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于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guān)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顧頡剛,推薦幾本高中生必讀的文學類書籍:
《宋詞三百首》
索書號:I222.844/435=3
推薦理由
詞是中國文學的重要形式、宋代是我國詞創(chuàng)作取得巨大成就的時期,前人說過“一代有一代文學”,那么詞就是*能代表宋文學的種類。詞又稱長短句、曲子詞等,它大約起源于唐代中期。成熟于北宋。詞的發(fā)展與音樂有密切的關(guān)和調(diào)可以會樂而歌唱,音樂的影響成了決定詞的體式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圍城》
作 者:錢鐘書
索書號:I247.5/317=6
推薦理由
《圍城》一書是錢鐘書“錙銖積累”而寫成的,小說沒有明確的故事線索,只是一些由作者瑣碎的見識和經(jīng)歷”拼湊”成的瑣碎的情節(jié)。就一般而言,情節(jié)瑣碎的書必然要有好的言語表達才能成為一本成功的作品。錢鐘書的《圍城》果真是把語言運用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因此,讀《圍城》不能像讀一般小說那樣只注重情節(jié)而忽視語言了,如果那樣的話(忽略其言語),《圍城》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圍城》里面的精言妙語是這部小說的最成功之處,也是最值得賞析的地方。
《紅樓夢》
作 者:(清)曹雪芹,(清)高鶚
索書號:I242.4/4
推薦理由
紅樓夢以封建貴族青年寶黛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中心線索,通過賈、薛等家族由興到衰的發(fā)展歷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國十八世紀中葉廣闊的社會現(xiàn)實,集中地表現(xiàn)了封建社會種種尖銳復(fù)雜的矛盾斗爭,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本質(zhì),從而揭示了封建社會必然崩潰的歷史趨勢。無論是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成為我國乃至世界小說不朽的豐碑。其涉及面之廣,從朝廷廟堂之高到鄉(xiāng)間野店的江湖之遠,無論政治、經(jīng)濟、藝術(shù)、醫(yī)學、民俗、飲食、詩詞創(chuàng)作、建筑等等無所不包;其思想之深刻;其描繪之細膩、之豐富,也是前所未有的。
《古文觀止》
作 者:(清)吳楚材
索書號:H194.1/1539
推薦理由
中國古代文學典籍浩如煙海,體裁豐富多樣,其中又以散文和詩歌為最;自最早的卜辭、諸子百家、《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史記》、漢魏駢文、唐宋散文……至明清兩代,古文充分體現(xiàn)了“文以載道”這一文學的社會功能,亦描繪出我國文學歷史發(fā)展的一條清晰的軌跡。 歷代美文名篇的選集不勝枚舉,其中以清吳楚材、吳調(diào)侯所編的《古文觀止》流傳最廣,為其所選的古文果然令人“嘆為觀止”。
《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魯迅小說經(jīng)典》
作 者:魯迅
索書號:I210.6/143-2
館藏地:兒童文獻借閱區(qū)
推薦理由
選收了魯迅先生的全部小說創(chuàng)作,其中短篇小說32篇,中篇小說1篇。它們分別選自《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
為了幫助青少年讀者更準確地理解現(xiàn)代文學經(jīng)典名著,編選者對原著中生僻的字和詞做了必要的注釋,并在每篇散文后附有簡短的解讀評點。相信讀者朋友翻開本書的同時,一定會體驗到高效通暢的閱讀快感。
《雷雨》
作 者:曹禺
索書號:I234/75-2
推薦理由
劇作家曹禺的經(jīng)典代表作。作者致力于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挖掘,把筆觸深入人物內(nèi)心,讓他們釋放巨大的能量,通過戲劇沖突展示人性的追求與幻滅,心靈的壓抑、震顫與燃燒。劇中人物性格的鮮明刻畫、無處逃遁的悲情宿命,時至今日,仍然深深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雷雨》的藝術(shù)成就仍是中國話劇界無法超越的經(jīng)典。
《白狗秋千架》
作 者:莫言
索書號:I247.7/405-8=2
推薦理由
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作品。莫言的故事有著神秘和寓意,讓所有的價值觀得到體現(xiàn)。莫言的人物充滿活力,他們甚至用不道德的辦法和手段實現(xiàn)他們生活目標,打破命運和政治的牢籠。
《百年孤獨》
作 者:(哥倫比亞)馬爾克斯
索書號:I775.45/183=4
推薦理由
魔幻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zhèn)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xiàn)實與虛幻,展現(xiàn)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jīng)典文學巨著之一。1982年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奠定世界級文學大師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乃是憑借《百年孤獨》的巨大影響。
《堂吉訶德》
作 者:(西)塞萬提斯
索書號:I551.43/35=8
推薦理由
本書描述了一個看來是荒誕不經(jīng)的騎士,但它并不僅僅是一部諷刺騎士文學的小說。它很不同于其他文學作品。從創(chuàng)作手法看,它本身的兩重性,或者其種種強烈的對比,也許能說明這一點。主人公是個無視社會現(xiàn)實、日夜夢想恢復(fù)騎士道的瘋癲狂人,但就像書中介紹的那樣,只要不涉及騎士道,他又是非常清醒明智的,而且往往能高瞻遠矚地針砭時弊,道出了許多精微至理。
《復(fù)活》
作 者:(俄) 列夫·托爾斯泰
索書號:I512.44/57-2=12
推薦理由
《復(fù)活》是俄國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后期的一部作品。它對俄國社會的揭露和批判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并以主要的篇幅揭露法庭、監(jiān)獄和政府機關(guān)的黑暗以及官吏的昏庸殘暴和法律的反動。列寧在評價托爾斯泰時說得很中肯:托爾斯泰“在晚期的作品里,對現(xiàn)代一切國家制度、教會制度、社會制度和經(jīng)濟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達到“撕下了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現(xiàn)實主義”,是“創(chuàng)作了世界文學中第一流作品”的“天才的藝術(shù)家”;另一方面,他是狂熱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惡”等教義的“托爾斯泰主義者”,“即是一個頹唐的、歇斯底里的可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