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訴建議

虞世南《蟬》閱讀練習及答案

時間:2022-11-15 14:27:54 春寧 七年級下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虞世南《蟬》閱讀練習及答案

  《蟬》是唐代詩人虞世南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詠物詩通過對蟬的姿態、習性、居所、鳴聲的描寫,贊頌了蟬的清高風雅和不同凡響的品德,暗喻自己立身品格高潔,不需要憑借某種外在力量自能聲名遠揚,表達了對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虞世南《蟬》閱讀練習及答案,歡迎閱讀!

虞世南《蟬》閱讀練習及答案

  原文:

  蟬(虞世南 唐)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譯文:

  蟬垂下像帽帶一樣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

  練習及答案:

  1.這是一首詠物詩,從形狀、習性、聲音等三個方向寫出了蟬的特點。

  虞世南《蟬》原文及譯文閱讀練習及答案虞世南《蟬》原文及譯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2.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蟬的特點?指出相應詩句并簡要分析。

  首句寫了蟬的形狀“垂綏”,食性 “飲清露”,表達了詩人對蟬性高沽、棲高飲露品性的褒揚;次句寫蟬聲“流響”,從聲音方面形象地寫出了蟬的悅耳長鳴,寫出了聲音的響度與力度。

  3.讀這首詠物詩,你的眼前呈現出怎樣一幅畫面?請描繪出來。

  一只蟬落在高拔疏朗的梧桐樹上,垂下像帽帶一樣的觸角吸吮著清澈甘甜的露水,不時自在地長鳴,聲音悅耳動聽,傳出很遠。

  4.“居高”在詩中有哪些含義?

  一是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二是指“飲清露”的品格之高。

  5.這首詩給我們以什么啟示?請簡要談談你的認識。

  蟬聲遠傳,是由于“居高”而致遠,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像地位、權勢、吹捧等,他本身自然會有很強的昭示力,能夠聲名遠揚。

  6.這首詩實際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做人的道理?

  品格高潔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聲名遠播。

  7.這首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來刻畫蟬,請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

  本詩通過刻畫人格化的蟬,熱情地贊美了那種高潔(高尚或潔身自好等)的人格。

  8.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說出運用這種手法的好處。

  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蟬,其實是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借助具體的對象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表達感情含蓄,寓意深刻,理趣情致躍然紙上,引人人勝。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是虞世南由隋入唐后,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詩人的一生極為坎坷,先是在南朝陳任職,后隋滅陳,與其兄虞世基一同到了長安,“大業初,累授秘書郎,遷起居舍人。”宇文化及殺隋煬帝后,虞世南被挾持至聊城,“又陷于竇建德,偽授黃門侍郎。”“太宗滅建德,引為秦府參軍。”此后他一直輔佐唐太宗,逐漸位高爵顯,死后“敕圖其形于凌煙閣。”可見詩人一生始終堅持正道而行,在紛紜亂世謹身守持,終于得逢明主,成就美名。此詩即是詩人勤于自勉的寫照。

  后世影響

  這首詠物詩廣為流傳,是唐詩中最早具有雛形的五言絕句,也是唐人詠蟬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此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都是唐代托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于比興寄托,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征的藝術形象,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為后世人稱道。

  作者簡介

  虞世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屬浙江)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父虞荔,兄虞世基,叔父虞寄,均名重一時。虞寄無子,世南過繼于他,故字伯施。隋煬帝時官起居舍人,唐時歷任秘書監、弘文館學士等,曾賜爵永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世因稱“虞秘監”或“虞永興”。能文辭,工書法。編有《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全唐詩》存其詩一卷。

【虞世南《蟬》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唐詩賞析:虞世南《蟬》03-31

《孔乙己》閱讀練習及答案09-05

《花瓣飄香》閱讀練習及答案01-18

《旅鼠之謎》閱讀練習及答案06-12

李白《送別》閱讀練習及答案06-19

《拿來主義》閱讀練習及答案08-16

《天凈沙·秋思》閱讀練習(有答案)08-05

《赤壁賦》閱讀練習及答案01-03

曹操《觀滄海》閱讀練習及答案07-22

真人一级一级97一片a毛片√91,91精品丝袜无码人妻一区,亚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亚洲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电影亚洲精品 | 亚洲午夜aⅴ视频 | 五月六月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资源网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