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高一作文10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作文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一作文 篇1
似乎隨著時代車輪的不斷運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喜歡選擇沉默。這是個沉默占據主流的年代。
的確,說有說的好處,不說自有不說的力量。
電視上美國警察在逮捕犯罪嫌疑犯時總是會說一句:“你有權保持沉默,但你所說的一切將成為案件證詞!
這是一個太過復雜的時代,充斥著太多誘惑。不同的思想觀念左右著人們的行動。有人愿意舍己救人,有人愿意披露真相,也有人愿意散布謠言。
因此我總是警惕地看待身邊的一切,誰能知道表象背后隱藏著什么,連魯迅這樣的人出門都帶著短刀,“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人間”,更何況涉世未深的我們,還是小心謹慎為是。
而且沉默往往代表著行動,不是說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嗎,不是說“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嗎。沉默往往伴隨著力量的積聚。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著,包容著,同時也關注著。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世方式。
有誰能夠忘記,新年那場大雪中那些自發鏟雪的人們!
有誰能夠忘記,奧運圣火傳遞受阻時,那片默默護送的紅色海洋!
有誰能夠忘記,當刺耳的汽笛拉響一個民族的沉默時,那些無聲無息站出來的人們,是他們排成獻血的長龍,是他們在網上譜寫樸素的詩歌,是他們捧起溫暖的燭光默默祈福!
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會是垮掉的一代人。20個世紀鬧得太多太喧囂了,這個時代的少年們更多地崇尚理智和謹慎。對于雜志上刊登的調查,我們都清楚那是要登出來吸引人眼球、賺取吆喝的,所以我們沉默,所以我們含糊。因為我們絕不愿意說謊,因為沉默是對選擇權的尊重。
我們只相信行動。不是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
看看“5?12”大地震之后80后、90后們的表現吧,看看那些任勞任怨的志愿者,看看那些捧出所有零花錢的孩子。這是理性的一代人啊。
因此,我愿意說我是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沉默絕不等于道德觀模糊,一切都寫在心中,一切都寫在行動中。
我敢說:我的沉默對得起我的良心。
這是一篇頗具文采、頗有思想深度、頗能打動人心的作品。作者機智地選取作文材料中“個人品德的價值判斷模糊甚至錯誤”這個角度,巧妙切入,反彈琵琶,理直氣壯地向世人宣告:隨著時代車輪的不斷運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喜歡選擇沉默;這是個沉默占據主流的年代;說有說的好處,不說自有不說的力量;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不同信仰的人們沉默著,包容著,同時也關注著;沉默是一種內在性的處世方式;當社會需要時,當時代召喚時,沉默的大多數就會不再沉默,就會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勇于奉獻!文章巧引妙聯,談鋒犀利。作者從對李銀河為丈夫王小波的雜文隨筆全編命名談起,聯想到美國,聯想到魯迅,聯想到現實。在表明心跡后,又將目光投向我國20xx年初南方的冰雪災害、奧運圣火傳遞受阻的現場、“5·12”汶川大地震的災區,讓我們看到了沉默的一代人一點也不沉默、也不含糊的高大身影,讓世人放心,沉默的一代人絕不是垮掉的一代人!文章或引證,或例證,或對比論證;妙語連珠,擲地有聲;激情滿懷,文采飛揚。讀后,讓人春風滿面,豪情滿腔。
