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一件事作文合集(3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記一件事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記一件事作文 篇1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到處盛開著各種鮮花。我們家不遠處有一片桃林,每年春天到來的時候,都有許許多多的人到這里來賞花、游玩。我和媽媽商定好選一個假日到桃林好好拍拍照。
這是一個星期日,我和媽媽沿著我家門前的小河朝著桃林走去。走了不到20分鐘,桃林已經出現在我們眼前,那一棵棵的桃樹上開滿了各種色調的花。有紅色的,有淺粉色的,有深粉色的,還有純白色的,加上周圍是綠色垂柳的葉子,伴以樹下桔黃色的蒲公英,真是美極了。我和媽媽不由地加快了腳步,來到了桃林中。可這里的另一番景象卻使我剛才那種美好的.心情全消失了。一些游人不守公德,他們有的坐在樹枝上,有的利用枝叉練身體,還有的小孩子居然站在樹枝上像猴子一樣跳著玩。眼看著美麗的花一朵一朵落在地上,我真是又心疼又氣憤,這和破壞有什么區別!保護樹木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得去管。于是,我沖向那些人,剛準備大聲斥責他們,媽媽攔住了我。她耐心地說:“你又犯牛脾氣了,要管管他們是對的,但也要選擇一個恰當的方式,嚷嚷幾句,就幾個人聽得見。而且這種態度太粗暴生硬,人家接受不了!”于是我和媽媽商量起管他們的辦法來。想來想去,我們決定用掛牌子的方法來提醒大家。
回家后,我立刻動手做起木牌來。我選了一大張硬紙板,用毛筆寫上“請您愛護桃樹!”寫完后我又在上面扎了兩個眼,找了根繩子穿過去。忙碌了半天,一張醒目的提醒牌終于做好了。我恨不得立刻就掛到桃樹上,提醒大家不要破壞它們,好讓桃樹少受些痛苦,得到保護。
掛好牌子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沒機會再去桃林,但我想象得到,我寫的牌子一定能提醒不少人愛護桃樹。
我愛你,大自然,我將永遠保護你!
記一件事作文 篇2
我最開心的一件事,莫過于我組織的那次燒烤活動。
在秋天的一個星期天上午,秋高氣爽、涼風習習,我組織了一次燒烤活動。首先我做了一個燒烤計劃:參加人員:張芷琪、劉嘉倩一家、吳聿洹、劉偉濤一家、丁俊賢和我一家。我們還特意邀請了梁老師、鐘老師、陳老師。地點:貞山公園荔枝園燒烤場。材料安排:張芷琪購買火腿腸和飲料、劉嘉倩購買水果、吳聿洹購買叉子和報紙、丁俊賢購買水和炭、我購買雞翅、玉米。
我們高高興興地來到了貞山公園荔枝園燒烤場,爸爸媽媽首先租了一個燒烤爐,我們幾個同學撿了一些干木柴,將干木柴放去燒烤爐里面,點燃火,丁俊賢發現劉嘉倩臉上一片漆黑,我們哈哈大笑,劉嘉倩同學不知發生了什么事,還問我們笑什么,我們笑完才說:“你的'臉臟了。”我們等火燒旺了,就開始燒雞翅、火腿腸。燒了一會兒我們聞到了一股香味,劉嘉倩發現吳聿洹忍不住口水都流出來。我們又笑了一番。等燒好之后我們把香噴噴的雞翅、火腿腸先獻給我們的親愛的老師和家長。他們吃著雞翅、火腿腸都夸我們是個好孩子。
啊!美好的時光過得真快啊!一下子到了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貞山。
記一件事作文 篇3
自打開學以來,我就一直不得安寧,不是被同桌拿走鉛筆盒,就是被前位拿走一支筆。
“我的鋼筆呢?”唉,鋼筆又不見了。“快還我,我要用。”雖然會拿,但都是會還的。“沒拿啊。”他一臉壞笑,“你還裝?快給我,我知道是你!”他一聽這話,眉毛一挑,把鉛筆盒扔了過來,都是朋友,偶爾開開玩笑也正常,我一直沒在意,也陪他們玩。可沒想到,我這樣的態度,竟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
周五下午第二節課,我的鉛筆再次不翼而飛!沒錯,又被他們拿走了!本來今天就不太舒服,他們又來招我,我的“火山”爆發了。我皺著眉頭,眼里似乎可以冒出火花!“我告訴你們,三秒鐘之內還給我!”我咬牙切齒,一字一字地說。“不給就不給,你咬我嗎?”他們拿著我的鉛筆盒,耀武揚威。這下徹底激怒了我。我不想再忍下去了!我大發雷霆,猶如一頭猛獸,緊閉嘴唇,伸出魔爪向同桌桌洞一掏,掏出了一張試卷,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使勁一撕。“哈,你活該!”我盛氣凌人地喊道。這時他臉色僵硬了,不過什么也沒說。歸還了我的.鉛筆盒,又撿起了試卷。
這張試卷是考試用的,他肯定要挨罵了。事后我想了想,一件小事沒必要鬧得這么僵,真不應該。我小聲地對他說了句:“不好意思,我……”還沒說完,他就說:“是我不對,對不起。”這下更讓我陷入無比自責中。
是啊,嬉鬧或許只是他們為了增加我們學習生活中的樂趣呀,我怎能就此生氣,折損友誼呢?我深深地自責著……
【記一件事作文】相關文章:
記一件事的周記07-30
記一件事作文(經典)12-31
記一件事情的作文11-28
【精選】記一件事作文12-06
記一件事的作文【精選】12-08
記一件事作文[經典]11-29
[經典]記一件事的作文12-03
[經典]記一件事作文09-18
記一件事作文(精選)11-03
【精選】記一件事的作文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