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話題作文九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考話題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高考話題作文 篇1
乘夢的航班,踏理想的階梯,面對挫折的崇山——迎難而上!——題記。
一顆花生蘊著怎樣的哲學呢?你捏捏她,散落一地的碎殼。你再搓搓它,紅色的衣衫隨風飄灑。這時,你在捏捏它、搓搓它。只能是徒勞無功,這不正告誡我們雖然屢受打擊與磨難失去了很多的心頭之肉。但始終要擁有一顆堅強不屈的心,如花生一般,在挫折中淬煉一顆堅強的心,正所謂:“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但有些人一時間失意,受到了挫折了,或者丟失了一些珍貴的東西,就如無助的紙片隨塵世中的風波起伏,隨波逐流。弗萊克這么正如那些紙片,在金融風暴后,他的公司被迫接受破產,這位曾經是媒體評選出的最有潛力的年輕富翁,風暴碾碎他所有夢的果實,他無法接受挫折,便縱身一躍,墜樓身亡。悲兮慘兮只可憐他不懂得“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吧!相比之下,美國紐約醫科大學植物學不姓在意外中患病的瑪麗顯得如此的堅強及耀眼,就連空氣也能使她的氣管發炎。在許多人認為瑪麗會自暴自棄的同時,瑪麗卻創辦“環境傷害研究網”為所有因化學污染而受到傷害的患者爭取權益。不僅如此,她還微笑著說:“既然不能哭泣,那就微笑吧!”同樣身處逆境,瑪麗迎難而上,而不是自暴自棄,撲朔著夢的翅膀,堅持著不屈的信念。
路遙在《人生》中揮筆寫道:“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智者說過,所有的勝利與征服自己的勝利比起來都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的。由此可見在挫折中我們不應該自暴自棄還是勇敢地迎難而上。巴爾扎克曾說:“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軟弱的人是一道深淵。”喬布斯始終能抓住自己的命運。在面對人生的一系列打擊時,他都能做到“寵辱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而安德烈·波切利面對雙目失明的壓力把它轉化為學習的動力,終于通過努力讓全世界都看到了自己。刀削的臉龐,帶著金屬質感的嗓音,以及野性的胡須,如此的他不在沉默中消亡,迎難而上,注定他在黑暗中爆發!這兩者,在逆境中高歌:“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沒有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是他將受到更大的苦。”尼采道出了迎難而上的真諦。
迎難而上,是“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描繪的鄭燮之不屈,顯露錚錚鐵骨;迎難而上,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蒼海!”書寫的李白之雄心,言表凌云之志;迎難而上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勾勒的陸游之英姿,侃談破困之喜。他們都沒有悲觀,只是在挫折中迎難而上,更上一層樓。
當我們,收起歷史長卷,那之前地道道身影,凝成了:愿我中華兒女,迎難而上,勿自暴自棄。
高考話題作文 篇2
在面臨苦難的時候很多人選擇了退避,多一事步入少一事,沒有勇氣去挑戰它,而選擇退縮與放棄。