高一作文 篇2
瑤里,古名“窯里”,位于景德鎮市浮梁、婺源兩縣交界處,與中國第一狀元縣安徽休寧毗鄰,素有“瓷之源、茶之鄉、林之!钡拿婪Q。瑤里、浮梁、婺源、休寧,這些詩意的地名看上去很美。初識浮梁,源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詩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琵琶女哀婉的琴聲,相思的淚痕,還有詩人濕透的青衫,讓我的瑤里之行被悲情詩意所浸染。
車過浮梁,我們一行便穿梭在鄉村小道上。車窗外,秋收的田野,起伏的群山,寧靜的村莊,宛若一幅幅潑墨畫映入眼簾,幚锕沛,就這樣不經意間出現在我們面前。因為是自駕游,我們無需導游,稍稍瀏覽一下景區示意圖,便驅車前往不遠處的繞南古窯址。
繞南是一個古村莊的名字,因瑤河從其南面環繞流過而得名。進入窯區,但見青蒼映秀,水色瀲滟,耳邊傳來隆隆的水擊聲響。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古水碓作坊。在急湍的水流沖擊下,水車轉動,水碓翻騰,粉碎瓷石,蔚為壯觀。沿著河岸幽靜小道,宛如走進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夾岸數百步,茂林修竹,濃蔭匝地。復行數十步,茶園翠綠,茅亭隱現,一派江南風光。這里遺存有宋、元、明古窯址達20多處,古礦洞120多個,尤以龍窯最為出名,被譽為青瓷搖籃、陶瓷之源,由斯琴高娃、趙雅芝主演的電視劇《青花》就在此處取景。漫步其間,隨處可見碓坑、淘洗池和大量碎瓷片。我從腳下撿起一片紫褐色的瓷片,在手中反復撫摸、把玩,這些經過淘洗、碾壓和煙熏火烤的泥土化身,最終沒有變成秀麗典雅的青花瓷、潔白細膩的釉果、火紅粗厚的匣缽,沒有升華為精美的藝術精靈,于是由喧嘩而平靜,由鮮亮而黯淡,復歸于泥土。它的命運和那個老大嫁作商人婦的琵琶女何其相似,充滿了不可預知的悲情與無奈。佇立窯亭,舉目眺望,但見山巒疊嶂,古樟蔽日,耳邊傳來隱約的水車聲,還有沉悶的水碓聲,它們如勞動的號子,又似滄桑的音樂,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苦難與榮光。蒼涼的遺址,遠古的瓷韻,詭異的時光,自有一種無法言說的穿透力,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歷史的呼吸、陶瓷文化的脈動,還有命運和人生的況味。
瑤里古鎮有著千年的歷史,更有水墨江南的神韻。清澈的瑤河穿鎮而過,河兩岸是清一色的明清徽派古建筑,青磚黛瓦,袖珍精巧,幽雅古樸,美輪美奐。沿著古鎮的小巷且行且停,時光仿佛流倘在河水中。記不住那些宗祠、府第、舊居的名稱,它們連同狹窄的街巷、殘垣斷壁和青石板路面,刻錄著歷史的滄桑,彌漫著濃郁的懷古氣息。當我的腳步和地上獨輪車輾出的凹痕重合時,那顆被紅塵俗念磨損得憔悴不堪的心靈,真的遠離了喧嘩與躁動。那份難得的寧靜和安然,被揉進了這方山水的靈秀古韻中……
高一作文 篇3
在這個師范,初來乍到,認識的第一個人是我的寢室長——萍姐。
母親送我來這學校,第一天中午就走了,我一個人黯然地坐在床頭,望著母親留給我的那一杯逐漸變冷的燒仙草。嘴里甜甜的,心里酸酸的。
我是來的第一個人,不久后,一個穿著紅色一字領上衣和牛仔褲的女孩也來到了寢室,一個扎著高高的卷卷馬尾、眼睛大大的姑娘來到了這個寢室,她對我莞爾一笑,親切地打招呼。這,便是初始——緣分的開始。
不久后,學校的社團招新活動開始了,慧萍參加了街舞社,我覺得都無聊,便什么也沒參加,實則我參加了手工社,不過沒成功進去而已,那是因為班主任是美術老師,只不過我真的沒有興趣,這才是我沒進去的緣由吧。
有次晚上她請我吃面條,還請過寢室的人吃涼拌,我們寢室幾乎都是一個人有,全寢室都會有,因為大家都不會對于室友吝嗇,我們寢室的人大多也都神經大條,搞笑極了。
慧萍進去了街舞社,昨天我心血來潮,隨她去了舞蹈室,她教了我兩招,我覺得她跳的很酷,心血來潮地跟著她學,不過一個帥一個秧歌舞味兒十足罷了。聽她說,街舞社很辛苦,要熱身還有體能訓練,很辛苦,這使我更佩服她了,我的萍姐,果然不一般。我好念叨著下個星期還有沒有機會進去街舞社,她還笑嘻嘻地說會有招新活動的。
期待萍姐的蛻變,也更希望在萍姐身上能學到很多美好的東西!
