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孩子必須學會的10項生活技能
孩子對世界和生活的認知主要來源于父母。什么時候你該放手讓小孩發展出自己的步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前孩子必須學會的10項生活技能,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前孩子必須學會的10項生活技能:
技能一:建立規律睡眠 (1~6 歲)
睡眠是一生的大事,研究顯示:睡多睡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規律的睡眠,大人小孩都一樣。根據加拿大道格拉斯心理健康大學研究所的研究發現,良好的睡眠習慣,可以增進孩子的成績。
首先要仔細觀察孩子的睡眠狀態,各種征兆。在成長中會出現獨有的規律。漸漸發展到可以養成固定的活動習慣。這時可以試試看這個 4 個 B 的步驟:洗澡 (Bathing)、刷牙 (Brushing)、說故事 (Books)、上床睡覺 (Bed),來發展出整個睡眠模式。你必須循序漸進建立起規律的睡眠。
另外還有許多細節要照顧到,例如:睡前二小時內,不要玩太興奮的游戲;營造優質的睡眠環境。大概到小孩 6~7 歲時,可以開始讓他們自我管理。但別忘了持續鼓勵和提醒,務必讓他們可以得到 9~11個小時的睡眠。
技能二:游泳 (1~6 歲)
游泳可說是嬰兒本能,畢竟他在離開母體之前,十個月都是在水中生活。很多父母,從出生就開始讓嬰兒學習游泳。
不過根據美國紅十字會游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圖上面所公布的資料建議:6個月到3歲的小孩,先學習基本的技能,像是浸入水中,漂浮,和劃水。4~5歲之后,在開始學更多技巧,這時他們手腳協調性較高。6歲及以上的小孩,再開始練習劃水。因為劃水需要更強的全身協調性,這樣循序的學習,可以讓他們成為有自信又熟練的游泳者。
技能三:學習烹飪 (2 歲以上)
在兩歲之后,其實就可以慢慢培養孩子對于烹飪的興趣,目的不是要他們成為小小廚神,而是這項基本生活能力,會給他巨大的幫助,他們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健康的飲食者,熱愛嘗試新的食物,比較不容易偏食的人。
4~5歲的小孩,可以教他們測量食物的重量和攪拌面糊。6~8歲可以使用廚房設備和工具,如微波爐,烤箱,和開罐器。
技能四:自我保護 (2 歲以上)
在孩子4~5歲以后,可以開始幫孩子塑造性別意識、自我保護意識,以及隱私處不可碰觸。讓孩子了解人我之間的分際,了解如何自我保護。
技能五:自己洗澡 (3 歲以上)
孩子 3、4歲時,活動量增加,大肌肉發展成熟,正是強化與精熟動作的好時機。所以這時候開始讓孩子自己洗澡,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因為浴室潛藏許多危機,容易摔倒或是有溺水的可能,所以三歲可以開始培養孩子自己洗澡的能力 (包含洗頭以及清洗私密處),并建立在浴室里的安全規則。因為在 5、6歲之后,他們可能開始要求獨自洗澡,這時爸媽盡量還是要注意,控制時間與注意安全。大約要在8歲之后,才能開始真正的讓他們獨自洗澡。
技能六:自己刷牙 (6~8 歲)
美國醫學會建議3歲以前由父母幫忙刷牙,3~6歲,再讓小孩在父母的監督下自己刷。到了6歲之后,你就可以讓孩子自已刷牙了!
但還有些專業人士的意見不太一樣,有些醫生認為8歲之前,小孩都沒辦法正確的刷牙。但這跟能力和協調性沒有太大關系,主要是孩子沒有把牙齒刷干凈的動機。
他們也許很難體會保持牙齒干凈的重要性,也不明白從表面上看,他們到底刷干凈了沒有?