在學習生活中,常常有同學自嘆自怨,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很笨,學習成績永遠比不上別人。第一次考試知道了自己考得很差,便認為自己就只能這樣了,就采取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方法。其實他們這種消極的方法只會讓自己陷得更深,難道我們不能換一種方法,使自己勇敢走過風雨嗎、
曾有一位教師,他的成功背后卻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在他的讀書時代,她很自卑,不愛與別人交往,同學們也有意地疏遠她、排擠她;她在班里的成績很差,老師也因此時時批評她。同學們的疏遠、排擠,老師的批評與不理解,使她變得孤寂。
除了她自己,誰也不知道她內心的孤獨與自卑。積攢了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個課間痛哭流涕……
不久,班里來了位語文老師。也正是因為這位語文老師,使她改變了她自己。
語文老師的一次課上,她布置給學生一個任務,要求學生們寫一篇關于自己或周圍人的文章,這位老師很親切和藹,她對學生們說;“即使明天交不上來也沒關系,只有你們用心了,寫多少都沒問題。”
這一次,她將自己的心情寫給了老師,文中寫到:“老師,我感覺我的生活好累啊,在學習中,我成績很差,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同學們的嘲笑,還有在家里,父母對我的誤解,我的壓力真的很大。”這是她作文中的其中一部分。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寫道,“我好像一只折斷了翅膀的小鳥,注定永遠飛不上自己仰望已久的藍天……”語文老師看了她的作文后,為自己感到很欣慰因為難得她告訴自己真實的情況。老師在課堂上表揚了她,說她寫得很好,老師讀懂了他的孤獨,便主動提出與她結交為好朋友;課上是師生,課后是朋友,她很開心。從那天起,她擺脫了自己的孤獨,上課的注意力也很集中,不久,她的成績上升了許多。后來,她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學……
我們在面臨困難時,不應該選擇退縮與放棄,而是善于去挑戰它,勇敢去迎接它。我們應該堅信;不管多大的風雨,我們一定能夠走過去。正所謂,“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所以我們應該勇敢迎接困難,并勇敢去挑戰它,走過阻擋自己的風雨。
高考話題作文 篇3
孩子們轉動地球儀,紛紛說出自己的答案。兩三通發言之后,一個穿灰夾克的孩子舉手說了一段有些含混的話:“我覺得每一個地方都是先迎來黎明的。(地球)每轉到一邊的時候,另外一邊就不是(向著)太陽了,而另外一邊轉過來它又變成向著太陽了。它又成了第一個。又轉一回后,反方向那邊又迎來了。最開始它是第一次,這回也是第一次。每一個都最先迎來黎明。”
這孩子說得很快,跟繞口令似的。他的“繞口令”沒有得到老師的任何回應。他剛說完老師就叫了另一個學生回答。當然,多數學生的答案一致而正確:北京先迎來黎明。
使我感動的事發生在教師們的評課活動中。在同事們稱贊和提建議后,上課的老師自評說,學生基本上都懂了,但也還是有個別糊涂的學生,比如說“每一個都最先迎來黎明”的那個。
校長就是在這時接話的。
“這個孩子已經超越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可以說他的發言是這節課最精彩的發言。他的發言正好可以解釋這節課以后的內容——北京和紐約哪個先迎來黎明?他在討論一開始就預感到了。他已經認識到了循環,認識到了周而復始,這邊是白天那邊是晚上,那邊是白天這邊是晚上,這邊再到了白天,那邊又是晚上,那憑什么說誰先誰后呢?他已經站在空間(太空)看問題了。”
我要是那位女教師,也要苦苦修煉出一對校長這樣的耳朵,并且要在無論哪節課上都記得用心篩選那些有價值的“雜音”,不糟蹋學生超越了本節課目標的“真懂”信號。我仿佛又看到我的導師組長戴維,一位瘦瘦的、戴著眼鏡的猶太裔教授,美國科學教育的重量級人物,正舉起一根手指,笑瞇瞇地、第一萬零一次地重復他最心愛的名言——“教學的目標是理解學生想法的本質!”
