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高三學生來說這個時候是高考進行前的最后沖刺階段。可是高考最后10天,成績還能提高嗎?還能提高多少?相信這是很多同學想知道的問題,下面小編整理了高考最后10天:怎么復習能提高成績,希望能幫助各位考生提高成績。
1、高考最后10語文復習方法:考前熱身有必要
相對數學、外語來說,語文對很多同學來說顯得有些讓人捉摸不定,感覺好時考分就高些,感覺不好時往往又考得很差,對于許多數學、外語能夠拿高分甚至滿分卻往往會在語文上折戟沉沙的同學來說,語文似乎是很殘酷的一門學科。
去年上海高考文科前十名的復旦新聞02級學生陳昊南認為:語文能力是一個逐步累積的過程,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質的飛躍,所以現在提什么學無止境,或是再閱讀一遍課文時就會掌握新知識,溫故知新已經沒有什么太大意義了。這段時間進行一些適當的熱身倒是應該的,因為語文這門學科是需要一定語感的,適當地做一些題目,熱熱身,培養自己的感覺。另外,一些須背誦的古詩文,文學常識和名言名句等整理出來,但要分散地進行復習。然后將語文閱讀的基礎知識如修辭手法、句式句型等快速過一遍,心中有底。
對于文言文,重新復習課文中重要的字詞解釋詞法現象即可。作文最好能看一些不同類型的范文,熟悉不同的結構。
2、數學:復習有三大要點
1、看書復旦大學02級學生陳玲這樣回憶:“記得當初我一本《高中數學教學基本要求》是看了不下三遍的,最后一遍就是在沖刺復習的日子里啃完的。這本書詳細羅列了所有的知識點,考前再梳理一遍是非常必需的。”
2、做練習數學尤其要練筆。許多的代數公式、幾何定理、做題技巧,都是在做相當數量題目的過程中學會熟練運用的。沖刺階段做些高考練習卷,培養一下感覺。注意:尤其要練填空和選擇!高考時這兩部分的分一定要抓住。
3、總結錯處不少同學做了一套又一套練習卷,效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為什么呢?其實大多數人的毛病都出在做完題只關心對錯、拿到卷子只關心分數,對做錯了的題不加以總結,下次遇到同樣類型的題目又怎么能做對呢?所以,如果不整理一本錯題集的話,也要切記:看到錯了要弄清楚錯在哪里,以便下次能及時改正。
另外,很多同學都表示根據個人經驗,復習時不要過多地研究刁鉆的難題。考試時花了幾十分鐘以后即便你做出了這道難題,這時間也足夠你復查整張卷子了。沖刺復習階段心情不太穩定,多練練基本題一來比較可靠有用,二來可以“穩定軍心”,避免挫傷士氣,畢竟都到了這個時候,什么都是次要的了,最要緊的是要保持高度的自信和旺盛的斗志。
3、高考最后10英語復習方法:最易突擊的學科
稱英語為最易突擊的學科一點也不為過,英語的基礎在單詞,一個語法很差的人,只要單詞很熟,那么,即使他口語不行,寫作也不行,但至少一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卻能把握得很好,而這些在英語考試中往往占據了大半壁的江山。
所以復習英語的時候應當有所側重,主要精力放在詞匯的復習上,要熟練掌握其中單詞用法,有些耗時但收獲挺大。可以看看以前的筆記和總結歸納的東西,對于以前試卷上做錯的題目,一般主要看語法、詞匯和中譯英,可以比較節省時間。對于聽力要多聽,保持良好的狀態,作文最好能背一些精華的文章、句子,方便應用。還應進行幾次模擬考試的訓練,實戰演練做得多了,考試時就不會緊張得手忙腳亂。
相關閱讀:【備戰高考的學習方法】
第一,要有正確的學習目的
每個學生的學習計劃,都是為了達到他的學習目的服務的。正確的學習目的,是正確的學習動機的反映,它是推動學生主動積極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在動力。
第二,計劃內容一般分五個部分
①全學期學習的總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②分科學習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在制定分科學習計劃時要注意學好各門學科的基礎。學習要有重點,但不能偏廢某些學科。
③系統自學的目的、要求和合理時間安排。
自學內容:
①自學缺漏知識,以便打好扎實的知識基礎,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能跟上和適應新教材的學習。
②為了配合新教材的學習而系統自學有關的某種讀物。
③不受老師的教學進度的限制提前系統自學新教材。
④參加課外科技活動和其他學習活動以及閱讀課外書籍的目的、內容、要地和時間安排。
⑤堅持身體鍛煉的目的、要求和時間安排。
第三,要從實際出發
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質量,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但是由于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因而在訂計劃時,每個人的計劃重點和要求也是不同的。總之,要制定一個對學習有指導意義的計劃,必須從實際出發,也就是要實事求是地摸清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自己實際掌握的知識程度出發。
在執行總的學習計劃過程中,還要制定月計劃和周計劃,以高度的學習熱情和頑強的學習意志保證總意志的完成。嚴格要求自己,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