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提出。為了提高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廣大群眾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對精神疾病的認識,下面是關于2016年第2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
2016年主題:
世界精神衛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于1992年發起,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尊嚴與精神衛生”,而中國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歷年主題:
·1996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積極的形象,積極的行動
·1997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女性和精神衛生
·1999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衛生和衰老
·2000年世界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體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
·200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
·200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創傷和暴力對兒童的影響
·2003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抑郁影響每個人
·200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快樂心情,健康行為
·200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身心健康、幸福一生
·2006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07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健康睡眠與和諧社會
·2008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同享奧運精神,共促身心健康
·2009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
·201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溝通理解關愛 心理和諧健康
·2011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承擔共同責任,促進精神健康
·2012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精神健康伴老齡,安樂幸福享晚年
2013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發展事業、規范服務、維護權益
2014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2015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仍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2016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
相關信息:
精神衛生又稱心理衛生或心理健康。狹義的精神衛生是指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促進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復,重歸社會;廣義的精神衛生是指促進健康人增進精神健康以及精神醫學方面的咨詢。
精神疾病主要包括,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和其他精神病、癡呆癥、智力殘疾和包括自閉癥在內的發育障礙。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患,也是世界范圍內造成精神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世衛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各年齡層共有約4億人患有抑郁癥,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抑郁癥可能長期持續或反復發作,嚴重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學習和日常生活的能力,最嚴重時可能導致自殺。世衛報告指出,輕度到中度抑郁可以通過談話療法得到有效治療,看抑郁藥可有效治療中度到重度抑郁,但不是治療輕度抑郁的首選方法。
精神健康,你了解多少?
雙相情感障礙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躁郁癥,患者通常有躁狂期和抑郁期,之間有情緒正常期。全世界有約6000萬人受這種障礙影響。
精神分裂癥是嚴重的精神疾患,全世界約有患者2100萬人。包括精神分裂癥在內,常見的精神病癥狀包括幻聽和妄想,讓人無法正常工作或學習。
癡呆癥在全世界影響著超過3500萬人。它影響記憶、思考、理解、語言和判斷等能力,患者通常還伴有情緒控制、社會行為能力方面的退化。
發育障礙是智力殘疾和包括自閉癥在內的廣泛性發育障礙的總稱。發育障礙會導致與中樞神經系統成熟有關的功能損傷或延遲,造成社會行為、溝通和語言能力受損。
雖然早發現、早治療,許多精神疾病是容易痊愈的,即便是精神分裂癥,如果有適當的治療和社會支持,患者可以過上正常的生活,融入社會。但現實是許多精神疾病患者的尊嚴得不到保障。他們經常被關入醫院,與社會隔絕并遭受不人道的待遇;他們中的許多人在醫院乃至社區中受到身體和情感方面的虐待與忽視;他們無權獲取一般衛生保健和精神衛生保健;被剝奪受教育和就業的機會;不能充分參與社會生活。
出現精神障礙應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掌握精神健康知識,正確認識精神疾病,破除傳統觀念影響,不因為出現精神障礙而自卑或悲觀失望。之后,要爭取盡早接受干預和治療,不要誤以為精神障礙只是性格問題,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更多熱門標語推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