高考話題作文 篇4
非故效顰于余秋雨先生,乃是由于此嘆的由來已久的醞釀和不得不發的沖動。只希望嘆過之后,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只是希望而已,何況已近乎一種奢望。
我不知道他何以會就這樣丟棄了“誠信”,而且是在“思索”之后。我不禁想問:他真的曾經思索過嗎?余秋雨說:“只有當生命被逼迫到了最后的邊界,一切才變得深刻。
”然而我真的不希望看到,在生與死的邊緣,曾經出現了這樣一種舍棄“誠信”的“深刻”。這種取舍,無論如何我都無法認同。
也許正是由于他曾經有過漫長的人生跋涉,他才會有了如是抉擇?也許他是害怕了吧。說到誠信與風度,不能不談魏晉。那是一個真正的亂世。“龍質鳳章”的嵇康何嘗不是至誠至信之人?然而現在在哪兒呢?只留下臨刑撫琴的慷慨與豪情,還有“《廣陵散》從此絕矣”的凄怨哀嘆。還有岳武穆,不是一樣連同他的“精忠報國”、《武穆遺書》葬于黃土?他不能不害怕,因為有著太多的前車之鑒。所以他在對歷史教訓的“思索”后,選擇了拋棄“誠信”。千年后的人們畢竟對于英雄的悲劇有了淡化的念頭,然而卻因這教訓而拋棄“誠信”,那么千年前呢?這樣“誠信要不得”的觀念該是何等地深入人心呀!所以我這一嘆,不僅在現在,也嘆到千年前,那個人心尚古的年代。
我也知道歷史,知道歷史的教訓。然而我會為保留“誠信”而不惜拋棄其他的`六個背囊,甚至“健康”。我不要健康的肉體,而要健康的靈魂。沒有誠信,靈魂便是一種殘缺和卑瑣的存在。這樣的存在,我寧愿它湮滅于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中,重新洗盡鉛華。
沒有誠信便沒有歷史。中國文化便是無數前代史家們的誠信碑載。所以,回顧歷史的所謂教訓前,你應該先看到血與淚書寫的“誠”與“信”,你不應該在用誠信的筆書寫的歷史的回顧中拋棄了誠信,你應該對自己說:誠信,自我而始。
保有這樣誠信的念頭,或許是由于我“跋涉”的人生尚短。或許走的多了,看的多了,自然會產生一種超拔念頭。就像我們在高處看螞蟻搬家,總會發現它們在擇路上的諸多可議論處。不僅是誠信,當你面臨任何一次生死抉擇時都該有更深刻的思索。不要潦草地選擇,否則那也是在潦草你的人生。
高考話題作文 篇5
我成長中發生的事好比天上的繁星,多得數也數不清。它們酸、甜、苦、辣,四味俱全。但每一顆都明亮奪目,然人難以忘懷。其中,有這樣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卻讓我深深地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在那一個傍晚,我們吃過晚飯,便準備去外婆家玩。可是,我一看時間,便皺緊了眉頭,大叫了一聲:“呀,已經6點35分了,還沒等我們到外婆家,我喜歡看的電視就要演完了!我還是明天再去吧。”剛說完,我便只顧著自己的電視,急急忙忙地跑進了房間,把爸爸和媽媽扔在了一邊,自己開始等待著看似漫長的廣告。爸爸媽媽見了,嘆了口氣,便只好帶著失望悄悄地離開了,而我卻在房間里看電視看得不亦樂乎,早就把爸爸和媽媽拋到九霄云外去了。
第二天傍晚,我們又吃過晚飯。爸爸好像早就料到今天我會請他帶我們去外婆家,便故意早早地溜到了房間里,玩起了電腦。果不其然,才過了一會兒,我便走到了爸爸身邊,來跟他說好話了。可沒想到爸爸竟然學我的樣,只顧著他的游戲,看都不看我一眼。過了老半天,他才緊皺著眉頭,漫不經心地對我說:“待會到了你外婆家,我就玩不了游戲了我還是明天再去吧!”雖然爸爸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想著:誰叫你昨天不去,今天我就偏不帶你去,哼!我見爸爸玩游戲玩了一盤又一盤,看不出有要帶我去的意思,頓時眼急了,連忙撒起了嬌,非要爸爸帶我去。平時,只要我一使出這招,爸爸便會“投降”,可今天卻不知怎么回事,這招不管用了。爸爸不管我怎么說都不帶我去,我一氣之下跑進了房間,認真反思,終于悟出了一個道理。
在成長中,還有許許多多面鏡子等著你。你對它怎么樣,它就對你怎么樣。你只有好好對待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這些鏡子才會對你露出笑臉。
高考話題作文 篇6
認真審題,符合題意,是高考作文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高考作文評分的標準之一。它需要正確地把握試題所涵蓋的審題立意的角度、主要內容、中心、文體、字數等。要做到所寫的“符合題意”,就要對作文題目的每個字、詞、符號、圖表等仔細品讀,細心揣摩,全面審核和理解其含義,準確地把握命題意圖,按要求確立中心意旨。