高一作文 篇4
上帝是公平的,因為他對每一個人都不公平。在很久很久以前,上帝賜予每一個禽類翅膀,但上帝很忙,忘記了教他們如何使用。數年后老鷹用它飛翔,企鵝用它游泳,而鴕鳥辜負了上帝的一片圣意,翅膀成了它的負擔……
上帝給予每一個人相同的資源,可結果卻不盡人意,五花八門,這很難不讓人想起一句老話:事在人為。想必雷鋒對于每一個現代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他用短暫的一生演繹著“事在人為”的靚麗篇章。雷鋒三歲喪父,母親和哥哥相繼去世,接著弟弟餓死在家中,年僅7歲的雷鋒從此淪為孤兒,在六叔公和六叔奶奶的拉扯下,艱難地活下來。但他從未放棄過希望,他以一顆博愛的心面對那個動蕩的年代,幫助他遇見的所有苦難者。他相信事在人為,從不妥協,雖一生孤苦無依,卻從不抱怨世事,始終以一顆大愛的心撒播人性的甘霖,奮進的雨露。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幫助了無數人,始終為別人著想,就連在生命的盡頭……
雷鋒與戰友去洗車時,雷鋒下車指揮倒車,車輪打滑,碰倒了一根電線桿,這根電線桿打到了雷鋒的太陽穴上,雷鋒當即昏死過去,經醫院搶救無效,不幸死亡,年僅22歲。有些因素我們控制不了,但我們愿意把可控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使它白白流失,就像雷鋒一樣——“向雷鋒同志學習”。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遭受苦難,我們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歷經波折,但重要的是,我們以一種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項羽破釜沉舟,勾踐臥薪嘗膽,哪一個不是把事在人為當做信念,千秋史筆,終名垂青史。事在人為并不是說說而已,要把它真正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遇到困難時,不服輸,不逃避,相信事在人為,終有一日定成就一翻輝煌!不管做什么事切不可放棄,不可半途而廢,以一顆自信的心和強大的意志力勇敢的迎接挑戰,因為,事在人為!在故事的結尾,有一個凡人,他沒有翅膀,卻依舊見到了上帝,他說他的靈魂會帶他飛翔到任何腳步不能到達的地方,因為他相信:事在人為!
高一作文 篇5
關于家鄉過節的習俗有很多,恐怕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春節了。
村子里過年,總是有些有趣的風俗要講的。畢竟春節是中國人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節日了。
我們這兒,才剛到臘月初,大家就忙起來了。村道上大的小的、高的矮的孩子們跟陣風似的,還邊跑邊喊:“過年嘍!”有時我們湊在一起,悄咪咪地商量著什么。似是商量好了,便跑到路上排成一排,游行般邊走邊喊:“臘月年終月,臘八忙碌節。喝豆粥,去病邪。祭灶神,求平安。迎福氣,除厄災!贝笕藗兙挂膊粣牢覀冞@樣喊,許是覺得吉利有趣吧!
我們這兒管臘八粥叫七寶五味粥。晚時,喝了這粥,便算是過了臘八。大人們更是忙得抽不開身了,忙著準備春聯、爆竹,以及過年要吃的食物。這可馬虎不得,除了年夜飯的食材,還有一家人幾天要吃的食物。一般來說,店鋪初七才開門。孩子們可不管這些,只要有吃的,他們怎么都開心。
于是,大人們前腳剛腌好酒糟肉,后腳孩子們就纏著讓做糖瓜粘。一般糖瓜粘要做好多好多,分三撥。第一撥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祭灶神用的,目的是糊住灶神的嘴,讓他到天上只說好事。第二撥是孩子們吃的,第三撥則是備著待客的,待到有親戚朋友來拜年時,拿出來招待客人。
小年過后,二十七到二十九就該蒸饃了。饃饃要蒸好幾籠,存上兩大缸,是要一直吃到正月十五的。這是因為民間有正月十五前不搟面的風俗。大年夜前兩天,便該“掃社”了。里里外外都要打掃得一塵不染,這呀,是因為往后幾天都不能動掃把了。“初一不勞,初五掃窮,初七不出,初八不入”,雖然聽著奇怪,可這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思想開化,很多習俗慢慢淡了。但在老一輩人的心里,這些講究里,有著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期盼與向往,也有對舊傳統的懷念及依戀!