根據研究:盡管到了11歲,大部分的孩子還是只刷了牙齒表面的 50%;就算是 18~22 歲的年輕人,大概也只刷了67%。
為了要讓孩子們了解到重要性,甚至增加一點刷牙的趣味性,可以試試看牙菌斑顯示片來激勵你的孩子刷牙。帶他到牙醫診所,在刷牙前讓醫生涂一點液體藥劑,可以讓牙菌斑現形,讓孩子了解到他口腔沒有清潔徹底。刷牙后再涂,則可以顯示因為刷牙方式不正確而殘留的牙菌斑。
技能七:自己系鞋帶 (6~8 歲)
從我自己小時候的經驗來看,綁蝴蝶結實在不是一項容易的能力。雖然現在產品的設計更貼心了,需要孩子綁蝴蝶結的機會大概更少。
技能八:自己管理金錢 (6 歲以上)
以前對小孩的理財教育,大概都是要求孩子要懂得儲蓄。但其實用所當用,重點是讓孩子有MQ-理財商數 (Money Quotient)。理財的觀念是一整系列的教導,從認識錢幣到儲蓄應用。家長必須動腦筋,在生活上盡量讓孩子有理財的機會。同時配合游戲,了解和產生興趣。
技能九:照顧小生命 (6 歲以上)
獸醫Butch Schroyer 博士就建議最好在 6 歲之后再交付照顧小生命的責任給孩子。2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們接觸園藝,開始照顧植物;也可從小金魚和黃金鼠開始,再來才挑戰貓或狗。讓他們開始了解生命與責任的意義,并觀察孩子適不適合養寵物。
雖然許多專家學者不斷列出各種好處,芬蘭的研究也發現與寵物共處可提高免疫力。瑞典 Uppsala 大學研究也顯示:家有寵物狗的孩子不易罹患哮喘病。但因為 6 歲以上的孩子,對于生命的體驗,以及責任心的建立會有比較成熟的態度。所以務必確認孩子已經是能夠在其他事務上表現出責任心和愿意照顧的態度,再開始讓他們認養寵物。
技能十:獨自使用地圖和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6~13 歲以上)
我想在這個社會亂象下,若是提議讓孩子自己回家,恐怕會有許多反對的聲浪。在日本大約 6、7歲就會讓小孩獨自搭乘公共運輸工具。但是,要是反問我,身為一個媽媽,我幾歲才能夠讓孩子獨立搭乘公車,我真會覺得要小學畢業之后,我才有勇氣。
美國專家建議,我們不能不讓孩子學會自立,但這取決于你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跟當地的交通狀況。因為最難的能不是搭乘交通工具,而是安全過馬路的問題。所以事先培養孩子對周遭環境以及地理位置,知道遇到緊急事故,應該要怎么處理? (讓孩子隨身攜帶或是記誦父母的手機號碼)。
孩子應該掌握哪些基本的額生活技能?
(1)飲食:4~6歲的小兒吃東西可能要比大人慢一些,但基本上都能吃完,不會剩飯菜,而且能用筷子吃。剛4歲時,也許不大會用筷子吃飯,但用匙子或叉子都可以。吃飯時,要教育孩子專心吃,不能東張西望,邊吃邊玩或端著飯碗到處走來走去地吃,吃飯要有規矩。
(2)睡覺:4~5歲的孩子已經知道什么時候該睡覺。但是,往往到了睡覺的時候還想玩,磨磨蹭蹭不肯上床,并且裝出一點都不困的樣子。碰到這種情況,千萬不要認為偶爾一二次沒關系而姑息孩子,即使不困到時間也要讓孩子上床睡覺。另外,要養成睡覺前洗臉洗腳、刷牙、排便等習慣。孩子醒來后要讓他自己起床穿衣服。如果孩子做得好,就應當表揚,這樣,孩子以后會做得更好。
(3)大小便:4歲以后一般都能自己上廁所進行大小便了。但是,偶爾也會因玩得太專心忘了,尿到褲子上。遇到這種情況,不要過分責怪孩子,而應該耐心對孩子進行教育,讓孩子知道下次不能這樣了。
另外要從小養成便后洗手的習慣,要讓孩子記住,便后必須洗手,不可忘記。女孩子要養成小便后用衛生紙擦干凈的好習慣。外出或游戲前,要讓孩子去廁所排便,不能隨地大小便。
(4)穿脫衣服:4歲的孩子多數都能自己穿脫衣服,此時如果還不會,可能是小兒沒能正確地掌握要領所致。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應耐心地協助孩子,不要幾天,孩子就會自己穿脫衣服了。
我們如何去幫助孩子必備生活技能?
