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錦集5篇
在平時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 篇1
小小的我是個男孩子,今年九歲,是名二年級的學(xué)生,體重26公斤,在班上屬于比較優(yōu)秀的學(xué)生。
我叫黃凱鵬,“凱”是凱旋的凱,“鵬”是鵬程的鵬。媽媽給我取這個名字,是想讓我凱旋萬里,鵬程歸來,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的頭發(fā)是平平的,是個小平頭,頭上有一個旋兒。眼睛雖不大,卻水汪汪的。我這雙眼睛非常敏銳,玩“找不同”游戲時,可以稱得上是“火眼金睛”了。我的鼻子的嗅覺也非常靈敏,媽媽每次煮玉米的時候,我總是在老遠(yuǎn)的地方一聞就知道。
我生氣時,總是鼻孔朝天,裝出一副要打架的樣子,惹我生氣的那個人就偷偷的溜走了。我的嘴巴小小的',嘴唇紅紅的。一次,我和小伙伴玩耍時,本是應(yīng)該我抓的,但是我用如簧之舌騙了他們,結(jié)果變成其他人抓了。我的耳朵聽覺卻不好,媽媽說的話我要聽兩遍才能聽清楚。我的四肢發(fā)達(dá),跑步、跳遠(yuǎn)、踢球我都在行。有一次跳繩比賽,我一分鐘跳了一百三十多下,不過還是落在最后一名。
我非常喜歡看書,《十萬個為什么》、《100個科學(xué)問題》等書看起來是手不釋卷,如果有人和我談起這方面的話題,我總是眉飛色舞、興致勃勃,講得津津有味。媽媽給我買有關(guān)這方面的書時,我總是一蹦三尺高。不過對于一些童話書還是故事書,我也是很喜歡,家里的書柜里都是裝滿了媽媽給我買的書,有時候還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換書看。
我的優(yōu)點是學(xué)習(xí)成績好,缺點是愛哭。
這就是我,一個調(diào)皮可愛的小男生。
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 篇2
小弟弟要回來了,我特別高興。
小弟弟的臉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小小的嘴巴總是在笑,走起路來“咚咚咚”地響。
弟弟很調(diào)皮。他來我家,一進(jìn)門就找爺爺、奶奶、叔叔、我、小黃狗。他進(jìn)來看見電視機(jī),馬上要去按按鈕,看見鑰匙就要去開門。他還常常欺負(fù)小黃狗,用小腳踢它。有一天他把爺爺?shù)姆糯箸R打破了,還在旁邊哈哈大笑,氣的爺爺“吹胡子瞪眼”,但也拿他沒辦法。
小弟弟雖然有時候調(diào)皮,但有時候也很可愛,我真喜歡我的小弟弟。
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 篇3
一雙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一個光滑的鼻子,一張好吃的.嘴和圓嘟嘟的笑臉,她就是我的妹妹——晏紫。
我的妹妹是個好吃的小女生。有一次,她要是零食,爸爸又不批準(zhǔn),她就跪在爸爸面前。爸爸沒理她,她見爸爸沒反應(yīng),就用第二招,一直纏著爸爸:“我要吃,我要吃,就吃一包。。。”爸爸經(jīng)得起折磨。繼續(xù)玩他的。妹妹見爸爸沒動靜,只有使用爸爸最怕的終極必殺技——哭。這不爸爸忍不住了,只好讓她吃了一包。一吃她就不哭了。爸爸無可奈何地說:“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呢”
妹妹只要自己不行的,就會去找爸爸出頭,即使爸爸再忙,她也不管。有一次妹妹看我騎自行車,自己也想騎。可是我的自行車只有兩個輪,她不會。于是她就纏著爸爸給自行車再裝了兩個輪。
這就是我的妹妹,一個活潑機(jī)靈的小女孩。
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 篇4
一天,天氣很熱,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我和爸爸來到市場上買了兩只西瓜。
上樓了,爸爸捧著兩只瓜,我對爸爸說:“爸爸,給我一只瓜吧!”爸爸說:“你這么矮,力氣有小,抱不動的.。”我兩手插著腰,昂著頭,氣哼哼地說:“我都九歲了,連個西瓜還抱不了,太小看人了!您不是總說我是個男子漢嗎?”爸爸聽了這話:“好吧,那給你一個吧。”我接過西瓜,向樓上跑去,忽然腳一滑,西瓜“咚”地落地裂開,爸爸撿起兩半的西瓜,把一只好瓜給了我,之后,我小心翼翼地捧著瓜回到家里,我吃了一口,啊!真甜。
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 篇5
星期六早上,我和媽媽騎著電瓶車向菜場進(jìn)發(fā)。
來到菜場內(nèi),我看到地面干干凈凈,每樣菜都擺的整整齊齊,還有很多人,我準(zhǔn)備買大白菜和魚。我和媽媽先去了蔬菜區(qū)買大白菜,阿姨問我:“你要買大白菜嗎?”我說:“您好阿姨,我要買大白菜,請問一個大白菜多少元?”阿姨說:“一個大白菜五元”。媽媽給我五元錢,我把錢交給了阿姨。然后我和媽媽去了水產(chǎn)品區(qū),那里有魚、蝦和螃蟹等,我要買桂魚,我問阿姨桂魚多少錢一條,阿姨說:“十八元一條”。我看中了一條桂魚,伸手一抓,沒抓著,那些小魚活蹦亂跳,很難抓到,阿姨拿起網(wǎng)兜,嗖的一下子把桂魚抓住了。媽媽給我十八元錢,我交給了阿姨。
買菜真有趣!
【二年級優(yōu)秀作文】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