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和西方的科學》課堂練習帶答案
一、積累運用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蔓延(màn)藤蔓(wàn)
一落千丈(là)嶄露頭角(lòu)
B.熱忱(chén)枕頭(zhěn)
氣勢洶洶(xiōnɡ)流水湯湯(tānɡ)
C.曾經(cénɡ)憎恨(zènɡ)
駭人聽聞(hài)言簡意賅(ɡāi)
D.悄然(qiǎo)愀然(qiǎo)
暴殄天物(bào)曝露原野(pù)
【解析】選D。A.“落”應讀luò;“露”應讀lù;B.“湯”應讀shānɡ;C.“憎”應讀zēnɡ。
2.下列詞語中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A.辯論爛攤子拾人牙慧至高無尚
B.和諧金剛鉆歸根結底高聳入云
C.縹渺一炷香盛氣凌人決無僅有
D.蓑亡馬前卒重蹈覆轍白頭協老
【解析】選B。A.尚—上;C.渺—緲,決—絕;D.蓑—衰,協—偕。
3.填入下列橫線上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①諸如“艾滋病”“甲型H1N1”這樣重大疾病的_______,將會引起社會震蕩,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嚴密監控。
②各大城市的城郊_______部分往往是流動人員最多的地方,也是治安狀況比較嚴峻的地方。
③“三鹿奶粉”事件讓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格外關注,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王文哲指出,目前我國食品安全狀況還存在違法_______非食品用添加劑等5大問題。
A.蔓延接合濫用B.曼延結合濫用
C.蔓延結合亂用D.曼延接合亂用
【解析】選A。“蔓延”指像蔓草一樣不斷向周圍擴展;“曼延”指連綿不斷。“接合”指連接使合在一起;“結合”指人或事物之間發生密切聯系。“濫用”強調過度地或胡亂地使用;“亂用”強調胡亂地使用。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高中時的秦非交上了壞朋友,成績一落千丈。多年不見,秦非已經考上了博士,發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論文,令人刮目相看。
B.該會計事務所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機床制造業一些有實力的集團為向國外市場滲透,采取了更加氣勢洶洶的收購策略。
C.近日,西方媒體用“中國軍方入侵美國五角大樓”這樣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誤導性的、甚至是錯誤的標題,大肆渲染“大量機密被竊”、“國家損失慘重”等駭人聽聞的消息。
D.他們打出白皮書,用圖表和數據證明人們對于食物價格上漲的恐慌有點言過其實。因為從2006年到2008年的兩年間,每蒲式耳玉米的價格只上漲了1美元。
【解析】選A。B.“氣勢洶洶”形容態度、聲勢兇猛而囂張。C.“駭人聽聞”指使人聽了非常吃驚(多指社會上發生的壞事),此處應該使用“聳人聽聞”(指故意說夸大或驚奇的話,使人震驚),與語境中“大肆”相對應。D.“言過其實”指說話過分,不符合實際,句中并沒有所謂的“言論”。
5.(2009•湖北高考)下列各項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許多高中畢業生填報志愿時,是優先考慮專業還是優先考慮學校,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場需求、社會導向、父母意愿、個人喜好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的。
B.5月4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了《紅色箴言》大型詩歌朗誦會,通過眾多著名表演藝術家爐火純青的朗誦藝術,在場的大學生熱血沸騰,深受震撼。
C.大觀園旅游紀念品商場里擺滿了名人字畫、根雕作品、導游地圖、古玩、佩飾等多種工藝品,琳瑯滿目,美不勝收。游客們精挑細選,討價還價,熱鬧極了。
D.冬天日短,等到干完活兒回來,已是夕陽西下,薄霧給村子罩上了一層朦朧的面紗。母親像往日一樣,從灶屋里端出了熱騰騰的飯菜,招呼我們趕緊吃。
【解析】選D。A.句式雜糅。最后一個分句將“受……影響”和“是……造成的”雜糅在一起。B.成分殘缺。應將“通過”去掉,在“在場”前面加上“使”。C.并列不當。“名人字畫”與“古玩”并列不當。
6.(2009•大連市高一檢測)根據例句,以“冬”為話題仿寫。要求:比喻恰當,句式相似。
夏是年輕人的熱情,它激勵人的斗志,陶冶人的心胸
——愿你從夏雨中學會包容,從夏暑中汲取動力。
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冬是)強者的摯友,它磨礪人的意志,錘煉人的膽略——愿你從冬雪中學到端莊,從冬寒中吸得剛毅!
7.(2009•南京調研)(1)請用簡潔的文字概括“中德文化對比”圖的意思。(不超過40個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這兩幅畫的寓意,請你把“裁員”“減薪”兩個詞恰當地填入下面橫線處。
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面臨經濟衰退導致贏利下降甚至虧損的困境,中國企業往往首先想到的是______,德國企業可能更傾向于______。
答案:(1)中國人忽視自我,傾向集體生活;德國人重視自我,喜歡獨立生活(或:個體生存)。
(2)減薪裁員
8.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當前,我國的GDP指數一直保持高位,可經濟的高速發展并沒有帶動全民教養指數的同步上升。
B.養成良好的教養,重構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形象,沒有任何一種藥方,也非朝夕之功,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努力。
C.教養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專利,歐洲的俄羅斯可以成為“先進文化”的代表,亞洲的日本和中國人也可以成為全球公民的榜樣。
D.為了拯救民族教養,我們也曾采取過一些行動,如開展“五講四美”教育活動、恢復禮教、保衛民俗等,但收效一般。
【解析】選B。“沒有任何一種藥方”不是指重構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形象,而是指挽救瀕死的教養的“藥方”。
9.文章開頭第一句話說“中國人的禮貌,似乎已成為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議題”,這里的“自我整容”的含義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整容”是打比方,形象地強調了“中國人的教養”形象需要改觀;②“自我整容”則是告訴人們:挽救“中國人的禮貌”必須自己動手進行,別人無法代替。10.當代中國應該怎樣重塑國民教養?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教養是禮貌、風度、修養和健康的混合體。教養要求我們展開內省,明辨自身的社會角色,在捍衛主體自由的同時,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權利和感受。②要使教養和獨立、自由、民主、正義、誠信、尊嚴一起,成為國民的核心價值。③教養不是政治規訓和德育美育課程的結果,要提升個體的教養,從內部解決文明的危機。④要認識到提升國民教養的長期性、艱巨性,要長期堅持不懈地重塑、提升國民的教養。(答對其中三點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