綜觀近幾年來的高考作文試題,其中話題作文占了很大比例,在出現的話題作文中,有的是關系型的,有的是概念型的,有的是句子型的;從材料的特點來看,有的是一則,有的是多則,有的是文字,有的是漫畫;從話題內涵的隱顯來看,有顯豁的也有含蓄的;從話題范圍的大小來看,有寬泛的也有狹窄的;從話題的對象來看,有單一的也有多個的;但不管其類型如何多變,在審題方面有一條始終是不變的:那就是所寫的內容要在話題范圍內或與材料有關。
話題作文試題基本上是由“材料、提示、話題、要求”等四部分組成。話題作文審題的基本方法是:在吃透材料內涵、領會提示意義的基礎上,辨明話題類別、弄清材料與話題之間的關系、明確其寫作要求、選擇擅長的文體。具體來說,可將其審題過程概括為以下“五要”:
一要抓關鍵詞句。話題作文所給的材料,都是經命題人精挑細選出來的,既是引導學生思維的媒介,也是引出話題的由頭,這就是說,材料與話題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審題時就要注意認真仔細地閱讀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意思,尤其是要緊扣材料中的關鍵詞句,吃透材料的內涵。例如高考山東卷的話題作文:以“春來草自青”為話題,完成一篇自命題作文,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不限,字數800左右。這個話題作文給的材料只有一句話,審題有一定的難度,這就需要對這句話進行認真分析:題面有三個關鍵詞:春,草,青。其中,“春”是條件,也是原因,“青”是結果,也是表現。但理解這句話的關鍵還是在一個“自”字,“自”就是自動,不需要人為干涉,有“功到自然成”的意思。所以,我們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關系型的作文題目。就是“春”與“青”的關系。“春”既可以理解為“機遇”,也可以理解為“條件”,一個人成功的條件。當然這個條件還有一個附件條件,“草”就是要有草的生命、精神,才能最終實現自青,而不必過多關心。考生由此可以聯想到“自信”,即對自我價值的認可與堅守。如果再能聯系到正在進行的高考,把高考看成“春”,把金榜題名看成“青”,把自己比喻成小草,表達出面對高考,自己一定能夠沉著迎戰、超常發揮,贏得高考的勝利信心,如此審題立意,寫作思路就會豁然開朗。
二要領會提示意義。話題作文,一般有一段提示性文字,其主要作用是對話題加以必要的限制,傳達出寫作的相關信息,使我們的寫作只能在一定的范圍內“自由活動”,不可超越,否則,就有可能偏離話題。因此,考生一定要重視這些提示中透露出來的信息,并加以巧妙地利用。例如高考山東卷的話題作文“雙贏的智慧”,有這樣的提示語:“這則故事寓有中國人處事的哲理:別人的短處可以彰顯我們的長處,我們的長處也可以‘襯托’別人的短處,這樣彼此都有好處。推而廣之,這是一種競爭中‘雙贏’的智慧,而這在現代社會中尤為重要。”讀懂這些提示語,可以使考生正確理解“競爭”與“雙贏”的關系,競爭不是你死我活,不是互相拆臺,不是互相挖墻腳,而是實現雙贏。“雙贏”與“智慧”的組合,又引導著考生思考如何實現雙贏,思考獲得雙贏的技巧或方法是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空談雙贏的價值和意義。
三要辨明話題類型。話題作文,審題的核心是審“話題”,我們首先要吃準這一“話題”的含義。話題有單頭型、多頭型、關系型和自定話題型等。不管遇到何種題型,只要能找出并理解了題中的關鍵字詞,也就找到了準確理解題意的鑰匙。如話題“道路”,如果僅從它的本義切入,題目太大,難以駕馭材料;如果從它的引申義的某一方面切入,寫求學之路、成才之路、創新之路等,就具體且單一多了。再如話題“走與停”,這是一個關系型話題作文,重在對考生的思辨能力的考查。因此,考生在審題時必須注意“走”與“停”之間的辨證關系。“走”是為了前進,為了接近目標,“停”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更快地接近目標,直行而不走彎路。由此聯想開去,從生活中的“走”與 “停”聯系到人生中的“走”與 “停”,人生不就是一次旅行?既然如此,走走停停,不也是人生的一種常態?而且,“停”是為了積蓄力量,是為下一次的行走蓄勢!而“走”又是“停”的目的和結局!人生如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企業團體,又何嘗不是如此呢?還可以引申到“追求”“反思”,可以聯想到“文化的進步與反思”,等等,這樣思路就打開了,考生就可以選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方面下筆了。
