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材料分析練習題

時間:2021-03-30 13:33:21 勵志教育 我要投稿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材料分析練習題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材料分析練習題

  兩位教師上《圓的認識》一課。

  教師A在教學“半徑和直徑關系”時,組織學生動手測量、制表,然后引導學生發現“在同一圓中,圓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教師B在教學這一知識點時是這樣設計的:

  師:通過自學,你知道半徑和直徑的關系嗎?

  生1:在同一圓里,所有的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圓里,所有的直徑是半徑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則是d=2r。r=d/2。

  師:這是同學們通過自學獲得的,你們能用什么方法證明這一結論是正確的呢?

  生1:我可以用尺測量一下直徑和半徑的長度,然后考查它們之間的關系。

  師:那我們一起用這一方法檢測一下。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2:通過折紙,我能看出它們的關系。

  問題:兩案例的主要共同點是什么?試分析兩教法并模擬題兩教法的教學效果。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評價小學課堂教學設計和實施”。

  【參考答案】

  兩個案例都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通過動手操作來理解直徑和半徑的特征及聯系。B教師的設計是不斷激活學生“內存”的過程。建構主義非常強調個體的經驗,個體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以經驗為基礎展開的,讓學生充分調集和展示經驗,是師生高效對話的前提。很明顯,B教師為學生創設了一次成功的數學活動,我們可以模擬題這樣的活動一定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無窮魅力。這種魅力,一方面是因為它承接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很簡單、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興趣去學習。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多感官的活動,探究這些親切有趣的現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了一定的數學模型,培養了一定的.數學能力,由此得到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持續動力。而這些都是A教師的教學設計所缺乏的。

  教學效果模擬題:A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制表、畫圖等方式能夠讓學生掌握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B教師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圓的半徑與直徑的關系,不僅使學生更為牢固地掌握知識,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材料分析練習題】相關文章: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練習題03-06

關于《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章節的習題與答案04-25

《林海》教學材料分析10-09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重點知識梳理03-02

教育教學能力評語12-19

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點整理03-06

知識·能力·分數11-17

閱讀材料練習題04-24

從知識觀的角度分析我國當前的基礎教育改革03-04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一级婬片a级中文字幕 | 午夜国产欧美理论在线播放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 五月天桃色国产麻豆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