高一作文 篇6
漆黑的夜空,暗淡無光,哪里有星的蹤跡。
灰暗的天空,骯臟的路面,彌漫著異味的空氣,早已令我無法動彈,我麻木了很久。我本不想這樣,小時候就不是這樣,藍天、綠地、甜美的空氣。我高興地在麥田中跑來跳去,在小溪中抓蝦,在花海中漫步。無限地瘋狂,無盡地沉醉,盡情地享受。
過了這么多年,也歡樂了這么多年,但對現在,我不喜歡。再沒有了小時候的那份歡喜、愜意,也沒有了曾經的那份天地。全是灰色系。
于是我便麻木了。失意之中,偶爾在幾頁文字中看到了屬于過去的藍天、綠地,聞到了屬于曾經的甜美空氣呢!我是如此興奮,盡管那是一個叫做普羅旺斯的地方。
星從云里探出腦袋,夜空顯出一絲生機。
我不斷追尋著,那個我向往的地方。我意外地發現,它的周圍全是呼吸不完的甜美空氣。我喜歡那里,那里有我追求的一切。
我還是舍棄不了我的母親——中國,怎能因她面目全非而離開,曾經她是我的依賴。如今她遍體鱗傷,躲在角落里輕輕抽泣,不是因為變臟而傷心,而是因為傷害她的是自己的孩子們。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發誓,我再不傷害,再不離開,我要她變回原來美麗端莊的模樣,比那個普羅旺斯更美。
夜空中,星們向我點頭。
我要為她療傷,清理她被弄臟弄疼的每一寸肌膚;我要告訴每一個人,母親是最美的,要攜起手來共同保溫這份美麗;我還要舉報傷害她的人,讓他們接受懲罰,不再傷害母親。
處于青春年華的我,幸于有一腔熱血來復興祖國,但力量卻小的可憐,我需要力量。我終于得知,知識擁有強大的力量,我要獲取這份力量。這些年來,我是不斷學習知識的,日子久了,便迷失了方向,我是為了什么而讀書的?如今,我又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是為了祖國母親而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此生所學,換她永遠健康美麗。
夜睡了,星都醒著。我清醒地明白:我為復興中華而存在。
高一作文 篇7
我原是不喜歡旅游的。
千城一律。去過蘇州的古鎮、寧波的溪口老街、重慶的磁器口、麗江大理的古城,相隔千里,卻似乎只在同一個地方。略顯古舊的建筑,過道兩邊開著文藝小清新的店鋪,在汗味中尋找著縫隙,商家如一個模子刻出的生意人嘴臉。
這還不是最可悲的,中國人的旅游已經落魄到了看見藍天就是美景的地步。皆想著尋一片凈土,碧海藍天,空氣清新,民風淳樸自然,每每蜂擁而至,然后奮力擠出人海,失望而歸。
暑假里去了一次臺灣,為美食而去,卻有頗多不期而遇的美好,在心靈。
集集小鎮。像是臺灣的很多大街小巷,有些破舊,卻干凈明亮,高樓很少,挺像日漫里的那些街巷的樣子。年代相去甚遠,卻也還是留著那些歷史雕刻的印記,仿佛街道上還有木屐作響,還有日本樂曲,訴說著過去的一個時代的繁華與哀傷,而它們又確實不在了。街上鮮有行人,有著一家家寫著繁體字的店鋪。賣臺灣小吃的婆婆并不醉心于吆喝,而是在一旁抱著自己的小孫兒,引著他的視線看這輕風沐浴日光的街道,目光平穩,盡是安恬。
太平洋,巴士海峽,臺灣海峽。波瀾壯闊,在墾丁。那一群隨著1949大遷徙流離失所背井離鄉的青年壯丁們如今已白發蒼蒼或是深埋黃土,他們的后輩已將故鄉的樣子模糊,只守著上一輩的哀痛與他們所開墾的這片碧海藍天里。大自然給過它一份未經雕琢的美麗,然而它還只是荒蕪,在那群青年壯丁手中,它成為如今的鬼斧神工。司機叔叔是個在墾丁生活的“外省人”,他告訴我歷史割斷了他與大陸的聯系,他記得他父親在世時雙眸中的心心念念,他抽了一口煙,把暈圈吐出,朦朦朧遮住了他的眼。雖悵然卻不知情系何處,他此刻只感念這一片土地,傾注著上一輩的心血的土地,想要好好地將它守護。
太魯閣國家公園。因為長時期的山體滑坡,興許會有落石,我們都戴了工程帽。沿著一條窄窄的小道走的,看似如此平凡無奇,卻也經自然的風雨蹂躪過,它或舊的傷痕,或新的修葺,我們驀地闖進它的陌生模樣,它卻已洞悉萬物,眾人皆同。
阿里山的茶香,藍天白云綠樹,臺灣好像處處沒有疲倦,很是舒心。喜歡它,不是因為慕名的臺灣小吃,不是因為風景,是那一恰到好處的感覺。
在臺灣買化妝品,營業員似乎無謂營業額。她們會用她們綿軟的臺灣腔驚呼“妹妹,你皮膚這么好耶,用化妝品反而不好哎,我建議你還是不要買了啦,你還年輕耶。”在臺灣買水果,“你不要挑這個啦,它還沒有熟,你們來臺灣旅游的又不能帶上飛機的啦,這個熟了啦!