1、給孩子準備一個不怕碎的.杯子,鍛煉孩子自己用杯子喝水,水溫要掌握好,以免燙傷孩子。
2、從孩子跚跚學步開始,我們就應該鍛煉孩子自己行走,不要看見孩子摔倒就心疼孩子,不再讓孩子學走,避免著或是坐推車,孩子每向前邁進一步,就證明孩子有了新的進步。
3、孩子會動手拿勺子開始,我們就應該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不要去剝奪孩子鍛煉的機會,不要怕孩子弄臟地板和衣服,吃飯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新奇、好玩的事。我們要正確的去引導孩子吃飯的方式。
4、培養孩子大小便要學會告訴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坐便盆,慢慢的讓孩子學會坐在坐便盆上,孩子剛學多半會來不及時,會弄臟褲子或者尿濕,父母不要生氣的去責怪孩子,要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知道學會如廁是件愉快的事情。
5、教孩子正確的洗手方法,讓孩子學會,鍛煉孩子自己去洗手。知道雙手東能做什么,教孩子用雙手去整理自己的玩具,教孩子如何去擺放,或者用做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去送玩具回家。
6、給孩子購買兒童牙具一整套,教會孩子去正確的刷牙,知道每天刷牙的好處,引導孩子完整刷牙、漱口、擺放牙具的所有動作。
7、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教孩子如何穿衣鞋和脫衣鞋,怎樣去系鞋帶和扣子,并教導孩子簡單的步驟。知道脫下來的衣物要擺放好,先要教孩子去折疊,慢慢的放到衣櫥里,要抓住時機表揚孩子,受到表揚的孩子會努力做到更好。
8、孩子剛剛學會的時候,我們要讓孩子用語言表達她需要什么,多給孩子練習說話的機會,剛開始孩子表達的會不太清楚,或者單個字的往出說,父母要示范說出完整的句子。
父母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應注意:
a、大人教導孩子時,應先示范給孩子看,而較復雜的動作,則應分段示范,以便讓孩子看清楚應該如何做。
b、分段示范時,動作應緩慢。
c、鼓勵孩子反復練習。
d、任何練習在開始時,難免會因為不熟練,而出現一片混亂的情況,耐心教導孩子,勿剝奪他學習的機會。
以耐心和愛心教導
孩子不可能一輩子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中,過度的保護或一再地跟在背后收拾爛攤子,只會縱容孩子重復犯同樣的成熟而不自知,與其呵護他一路平安順利,倒不如培養他面對挫折的勇氣,訓練他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處理能力的練習,會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以耐心和愛心教導孩子,依照孩子的發展能力,適當地給一些機會,讓他動手做;做得好則給以鼓勵。初期指導時雖很麻煩、費時,但等孩子純熟后,他可能成為你的小幫手!
培養孩子的生活處理能力是一項長期、繁瑣、細致的工作,進行這項工作,父母應做到以下幾點:
要有耐心,不厭其煩。例如:教孩子自己穿鞋、系扣子,父母要先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耐心觀察,還要及時地鼓勵,耐心地幫助。這比父母親自替孩子穿鞋、系扣子自然要麻煩些,又費時間,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就是一件件生活小事中培養起來的。
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例如,在培養孩子獨立吃喝的方面,1歲時教孩子用小勺吃飯,到1歲半左右,就要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自己獨立吃飯,還要教他用雙手拿著茶杯喝水,飯后用餐巾擦嘴。到兩歲半,孩子就能順利地、干凈利落的吃完一頓飯。
可以通過游戲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例如,教三四歲的孩子自己洗臉,可以有采用游戲的口吻:“今天媽媽和小明比賽,看看誰臉洗得又快又干凈。”然后,給孩子一塊毛巾,邊示范,邊講解洗臉、洗手的順序,孩子會很有興趣的學習洗臉的動作。
要做到要求一致持之以恒。不能幼兒園要求小朋友做的一些事情,回家后父母替孩子做,或者父母要孩子做的,奶奶來包辦,這都不利于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培養。只有老師、父母協調一致,共同要求,反復強化,形成鞏固的條件聯系,才能使孩子早日形成獨立生活的能力。
要對孩子曉之以理。父母應該讓孩子知道,為了使家庭生活得更美好,使孩子生活得舒適,爸爸、媽媽除了每天上班以外,回到家里還要做很多事情--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等,父母是很辛苦的,孩子也應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勞動,如掃地、擦桌子、洗碗以及自我服務勞動,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集體中的一個成員,他應該為家庭做一些事情。這樣就能逐步形成勞動的習慣。
【學前孩子必須學會的10項生活技能】相關文章:
孩子上小學前必須學會的8個“本領”04-06
孩子必須學會的10種社交禮儀04-06
優秀孩子必須要學會的25條禮儀04-06
大學生勵志文章:大學里你必須學會的技能03-24
我學會了一項生活技能02-22
孩子7歲前必須學會這11種本領04-07
孩子必須學會的八大為人處事04-06
孩子上小學前家長必須做好七大準備08-17
成功必須具備的技能15個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