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大選,終于落下帷幕。對于希拉里的敗選,我們可以從她身上學些什么呢,一起來看看吧。
希拉里敗選,但姑娘們仍可在她身上學到這幾點
文/鹿十七
比美國大片還好看的美國大選,這一季終于落下帷幕。
希拉里沒能當選美國總統。
這當真是一出別開生面的大戲。爆料生猛,丑聞迭出。一開始,大家都覺得川普像個政治小丑。后來,大家發現川普是個真小人沒錯,但希拉里也不過是個偽君子。
我想留下來,再八卦一下希拉里,不說她的政治,只說她本身。
一個女人,能活成全世界的話題,身上總會有迷人之處。我最近特意去讀了她的傳記,很開心地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我喜歡的特質。
我把她身上值得借鑒的迷人之處寫下來,給所有像我一樣跑進這場政治大戲、想八卦她的姑娘們。她沒當選總統,但或許姑娘們仍應在她身上學到這幾點。
要有野心
我一直覺得,野心是個好東西。
有野心的人,通常很努力,而且對新事物躍躍欲試,且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這樣的人,往往對自己的人生有大膽的認知和規劃,更容易挖掘自己的激情,也更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希拉里是這樣的人。
很多姑娘從小被父母教育“要過安穩的人生”“要找一份女孩子該做的工作”“要有一個女孩子該有的樣子”……
不過,希拉里的母親不是這樣的。
希拉里的母親也是一個溫柔和順的人,但她對希拉里的教導是:你可以做任何事、渴求任何事,沒有任何理由要求一個女孩子設定比弟弟們低的人生目標。
她沒有給希拉里規劃一個“女孩子該有的人生”。她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過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希望她有野心去爭取自己最想追逐的東西。
希拉里也沒有辜負母親的愛。
后來,希拉里考上韋爾斯利學院。這是一所很著名的女子學院,冰心、宋美齡也曾就讀于這里。
事實上,在韋爾斯利學院讀書期間,不管在政治上,還是在性別角色上,希拉里都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行為舉止是否符合以往的女子規范。
她總覺得自己有改變世界的責任和能力,就讀期間,只有十幾歲的她開始參與政治運動,并且擁有了自己的一些模糊的政治理念,比如反對越戰、追求政治自由、支持婦女兒童權益等等。
當然,女孩子們的野心可不都是“改變世界”這么龐大的主題。
只是,你心中一定有某個蠢蠢欲動的愿望吧?那么,別害怕它,要重視它,要努力實現它。
我好想對姑娘們再重復一遍希拉里的媽媽所說的那句話:“你可以做任何事、渴求任何事,沒有任何理由要求一個女孩子設定比男孩子們低的人生目標。”
要敢于和別人不一樣
潛力或者說天賦,意味著你最大的優勢,也是你和別人最不一樣的地方。
有的時候,挖掘自己的天賦,可能意味著你要做一些別人沒做過或者說是不敢做的事情。
你要堅持自己的想法,還要敢于和別人不一樣。
在后來的傳記中,希拉里坦然承認自己大概在18歲的時候就開始從“政治理念和運動”中獲得極大地滿足,因為“她感覺自己可以通過一種對當時大部分女性而言很不尋常的方式來成就一些事情。”
發現了嗎?如果你堅持做自己,那就極可能讓自己變得和別人不一樣,而你要敢于接受這種不一樣。
或許那時候希拉里身邊也有人對她說,“你要有個女孩子該有的樣子”“你要去做這個社會留給女人去做的那些事”,就像你身邊經常出現的那些聲音一樣。可是希拉里偏不要去做所謂“女孩子應該做的事”。
相反,她經常參加“高強度的社交活動”,談論政治理念,觀看嚴肅題材的電影并進行嚴肅的探討。
希拉里也是一個極有個人想法的人,她是個女性主義者。舉個例子,后來她和克林頓結婚后,很長一段時間,她都堅持不改名。她拒絕冠夫姓,她一直是希拉里·羅德姆。當然,后來為了丈夫的競選勝算,她改了夫姓以拉攏保守派的票數。很多人說她此舉背叛了女性主義。不過,我開頭就說了。政客們的事情,很多時候是難分是非曲直的。
