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畢業后應該考研還是直接工作?
大三到大四,這是一比較關鍵的時期,可以說是我們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因為這是決定我們人生道路的最佳時期。在這一年里,有好多同學開始為自己的目標做準備,有的考研,有的出國,有的就業,有的創業,他們都已經制定了自己的目標,那你呢?你的目標確定了嗎?
考研利:延緩就業壓力,推遲就業期的到來;有些城市,有些學校能給研究生解決戶口的問題提高自身學歷,增強競爭力;
國家出臺了新的研究所擴招政策,考研相對容易,能夠拿到更高的文憑;學術上有創見,可以沿著這個方向一直努力,畢業后獲得穩定的工作。
考研弊:研究生畢業后,畢業壓力仍在,而且有了更為年輕的競爭者,壓力越加沉重;
讀研期間,不一定能學到對自身職業有用處的知識,白白浪費了積累經驗的時間;研究會生擴招,會出現和大學擴招相同的結果---研究所學歷貶值,也許畢業后只有一個選擇---考博。
研究生畢業或博士畢業后年齡偏大,失去年齡優勢,特別是女生,要面臨更多的`年齡歧視。
學術研究,層次越高,就業面越窄,畢業后,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此時卻已無法放棄本專業。
畢業之后頭幾年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耽誤不起。對于熱門的崗位來說,年輕本身就是優勢。比如當公務員,35歲之后就不允許報考了;走學術的道路,如果40歲才從學校博士畢業,別人都依靠一定的研究成果當上博士生導師了;去企業工作之后,就會發現企業里更是年輕人的天下,甚至許多IT公司員工的平均年齡都在30歲以下,年紀大了還從底層做起,非常不利;如果想創業,30歲之后顧慮比較多,創業的熱情也遠遠不及20多歲的年輕人。
工作之后在職考研是非常折騰的,不像在校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復習。一般來說,只能利用下班后的閑暇時間復習,時間有限,精力也非常有限。畢業之后基礎知識大量地遺忘,尤其英語,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很多大齡在職考生考了幾年,都栽在了英語上。在職考研能夠成功的人都是意志力很強大、很能吃苦的人,因此在職考研成功的幾率遠小于應屆考生。
工作之后的環境和學校有天壤之別,在學校的時候有一定的約束機制,同學之間也互相監督,大家談的都是學習成績、學習方法之類的話題。而工作之后的同事和朋友,討論學習的很少,今天找你釣魚,明天找你逛街,后天找你喝酒,你想靜下心來學習,環境不允許。而且你還有考慮收入啊,房子車子啊,贍養老人啊,面對的問題比較多,很容易分心。
建議:如果對某個專業,某種學問有無法遏制的熱愛和相應的研究能力,要不浪費自己的愛好和天才,繼續深造,終有一天會有建樹。但如果考研只是為了規避和緩解就業壓力,建議不要考研,研究生畢業后壓力只增不減,而且會使你喪失積累經驗的機會,試想,2,3年內,你將與多少機會失之交臂。
年齡有時候是一種優勢,因為年輕,有犯錯誤的時候也會有改正錯誤的機會,一旦年紀大了才開始接觸社會,這些機會就會相應減少,試想,一個二十幾歲的大學生犯了錯誤,單位會念在他年紀小,給予原諒;但一個將近三十歲的人犯同樣的錯誤,會讓人詫異甚至認為不可原諒,善用年齡優勢就是為自己留下余地。
【大四畢業后應該考研還是直接工作?】相關文章:
大學畢業后考研還是考公10-08
畢業后,我們還是朋友05-31
初中畢業后讀中專還是直接讀大專好?05-30
我應該學文還是學理?06-01
應該學文還是學理?06-29
致將要畢業的你:大四學生應該做什么03-11
大學生畢業后考研勵志文章12-15
女生應該選文科還是理科?06-15
我還是應該感謝大學散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