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回首過往,發現有許多東西是我們不懂的,才發現原來人生中有許多我們沒懂的。下面是作文“原來我沒懂”,歡迎閱讀和參考。
【篇一:原來我沒懂】
世上有許多東西,對我們而言,只能分為兩種,一種是懂得,另一種是不懂得。因世上未知的東西太多,所以第一類自然比第二類少許多。但即使你是個傻子,懂的東西少之甚少,也不會不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
寫作文之前,我剛和媽媽發生了矛盾,我媽一直提出我的種種缺點,我也知道這是父母對孩子的高期待、嚴要求,所以便忍了。但后來我便忍不了了,雖然政治書上有此類事件,但這時誰還管她講的冷靜呢,我便開始了反駁。就像政治書上的一樣,媽媽說一句,我反駁一句。
當媽媽離開時,我還有點不服氣,這股不服氣窩在心里,出不來。但二十分鐘之后,這股氣便煙消云散。二十分鐘后,媽媽敲了敲門,推門進來。我看見媽媽一只手里拿著一個裝滿熱水的茶杯,杯里冒著熱氣,因怕我得的感冒在加中,另一只手那只一件厚厚的衣服。
媽媽來到我的身旁,把那杯熱水小心翼翼的放在我的桌子上,接著把衣服披在我的身上,說:“多喝點兒熱水,看你都感冒了,把衣服穿上,小心病在加重。”我抬起頭,看見媽媽慈愛的臉,濃密的黑發下,有著幾粒豆大的汗珠。這慈愛的臉,二十分鐘前,兇巴巴的樣子早已蕩然無存,這兩幅畫面怎樣都不會讓人聯想到一起的。
媽媽關門走后,我心中一震:是啊,父母的表情是善變的,但父母對我們的愛是不變的。
這個結論完全推翻了以前在我心中的另一個結論:父母的愛,就是父母給我們買吃的、玩的;而父母的愛,就像是他們的表情,善變。
在以前,我一直自信的以為。父母對我的愛很簡單,他們對我的愛我全都理解,理解的非常透徹,就像是僧人看破了人間紅塵,明白了人間疾苦,而化作了神一樣明白。
但當母親關門的一瞬間,我才明白了父母對我愛的真諦。以前,對父母愛的理解,原來我沒懂。
【篇二:原來我沒懂】
已是深夜十點了,我望了望鐘。窗外下著一場傾盆大雨,雨打在了窗戶上,順著窗戶的邊角流了下來。
爸爸怎么還沒回來?我的心開始焦慮不安了。我趕緊拿起手機,撥通了爸爸的手機,電話的另一方卻傳來關機的提示音。準是爸爸又在公司加班了,我隨便給自己找了個好聽的借口。
次日早上,屋子里空蕩蕩的,仍是不見爸爸的身影。我想,或許是爸爸公司的工作太多了,他顧不得等我就先走了。
我獨自走在上學的路上,眼中所見到的,是許多父母在送孩子上學。秋風起,在樹上待得不耐煩的落葉隨著風飄落下來。我爸爸準在公司賣力地工作,為了這個家庭而奮斗呢。我在內心安慰自己。
這一切是一場夢境嗎?不,原來是我沒懂。
星期六上午,一個多么美好的周末呀,一縷陽光透過窗戶光臨了我的房間,將我窗臺上的一張照片照得格外明亮。哦,那不是爸爸嗎!我的手不由自主地伸向了那張照片,漸漸地,淚水模糊了雙眼,我意識到——原來我沒懂。
那照片像是一臺時光機器,將我卷回上周的一幅場景。
正在學校上課的我,被家人一個緊急電話牽動者心弦,趕往醫院。
我不顧一切地往病房跑。推開那扇門,病房里站滿了人。
“快點吧,就等你一個人了!”不知是誰用含糊的聲音說了一句。床上的父親眼睛還未閉上,仿佛是為了見到他的兒子而強行張大,手指緊抓著床單,雙唇微啟,是有什么話想要和他兒子說嗎。而儀器上的數據卻顯示父親的心跳停止。我沖了過去,緊緊地抱著父親,大聲嚎哭。
原來我沒懂,之前的一切借口不過是自己還沒懂得父親已過世的事實。
但我卻寧愿不懂……
【篇三:原來我沒懂】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不懂許多事。
我不懂為什么我喜歡一個人孤獨地走在公路兩旁那窄窄的人行道上,人行道上還植著瘦瘦高高的小樹,或許是我在懷念我在了12年的地方,或是懷念那條櫻花大道吧,又或是因為孤單所以喜歡那種街道吧,說實話我真的不懂。
我不懂為什么我喜歡在下雨天打著小傘在街上瞎逛。我想那是因為我喜歡雨中淡淡的泥土味吧!還可能是那陰沉的天色非常接近我的心境吧!或者是我在雨天有過太多美好的回憶吧!說真的,我不懂。
我不懂我為什么不喜歡“武俠小說”了,卻近乎瘋狂地愛上了“偵探小說”整天泡在柯南道爾的故事中,要不讓就是沉迷于希區柯克的小說中。也許是武俠看多了,膩了,想換點新鮮的,又或者是武俠的邏輯性不強或者說沒有偵探小說的邏輯性強吧!我真的不懂。
我不懂為什么我會愛上京劇那種在別人眼里老掉牙的東西。可能是京劇那種“韻”“神”吸引了我吧,又或是我只喜歡京劇的內容,里面人物的扮相罷了!我不懂哦!