她在自傳中寫到,因為一直堅持從事她喜歡的“政治運動”,所以她從很年輕的時候開始,就獲得了強烈的前進動力。
總之,如果你選發掘出那個最快樂、最有活力、最熱情的自己,那就要敢于拋開身邊那些讓你“隨大流”的種種“苦口婆心”的勸說。堅持去做你真正想做的那件事。
當然,這件事估計不是像希拉里那樣瘋狂地參與政治運動,可能是做時尚酷兒,可能是去做個浪跡天涯的驢友,可能是當個最開心的烘培師,可能是開一家花店……
反正,你自己其實很清楚,那件能讓你快樂到爆表的那件事究竟是什么。
嫁給那個和你互相崇拜、
又能彼此成就的人
很難評價希拉里的愛情和婚姻到底是不是幸福的。
但我覺得,至少在剛剛認識克林頓的時候,希拉里應該覺得自己是個幸運兒。當然,克林頓亦然。
1970年,克林頓和希拉里在耶魯大學相識。“他們幾乎立刻就從對方身上發現了能夠影響自己、提升自我的特質。”后來,他們兩個人開始交往。
很多網絡熱文都在教姑娘們如何找男友,或是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訴姑娘們到底該嫁給什么樣的男人。其實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有那么復雜啊,嫁人不就是要嫁給那個與自己勢均力敵,進而可以彼此影響、彼此扶持、彼此成就的人嗎?
至于這個人婚后會不會出軌,那恐怕不是結婚前就能看出來的。
退一步講,現在有兩個男人在面前。
一個和你高度契合,你們互相崇拜、彼此成就,但他婚后有出軌的可能;
另一個和你沒太多精神上的契合,也沒法給你的生命帶來多少拓展空間,但他安穩踏實又老實,婚后出軌可能小。
你會選哪個做老公呢?
希拉里選擇第一種。
我們選擇一個伴侶,是因為這個伴侶能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而不是為了隨便栓一個人在身邊,保證他能不離開自己。
姑娘們可能還會問,到底什么才是互相崇拜、又彼此成就的伴侶呢?
舉個我在《希拉里傳》中看到的小例子:
在希拉里和克林頓相識后,他們很快感覺到對方對自己的吸引力。沒過多久,希拉里就一臉誠懇、嚴肅認真地對克林頓說出了一件他從未公開宣布過的事:“將來有一天,你會成為美國總統。”這種精神和行為方式上的高度契合,使得他們兩個很快就陷入了愛河。
他們的朋友魯特后來提到:在兩人認識之前,希拉里和克林頓就都堅信自己肩負著改變世界的使命。兩個人在一起之后,雖性格迥異,卻為了實現他們共同的抱負而拼命相互扶持。
用《希拉里傳》的說法是:或許可能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連做夢都想不到自己能找到一個如此理想的伴侶。他們是丈夫和妻子,也是彼此最得力的助手。
雖然這段婚姻后來經歷了很大的波折,甚至很多人說,把這段婚姻緊緊綁牢的,不過是兩人的政治利益而已。
這說法沒什么錯。
但是,有沒有另外一種可能。希拉里要留住婚姻,一是因為她極清楚這個男人可以給她的政治利益和扶持;還有就是,她知道,丟開克林頓,自己可能再也遇不到一個和自己契合度如此之高的人。所以,她選擇留下來。
很多時候,老天爺是很吝嗇的。他會讓你一輩子只能遇到一個最適合的人。
聰明的人,都明白這一點。
所以姑娘們,你一定也希望在最好的時光遇到那個互相崇拜、又能相互成就的人吧?就像希拉里那樣。至于后來是否會遇到波折,那就是后來的事了。
八卦完了。現在,想想你渴求的那件事是什么,想想你渴求的那個人是誰。然后去做,去找,去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你可能再用力也活不成希拉里這樣的傳奇,但是,或許你可以活得像她一樣,很帶勁、很滿足。
對了,我剛看到希拉里拒絕敗選演講,原因是她不認輸。怎么說呢,我覺得,還挺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