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習提示:
1、簡介作者、寫作背景,劃分節奏
2、解《龜雖壽》的體裁:樂府詩,四言古風
3、 結合書下注解理解詩歌
4、 熟背詩歌
5、 如何認識“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6、 賞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7、“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體現作者何種哲學思想?
8、 曹操所云“養怡之福”指什么?
9、 最后兩句文中作用?
10、全詩抒發作者何種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理解詩歌,背誦詩歌。
2、詩歌表達作者何種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背誦詩歌
學習難點:
體會感情
教學時數:
1 課時
教學過程:
①導入新課:
“詩言志”從小學到中學,同學們所學習的詩歌也不少,有哪些詩句抒發作者豪情壯志?
學生搶答: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還有一句大家熟悉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出自于今天我們所學習的《龜雖壽》。(板述課題)
②預習檢測
A、給加點字注音
老驥( ) 伏櫪( ) 養怡( )
B、本詩作者 ,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本詩是曹操所作樂府組詩《 》中的第四章。
C、本詩體裁 詩, 言古風。
③研讀課文,品味賞析
A、明確寫作背景
曹操當時擊敗袁紹父子,平定北方烏桓,躊躇滿志,樂觀自信,便寫下這一組詩,抒寫胸懷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曹操北征勝利,仍然任重道遠。因此《龜雖壽》抒發人壽與功業的矛盾心情。
B、預習提示5:
明確:靈異的神龜雖然活幾千年,但它總還會有完結的時日。飛騰的異蛇雖然會乘云駕霧,但它最終一死仍會化為灰燼。古來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漢武,服食求仙,而獨曹操對生命的自然規律有清醒的認識,這在在迷信猖熾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
C、預習提示6
明確:這句詩用比喻修辭寫出曹操雖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業,一種對宏偉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壯志。
D、預習提示7
明確:體現辯證的思維,既尊重自然規律,人總是要死,但在有限的生命里,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進取。
E、預習提示8
明確: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F、預習提示9
配樂完整,畫龍點晴。
G、預習提示10
本詩表現了作者不甘衰老和壽命不全由天決定,主面努力也起作用的積極奮發的精神。
④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誦讀《觀滄海》,完成下列習題。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詩人登臨碣石山,都“觀”到了哪些景物?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是為人稱道的名句,請從寫作手法和抒發感情的角度,對其進行賞析。
⑤方法總結,暢談收獲
A、學習詩歌方法總結:
理解背誦——明確主旨——體會感情——賞析名句
B、學完本詩,你有何感受
⑥當堂反饋:課后習題1
⑦板書
龜雖壽
曹操
認識生命(神龜雖壽……終為土灰。)
↓
對待生命(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
辯證思維(盈縮之期……可得永年。)
↓
畫龍點睛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練習題
1、劃分節奏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2、理解古今意義差別較大的字詞:
烈士:古義 今義
不但:古義 今義
3、賞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4、曹操所云:“養怡之福”指什么?
5、比較閱讀
閱讀《龜雖壽》與《觀滄海》完成習題
(1)用橫線畫出兩首詩揭示主旨的句子。
(2)兩首詩各抒發了作者的何種思想感情。
(3)比較賞析
下列對詩詞鑒賞不正確的是( )
A、《龜雖壽》(曹操)
a、這是一首抒發人生感慨的詠志詩。作者以神龜、騰蛇、老驥為喻,表明宇宙萬物有生必有死,是自然的規律,人應該利用有限之年,建功立業,始終保持昂揚樂觀的積極進取的精神。
b、“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是全詩的核心。要求自己利用這短暫的生命建功立業,不要虛度一生。
c、“志在千里”中的“志”就是要統一全國。作者認為統一全國是符合歷史的需要,決心為此奮斗終生。“老驥伏櫪”“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都是后人常用以勵志之語。
d、“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這四句呼應詩的開頭,在承認壽命有限這一客觀事實的前提下,強調發揮人的主觀作用,反映了詩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B、《觀滄海》(曹操)
a、開篇寫的是詩人登山觀海的景象。滄海,大海,因海水呈清蒼色,故稱“滄海”。澹澹,水波動蕩的樣子。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極寫大海的廣闊浩大。星漢,銀河。
c、這首詩通過大海的遼闊壯景的描摹,傳達出詩人自負雄才大略、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
d、結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雖是樂府詩樂章末了因配樂需要所加的,但它也暗示了因東征烏桓勝利而感到的喜悅,不能說與正文無關。
答案
1、劃分節奏
神龜 / 雖壽,猶有 / 竟時。
騰蛇 / 乘霧,終為 / 土灰。
2、略
3、這句詩用比喻修辭寫出曹操雖然到了晚年,但有志干一番事業,一種對宏偉理想的追求的豪情壯志。
4、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壯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5、(1)《龜雖壽》中揭示主旨的句子: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觀滄海》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龜雖壽》體觀作者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觀滄海》抒發了詩人期望統一祖國的宏圖,表出詩了寬廣博大胸懷。
(3)A(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