我還是不懂我為什么喜歡和自己說話,也許是沒有朋友吧,沒有傾訴的對象也許是把自己當作了訴說的對象知心朋友也許還有其他的什么,只是我不懂而已!
我不懂,我真的不懂嗎?也許吧!又或是我早已懂了,只是,只是我不愿說出來罷了!
有些是我想我懂,但。原來我什么都不懂!
但也許喜歡是不需要理由的,不是嗎?
【篇四:原來我沒懂】
小時候,媽媽對我十分溫柔,而爸爸對我一向都很嚴厲,經常批評我。我總覺得爸爸不通情理。所以我很怕爸爸,拒絕跟爸爸一起單獨在家。
有一次媽媽出差,我本身就不開心,再加上在學校十分不順利:實心球投擲考試成績不理想,語文考試沒得優,英語考試考得也不好。我的心像鉛一樣沉重,很沮喪。
放學后爸爸來接我,坐在車后的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爸爸和我聊天,我沒說話,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便馬上停下車,回過頭來看到我哭了,他吃驚地問:“怎么了?”我支支吾吾地答不上來,他用那雙溫暖的大手輕輕拍了拍我,就急忙帶我趕回了家。
到了家,爸爸抱著我關切地問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笑了笑說:“寶貝兒,沒關系的,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許多困難,你那點兒事不算什么。考試是檢測學習的成果,如果這次沒有考好的話,就說明我們有些地方學得不是很透徹,強化練習就行了,不用傷心!你先寫作業,我這就給你做飯去,待會兒去買個實心球。”看著爸爸忙碌的身影,我的心情平靜了下來。
飯后,天色已黑,寒冷的北風在窗外“嗚嗚”地掠過,爸爸套上外衣,向外面走去。過了好長時間,爸爸才氣喘吁吁地趕回來。“怎么這么晚吶!我都等急了!”我焦急地說。“咳,好多商店都沒有賣的,我跑了四、五家才買到的!你趕緊去睡覺,待會兒我加完班給你查查投擲實心球的方法,咱們明天就開始練習!”
此后幾天,爸爸每天放學都和我在樓下練習實心球投擲。他十分認真地教我每一個動作:“對!這個動作就是要帶動腰力,要動作連貫!”、“手再投高點,別朝地投!”還有一回,我不知道怎樣投高,他說:“在手不會把球甩出去的情況下,手盡可能地放松,到頭頂開始出手,在前上方的時候就已經投出去了。”我聽后認真練習,果然有了很大的提高。現在我投擲實心球的成績一下子上了九十!
原來,和爸爸相處也一樣溫暖,一樣快樂!我明白了:爸爸也是深愛我的,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不同而已。
【篇五:原來我沒懂】
有人說,長大就是一個不斷發現自己曾經幼稚的過程。我不敢說我當下的心智多么成熟,因為怕將來取笑我如今的笨稚。所以我只好說說我曾經的笨稚。
小時候的天空不藍,因為我從來不去看;小時候的山不美,因為在我眼中那只是詩人們矯揉造作的庸穢尤物——當然,小時候的我也會偶爾對著這些庸穢尤物們故作嬌嗔一番——那是我看了瓊瑤小說后少女情懷泛濫,或者乳臭未干的我想證明自己看破紅塵后貪戀世俗塵埃才會裝出的惻動心懷,之后我就會心滿意足地保持著我的自信。
那是我打心底就沒有喜歡過鄉下的生活,那里的白晝是擁耕犁田的酸楚,夜晚是四角方方的孤獨。天確實藍,山也很美,只是我的魂靈沒有這種文藝的志趣——它永遠在火熱地對城市文明大聲呼喊。打出城市文明,我覺得我有點假——我只是想上網了而已。
現在會發現,原來我沒懂。我有一個年逾八十的姨奶奶,在我們一家最后一次探望后的幾天里就撒手歸西。這是我從小第一次真實地看到親人的離去,有點像龍應臺那句“所謂親人一場,不過是你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當他走到拐角,那個背影堅定地像在告訴你:不必追。”我追不了他們的腳步,所以我只好珍惜那些還看得見他們背影的日子。
鄉下的傍晚有些醉人,夏天,余霞暈染在干凈的天空,遲遲不肯褪散,卻不怕污染了這片凈空。夕影西斜,恬靜的光束淺吻在外公挽袖的褲腿,穿行在外婆迷眼的線針,永遠定格在他們的微笑里。
以前從沒好好看過鄉下的余暉,擁耕犁田也是幸福,四角方天也是守護。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只是我一直不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