四要明確寫作要求。寫作要求一般是就寫作內容、文體、字數等方面做出規定的文字。對寫作要求必須要嚴格遵守。話題作文的寫作要求有顯性與隱性、開放性與限制性之分。明確話題的寫作要求,不僅要明確哪些是顯性、開放性的,更要明確哪些是隱性、限制性的,如“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 等之類的文字就是顯性的、開放性的要求;而關鍵字詞或句子的比喻義、引申義、象征義、暗示以及所給材料的多角度思考方法等就是隱性的要求;如“要緊扣‘×××’這個話題、不少于800字、除詩歌外”等就屬于限制性的要求。
五要選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寫。“文體自選”讓考生在表達方式上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表達空間。考生應該趁機揚長避短,選用自己最擅長的文體,較好地展示自己的寫作功底。擅長分析說理的,就寫議論文;擅長想象、聯想的,就寫微型小說、寓言等;個人體驗豐富的,就寫記敘文;語言文學功底好、知識面廣的,就寫散文……當然,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騖遠。選議論文要力求做到有理有據、以理服人;選記敘文要力求記敘完整、以情動人;對散文、小說、詩歌類難度較大的文體要慎選。
高考話題作文 篇7
久居河邊的一只青蛙,對自己的走路方式極為不滿,四條腿用力,一蹦一跳的,看那些人,兩腿直立行走,又高級又瀟灑,要能像人那樣走路該有多幸福啊!
于是,青蛙不停地到河邊寺廟中去拜佛許愿,盼望有朝一日能像人一樣走路。年復一年,青蛙的誠意終于打動了神靈,青蛙的愿望實現了。
青蛙驕傲地站了起來,近開兩條長腿(原先的后腿),大步流星地走了起來,可是它莫名其妙地離河邊越來越遠,怎么也走不回水邊去了,也無法再捕捉到食物,饑渴難當的青蛙終于死掉了。
原來,青蛙站起來走路后,它的眼睛卻只能望見后面,腿往前走,眼往后看,這樣的怪物自然無法生存。
請以追求為話題寫一篇文章,可以寫你的經歷、體驗、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編寫故事、寓言等等。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體自選。
(3)題目自擬。
(4)不少于800字。
高考話題作文 篇8
色彩是豐富而蘊藉深厚的,盎然的生機綠,寬厚的深海藍,熱烈的火樣紅,嬌嫩的葵花黃我們往往能夠把我們的情感與象征傾注于五顏六色中,但你是否關注了簡單但同樣豐富的黑或白?請以黑或者白為話題,寫作一篇文章。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可以編寫故事,也可以抒發情感,還可以發表議論,字數不少于800字。
高考話題作文 篇9
20xx年話題作文“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
殘陽如血,如血的卻不僅僅是殘陽。
天邊最后一抹斜輝掠過陰霾流連在垓下早已因戰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斷箭和長戈零落遍地,死亡的氣息彌漫,讓每一個生還的楚軍將士戰栗。
除了他——西楚霸王,江東項籍。
手撫烏騅略顯失色,目光在江東的山水迷霧中游移,他堅信,即使山下是淮陰侯的十萬鐵騎,他也能夠殺出重圍,再開一片天地,他堅信。回想當年少年意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石破天驚!巨鹿之戰怒斬宋義,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軍,二十余萬,各路諸侯,轅門低首,叩關入秦,自號西楚霸王,封賞天下,何其壯哉!
