翻得快

  找出數學書第8、12、17、20頁。介紹好方法,現在往前翻還是往后翻,再翻幾張,為什么?數出10張,看看有多厚,再數20張,看看有多厚。

  設計意圖:不僅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而且讓他們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感。

  四、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哪些新朋友?

  五、板書設計

  11-20各數的認識

  11、12、13、14、15、16、17、18、19、20、

  十幾 1個十 二十是由2個十組成的。

  幾個一

[江蘇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相關文章:

1.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

2.2017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

3.西師版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

4.關于小學一年級上冊數學課件

5.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模板

6.小學一年級上學期數學課件

7.人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課件ppt

8.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9.義務教育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課件:認位置(左右)

10.一年級數學課件模板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视频在线日韩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专区 |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 亚洲成A人片在线V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