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少年王冕》聽課評課
兩節課都是四年級課文《少年王冕》,同課異構,殊途同歸!。第一節執教的是大吳的趙靜老師。
趙靜老師上課的風格屬于輕爽型的。開場親柔的互動談話,自然樸實,豪無驕飾之態。
課堂設計流暢可圈有點。
站在學習者的角度,在我心中留痕頗多.
健康真是一種幸福!
孩子們表達對老師的印象時用得多是:漂亮,年輕……等夸贊之詞.趙老師說:其實,我最感激父母給了我一個健康的身體……健康最重要!
聽了心中很是稱贊.健康是1,金錢財貌事業為0,1不再了,再多的零都失去價值。我想這里的健康是好身體,也包括好品行。在孩子心底打下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康的心態。在童年埋下“健康的種芽”,看似無意,實在苦心呀!
好課需要一份底蘊!
以王冕的《墨梅》詩作與畫作為引,這詩畫既是王冕的成就,又是他人格的象征。詩情畫意俱存也,營造一份清高優雅之境,課堂有一縷詩香飄落,升騰。一份畫卷鋪設,舒展。無聲卻有力地鉆進了人心底。課堂厚重了幾份。我喜歡這樣的風格,也向往這樣的語文課。
文言勾兌幾許語文味
為助學生理解學畫之艱辛,老師出示了一段古文補充。雖然對四年級的學生有些高度,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引起老師們的爭議。但我卻堅守:讀不懂不要緊,有一點入心即是豐收。如同于永正老師說的布“云”,說不定哪一天會下“雨”的!我也支持一位同事說的:“語文應該是一種朦朧的美!不必非得多么多么的明白。朦朧使得語文課更輕松,更有韻味!
對聯濃縮提領理性
為了深化主題,教師設計了填空式一幅對聯:貧苦人——傳佳話 放牛娃——變畫家 橫批:少年王冕 后在討論的過程中雖被建議刪除 ,但也為我們以后設計語文課提供一份靈感與借鑒。
美景鋪墊彰顯品格
文中那段環境描寫作為課堂的重點與亮點來突破,爭議不多,但對度的把握都各存所見。兩位老師都借助了圖畫,趙老師的圖片令我“震憾”。“黑云邊上鑲著白云”“陽光透出來了”現在我寫文字的時候記憶中還閃著那兩幅美麗的圖片。其實我對以圖片作補充使用的時候一直是慎重的,決不濫用。剛開始,雖然我也擔心圖片出示會扼殺學生的想象力,但些時兩幅圖的美確實令我眼前一亮,心頭一驚。那種美絕對是想象不出來的`。這時候我的顧慮蕩然無存了。“好美的云圖,好精神的陽光!”一種蓬勃向上,奮發圖強的精神之氣漾在心間。這景必不僅于自然之景了。景中有人品,有操守,有德行,有執著。有抗爭,有頑強。這一切“顏色美,動態美,生機美”不叫人生發精神上的共鳴都難!!
怎么提升,如何把握度,探討雖不徹底,就作“仁者見仁”的保留吧!
對比映現孝與勤
孝行抓住文中兩個“舍不得”。
“遇上秦家煮些腌魚臘肉,他總舍不得吃,用荷葉包了回家孝敬母親。每天給的點心錢,他也舍不得花,積攢一兩個月,便偷空來到村學堂,從書販子那里買幾本舊書。“舍不得自己吃的背后是舍得給母親吃,舍不得花的背后是舍得買書,孝與勤在對比中明顯。
”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一個“悶得慌”一個“快活些”。明明想上學,卻說悶得慌,明明想讀書卻說放牛快活些。這含淚的微笑中蘊有多少無奈。這善意的謊言中有多厚的孝道啊。善解人意的七歲孩童,令人生出幾許的憐愛之情。
感性的語文理性的思考
又是語文老師,又喜歡文學作品,所以難免過度的感性了一些。語文課堂也是這樣的。我的老師告訴我:“太感情的東西會令人產生累的感覺。多讀一些關于理性,科學,規律之類的書籍會有助于語文老師柔中帶剛。這是我今后讀書的一個新方向。
聽課,收獲了許多,評課,積累了智慧。
成長在萬木爭榮的四月!
【五年級上冊《少年王冕》聽課評課】相關文章:
蘇教版五年級上冊24課《少年王冕》課文04-05
小學數學聽課評課03-30
《望月》聽課記錄及評課04-06
五年級上冊《少年王冕》教學反思05-29
小學聽課評課評語大全07-30
《un ün》聽課記錄及評課06-13
小學聽課評課活動總結08-15
五年級上冊《少年王冕》課堂實錄06-22
《放小鳥》聽課記錄+評課稿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