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娑
suō ㄙㄨㄛˉ
1. 〔婆~〕見“婆”。(pó )。
2. 〔~~〕輕揚、松散的樣子,如“修初服之~~兮,長余佩之參參
詳細解析
詳細字義
◎ 娑 suō
〈形〉
(1) (形聲。從女,沙聲。本義:起舞的樣子)
(2) 同本義 [dancing]
娑,舞也。——《說文》。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
(3) 漂動、輕揚的樣子 [fluttering]
脩初服之娑娑兮,長余之參參。——《后漢書·張衡傳·思玄賦》
(4) 又如:娑娑(漂揚的樣子)
詞性變化
◎ 娑 suō
〈動〉
(1) 挑逗 [tantalize]
鬧清明鶯聲婉囀,蕩花枝蝶翅蹁躚,舞東風剪尾娑人。——元·無名氏《焚兒救母》
(2) 又如:娑人(挑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