起兵至今,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難道這垓下一役,前功盡棄!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話語:“霸王,你可知兵敗勢孤,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勝,你卻活埋降卒二十萬,稱霸咸陽,你卻火燒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賜死子嬰、黔布,亞父極力反對,你卻執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盡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離散,各謀生計,可憐虞姬,香魂一縷,隨風而息——
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不去聽從那些文臣武士們的妙計。
可是他錯了,橫亙在面前的是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烏江,而步步緊逼的是勢如壓城的千萬鐵騎。
遠方的冠蓋是漢王,一陣得意的歡笑震蕩四野,“項王,你可知你為何敗于我手?你自命天縱英才,可憑一己之力畢六國,平四海,可你錯了!我求賢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韓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氣走范增。如此,你眾叛親離,我漸豐羽翼,不納人言,你不見幽王烽火戲諸侯,代價是戎狄胡馬摧雕樓,始皇奢掠黔首,代價是誅秦族萬年遺臭,你一意孤行,我則充分聽取臣子意見。函谷關前,范增勸你強攻,你按兵不動;鴻門宴上,張良讓我謝罪,我以身脫險。項王啊項王,由此看來,只該我大漢并吞八荒,橫掃六合,包舉宇內,席卷天下。”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滿著苦澀與無奈,不知此刻,是對過分自信的悵惘,對未能聽取意見的悔悟,還是那無奈的“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朝陽如火,如火的不僅僅是朝陽,噴薄而出的,還有霸王頸中的一腔熱血。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他倒下了。空無一人的,是他背后的茫茫大地??
〖名師精評〗
作者借項羽兵敗垓下的歷史典故演繹話題,抒寫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重要意義,切合題意。語言富于文采,極具藝術表現力:開頭用殘陽、斜輝、焦黑等詞語描寫戰場的慘烈,渲染悲劇氣氛;主體部分采用大量排比句,將項王劉幫進行對比,有力地表現了主題;結尾的描寫富有悲劇意蘊而又意味深長。
傾聽項羽
“是非成敗轉頭空,浪花淘盡英雄。”巨鹿的戰火早已煙消云散,鴻門宴的歌舞也早已消歇,而我依舊固執地在烏江之畔尋覓著,傾聽滔滔的江水訴說著一個英雄的輝煌與末路,傾聽“成也優勢,敗也優勢”的項羽。
巨鹿之戰:破釜沉舟,優勢成就自己
你在秦末的群雄角逐中成就了自己。當初僅三千江東子弟的隊伍已擴至幾十萬,“西楚霸王”的英名威震四海。
巨鹿一戰,你命令兵士扔掉口糧,打破軍鍋;盡管秦軍的兵力遠勝于你,但“破釜沉舟”的果斷讓你將戰爭的優勢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里。
沖鋒的號角響徹天際,將士如潮水般漫過秦軍的陣地。你坐在陣中,不動聲色,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雖然有優勢,但你沒有絲毫大意,或攻或守,或進或退,謹慎地走著每一步。終于,你成功了。
優勢是東風,“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優勢,可以成就人生。
鴻門之宴:自矜功伐,優勢斷送前程
沛公戰栗地坐在座上,惴惴不安地向你表白自己的忠心。那一刻,你卻突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一種權欲、威信被承認的滿足。范增一次次地舉玦暗示,項莊舞劍,樊噲的情急闖入,你都看在眼里。你悠然地品著酒,覺得鴻門宴就像一場戲,一場因你而起、為你而演的戲,你認為自己的一根手指就可以操縱全局。
于是,你置范增的暗示于不顧,放走劉邦。
你覺得自己是一頭大象,沒有踩死這只小螞蟻的必要。可你卻不知道,哪怕只一次的疏忽大意就可以斷送一生;你也不知道,自己最終會敗在這個小人物的手里。
優勢是雙面鏡,放大了自己,縮小了對手。優勢,可以斷送前程。
垓下之圍:英雄末路,見人生成敗
虞姬的血飛濺在夜空,幻化成最美的焰火,刺痛了項羽的心;江東子弟的軀體倒在戰場上,鋪出一條血路。項羽順著血路沖到了烏江邊,烏騅馬還在身邊,烏江水依舊滔滔,自己卻已是英雄末路。他高喊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自盡。他在優勢中成功,既而又失敗,卻不肯在劣勢中作一點掙扎,草草了卻了本可能再度崛起的人生。正是對優勢的依賴,斷送了他的前程。
我靜靜地傾聽,漸漸明白:成與敗,關鍵在于自己;優勢與劣勢,也只是順流和逆流,它們都擋不住歷史的航程。
【高考話題作文九篇】相關文章:
1.高考話題作文
4.高考話題作文練習
5.高考話題作文美句
6.高考英語話題作文
9.包裝高考話題作文