我在臺灣最后的記憶也舒心而溫暖。最后一天只余下91臺幣,便想在最后一站將它用完。我們向店主說明了情況,她愿意把原價100臺幣的精油香皂賣給我們。然而我看到了冰激凌,便不愿意買肥皂。我媽媽向營業員致歉,營業員微笑,并說可以讓我隨便看看,讓我媽媽坐下,給她倒臺灣茶來喝。恰是這一抹賠本的倒貼的溫馨阿,我覺得迷醉。
有碧海藍天,有真摯人情,有精神文明,臺灣,一如它的街道,看似破舊,骨子里卻已深鑄歷史與文明,每一個細節里都有細小的感動,即使花甲之年的老人也排隊等公交,即使有愛心座位也仍會留下空著。歷史帶給它傷痛,它卻用文明來“以德報怨”,安恬自適。
我想這三者絕非偶然相遇,精神文明的穩固才有對生態的重視,人與人之間不需要爾虞我詐,自可真心相對。
該有這般的旅行,心靈之旅。
高一作文 篇8
人生漫長,需要各種各樣精彩的經歷來點綴,風平浪靜的一生也許是許多人所向往的,但是總有一些人,一些不安份要去經歷一些別人不曾經歷的事的人,他們的一生跌蕩起伏,但是十分精彩的。
我的父親從小就跟著我爺爺奔波,爺爺是軍人,長年生活在軍營里,父親便在那里長大。那時是在山西,父親總是在醉酒后提到那時的生活:山連著山,山間流淌著精靈般的小溪,每到秋天,山間懸崖處的野杏就會成熟,父親和當年的幾個小伙伴就會冒著被父母罵的危險去摘杏,那杏兒真的十分難吃,又小又澀,但父親卻說那是幸福的。
從我記憶開始,我就知道哪里有什么樣奇特的東西,在我無樂子時,父親會帶我到離家較近的地方游玩。每年父親都會帶我出去旅游,父親說,只有看過外面的世界,才會知道世界之大。父親的朋友大多是熱愛游玩的,他們經常相約去旅游,他們不看重錢,在乎置身于山水之間靈魂的'喜悅。
小時候的我很調皮,也許是孩子的天性吧!總是對所有事情都充滿好奇心,母親總是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我,父親卻說:“讓他試一次,他就會知道下次還要不要這樣做!睆男∥揖陀X得,任何事情只要不犯法,我為什么不去嘗試一下呢!所以現在的我多才多藝、愛好廣泛。我總是會在身邊發掘一些新鮮東西,我覺得這種生活才精彩。
萬物皆美好。我喜歡色彩,我就去畫畫;我喜歡自然,我就去旅行。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只要這一切出于自然。我不求深刻,只求簡單。爬泰山時我扭到了腳,但我卻看到了如泉水般鮮活跳躍的紅日;漂流時我們的船翻了,父親和我都碰傷了,但我也享受了自然的威力。
放下你的擔憂去做你想做的事,既使受到傷害,你也不虧呀,至少你做了這件事,不要為自已沒做的事情感到遺憾。
去享受萬物吧,朋友!這樣,在生命的暮年,當你坐在搖椅上仰望天空時,你會發覺,這些經歷會凝成一顆顆珍珠,折射出深深淺淺的光和那些美麗精彩的事。
生如夏花之絢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讓自己在人生接近尾聲時感到遺憾!
