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雨后》評課稿1
《雨后》是一篇富有兒童情趣的詩歌,董老師在一開課通過給學生觀看下雨的動畫,激起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了情景,講課過程中多次讓學生看圖聽優(yōu)美的音樂,使學生入情入境。本課中注重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引導學生融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激活思維,如:在學習第一段時,讓學生體會“快樂的像神仙一樣”。老師讓學生換一種說法,學生說出“快樂的像出籠的小鳥“,“像放飛的鴿子”,“像活潑的小精靈┄┄”在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想像,圖中的人物、植物、動物怎樣享受雨后的快樂,我們沒見著的人物、植物、動物怎樣享受雨后的時間;本課還特別注重指導學生朗讀,《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蔽矣X得董老師這節(jié)課中,在指導閱讀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如:在讀“糟糕┄┄糟糕”時,讓學生通過表演,體會小哥哥當時嘴里說糟糕,心里卻是興奮和驕傲的心情,所以能讀準語氣。在學習最后兩句時讓學生自己體會,讀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學生讀出: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從而體會出小妹妹希望自己摔跤的心情。最后把雨后的快樂延伸到同學的交往中,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把快樂傳播給在座的同學老師,使課文得到升華。董老師在講課過程中,還特別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評價別人時先說出優(yōu)點,再提出建議,既有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又有學生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讓學生成為評價的發(fā)言人,在評價中感悟課文,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董老師講課親切,課堂氣氛和諧,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董老師不愧是一位高素質的老師,值得我去學習。
二年級下冊《雨后》評課稿2
《雨后》是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主體課文,是作家冰心為兒童寫得的一首小詩,富有童趣的詩歌,描繪了一對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全詩共有四小節(jié),孩子們非常喜歡。張嵐老師這節(jié)課上得很成功,年段教學目標定位準,課時目標適中。教學準備充分,教學方法符合低年級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手段樸實,目標達成度較高
這節(jié)課最成功之處是學生的情感全部被調動起來了,每一個學生都是那么主動、那么投入地學習。之所以能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源于這節(jié)課有濃濃的語文味。
一、用心備課。
從以上的聽課筆記中可以看出老師的教學智慧,這是老師精心備過的課,何以見得?整堂課板塊非常清晰,首先用復習舊知識導入,讓學生交流前置作業(yè),交流的目的一個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個就是鞏固。在學習兒童詩。讀——理解——讀,緊緊圍繞“讀這首詩時你讀出了主人公什么樣的心情?”來展開,從哪里看出主人公的心情,如何讀出主人公的心情,從感情入手,不光能體會主人公的心情,還能很容易讓學生置身其中,把自己當成主人公,這樣的話喜悅、調皮的感情呼之欲出,這個問題設置地非常好。其中有一個難點:“泥褲子”是誰?以二年級的小朋友的思維能力來說這個問題是很難的,但是老師啟發(fā)“是人還是褲子?”讓小朋友獨立思考,通過邏輯思考,發(fā)現(xiàn)應該是人,這里其實是“借代”的修辭,老師還用“紅蘋果”的例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這樣的用法,這樣一個難點居然所有小朋友都理解了,老師輕輕松松用了用了兩招就化困難于無形,這樣的備課功力實在難得。
二、導入部分設計得不錯。
導入時,采用開火車的方式,復習了上節(jié)課學習過的生字詞語,體現(xiàn)了知識的鏈接,也為本節(jié)課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引導學生品味語言,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張老師抓住文中第一小節(jié)幾處關鍵而精彩的語句,引導學生細細品味,品味出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品味出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找準語言的訓練點進行實實在在的訓練。比如:對文中“快樂地像個神仙一樣”進行仿寫練習,豐富語感和語言。學生發(fā)言積極,表達清楚,語言完整?磥砼c老師平常課堂的扎實訓練是分不開的。
四、點評語言精當并有鼓勵性。
點評是一門學問,什么時候要點評,點評到什么程度,這些都是學問。比如對二年級的小朋友點評時如果回答地非常到位,老師就要直接地說“你真聰明”“太有才了!”“很了不起!”“真愛動腦經(jīng)!”把小朋友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這種直觀的表揚比更加婉轉的評價更加有效。一年級小朋友喜歡表揚,所以表揚時一定要加重語氣,,仿佛他就是一個最了不起的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重視,才能更加投入去學習下面的知識。
五、善于設計教學活動,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中,張老師利用了低年級兒童爭強好勝、活潑好動的特點,開展了比賽讀,表演讀,開火車讀等活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好的被激發(fā)出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中去,教學效果好。
張老師渾然一體的教學過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充滿語文味的教學,作為一名入職不久的特崗教師,張老師的進步顯而易見。而要達到這一水平,我還需要非常大的努力和充分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