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如今大學里流行一首打油詩:“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天一門課,一周一學期。”后兩句,大體就是期末臨考前中國大學的典型場景。那為什么現在的大學生不愛學習了呢?
下面這幾種學習模式,你是哪種?
學霸模式

溫故可知新也。
開掛模式

上課在玩,下課在玩,卻什么都會。
睡神模式

從上學一直睡到放學。
全能模式

課后還要學習琴棋書畫。
再來看看現在大學生們的心聲
1、寧愿再像高三那樣摧殘三年,也不愿像大學四年渾渾噩噩,因為那時我們還有夢想。現在呢,學不進去,人還是之前的那個人但為什么就是學不進去?
2、上了大學,越來越迷茫,越來越無知,感覺自己一無所有。上大學后自己好似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生活也變得索然無味,好似目標就僅僅是順利畢業!
3、現在老師在上課,而我卻在玩手機。這樣真的好嗎?

4、現在大二,時間過得好快。一眨眼,感覺就要被畢業的樣子。大學的環境,讓大多數人懂得了怎樣去消費,怎樣去享受,怎樣去找借口把自己給騙了。
5、大學真的不是不想學只是不知道自己每天到底該做什么,真的每次都說要好好學,認真學,可是總是專心不了,每次說好做一件事可是總是堅持不下去。
6、別讓大學對不起高三。

說了那么多,那應該怎么快樂學習呢?
第一:大學生學不好不是能力不夠,而是“態度”問題。因此,尋找激勵、取得上進驅動力是第一位的。
第二:學習是有趣味的,需要去尋找。尋找過程要投入熱情和專注,在鉆研中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對一些事情還有新奇感、有趣味,能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還有點創造的沖動,有童心。
第三:要學會享受學習過程中的愉悅。很多大咖都將自己的工作看成是“玩”,“玩耍和學習之間存在某種聯系”。大腦在思維、探索、工作、遇到挑戰時是非常興奮的,它給人帶來愉快和喜悅。
第四:興趣還建立在對學習或工作的意義感之上。你要知道,你所學、所做的對自己、社會、國家與人類是重要的。為此要了解社會及其需求,從而激發出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將自己的興趣、優勢和長處與社會對接,找到自己的合適位置。

大學生要有自信、不自傲,充分相信自己懷抱熱情,能夠承擔責任,又能虛心向人學習,這樣就會成就事業,達到卓越。
生命之短暫,卻如流水,逝如朝露,怎不令人珍惜?生命無價,人生無返。我們當珍惜這美好青春,不可虛度此生,誰能不畏荊棘,熱情起舞,誰就是今天乃至未來的勝利者。送大家一句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