高一作文 篇9
衡中,到處渲染著輝煌,到處彰顯著驕傲,她的神話曾讓我深深地迷戀,我愛上了這個傳奇的校園。
年少的我癡狂追求,只為走進那個神話。三年的初中生活,沒有殘酷的戰爭,沒有血腥的沙場,沒有失敗的結局。我知道走上考場的都是勝利者,然而,總有人要被那金色的神話淘汰。競爭是殘酷的,平靜的海面上泛起點點銀光,人們向往那深遂的海洋世界,當它刮起黑旋風時,人們還是無法阻擋,只能在它恢復平靜時陷入沉思。
上初中時,每逢衡中開放日,我都會在這里呆上一上午,那時不了解衡中,經常會迷路。參觀的人很多,如暗涌的潮流一般。走在小路上,仿佛走入夢境一般,踏著七彩的云梯直上九天。衡中,給我留下了一個金碧輝煌的影子,也使我產生了必上衡中讀書的念頭,并成為我以后學習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而今,終于走進了這個傳奇般的校園,對衡中的環境已了如指掌的我不再迷路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早已熟悉的親切。每當旭日照在人工湖的水面上,金色的校園里浮起金色的水霧,像是映襯了我們“激情燃燒的歲月”。羞澀的睡蓮像是初生的幼嬰稚嫩、柔美,像極了往日的我們。整個校園積淀著半世紀的衡中文明,傳承著亙古不變的衡中精神,我們便成了那柄火炬中的一部分。
漫步衡中校園是件很愜意的事,尤其是獨自漫步,則更是一種享受。獨自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興許身邊會有幾個不相識的人擦肩而過,回首間四目相對,淺淺的一笑,傳遞著同樣的信息,我們是校友,更是朋友。這是一種自然的美感。是啊,“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呢?獨自漫步有衡中校園,看小花綻放,聽絲絲風聲,回味心中最柔美的部分,其中的清新自然,感覺無與倫比。
衡中美麗、神秘,是個神話傳奇,我們是活潑可愛的精靈,生活在這座令人向往的宮殿中。春風、陽光、雨露、花香,這一切都屬于我們。我們歡歌笑語,我們盡可能展風采,年輕的生命需要張揚,聽風雨,傍斜陽,歷人世滄桑觀滄海,衡中學子鑄就新輝煌!
高一作文 篇10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殘缺,那唯美的月圓。
十五的月亮如碎在水里的鏡子,微風襲來,動蕩起一層一層的漣漪,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總是和家人圍坐在桌前,聽爺爺嘮叨那已被我們咀嚼過無數次早已成“渣”的“嫦娥奔月”的故事。聽爸爸媽媽打趣的調侃。腦袋里除了想吃東西,就只剩下想睡覺的想法了。一家人坐在院子里,葡萄藤架下,邊吃月餅邊賞月,很寧靜很安詳。因此對于躁動的我來說,這是特別痛苦的,每次都嚷著快點睡覺,大人不走就放聲大哭,非煩的大家伙散場,可是今年,看著那一輪明亮的圓月,我的心都碎了,團圓佳節,每戶人家都高高興興的在家慶祝著,我們同樣在桌子前,同樣在葡萄樹下,可是月餅吃不下,甚至美人愿意多待,沒賞一會兒就各自回房了,因為爺爺走了,有一個中心位置空了,昔日的幸福被這殘忍的現實撕破。爺爺永遠地走了,再也不會有溫暖的大手無撫摸我的額頭,再也不會有慈祥的笑容伴我左右,這往后的十五,只剩下殘損得月圓,懸在夜空。
殘缺,那純潔的友誼。
緣分讓我們走在了一起,還記得一起牽手走過的小溪嗎?還記得一起越過的大山嗎?還記得一起路過的街頭嗎?還記得一起吃過的碗筷嗎?還記得一起躺過的小床嗎?還記得我們永遠在那個小地方——柳樹枝頭,圍欄拐彎的角落里同步跳動的心跳嗎?一切一切,在我難過倒下時支撐我站立起來的力量。我的生命因為有了你而閃耀,可是,是時間于社會的綜合反應嗎?我們越走越遠,我們感情越來越淡,大家身邊都有了別的同伴,可是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想我們的從前嗎?你變了,即使你站在我眼前,我也看不清你的臉,十多年姐妹情就這樣無情的漸行漸遠。
殘缺,那天真的夢想。
長大了,我要當明星,當影后,當房地產公司老總,當工廠巨頭,當最棒的服裝設計師,當旅游總管,當……當我年少無知的時候,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看見什么能賺錢能得到人家的認可,就不顧一切的想得到,可是隨著時間的發展,我開始膽怯,社會讓我止步,蜷縮在學校這個小小的溫室里,除了讀書一無所有,我想要掙脫現實的枷鎖,但經過一翻周折后,我除了疲倦的身體一無所獲,現在,比我想象中的還現實,任夢想漸漸走去,我卻只能在原地沉思……
人生,經過一段幸福之后便開始了波折,當殘缺到一定時候便得到終止。殘缺的部分我們都無法左右,所以請珍惜眼前吧,努力奮斗,多疼愛身邊的人,不要讓遺憾延續……
【【精選】高一作文10篇】相關文章:
7.精選高一作文5篇
8.精選高一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