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多做練習可以幫助同學們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提高語文水平。下面是劉禹錫《秋詞》閱讀習題及答案,歡迎過來做一做。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似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秋詞》劉禹錫
1.默寫《秋詞》這首詩。(16分)
2.歷代文人為了抒發“悲秋之情”,常借助那些事物?(4分)
答:落葉、悲鴻、衰草、枯木、銀霜 。
3.本詩作者表達了對秋的什么迥異態度?(6分)
答:借“鶴”,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飛,排云直上,矯健凌厲,體現了激越向上,積極樂觀人生態度。
4.你認為這首詩最可貴的是什么?(8分)
答:這兩首詩最可貴的是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
5.你是如何理解第一首詩中的“鶴”的?(8分)
答: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斗,沖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斗精神的體現。
6.詩的一、二句表露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8分)
答:表現了作者樂觀豁達的心境。用了對比的手法,即將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頌秋進行對比來表現的。
7.結合具體形象簡要說說最后兩句詩對你人生態度的影響。(8分)
答:屬主觀題,可從雖遭遇人生坎坷,仍要不屈不饒,具備奮斗精神這個角度闡述。
8.賞析“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詩句。 (8分)
答 :自古以來文人筆下的秋天,往往是肅殺、冷清,令人傷感凄涼。而在我看來秋天遠勝初春。詩人一反常情,表達了對秋天的贊美,抒發了詩人積極樂觀的思想情感。
10.“秋日勝春朝”的理由是什么?(8分)
答:秋天天高云淡,爽朗明快,在詩人看來更易激發靈感和激情,使人產生積極奮發,昂揚向上的精神氣概。詩中蘊含著詩人積極樂觀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